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薄晓红 马礼坤 +5 位作者 范吉利 蒋哲 周元松 张磊 李万军 高鹏芝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0-854,共5页
目的通过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测量心外膜脂肪体积(EATV),探讨EATV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条件者208例,以CTA检查未见任何冠状动脉狭窄者为非冠心病组,共计48例,其余为冠心病组160例。收集所有病例... 目的通过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测量心外膜脂肪体积(EATV),探讨EATV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条件者208例,以CTA检查未见任何冠状动脉狭窄者为非冠心病组,共计48例,其余为冠心病组160例。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一般资料,常规检测空腹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对适宜的入选患者首先行256层螺旋CTA检查,检测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并同时测量EATV。对冠状动脉CTA检查显示有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在同一次住院期间进一步采取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明确其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定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分析和比较EATV的大小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EATV平均值明显大于非冠心病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之间EATV的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Gensini积分与EATV的大小呈正相关性(r=0.285,P<0.05)。EATV的大小随着患者病变支数增加而增加。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显示EATV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23,P<0.05)。结论 EATV的大小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显著相关,EATV越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EATV是冠心病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膜脂肪体积 冠状动脉病变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体层摄影术X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脏脂肪体积及常见肥胖指标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陈炽华 杨文洁 严福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36-440,共5页
目的:探讨腹部内脏脂肪(VAT)体积、心外膜脂肪(EAT)体积、腹部皮下脂肪(SAT)体积、脐平面腹腔长短径、体质指数(BMI)、腰围(WC)、SAT脂肪密度、静脉血甘油三酯(TG)、血胆固醇(CH)值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性。方法:44例受检者(1... 目的:探讨腹部内脏脂肪(VAT)体积、心外膜脂肪(EAT)体积、腹部皮下脂肪(SAT)体积、脐平面腹腔长短径、体质指数(BMI)、腰围(WC)、SAT脂肪密度、静脉血甘油三酯(TG)、血胆固醇(CH)值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性。方法:44例受检者(11例脂肪肝和33例正常者)行胸腹部CT平扫,记录受检者的身高、体重、性别、年龄、近期的血TG及CH值、慢性病史、饮酒史及用药史。非酒精性脂肪肝定义为平扫CT上肝脏与脾脏的CT值比值CT_(L/S)<1。后处理软件半自动测量EAT体积、VAT体积、腹部SAT体积、WC、腹腔的长短径及棘突后皮下脂肪厚度,自动计算出皮下脂肪的CT值;分析相关指标与CT_(L/S)的相关性。比较相关指标在脂肪肝组与正常组中的差异,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其对NAFLD的诊断效能。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VAT体积与CT_(L/S)呈中度相关(r=0.551,P<0.001),皮下脂肪密度、腹腔短径、血TG值与CT_(L/S)呈弱相关(r=0.375,P=0.012;r=0.390,P=0.0009;r=0.471,P=0.001)。EAT体积、SAT体积、皮下脂肪厚度、腹腔长径、BMI、WC均与CT_(L/S)无显著相关(P>0.05)。ROC分析显示VAT体积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799(95%CI:0.670~0.927),腹部短径的AUC为0.749(95%CI:0.598~0.901),TG的AUC为0.700(95%CI:0.496~0.904),三者之间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T体积与NAFLD的相关性最佳,相比临床常用的SAT体积、BMI,WC等指标,VAT体积更能预测NAFLD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 腹部内脏脂肪体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位体表面积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冠心病危险性及血管重构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正兵 王璟 +2 位作者 李建华 朱莹 彭永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0-303,共4页
目的心外膜脂肪体积(EFV)是影响冠心病及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危险因素。文中旨在探讨单位体表面积心外膜脂肪体积(EFVi)即EFV与体表面积的比值与冠心病危险性及血管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心脏内... 目的心外膜脂肪体积(EFV)是影响冠心病及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危险因素。文中旨在探讨单位体表面积心外膜脂肪体积(EFVi)即EFV与体表面积的比值与冠心病危险性及血管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心脏内科行冠状动脉CTA检测的患者208例,其中135例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者为冠心病组,73例排除明显冠状动脉狭窄非冠心病者为对照组。按病变血管重构类型分为正性重构者[血管重构指数(RI)≥1.05者,n=56)]和非正性重构者(RI<1.05者,n=79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同期行外周血脂检测;通过冠状动脉CTA及Syngo MMWP(VE32B)工作站的软件测量EFV及RI;评价冠心病患者的EFVi与斑块性质及血管重构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EFV[(128.91±52.22)cm^3]、EFVi[(74.12±28.77)cm^3/m^2]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76.14±30.40)cm3、(45.41±16.97)cm3/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FVi(OR=1.06,95%CI:1.02~1.10)、LDL-C(OR=2.56,95%CI:1.06~6.12)及EFV(OR=1.05,95%CI:1.02~1.07)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非正性重构者纤维体积[(23.66±9.05)μm^3]、钙化体积[(182.75±46.51)μm^3]较正性重构者[(17.25±6.43)、(38.15±10.56)μm3]明显升高,EFVi[(68.31±25.16)cm^3/m^2]较正性重构者[(92.15±31.04)cm3/m^2]明显降低(P<0.05)。高血压(OR=2.78,95%CI:1.12~6.88)、TG(OR=1.96,95%CI:1.04~3.70)、LDL-C(OR=3.91,95%CI:2.58~7.51)及EFVi(OR=1.02,95%CI:1.01~1.31)是血管重构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EFVi可以作为冠心病风险及冠状动脉血管正性重构的重要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膜脂肪体积 单位体表面积心外膜脂肪体积 冠心病 血管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对胰岛素抵抗及冠心病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强 杭涛 +4 位作者 徐云 程训民 张启高 宫剑滨 王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0-393,共4页
目的心外膜脂肪体积(epicardial fat volume,EFV)可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然而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人群中EFV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及冠心病的研究尚少。文中研究MS患者EFV对IR及冠心病发生的影响。方法... 目的心外膜脂肪体积(epicardial fat volume,EFV)可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然而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人群中EFV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及冠心病的研究尚少。文中研究MS患者EFV对IR及冠心病发生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3年8月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的MS患者,测量患者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双源CT计算EFV,并收集血液样本行空腹血生化检查等资料。利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EFV与冠心病及IR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之间关系。结果 MS患者的EFV与IRI及CHD(r=0.335,P<0.01)的发生呈正相关(r=0.321,P<0.05),排除腰围及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影响后,此相关性仍存在。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EFV是影响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线性回归分析提示EFV、BMI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是影响IRI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EFV及BMI对IRI有诊断价值,两者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5和0.679(P<0.05)。结论 MS患者的EFV是影响冠心病发生及IR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EFV对IRI的诊断价值优于B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心外膜脂肪体积 胰岛素抵抗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图像的眼眶脂肪体积定量测定方法 被引量:9
5
作者 蔡秋月 陈智毅 +4 位作者 蒋薇 罗耀升 李章芳 胡世弟 沈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48-1251,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基于MRI图像简单、快速、定量测量眼眶脂肪体积的方法。方法本文采集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眼眶和标准脂肪模具的自旋回波序列T1WI成像的MRI图像,通过计算单层脂肪截面积,利用体积累加的方法进行体积定量测量,并对操作计...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基于MRI图像简单、快速、定量测量眼眶脂肪体积的方法。方法本文采集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眼眶和标准脂肪模具的自旋回波序列T1WI成像的MRI图像,通过计算单层脂肪截面积,利用体积累加的方法进行体积定量测量,并对操作计时,同时检验测量方法的精确度、信度和可重复性,以及测量者间的一致性。结果本文所建立的新方法可准确测量出眼眶脂肪体积(平均差百分比绝对值均<1%),耗时短,可重复性高(CV均<1%),可信度优(ICC=0.996,95%CI:0.985~0.999),一致性高(Bland-Altman差值法分析95%一致性界限:-0.54~0.90)。结论这是一种快速简单测量眼眶脂肪体积的新方法,具有耗时短、精确度高、重复性好、一致性高、可信度优、学习成本低等优势,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脂肪体积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MRI 定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及左心房相关结构参数与左心耳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黄亚飞 马国景 +3 位作者 胡杰 寇晨光 李彩英 刘晓伟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87-794,共8页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左心房及左心耳相关结构参数与左心耳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1月至2024年10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同期行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及经食道超声...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左心房及左心耳相关结构参数与左心耳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1月至2024年10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同期行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查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资料,将CTA及TEE共同诊断存在左心耳血栓的28例患者纳入左心耳血栓组[男性20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5±9)岁],采用个体匹配法以1:2的比例按时间顺序纳入性别及年龄(±3岁)匹配的无左心耳血栓的56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作为无左心耳血栓组[男性40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65±8)岁]。采用心脏CTA测量两组患者的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EATV)、左心房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LAEATV)、左心房和左心耳结构参数并进行比较,评估EAT、左心房及左心耳相关结构参数与左心耳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结果:左心耳血栓组中持续性房颤及房颤心律患者占比均明显高于无左心耳血栓组(P均<0.001),两组的年龄、性别构成、体重指数、房颤病程和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心力衰竭、血管疾病患者占比以及CHA2DS2-VASc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心耳血栓组的EATV、LA-EATV、左心房容积(LAV)、左心耳容积(LAAV)、左心耳开口面积较无左心耳血栓组均显著增加(P均<0.05),但两组间左心耳深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EATV(OR=1.092,95%CI:1.004~1.187,P=0.040)及LAV(OR=1.022,95%CI:1.003~1.041,P=0.025)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独立预测因素。预测左心耳血栓形成的LA-EATV阈值为27.16 cm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43,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76.8%;预测左心耳血栓形成的LAV阈值为118.45 ml(AUC=0.853,灵敏度为82.1%,特异度为80.4%)。结论:心脏CTA测量的LA-EATV和LAV是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心房 左心耳血栓形成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左心房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周围脂肪组织与疑诊冠状动脉狭窄所致心肌缺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艳 李智勇 +2 位作者 朱远 代岳 王淑芹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3,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及心包外脂肪体积(EATV)与心肌缺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130例15天内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和心肌灌注显像(MPI)检查的患者,且CCTA提示至少一根血管存在...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及心包外脂肪体积(EATV)与心肌缺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130例15天内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和心肌灌注显像(MPI)检查的患者,且CCTA提示至少一根血管存在狭窄。根据总积分差值(SDS)是否大于2分为心肌缺血组和非心肌缺血组,结合MPI结果及CCTA图像判断可能引起心肌缺血的主要责任血管,在CCTA图像上测量和计算FAI、EATV、Gensini积分及斑块长度,同时收集入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高血脂、高血压],并进行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肌缺血和患者基本资料、EFAI、EATV、Gensini积分及斑块长度等指标的关系,并对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指标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不同指标预测心肌缺血的效能。结果:两组间患者性别、年龄、高血脂、高血压、FAI、EATV、Gensini积分及斑块长度等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心肌缺血组的FAI、EATV、Gensini积分、斑块长度高于非心肌缺血组[-(69.01±11.59)HU vs-(83.38.49±8.11)HU,127.51(109.87,145.46)cm^(3)vs 108.34(99.92,116.9)cm^(3),16(10,25)分vs 9(5,13)分,18(12,30)mm vs 10.33(8.00,14.50)mm;均P<0.001]。FAI预测心肌缺血的价值高于EATV(AUC分别为0.892和0.837),FAI和EATV两指标联合对心肌缺血的预测效能进一步提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AUC=0.919,P<0.001)。结论:FAI、EATV对预测心肌缺血均具有一定的价值,FAI对心肌缺血的预测效能高于EATV,且两指标联合可进一步提高心肌缺血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 脂肪衰减指数 心包外脂肪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脂肪细胞体积和数目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信延宁 张海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51-1155,共5页
2型糖尿病、脂肪性肝病、高血压、血脂紊乱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代谢综合征正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研究证实[1,2],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与肥胖密切相关。资料显示[3],由于肥胖人群日益增多,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近年首次出现下降趋势。
关键词 脂肪细胞体积 运动 动脉粥样硬化 肥胖人群 2型糖尿病 脂肪性肝病 代谢综合征 血脂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胰腺脂肪定量测定预测糖耐量异常及2型糖尿病 被引量:9
9
作者 梁伟强 彭振鹏 +1 位作者 高进云 王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0-256,共7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腺的脂肪含量测定预测糖耐量异常(IGT)及2型糖尿病(T2DM)的可行性。【方法】108名受试者(43男,65女;年龄47.9±12.1岁),包括T2DM(n=27),IGT(n=29)和葡萄糖耐量正常者(NGT;n=53)。NGT组进一步分为<40岁的NGT...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腺的脂肪含量测定预测糖耐量异常(IGT)及2型糖尿病(T2DM)的可行性。【方法】108名受试者(43男,65女;年龄47.9±12.1岁),包括T2DM(n=27),IGT(n=29)和葡萄糖耐量正常者(NGT;n=53)。NGT组进一步分为<40岁的NGT-年轻组和≥40岁的NGT-年长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针对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障碍的标准实验室检测。利用MRI非对称回波三点法水脂分离-定量(IDEAL-IQ)技术测定胰腺脂肪含量。分析胰腺脂肪体积分数(PFVF)与实验室检测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PFVF预测IGT和T2DM的可行性。【结果】T2DM患者的PFVF显著高于其余各组,IGT患者PFVF次之,NGT组PFVF最低。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PFVF是血糖异常(IGT及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PFVF预测血糖异常(IGT及T2DM)的临界值为5.68%(P<0.001,AUC:0.871,敏感度92.7%,特异度71.7%)。【结论】MRI脂肪定量测定技术可以测定胰腺的脂肪含量,为血糖异常(IGT和T2DM)的预测提供无创性的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体积分数 胰腺 2型糖尿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患者肿瘤内脂肪含量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海 梁晓韵 +3 位作者 王杨迪 胡雪芳 石思雅 罗宴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78-782,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病理分级HCC肿瘤内脂肪含量差异,并分析肿瘤脂肪含量在预测HCC病理分级中的潜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MRIDixon检查且经病理证实的96例HCC,按照Edmondson-Steiner病理分级法将其分为非低分化组和低分化组。2名观... 【目的】比较不同病理分级HCC肿瘤内脂肪含量差异,并分析肿瘤脂肪含量在预测HCC病理分级中的潜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MRIDixon检查且经病理证实的96例HCC,按照Edmondson-Steiner病理分级法将其分为非低分化组和低分化组。2名观察者分别测量两组病灶内的脂肪体积分数(FVF),比较两组间FVF的差异,并分析肿瘤FVF在预测HCC病理分级中的潜在意义。【结果】2名检测者测得病灶FVF结果一致性良好(ICC>0.75)。非低分化组HCCFVF值[15.75(12.37~21.32)]高于低分化组[13.45(8.48~21.10),Z=-1.972,P=0.049],FVF鉴别HCC病理分级的AUC值为0.645,当FVF大于等于15.4时,其诊断为高分化的HCC的敏感性为53%,特异性为77%。【结论】MRIDixon能够全面准确评估HCC肿瘤内FVF,HCC肿瘤内FVF有助于术前评估HCC的病理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病理分化程度 化学移位 脂肪体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醋醋粕通过抑制脂质吸收降低仓鼠脂肪细胞尺寸和改善高脂血症(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佟立涛 鞠志远 +3 位作者 耿栋辉 王丽丽 周闲容 周素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8-134,共7页
米醋醋粕作为米醋生产的副产物被大量废弃,但其在调节脂质代谢方面具有潜在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米醋醋粕对高胆固醇血症仓鼠脂质代谢的影响。用200、500 mg/(kg mb·d)剂量的米醋醋粕以及米醋灌胃仓鼠30 d。米醋醋粕和米醋均能... 米醋醋粕作为米醋生产的副产物被大量废弃,但其在调节脂质代谢方面具有潜在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米醋醋粕对高胆固醇血症仓鼠脂质代谢的影响。用200、500 mg/(kg mb·d)剂量的米醋醋粕以及米醋灌胃仓鼠30 d。米醋醋粕和米醋均能显著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P<0.05),降低白色脂肪组织的平均脂肪细胞体积,增加粪便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胆汁酸浓度(P<0.05)。同时,米醋醋粕能破坏肠道胆固醇向胶束的形成(P<0.05),并抑制其与胆酸盐的结合(P<0.05),但是米醋醋粕对脂肪酶活性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米醋醋粕通过阻止胆固醇在肠内的吸收,促进粪脂的排泄和肝脏中合成的胆固醇来发挥降血脂功效,对脂质代谢和肥胖具有有益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醋醋粕 高胆固醇血症 脂肪细胞体积 粪便脂质 脂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探索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眶内组织与复视的相关性
12
作者 石桂凤 段勇波 +2 位作者 黄凯 刘丹 陈海雄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3-59,67,共8页
目的利用MRI技术探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眼外肌、眶内脂肪与TAO复视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包含TAO复视组(79例,157只眼)、TAO非复视组(36例,72只眼)及正常对照组(30例,60只眼)。测量... 目的利用MRI技术探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眼外肌、眶内脂肪与TAO复视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包含TAO复视组(79例,157只眼)、TAO非复视组(36例,72只眼)及正常对照组(30例,60只眼)。测量眼外肌厚度、眼外肌体积(extraocular muscle volume,EMV)、眼外肌与白质信号强度比(signal intensity ratio,SIR)、眶内脂肪体积(fat volume,FV)、眼眶体积(orbital volume,OV),并收集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甲状腺球蛋白(thyreoglobulin,TG)、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hyrotropin receptor antibody,TR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y,anti-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自身抗体(anti-thyroid peroxidase utoantibody,anti-TPOAb)。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及卡方检验比较三组的基线资料、临床指标和影像学参数。再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AO复视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评估危险因素的诊断价值。结果TAO复视组、TAO非复视组和正常对照组在年龄、上直肌厚度(superior rectus thickness,SR-T)、下直肌厚度(inferior rectus thickness,IR-T)、内直肌厚度(medial rectus thickness,MR-T)、外直肌厚度(lateral rectus thickness,LR-T)、EMV、FV/OV、SIRmean、SIRmax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O复视组与TAO非复视组在IR-T、MR-T、FV/OV、EMV、SIRmax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R-T、LR-T、SIRmean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O复视与TAO非复视在TSH与TRAb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RAb、FV/OV、EMV是TAO复视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ROC曲线,分析单独及联合指标对TAO复视的诊断效能,ROC分析提示联合指标具有最好的诊断效能,AUC=0.853(95%置信区间:0.792~0.915)(P<0.001),敏感度82.7%,特异度79.6%,约登指数0.623。结论TAO复视不仅与既往研究提到的眼外肌增大、SIR值相关,还与眶内脂肪体积密切相关。综合分析眼外肌及眶内脂肪能够为临床提供更全面客观依据,有助于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复视 眼外肌 脂肪体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