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小RNA-19a对肝细胞LO2脂肪分解代谢的影响
1
作者 田晓玲 林凤平 +1 位作者 李伟民 刘秀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1-484,共4页
目的:观察微小RNA-19a(microRNA-19a,miR-19a)对肝细胞LO2脂肪分解代谢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可能机制。方法:在肝细胞LO2中转染miR-19a模拟物(mimics)或miR-19a抑制物(inhibitor),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9a的水平变化,利用生物信息学... 目的:观察微小RNA-19a(microRNA-19a,miR-19a)对肝细胞LO2脂肪分解代谢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可能机制。方法:在肝细胞LO2中转染miR-19a模拟物(mimics)或miR-19a抑制物(inhibitor),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9a的水平变化,利用生物信息学网站查找miR-19a的靶点,进而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9a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3’UTR活性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PARα及其下游脂肪分解代谢关键限速酶酰基辅酶A脱氢酶(acyl-coenzyme a dehydrogenase,ACADM)和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A,CPT1A)蛋白水平的变化,通过β-羟丁酸(beta-hydroxybutyric acid,β-OHB)试剂盒检测肝细胞LO2内酮体的生成能力。结果:转染miR-19a mimics可显著升高LO2细胞中的miR-19a水平(P<0.05),而转染miR-19a inhibitor可明显抑制LO2细胞中的miR-19a水平(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PPARα可能为miR-19a的潜在靶点,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了miR-19a mimics可使PPARα的3’UTR活性明显降低,miR-19a inhibitor可使PPARα的3’UTR活性显著升高,同时伴随PPARα及其下游基因ACADM和CPT1A的蛋白水平变化。此外,miR-19a mimics明显降低肝细胞LO2中β-OHB的含量(P<0.05),miR-19a inhibitor可明显上调肝细胞LO2中β-OHB的含量(P<0.05)。结论:miR-19a可通过调控PPARα及其下游关键限速酶的表达,调节肝细胞的脂肪分解代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9a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脂肪分解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ABP不同基因型对滇南小耳猪脂肪分解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江佳伟 黄英 +3 位作者 杨明华 潘洪彬 高士争 赵素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37-842,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H-FABP基因型滇南小耳猪肌内脂肪细胞脂类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与肌内脂肪细胞甘油三酯(Triglycerol,TG)含量的相关性。本研究利用试剂盒测定肌内脂肪细胞TG含量,采用RT-qPCR检测肌内脂肪细胞脂类分解代谢基因mRNA...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H-FABP基因型滇南小耳猪肌内脂肪细胞脂类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与肌内脂肪细胞甘油三酯(Triglycerol,TG)含量的相关性。本研究利用试剂盒测定肌内脂肪细胞TG含量,采用RT-qPCR检测肌内脂肪细胞脂类分解代谢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HH基因型个体的脂类分解代谢相关基因肉碱脂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 1,CPT-1)、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re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3种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hh基因型个体(P<0.05);且CPT-1、LPL、PPARγ基因mRNA的表达量与肌内脂肪细胞TG含量呈正相关。不同H-FABP基因型影响滇南小耳猪肌内脂肪细胞中脂肪分解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HH基因型猪脂肪分解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较高,可能脂类代谢活动更强,从而相对增加了肌内脂肪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ABP基因型 肌内脂肪 脂肪分解代谢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能量水平对乌金猪脂肪组织脂类分解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潘洪彬 王静 +4 位作者 黄英 赵素梅 张曦 葛长荣 高士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46-1952,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能量水平对乌金猪脂肪组织脂类分解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体重约15kg的乌金猪54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分别饲喂消化能为11.74(低能组)、12.89(中能组)和14.22M J/kg(高能组)的饲粮,...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能量水平对乌金猪脂肪组织脂类分解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体重约15kg的乌金猪54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分别饲喂消化能为11.74(低能组)、12.89(中能组)和14.22M J/kg(高能组)的饲粮,在体重30、60和100kg时屠宰取皮下脂肪组织,提取总RNA,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脂肪组织脂肪分解代谢相关酶和因子[激素敏感脂肪酶(HSL)、肉碱脂酰转移酶Ⅰ(CPT-Ⅰ)、脂蛋白脂酶(LPL)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饲喂高能量饲粮乌金猪在30和100kg体重时,脂肪组织HSL、CPT-Ⅰ和PPARγ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LPL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60kg体重时,4种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果提示,高能量饲粮可降低乌金猪在30和100kg体重时脂肪的分解和脂肪酸的β-氧化,增强60kg体重时脂肪的分解和脂肪酸的β-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金猪 饲粮能量水平 脂肪组织 脂肪分解代谢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