期刊文献+
共找到601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状结肠黏膜下脂肪瘤1例
1
作者 孔超男 李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75-175,共1页
患者女,87岁。高血压、糖尿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因无明显诱因腹痛10余天入院,呈阵发性胀痛,大便后缓解。此外,有腹痛后便血症状,持续1天。腹部CT显示乙状结肠内有较大的脂肪密度肿块,突向管腔,边缘光整,局部肠壁未见明显增厚(... 患者女,87岁。高血压、糖尿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因无明显诱因腹痛10余天入院,呈阵发性胀痛,大便后缓解。此外,有腹痛后便血症状,持续1天。腹部CT显示乙状结肠内有较大的脂肪密度肿块,突向管腔,边缘光整,局部肠壁未见明显增厚(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结肠黏膜下脂肪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肝癌的MRI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何莎莎 纪元 +2 位作者 王明亮 王青乐 曾蒙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7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HEMAL)和无肝硬化背景的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MRI征象特点。方法选取32例HEAML(HEAML组)和51例无肝硬化背景的HCC(HCC组)患者的临床及MRI... 目的探讨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HEMAL)和无肝硬化背景的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MRI征象特点。方法选取32例HEAML(HEAML组)和51例无肝硬化背景的HCC(HCC组)患者的临床及MRI影像资料。图像分析包括病灶的位置、大小、形状、有无出血及脂肪,延迟期信号、供血动脉、早期引流静脉、中心血管征、包膜及周围血管关系,对比MRI特征有无差异。结果两组病灶的位置:HEAML组左叶(15/32),右叶(16/32),尾状叶(1/32),HCC组左叶(13/51),右叶(36/51),尾状叶(2/51)。最大径为(39.28±22.68)mm vs(39.22±25.97)mm。病灶有脂肪(13/32 vs 5/51)、出血(2/32 vs 15/51),ADC值与肝脏比值(1.07±0.38)vs(0.93±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明显强化(31/32 vs 42/51)、延迟期低信号(10/32 vs 45/51),强化方式:快进快出(10/32 vs 44/51),有供血动脉(1/32 vs 13/51),早期引流静脉(20/32 vs 2/51),中心血管征(14/32 vs 1/51),有包膜(7/32 vs 36/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周围血管关系:受压(11/32 vs 8/51)、肝胆期低信号(4/5 vs 19/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AML与HCC的MRI表现有一定差异。特别是病灶在有无脂肪及出血、早期引流静脉、中心血管征和强化信号及方式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肝硬化背景 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肝癌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肝硬化背景下肝脏乏脂肪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影像学表现、病理基础及鉴别诊断
3
作者 姜天娇 户燕姣 +2 位作者 王家臣 刘华秀 李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非肝硬化背景下乏脂肪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fpHAML)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类型病灶的认识。方法选取19例经病理证实的fpHAML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结果19例患者中16例(84.21%)无临床症状,... 目的探讨非肝硬化背景下乏脂肪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fpHAML)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类型病灶的认识。方法选取19例经病理证实的fpHAML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结果19例患者中16例(84.21%)无临床症状,3例(15.79%)仅有腹痛。患者均无肝炎、肝硬化和结节性硬化症的病史。19例患者中共20个病灶,所有病灶影像学表现均未见脂肪、钙化、出血、坏死及假包膜。所有病灶在动脉期显示出均匀/不均匀的明显强化,其强化程度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的肝实质。8例门静脉期增强程度高于动脉期。病灶中可见多发的肿瘤血管,且直径大于3.0 cm的病灶更为常见。门静脉期或延迟期可见18个(90.00%)病灶的增强程度略高于或等于周围的正常肝实质。6个病灶(7.50%)显示存在早期引流静脉。10个(50.00%)病灶有强化范围逐渐增大的趋势。11个(55.00%)病灶显示血管样走行的延迟轻度强化区域。结论fpHAML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有助于fpHAML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对乏脂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非透明细胞肾癌的鉴别诊断
4
作者 于永梅 王艳芹 +3 位作者 韩翔宇 王敏 陈明井 潘冬梅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分析乏脂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乏脂AML)与非透明细胞肾癌(肾乳头状细胞癌、嫌色细胞癌)的CT特征,提高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乏脂AML19例、肾乳头状细胞癌(PRCC)16例及肾嫌色细胞癌(ChRCC)22例。测量肿瘤... 目的分析乏脂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乏脂AML)与非透明细胞肾癌(肾乳头状细胞癌、嫌色细胞癌)的CT特征,提高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乏脂AML19例、肾乳头状细胞癌(PRCC)16例及肾嫌色细胞癌(ChRCC)22例。测量肿瘤四期(平扫期、皮髓质期、实质期及排泄期)相同ROI的CT值及健侧肾皮质CT值,计算肿瘤强化百分比、多期相净增值、相对强化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乏脂AML在平扫期及皮髓质期CT值高于PRCC与ChRCC的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实质期及排泄期,乏脂AML与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乏脂AML在皮髓质期、实质期和排泄期的强化百分比高于PRCC、ChRC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乏脂AML与PRCC、ChRCC在皮髓质期及实质期多期相净增值、相对强化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排泄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乏脂AML与非透明细胞癌平扫及增强扫描有其特征性CT表现,强化百分比、多期相净增值、相对强化比可进一步提高AML与非透明细胞肾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 肾细胞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见部位后纵隔髓性脂肪瘤1例报告及文献综述
5
作者 周蓉 李露露 +3 位作者 何萍 袁涛 祝珍 王银萍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6-7,共2页
髓性脂肪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大多数发生在肾上腺,发生肾上腺外的病例较少。本文报道1例体检时发现在后纵隔占位性病变,经影像学印诊后行手术切除,并得到病理学明确诊断。镜下肿瘤由成熟脂肪和骨髓组织组成。骨髓可见正常髓系、红... 髓性脂肪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大多数发生在肾上腺,发生肾上腺外的病例较少。本文报道1例体检时发现在后纵隔占位性病变,经影像学印诊后行手术切除,并得到病理学明确诊断。镜下肿瘤由成熟脂肪和骨髓组织组成。骨髓可见正常髓系、红系和巨核细胞三系造血细胞,巨核细胞较多。结合病例分析和新近文献进展,总结髓性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发病机制,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临床处置进行讨论,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防止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性脂肪瘤 后纵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同时患3种不同类型脂肪瘤的诊治
6
作者 曾纪辉 王升民 +3 位作者 宋望成 员贞贞 赵佳环 晏原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9-132,共4页
皮肤浅表脂肪瘤样痣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错构瘤,皮下脂肪瘤是中老年犬来自脂肪组织的肿瘤,犬脂肪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由成脂细胞和间充质组织组成。西安派特动物医院接诊1例10岁4个月龄雌性未绝育金毛寻回猎犬,其左侧颈部,左侧腰部... 皮肤浅表脂肪瘤样痣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错构瘤,皮下脂肪瘤是中老年犬来自脂肪组织的肿瘤,犬脂肪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由成脂细胞和间充质组织组成。西安派特动物医院接诊1例10岁4个月龄雌性未绝育金毛寻回猎犬,其左侧颈部,左侧腰部,右股外侧分别发现增生肿块,经术后病理检查分别诊断为浅表脂肪瘤样痣(NLS)、皮下脂肪瘤(SCL)和脂肪肉瘤(LPS),小动物临床同时患多种肿瘤病例报道较少,暂末查到犬患浅表脂肪瘤样痣病例的报告,现将该病例整理如下,对于宠物犬临床治疗多肿块病例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脂肪瘤样痣 脂肪瘤 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肺内多发转移1例
7
作者 高叶祺 俞同福 徐海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0-331,共2页
1病例简介女,58岁,主诉:肺部多发结节7年。既往有左肾占位手术切除史,术后病理诊断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免疫组化:A103(+),肌动蛋白(+),结蛋白灶性(+),S-100(-),HMB45(-),Ki-67(1%+)。病程中患者有咳嗽、咳痰,白色... 1病例简介女,58岁,主诉:肺部多发结节7年。既往有左肾占位手术切除史,术后病理诊断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免疫组化:A103(+),肌动蛋白(+),结蛋白灶性(+),S-100(-),HMB45(-),Ki-67(1%+)。病程中患者有咳嗽、咳痰,白色黏液痰。本院PET检查提示两肺多发小结节,边界光滑,最大病灶位于右肺上叶,大小1.0 cm×0.8 cm,所有结节均未见氟脱氧葡萄糖代谢异常增高,考虑病灶良性可能。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患者定期CT随访6年,发现部分结节增大,边界光整,未侵犯周围血管及支气管。多排CT胸部及全腹部直接增强扫描示:两肺见多发类圆形结节,边界光滑清楚,大小不等,密度均匀,约-100~-60 Hu,最大病变位于右肺上叶,大小2.0 cm×1.4 cm,纵隔窗上结节显示不清。高分辨率肺MR3T(平扫+增强)检查见图1A~E,影像学诊断考虑:①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②脂肪源性肿瘤(如脂肪瘤、高分化脂肪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脂肪瘤 转移 磁共振成像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颈深间隙巨大脂肪瘤1例
8
作者 陈晓鹏 赵萌 付文元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77-178,共2页
患者男,64岁。因“颈部肿物切除术后6年,发现左颈部隆起1年”入院。6年前曾于外院行双侧颈部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脂肪瘤。约1年前开始发现左侧颈部无痛性隆起,且呈进行性增大,轻度吞咽不畅及发音含混。既往无其他慢性病、传染病... 患者男,64岁。因“颈部肿物切除术后6年,发现左颈部隆起1年”入院。6年前曾于外院行双侧颈部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脂肪瘤。约1年前开始发现左侧颈部无痛性隆起,且呈进行性增大,轻度吞咽不畅及发音含混。既往无其他慢性病、传染病史。入院查体:颈部可见弧形领式切口瘢痕,左侧颈部明显隆起,触诊质地软,无触痛,喉结及气管偏右。喉内镜下可见下咽后壁弥漫隆起,部分遮挡声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 颈深间隙脂肪瘤 巨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乏脂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三种常见病理类型肾癌的CT鉴别诊断 被引量:2
9
作者 耿琳琳 吕英强 房中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66-69,95,共5页
目的探讨CT平扫征象及CT动态增强在鉴别乏脂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 with minimal fat,AMLmf)与三种常见病理类型肾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3例肾脏实性肿块,其中15例经病理确诊为AMLmf,15例经病理确诊为肾脏乳头状细胞癌(P... 目的探讨CT平扫征象及CT动态增强在鉴别乏脂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 with minimal fat,AMLmf)与三种常见病理类型肾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3例肾脏实性肿块,其中15例经病理确诊为AMLmf,15例经病理确诊为肾脏乳头状细胞癌(PRCC),27例经病理确诊为肾脏透明细胞癌(CCRCC),26例经病理确诊为肾脏嫌色细胞癌(ChRCC)。83例患者术前均行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检查,分别测量肿块实性区域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CT绝对值,随后计算平扫与增强各期之间CT绝对值,三组(乏脂性AML与乳头状细胞癌、乏脂性AML与透明细胞癌、乏脂性AML与嫌色细胞癌)病例各期CT绝对值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四类病例分别观察病灶平扫密度是否均匀、强化密度是否均匀、是否囊变、有无星芒状瘢痕、有无劈裂征、有无钙化,随后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结果AMLmf皮质期-平扫CT绝对值、排泄期-实质期CT绝对值均显著大于PRCC,实质期-皮质期CT绝对值显著小于PR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Lmf皮质期-平扫CT绝对值、实质期-皮质期CT绝对值、排泄期-实质期CT绝对值均显著小于CCRCC(P<0.05);AMLmf皮质期-平扫CT绝对值小于ChR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Lmf最大径显著小于PRCC、ChR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劈裂征方面,AMLmf与三种肾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强化是否均匀、有无囊变、肿瘤生长内生/外生方面,AMLmf与CCRC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动态增强各期CT绝对值及CT征象有利于鉴别AMLmf及三种常见类型肾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肾乳头状细胞癌 肾透明细胞癌 肾嫌色细胞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1例
10
作者 杨林林 梁文娟 +1 位作者 左晓丽 党计锋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68-169,共2页
患者女,53岁。因“腰背痛伴双下肢麻木疼痛、跛行1年余”就诊。患者1年前出现腰背痛,并逐渐出现双下肢麻木疼痛乏力,左侧明显,曾于外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近自觉双下肢麻木、疼痛、乏力加重,逐渐无法行走,并出现肛周麻木,大小便失禁。... 患者女,53岁。因“腰背痛伴双下肢麻木疼痛、跛行1年余”就诊。患者1年前出现腰背痛,并逐渐出现双下肢麻木疼痛乏力,左侧明显,曾于外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近自觉双下肢麻木、疼痛、乏力加重,逐渐无法行走,并出现肛周麻木,大小便失禁。专科检查:胸腰椎多处棘突压痛,叩击时伴下肢放射,双侧直腿抬高试验60°(+),双下肢大腿前侧、外侧及双膝以下皮肤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脂肪瘤 椎管内硬膜外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
11
作者 张赛锋 王道仁 张治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75-175,共1页
患者男,47岁。因血尿2周于2023年1月18日入院。逐行泌尿系增强CT显示膀胱左后壁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大小约24 mm×28 mm。平扫密度不均,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盆腔内未见明显异常肿大淋巴结(图1,2)。尿常规提示尿隐血(+++),肿瘤指标... 患者男,47岁。因血尿2周于2023年1月18日入院。逐行泌尿系增强CT显示膀胱左后壁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大小约24 mm×28 mm。平扫密度不均,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盆腔内未见明显异常肿大淋巴结(图1,2)。尿常规提示尿隐血(+++),肿瘤指标显示糖类抗原125轻度升高(31.37 U/ml)。临床诊断为膀胱肿瘤,遂在全麻下行“膀胱镜下膀胱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膀胱左后壁一30 mm×40 mm大小肿块,膀胱黏膜完整,切除膀胱肿瘤及周围10 mm范围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乙酸致结肠假性脂肪瘤病6例
12
作者 沈丽霞 胡奕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772-773,共2页
结肠假性脂肪瘤病(Colonic pseudolipomatosis,CP)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发病率低,国内外鲜有报道。其病因不明,文献报道及动物实验提示过氧乙酸可诱发该病。笔者近年在结肠镜诊疗过程中观察到部分病例存在结肠黏膜散在白斑样改变,为CP的特... 结肠假性脂肪瘤病(Colonic pseudolipomatosis,CP)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发病率低,国内外鲜有报道。其病因不明,文献报道及动物实验提示过氧乙酸可诱发该病。笔者近年在结肠镜诊疗过程中观察到部分病例存在结肠黏膜散在白斑样改变,为CP的特征性表现。将收集的6例病例进行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瘤 结肠黏膜 过氧乙酸 动物实验 特征性表现 文献报道 临床症状 病因不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脂肪瘤多模态影像学特征
13
作者 田萍 韩博 +3 位作者 郑建民 李磊磊 郑敏文 刘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9-1133,共5页
目的 探讨多模态影像学在心脏脂肪瘤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6年7月—2022年11月确诊的14例心脏脂肪瘤患者的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CT及心脏磁共振特点。结果 5例脂肪瘤患者有胸闷、气促症状。14... 目的 探讨多模态影像学在心脏脂肪瘤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6年7月—2022年11月确诊的14例心脏脂肪瘤患者的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CT及心脏磁共振特点。结果 5例脂肪瘤患者有胸闷、气促症状。14例心脏脂肪瘤共18处病灶;心脏脂肪瘤在心脏中分布广泛,其中9处位于心室腔内心内膜下(左心室腔6处,右心室腔3处),5处位于心肌内(左心室壁4处,右心室壁1处),3处位于心包内,1处位于右心房内。12例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偏强回声肿块影,7例CT表现为均匀低密度肿块影。所有患者心脏磁共振表现为T1WI高信号,压脂序列肿块信号明显降低;T2WI为高信号,肿块周围可见低信号环,提示为化学位移伪影;心脏电影序列可见肿块柔软摆动,并随心动周期形态改变;首过灌注扫描未见灌注升高;延迟增强扫描未见强化。Native T1 mapping显示肿块T1值较正常心肌显著减低[(255.9±48.4)ms比(994.2±66.4)ms;t=-32.5,P<0.001]。结论 多模态影像学检查可为临床诊断心脏脂肪瘤提供客观依据。其中T1 mapping发现脂肪瘤T1值极低,对病灶观察更清楚,定位准确,对较小病变检查能力较强;因此,当怀疑心脏脂肪瘤时,T1 mapping可作为一种常规心脏肿块检查方法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 脂肪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后隙巨大脂肪瘤伴术中哮喘发作1例
14
作者 秦茂林 刘朝军 王节 《安徽医学》 2024年第5期666-667,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8岁,因“发现颈部包块3月”入院。患者诉3月前发现颈部包块,右侧明显,约鹌鹑蛋大小、柔软,未予以重视,近20天感吞咽不适、呼吸不畅,夜间打鼾明显,近2天症状加重,入院前1天于县医院行CT示颈部脂肪瘤可能。病程中,患...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8岁,因“发现颈部包块3月”入院。患者诉3月前发现颈部包块,右侧明显,约鹌鹑蛋大小、柔软,未予以重视,近20天感吞咽不适、呼吸不畅,夜间打鼾明显,近2天症状加重,入院前1天于县医院行CT示颈部脂肪瘤可能。病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二便无改变,近期体质量无明显下降。患者有支气管哮喘病史10余年,使用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近2月内发作1次。否认药物过敏史、烟酒史。专科查体:咽后壁偏右侧隆起,触之软,咽腔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后隙 脂肪瘤 支气管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误诊为肾细胞癌12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刘俊强 王秋莲 +1 位作者 曹娟 丁俊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5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和肾细胞癌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术前诊断为RCC而术后病理证实为RAML 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病变均位于单侧肾,左侧5例,右侧7例。2例因外伤...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和肾细胞癌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术前诊断为RCC而术后病理证实为RAML 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病变均位于单侧肾,左侧5例,右侧7例。2例因外伤后住院检查发现,10例因体检发现。术前均误诊为肾癌。误诊时间为5~8 d。入院后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开放手术1例,腹腔镜手术11例;行肾部分切除术9例,肾根治性切除术3例。术后病理均为RAML。术后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论RAML极易误诊为肾细胞癌,特别是肿瘤较小且乏脂型RAML更容易误诊。对于术前性质难以确定的肾肿瘤,尤其是当肿瘤最大径<4 cm时,可以考虑采用肾部分切除术,以避免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误诊 肾肿 腹腔镜检查 诊断 鉴别 肾部分切除术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头皮浅表脂肪瘤样痣1例报告
16
作者 张文蕾 刘士璇 +1 位作者 汪文雁 郑剑兰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6期462-464,共3页
报道1例新生儿头皮浅表脂肪瘤样痣患儿,其母孕产史及家族史无异常,出生时发现右头顶部约10.0 cm×0.5 cm×0.5 cm的条索状肿物,给予结扎术后自行脱落,随访3个月,未复发,预后良好。
关键词 皮肤浅表脂肪瘤样痣 新生儿畸形 新生儿 临床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张鑫 严森祥 +2 位作者 肖文波 潘毅 许顺良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分析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及MR I的影像学特点与病理基础,减少对该肿瘤的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CT及MR I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组织学对照分析。结果:在10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脂瘤型3例,血管... 目的:分析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及MR I的影像学特点与病理基础,减少对该肿瘤的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CT及MR I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组织学对照分析。结果:在10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脂瘤型3例,血管瘤型1例,肌瘤型1例,混合型5例。脂瘤型以脂肪成分为主,CT、MR I显示脂肪密度或信号。血管瘤型以血管成分为主,CT、MR I增强可见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密度或信号仍高于同期肝实质。肌瘤型主要是由平滑肌成分为主,脂肪成分很少。混合型3种成分含量相似,平扫CT为较均匀低密度,MR I T 1W呈低信号,T 2W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CT、MR I均呈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仍有强化。结论: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的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和MR I表现有所不同,这取决于肿瘤所含的主要组织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 血管肌/病理学 血管肌/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脂肪瘤/诊断 脂肪瘤/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脂肪瘤CT表现
18
作者 冯秀栓 李九文 +1 位作者 上官景俊 岳金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8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腺脂肪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选取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腺脂肪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其CT表现特征。结果病变位于胸腺区,均为单发,直径0.9~4.3 cm;呈类圆形5例,不规则结节或团块9例;4例病变可见形态改变。5例病灶内... 目的探讨胸腺脂肪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选取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腺脂肪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其CT表现特征。结果病变位于胸腺区,均为单发,直径0.9~4.3 cm;呈类圆形5例,不规则结节或团块9例;4例病变可见形态改变。5例病灶内见脂肪密度,7例为软组织密度,2例为囊性密度。平扫CT值平均为2.7~33 HU,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大部分病灶对比剂退出。结论胸腺脂肪瘤典型CT表现为胸腺区含有脂肪密度的肿块,部分病灶内不显示脂肪成分,表现为软组织密度或囊性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脂肪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额骨血管脂肪瘤1例报告
19
作者 李灿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15-15,共1页
患者女,56岁,因三年内额部肿胀缓慢加重步入我院外科门诊,近两月来轻微头痛,无外伤史,无头晕,无呕吐,无肢体活动障碍,饮食、睡眠可。体格检查可见左侧额部明显肿大,触之质硬。增强CT及颅脑MRI显示,额骨膨胀性病变,门诊以额骨肿瘤收入神... 患者女,56岁,因三年内额部肿胀缓慢加重步入我院外科门诊,近两月来轻微头痛,无外伤史,无头晕,无呕吐,无肢体活动障碍,饮食、睡眠可。体格检查可见左侧额部明显肿大,触之质硬。增强CT及颅脑MRI显示,额骨膨胀性病变,门诊以额骨肿瘤收入神经外科,行“额骨肿瘤”切除术。术前影像学拟诊“额骨脂肪瘤”、“额骨血管瘤”、“额骨脑膜瘤”。最终病理结果为额骨血管脂肪瘤,出乎我们的意料。故报告其影像学和病理学表现,提高影像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脂肪瘤 额骨 CT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膀胱内生性脂肪瘤的诊疗分析
20
作者 胡想想 李传应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5期40-42,共3页
膀胱内生性脂肪瘤是较为少见的膀胱间叶源性良性肿瘤,包膜较完整,临床症状不一,需与其他膀胱肿瘤或病变相鉴别,经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标记等综合检查确诊。该文分享1例膀胱内生性脂肪瘤的诊疗经过,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 膀胱 脂肪瘤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