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杏仁及其炮制品脂肪油中脂肪酸组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张丽美 杨书斌 +2 位作者 孙立立 石典花 袁振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7-719,共3页
目的:探讨苦杏仁及其炮制品脂肪油中脂肪酸的组分及变化规律。方法:以乙醚为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脂肪酸,经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结果:共分离出8种化合物,鉴定出的化合物总相对... 目的:探讨苦杏仁及其炮制品脂肪油中脂肪酸的组分及变化规律。方法:以乙醚为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脂肪酸,经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结果:共分离出8种化合物,鉴定出的化合物总相对含量达98%以上。结论:制和炒制对苦杏仁中脂肪酸组分基本无影响;但炮制后亚油酸相对含量降低,油酸相对含量升高,且上述变化与加热温度和炮制时间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杏仁 脂肪油 脂肪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子脂肪油的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及GC-MS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丁玉萍 崔兆杰 +1 位作者 邱琴 李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3-75,共3页
重点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原料粒度、萃取时间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牛蒡子脂肪油得油率的影响,得到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55℃,原料粉碎粒度40~60目,动态萃取时间120min,在此条件下,得油率达... 重点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原料粒度、萃取时间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牛蒡子脂肪油得油率的影响,得到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55℃,原料粉碎粒度40~60目,动态萃取时间120min,在此条件下,得油率达到20.60%,并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鉴定了牛蒡子脂肪油中11种脂肪酸成分,其中亚油酸含量高达52.80%,其次为油酸,含量达26.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萃取 牛蒡子 脂肪油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炮制方法对南葶苈子脂肪油组成和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红伟 石延榜 +3 位作者 田连起 匡海学 郑晓珂 冯卫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61-1665,共5页
目的考察制霜、蒸制、酒炙、盐炙、醋炙对南葶苈子Descurainiae Semen脂肪油组成和含有量的影响。方法5种方法分别炮制南葶苈子,石油醚提取各炮制品脂肪油后将其衍生化,GC-MS法进行定性鉴定和定量测定。结果除制霜法外,各炮制方法均能... 目的考察制霜、蒸制、酒炙、盐炙、醋炙对南葶苈子Descurainiae Semen脂肪油组成和含有量的影响。方法5种方法分别炮制南葶苈子,石油醚提取各炮制品脂肪油后将其衍生化,GC-MS法进行定性鉴定和定量测定。结果除制霜法外,各炮制方法均能提高脂肪油提取率。与生品比较,各炮制品中脂肪油数量减少,但含有量均增加。所得脂肪油主要组成为不饱和脂肪酸,除醋炙品外,各炮制品中其含有量均高于生品。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南葶苈子脂肪油组成和含有量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其中醋炙炮制效果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葶苈子 脂肪油 制霜 蒸制 酒炙 盐炙 醋炙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娘蒿种子脂肪油组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钱利武 蒋继宏 +1 位作者 高雪芹 张小平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6-77,共2页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fatty oil from seeds of Descurainia sophia(L.) Webb ex Prantl were analyzed by GC-M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irty-four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representing 97.259% of ...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fatty oil from seeds of Descurainia sophia(L.) Webb ex Prantl were analyzed by GC-M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irty-four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representing 97.259% of the total fatty oil.The main constituents of oil were unsaturated fatty acids(31.745%),unsaturated fatty acid esters(38.631%) and saturated fatty acid esters(12.285%).The main compounds with contents over 10%(V/V) followed as: 9,12,15-calendic acid-2,3-dihydroxypropyl ester(14.763%),(9Z,12Z,15Z)-calendic acid ethyl ester(14.723%) and(Z,Z)-9,12-octadecadienoic acid(13.0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娘蒿 脂肪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苦杏仁脂肪油和精油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郭婵娟 赵忠 +5 位作者 李科友 马希汉 魏丽萍 卢斌 齐高强 毛巧芝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2-74,共3页
研究了不同提取脂肪油的方法对苦杏仁脂肪油和精油质量的影响。对不同方法得到的苦杏仁脂肪油和精油的得率进行比较,苦杏仁脂肪油的理化性质进行检测,比较精油中苯甲醛的含量。结果表明冷榨方法提取脂肪油的理化性质较好,脂肪油和精油... 研究了不同提取脂肪油的方法对苦杏仁脂肪油和精油质量的影响。对不同方法得到的苦杏仁脂肪油和精油的得率进行比较,苦杏仁脂肪油的理化性质进行检测,比较精油中苯甲醛的含量。结果表明冷榨方法提取脂肪油的理化性质较好,脂肪油和精油的得率高,精油中的苯甲醛最高,含量为94.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杏仁 脂肪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金子炮制品中脂肪油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群 王琦 +1 位作者 黄春凌 陈建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4-25,共2页
对千金子不同炮制品作了脂肪油的提取,相对密度和折光率的测定、脂肪油的薄层分析。结果表明,千金子炮制前后脂肪油含量显著降低(P<0.001),相对密度、折光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薄层层析显示炮制前后脂肪油成分差别不大。
关键词 千金子 炮制品 脂肪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核桃仁脂肪油的提取与其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魏丽萍 钟政昌 李明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6-139,共4页
为了扩大西藏野生果树光核桃的开发途径,对光核桃桃仁的出油率和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及脂肪油中V E的组成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桃仁的出油率达51.4%;光核桃脂肪油的酸值为0.6,碘值为1.09,皂化值为188,氧化稳定性AOM值(97.8℃)为... 为了扩大西藏野生果树光核桃的开发途径,对光核桃桃仁的出油率和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及脂肪油中V E的组成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桃仁的出油率达51.4%;光核桃脂肪油的酸值为0.6,碘值为1.09,皂化值为188,氧化稳定性AOM值(97.8℃)为1.7;其油脂的脂肪酸组成成分有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其所含不饱和脂肪酸达到了91.98%;光核桃脂肪油的V E总含量为0.521 mg/g,其组成成分包括δ-维生素E(0.012 8mg/g)、β+γ-维生素E(0.288 mg/g)、α-维生素E(0.220 mg/g)。分析结果表明,光核桃可以作为西藏优选油料树种来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光核桃 脂肪油 气相色谱 液相色谱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子草种子无机元素及脂肪油GC-MS联用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吴启南 王立新 王永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3-35,共3页
本文采用 ICP法测定了合子草种子中无机元素含量 ,共检出 2 0种元素 ,其中以 K元素含量最高为 12 336 .6 8(μg/ g)。采用 GS- MS联用仪首次分析了合子草种子中脂肪油的组成 ,共分离鉴定出 11种化合物。它们是癸烷、莰醇、月桂酸、肉豆... 本文采用 ICP法测定了合子草种子中无机元素含量 ,共检出 2 0种元素 ,其中以 K元素含量最高为 12 336 .6 8(μg/ g)。采用 GS- MS联用仪首次分析了合子草种子中脂肪油的组成 ,共分离鉴定出 11种化合物。它们是癸烷、莰醇、月桂酸、肉豆蔻酸、十五烷酸、7-十六 (碳 )烯酸、软脂酸、十八酸二烯酸、反油酸、硬脂酸及花生酸。其中以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为合子草种子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子草 种子 无机元素 脂肪油 ICP GC-MS 分析 中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党参果实脂肪油成分GC/MSD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吴志平 李祥 陈建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93-294,共2页
目的 分析明党参果实脂肪油中的化学成分 ,为开发新的药用资源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自明党参果实中提得游离脂肪油和结合脂肪油 ,分别制备成甲酯衍生物 ,采用GC/MSD联用技术分析鉴定。结果 明党参果实中游离脂肪油含 (Z) 9-十八碳烯... 目的 分析明党参果实脂肪油中的化学成分 ,为开发新的药用资源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自明党参果实中提得游离脂肪油和结合脂肪油 ,分别制备成甲酯衍生物 ,采用GC/MSD联用技术分析鉴定。结果 明党参果实中游离脂肪油含 (Z) 9-十八碳烯酸 [9-Octadecenoicacid (Z) ]、(Z ,Z) 9,11-十八碳二烯酸 [9,11-Octadecadienoicacid (Z ,Z) ]、棕榈酸(Palmiticacid)等 ;结合脂肪油中主含棕榈酸、(Z ,Z) 9,12 -十八碳二烯酸 [9,12 -Octadecadienoicacid (Z ,Z) ]、(Z) 9-十八碳烯酸 [9-Octadecenoicacid (Z) ]、硬脂酸 (Stearicacid)、油酸 (Oleicacid)等。结论 明党参果实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党参果 脂肪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牛蒡属药用植物果实脂肪油类成分GC-MS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卢淑君 杨燕云 +1 位作者 许亮 康廷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5期988-990,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中国牛蒡属药用植物果实脂肪油的化学成分,为其进一步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药材中的脂肪油,甲酯化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以面积归一化法计算求得各组分的相对... 目的:分析比较中国牛蒡属药用植物果实脂肪油的化学成分,为其进一步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药材中的脂肪油,甲酯化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以面积归一化法计算求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牛蒡果实脂肪油中得到20个色谱峰,鉴定出10个,从毛头牛蒡果实脂肪油中得到8个色谱峰,鉴定出6个。结论:中国牛蒡属药用植物果实中含有大量脂肪油,已鉴定两者共有6个成分,亚油酸的相对含量都大于60%,具有极大的潜在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属 脂肪油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坝上油菜蜂花粉中脂肪油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梁惠花 刘晓河 王志宝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68-769,共2页
关键词 蜂花粉 脂肪油 超声技术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狼毒生品与炮制品脂肪油成分GC-MS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宁 李俊松 蔡宝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比较炮制前后狼毒脂肪油中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应用GC-MS对狼毒炮制前后脂肪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生品脂肪油中共检出34种化合物,炮制品脂肪油中共检出30种化合物。结论:炮制对狼毒中脂肪油的化学成分产生了较大... 目的:比较炮制前后狼毒脂肪油中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应用GC-MS对狼毒炮制前后脂肪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生品脂肪油中共检出34种化合物,炮制品脂肪油中共检出30种化合物。结论:炮制对狼毒中脂肪油的化学成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毒 月腺大戟 脂肪油成分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提取工艺对九香虫中脂肪油和氨基酸成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会芳 程生辉 喻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56-1658,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提取工艺对九香虫中脂肪油和氨基酸成分的影响,为九香虫的综合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采用石油醚溶剂回流提取法和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提取九香虫脂肪油;经甲酯化处理后,采用GC-MS对脂肪油成分进行分析。并对两种工... 目的:观察不同提取工艺对九香虫中脂肪油和氨基酸成分的影响,为九香虫的综合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采用石油醚溶剂回流提取法和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提取九香虫脂肪油;经甲酯化处理后,采用GC-MS对脂肪油成分进行分析。并对两种工艺提取后的残渣用盐酸水解后,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其所含氨基酸进行分析。结果:溶剂回流提取脂肪油的得率为43.39%,从中鉴定出14个成分,已鉴定成分含量占总量的58.49%,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39.03%。超临界流体CO2提取脂肪油的得率是42.23%,并从中鉴定出17种成分,已鉴定成分含量占总量的95.26%,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74.58%。超临界流体提取后残渣中的总氨基酸含量为48.7%,粗蛋白含量为56.1%;而溶剂回流提取处理后残渣中的总氨基酸含量是55.5%,粗蛋白是61.1%。结论:不同提取工艺所得九香虫中脂肪油和氨基酸不仅存在量的差异,其内在成分也明显不同,因此还应结合药效学考察确定九香虫的提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香虫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脂肪油 氨基酸 气相色谱-质谱(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子炒制过程中脂肪油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静 秦昆明 +3 位作者 童黄锦 郑艳萍 白发平 蔡宝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4-1017,共4页
目的研究牛蒡子Arctii Fructus炒制过程中脂肪油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超声、索氏、水浴回流法分别提取牛蒡子及其不同时间点(3、5、10、15、20 min)炒制品中的脂肪油,并对其进行甲酯化,通过GC-MS法分析鉴定,考察其变化情况及各成分相对... 目的研究牛蒡子Arctii Fructus炒制过程中脂肪油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超声、索氏、水浴回流法分别提取牛蒡子及其不同时间点(3、5、10、15、20 min)炒制品中的脂肪油,并对其进行甲酯化,通过GC-MS法分析鉴定,考察其变化情况及各成分相对含有量。结果超声法提取脂肪油的得率最高,甲酯化样品中的成分种类和含有量也较高。牛蒡子在炒制过程中新生成30种脂肪油成分,并且生品中有14种在炒制后未检测出。结论牛蒡子在140℃下炒制时脂肪油含有量显著降低,可能与其炒制后缓和寒滑之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子 脂肪油 炒制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不同分布区毛梾果实形态及脂肪油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鑫 沈植国 +1 位作者 谭运德 程建明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对济源、洛阳、三门峡3个不同分布区的毛梾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特征及脂肪油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3个分布区毛梾果实的纵径、横径和百果质量均有极显著差异,且均为济源>三门峡>洛阳。(2)毛梾果实中的粗脂肪含量高于种子,说... 对济源、洛阳、三门峡3个不同分布区的毛梾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特征及脂肪油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3个分布区毛梾果实的纵径、横径和百果质量均有极显著差异,且均为济源>三门峡>洛阳。(2)毛梾果实中的粗脂肪含量高于种子,说明其果皮中含有较高的粗脂肪,且不同产地的毛梾果实及种子之间粗脂肪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果实的粗脂肪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济源>三门峡>洛阳。(3)毛梾果油中的脂肪酸组成主要为二十碳链以下的直链脂肪酸,主要是十六碳和十八碳的脂肪酸,组成成分简单而且集中,但酸值较高,对其后续的生产加工将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培育低酸值的毛梾品种意义重大。毛梾果油含有大量的亚油酸,也可作为食用油原料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毛梾 果实 形态 脂肪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柏子仁制霜工艺优化及脂肪油测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琼 刘敬 曹晖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42-545,共4页
目的优化柏子仁制霜工艺,并测定脂肪油含量。方法以总皂苷、脂肪油含量为评价指标,炮制温度、炮制压力、炮制次数、炮制时间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炮制工艺。气相色谱法测定炮制前后脂肪油含量变化。结果最佳条件为在40℃、120 kPa压... 目的优化柏子仁制霜工艺,并测定脂肪油含量。方法以总皂苷、脂肪油含量为评价指标,炮制温度、炮制压力、炮制次数、炮制时间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炮制工艺。气相色谱法测定炮制前后脂肪油含量变化。结果最佳条件为在40℃、120 kPa压力下炮制3次,每次60 min,总皂苷、脂肪油含量分别为0.32%、13.6%。炮制前后,脂肪油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柏子仁制霜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子仁 制霜工艺 正交试验 脂肪油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决明子脂肪油的成分检测与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晓敏 陈素红 +2 位作者 谢自新 胡淑平 吕圭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5期1012-1013,共2页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测定并比较不同产地决明子脂肪油的组成。方法:将脂肪油甲酯化后,GC-MS法测定,色谱柱为HP-5MS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测定并比较不同产地决明子脂肪油的组成。方法:将脂肪油甲酯化后,GC-MS法测定,色谱柱为HP-5MS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确定了32个化合物;决明子脂肪油中主要含有十五碳酸、十八碳二烯酸、十八碳酸和油酸等,占总脂肪油的90%以上。结论:8个产地中,四川产决明子脂肪油含量最高;各产地的成分组成差异不是很大,但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明子 脂肪油 气质联用 成分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荨麻子脂肪油中3种脂肪酸的含量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静 曾亚 田树革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8年第9期65-68,共4页
采用回流法提取荨麻子脂肪油,并对其进行柱前衍生化,采用Agilent TC-C_(18)柱建立了HPLC-DAD法测定荨麻子脂肪油中3种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荨麻子脂肪油中3种脂肪酸的进样量(x)与峰面积(y)的线性回归方程和线性范围如下:α-亚麻酸,y=... 采用回流法提取荨麻子脂肪油,并对其进行柱前衍生化,采用Agilent TC-C_(18)柱建立了HPLC-DAD法测定荨麻子脂肪油中3种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荨麻子脂肪油中3种脂肪酸的进样量(x)与峰面积(y)的线性回归方程和线性范围如下:α-亚麻酸,y=75.77x-10.8(R^2=1.000),2.65~13.25μg;亚油酸,y=39.49x+492.4(R^2=0.999),18~150μg;硬脂酸,y=95.74x-14.4(R^2=0.999),0.635~3.175μg;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83%、98.66%、100.56%,RSD分别为0.48%、1.79%、2.23%。该方法方便且平稳、准确可重复,可用作质控荨麻子脂肪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子脂肪油 脂肪 高效液相色谱 柱前衍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头尖挥发油和脂肪油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大有 李向高 +1 位作者 李树殿 谢捷 《中成药》 CAS 1984年第4期27-28,共2页
中药两头尖具有祛风湿、消痈肿作用。本文应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和用乙醚萃取脂肪油,并应用气——质色谱对挥发油和脂肪油中的各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作者在实验中首次从两头尖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苯乙醛等9种化合物;从脂肪油中... 中药两头尖具有祛风湿、消痈肿作用。本文应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和用乙醚萃取脂肪油,并应用气——质色谱对挥发油和脂肪油中的各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作者在实验中首次从两头尖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苯乙醛等9种化合物;从脂肪油中分离鉴定出2-戊基-呋喃等11种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头尖 乙醚 挥发 脂肪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红花子脂肪油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敏 翟延君 王荣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67-1068,共2页
目的:考察水红花子脂肪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水红花子脂肪油的提取工艺。结果:通过正交设计实验验证了水红花子脂肪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5倍量的正己烷,提取3次,每次2h。
关键词 水红花子 脂肪油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