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溢性角化病231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高天文 李春英 黄慧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9-281,共3页
脂溢性角化病是一种常见病,但临床上易与多种疾病相混淆。通过对西京医院皮肤科门诊1990年~2000年252例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发现脂溢性角化病临床和病理诊断符合率仅为69.44%。结果显示:(1)脂溢性角化病可发生... 脂溢性角化病是一种常见病,但临床上易与多种疾病相混淆。通过对西京医院皮肤科门诊1990年~2000年252例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发现脂溢性角化病临床和病理诊断符合率仅为69.44%。结果显示:(1)脂溢性角化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2)黑色丘疹性皮病不应看作独立疾病,而是早期发生的脂溢性角化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角化 临床表现 病理 诊断 治疗 病例分析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的皮肤镜特点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薇薇 涂平 +2 位作者 杨淑霞 李航 汪旸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41-645,共5页
目的:总结中国人脂溢性角化病的皮肤镜特征,为皮肤镜鉴别诊断色素性皮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1年11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行皮肤镜检查并经组织病理确诊的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的皮肤镜图像。结果:共分析了100例患... 目的:总结中国人脂溢性角化病的皮肤镜特征,为皮肤镜鉴别诊断色素性皮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1年11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行皮肤镜检查并经组织病理确诊的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的皮肤镜图像。结果:共分析了100例患者的110个脂溢性角化病皮损,最主要的皮肤镜指征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分别为粉刺样开口(63.6%),发卡样血管和沟脊结构(均为42.7%)、粟粒样囊肿(40%)及灰白色粗壮网格样结构(30.9%)。加用皮肤镜后可将肉眼诊断的准确率提高39.1%。结论:"灰白色粗壮网格样结构内衬血管"是脂溢性角化病的一种特异皮肤镜结构,组织病理上对应棘层肥厚型。以临床为基础,使用皮肤镜能明显提高脂溢性角化病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角化 皮肤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的表皮中TGF-βⅠ型和Ⅱ型受体表达下调 被引量:9
3
作者 李颖 何威 +3 位作者 林自华 阎国富 何云志 黄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9-242,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transform ing growth factorβreceptor,TGF-βR)在脂溢性角化病皮损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 e PCR)和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脂溢性角化...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transform ing growth factorβreceptor,TGF-βR)在脂溢性角化病皮损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 e PCR)和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脂溢性角化病及正常对照皮肤中I型和Ⅱ型TGF-β受体(TGF-βRⅠ,TGF-βRⅡ)的表达。结果TGF-βRⅠ和TGF-βRⅡ在脂溢性角化病皮损表皮中的表达较正常表皮显著降低。结论脂溢性角化病皮损中表皮TGF-β受体表达下调有助于表皮细胞的异常增生,促进了该表皮肿瘤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角化 生长因子-Β 生长因子-Β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开关532nm激光、铒激光、强脉冲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周海林 胡白 +1 位作者 姚秀华 张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45-1347,共3页
将108例面部脂溢性角化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Q开关Nd:YAG 532 nm激光、铒激光和强脉冲光(IPL)治疗,根据患者每次治疗前的照片评估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显示3种治疗方法停工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L组优于Q开关532... 将108例面部脂溢性角化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Q开关Nd:YAG 532 nm激光、铒激光和强脉冲光(IPL)治疗,根据患者每次治疗前的照片评估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显示3种治疗方法停工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L组优于Q开关532 nm激光组及铒激光组;患者疼痛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种治疗方法均安全有效,有效率和术后局部色素改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角化 Q开关532 nm激光 铒激光 强脉 冲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脂溢性角化患者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的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常建民 吴意平 扬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5-86,共2页
为了探讨脂溢性角化和血脂代谢的关系,回顾分析了70例老年脂溢性角化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结果发现脂溢性角化患者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关键词 脂溢性角化 老年人 蛋白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溢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中几种Smad蛋白质表达的检测 被引量:6
6
作者 杨扬 何威 +3 位作者 何云志 黄海 吴军 林自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23-425,共3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信号转导途径中Smad1、Smad2、Smad3(Smad1/2/3),磷酸化Smad2,磷酸化Smad3(p-Smad2/3)和Smad4蛋白在脂溢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VisionTMplus免疫组化技术...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信号转导途径中Smad1、Smad2、Smad3(Smad1/2/3),磷酸化Smad2,磷酸化Smad3(p-Smad2/3)和Smad4蛋白在脂溢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VisionTMplus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脂溢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以及正常对照皮肤中Smad1/2/3、p-Smad2/3、和Smad4的表达情况。结果:Smad1/2/3、p-Smad2/3和Smad4蛋白在脂溢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较正常表皮显著降低。结论:脂溢性角化病、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中Smad1/2/3、p-Smad2/3和Smad4蛋白表达降低可能通过阻断TGF-β信号转导,有助于上述表皮肿瘤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角化 基底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 Smad1/2/3 P-SMAD2/3 SMAD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镜在脂溢性角化病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林景荣 韩世新 +2 位作者 崔丽平 白艳玲 宋智琦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87-490,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皮肤镜诊断法诊断临床非典型脂溢性角化病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临床疑诊为其他疾病的脂溢性角化病患者的皮肤镜表现,分别采用两步法与新的诊断法对所有患者行皮肤镜诊断,计算2种方法诊断的准确率。结果:130...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皮肤镜诊断法诊断临床非典型脂溢性角化病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临床疑诊为其他疾病的脂溢性角化病患者的皮肤镜表现,分别采用两步法与新的诊断法对所有患者行皮肤镜诊断,计算2种方法诊断的准确率。结果:130例临床非典型的脂溢性角化病患者中,男68例,女62例,平均年龄58岁。两步法诊断的准确率为70%,新诊断法的准确率为90%。130例临床非典型脂溢性角化病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皮肤镜指标依次为清楚的边界(70%)、沟壑样结构(49.2%)、乳黄色角栓(38.5%)、粉刺样开孔(36.9%)、多发性粟丘疹样囊性结构(24.6%)和云母样结构(23.1%)。最常见的皮肤镜模式为沟壑样模式、隐窝模式、云母样模式及均质性模式。结论:新的诊断法可显著提高临床非典型脂溢性角化病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镜 脂溢性角化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溢性角化病皮损区Smurf1和Smurf2表达增强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颖 何威 +3 位作者 何云志 黄海 王亚丽 杨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11-914,共4页
目的探讨脂溢性角化病皮损区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1和2(Smad ubiquitination regulatory factor1 and 2,Smurf1,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脂溢性... 目的探讨脂溢性角化病皮损区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1和2(Smad ubiquitination regulatory factor1 and 2,Smurf1,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脂溢性角化病皮损和对照正常皮肤中Smurf1和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正常皮肤相比,脂溢性角化病皮损中Smurf1和2表达水平上调。结论脂溢性角化病皮损中Smurf1和2的过度表达可干扰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转导通路,可能使TGF-β抑制上皮增生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促进了脂溢性角化病表皮的过度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角化 Smurf1 Smuf2 生长因子Β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AG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38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姚军英 许云鹏 +2 位作者 杨发枝 栗玉珍 赵艳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00-700,共1页
关键词 YAG激光 治疗 脂溢性角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囊角化病误诊为脂溢性角化病和寻常疣1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颜龙 张禁 +2 位作者 甄伟 姜功平 程燕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73-674,共2页
患者女,53岁。因头、颈部起丘疹及疣状结节30余年,加重伴面部丘疹2个月于2013年6月2513入院。患者自诉于30年前枕部起绿豆大丘疹伴瘙痒,搔抓后,皮损渐扩展至整个头部,至当地医院诊断为“病毒疣”,予CO:激光局部治疗,但皮损很快... 患者女,53岁。因头、颈部起丘疹及疣状结节30余年,加重伴面部丘疹2个月于2013年6月2513入院。患者自诉于30年前枕部起绿豆大丘疹伴瘙痒,搔抓后,皮损渐扩展至整个头部,至当地医院诊断为“病毒疣”,予CO:激光局部治疗,但皮损很快复发,后未予诊治,皮损冬轻夏重,反复发作。2012年元月在外地某皮肤病医院就诊.取枕部皮损做病理检查,诊断为“脂溢性角化病”,予维生素类药物口服及外用药治疗(具体不详),疗效不佳。2013年2月在我院门诊部就诊诊断为“寻常疣”,予聚肌胞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1次。1周后电话随访皮损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 脂溢性角化 寻常疣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皮秒532nm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郭琴 刘聪 刘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7-239,共3页
脂溢性角化病是皮肤科门诊的常见损容性疾病,我们观察了2021年9月—12月到我院就诊的患者共60例,分别应用超皮秒532 nm激光和Q开关532nm激光治疗,现将临床疗效报道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资料1.1.1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入选标准:入选病... 脂溢性角化病是皮肤科门诊的常见损容性疾病,我们观察了2021年9月—12月到我院就诊的患者共60例,分别应用超皮秒532 nm激光和Q开关532nm激光治疗,现将临床疗效报道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资料1.1.1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入选标准:入选病例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1];初诊患者,治疗前签署知情同意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角化 超皮秒532 nm激光 Q开关532 nm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特殊皮肤镜表现的脂溢性角化病 被引量:7
12
作者 罗毅鑫 刘洁 晋红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0-302,共3页
患者男,58岁。 主诉:阴茎根部黑色斑块2年余。 现病史:患者2年前阴茎根部无明显诱因出现米粒大黑色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特殊治疗。皮损逐渐扩大至花生大斑块,遂于2016年8月19日来我院就诊。
关键词 皮肤镜 脂溢性角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开关倍频Nd:YAG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12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萍 王桂芝 姚春丽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18,共1页
目的:观察Q开关倍频Nd:YAG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疗效。方法:采用Q开关倍频Nd:YAG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126例。结果:126例患者经1至4次治疗,基愈107例(84.92%),显效12例(9.52%),好转6例(4.76%),无效1例(0.79%)。结论:该技术操作简单,... 目的:观察Q开关倍频Nd:YAG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疗效。方法:采用Q开关倍频Nd:YAG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126例。结果:126例患者经1至4次治疗,基愈107例(84.92%),显效12例(9.52%),好转6例(4.76%),无效1例(0.79%)。结论:该技术操作简单,治愈率高,患者痛苦小,不留瘢痕,是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角化 Q开关倍频Nd:YAG激光 治疗 疗效 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在诊断色素痣、脂溢性角化症及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吕金 万学峰 多兰.达力汗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对临床疑诊色素痣、脂溢性角化症及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患者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查,分析其灵敏度与特异度,探讨其在上述3种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为50例色素痣、42例脂溢性角化症及34例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患者... 目的:对临床疑诊色素痣、脂溢性角化症及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患者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查,分析其灵敏度与特异度,探讨其在上述3种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为50例色素痣、42例脂溢性角化症及34例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患者,行临床初步诊断、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较临床诊断与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在色素痣、脂溢性角化症及色素性基底细胞癌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临床诊断。结论: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实时、无创及高分辨率,对色素痣、脂溢性角化症及色素型基底细胞癌临床辅助诊断有一定价值,有助于其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色素痣 脂溢性角化 色素型基底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溢性角化病皮损区受体活化Smad的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扬 何威 +5 位作者 李颖 何云志 黄海 林自华 吴军 杨进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2219-2222,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转导通路中受体活化Smads(Smad2,Smad3)在脂溢性角化病皮损区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反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 and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和免疫组...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转导通路中受体活化Smads(Smad2,Smad3)在脂溢性角化病皮损区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反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 and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脂溢性角化病皮损和正常对照皮肤中Smad2及Smad3的mRNA和Smad1/2/3及磷酸化Smad2/3(p-Smad2/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皮肤组相比,脂溢性角化病皮损中Smad2、Smad3的mR-NA以及Smad1/2/3、p-Smad2/3的表达水平下降。结论脂溢性角化病中受体活化Smads(Smad2、Smad3)和p-Smad2/3表达下调可阻断TGF-β信号转导,可能使TGF-β抑制上皮增生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从而促进了脂溢性角化病表皮的过度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角化 生长因子Β 受体活Smad SMAD2 SMAD3 p—Smad2/3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三维CT在扁平苔癣和脂溢性角化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敏 范星 +1 位作者 刘盛秀 李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3149-3150,共2页
扁平苔藓和脂溢性角化症是影响患者美观的皮肤病,由于临床类型多样从而给临床医师诊断带来一定难度,皮肤共聚焦显微镜(皮肤CT)由于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手段,在色素性皮肤病、肿瘤性皮肤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本研究对这... 扁平苔藓和脂溢性角化症是影响患者美观的皮肤病,由于临床类型多样从而给临床医师诊断带来一定难度,皮肤共聚焦显微镜(皮肤CT)由于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手段,在色素性皮肤病、肿瘤性皮肤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本研究对这两种疾病患者同时进行了皮肤CT和组织病理学检测,以判断两者诊断的符合率,希望为临床医师的诊断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皮肤病 脂溢性角化 三维CT 扁平苔癣 医师诊断 共聚焦显微镜 临床类型 病理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ux G强脉冲光和二氧化碳激光治疗面部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田怡 张文红 金岚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9-191,共3页
观察Lux G强脉冲光和二氧化碳激光治疗面部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疗效。采用LuxG强脉冲光和二氧化碳激光对面部脂溢性角化病的患者进行治疗。LuxG强光组(23例)治疗间隔为4周,连续3次为一个疗程,二氧化碳激光组(23例)治疗1次,患者均随访6个... 观察Lux G强脉冲光和二氧化碳激光治疗面部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疗效。采用LuxG强脉冲光和二氧化碳激光对面部脂溢性角化病的患者进行治疗。LuxG强光组(23例)治疗间隔为4周,连续3次为一个疗程,二氧化碳激光组(23例)治疗1次,患者均随访6个月。LuxG强脉冲光治疗3次后的疗效和二氧化碳激光治疗1次后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LuxG强脉冲光治疗后色素沉着,色素脱失的发生率少于二氧化碳激光(P<0.05)。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后出现2例浅表性瘢痕形成。这两种方法治疗面部脂溢性角化病的疗效满意,治疗特点各有所长,适合不同人群的要求,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角化 强脉冲光 二氧碳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Oct-4在皮肤鳞状细胞癌、脂溢性角化病的组织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毓阳 戴永江 +3 位作者 邓斌 粱雄安 谢志杰 陈海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17-918,共2页
目的检测干细胞转录因子Oct-4皮肤鳞状细胞癌(SCC)、脂溢性角化病(SK)的组织表达,分析其表达差异及与肿瘤干细胞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ct-4在35例SCC、21例SK及15例正常对照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Oct-4在正常皮肤组... 目的检测干细胞转录因子Oct-4皮肤鳞状细胞癌(SCC)、脂溢性角化病(SK)的组织表达,分析其表达差异及与肿瘤干细胞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ct-4在35例SCC、21例SK及15例正常对照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Oct-4在正常皮肤组织表达为阴性,在SCC、SK之间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间接反映SCC、SK的恶性程度不同。结论 SCC、SK中表达Oct-4基因的细胞很可能是SCC、SK的干细胞,这将为其最终分离和鉴定人SCC、SK干细胞提供重要基础,将有助于揭示SCC、SK的肿瘤起始细胞,从而对预防和治疗SCC、SK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T-4 皮肤鳞状细胞癌 脂溢性角化 肿瘤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溢性角化病148例临床与组织病理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波 李晓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35-337,共3页
目的:探讨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特点及组织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脂溢性角化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特征。结果:①男女患病比例为1:1.08,发病年龄23~89岁,病程2个月~30年;②头、面部为好发部位,51~70岁患者最为多见;③皮损... 目的:探讨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特点及组织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脂溢性角化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特征。结果:①男女患病比例为1:1.08,发病年龄23~89岁,病程2个月~30年;②头、面部为好发部位,51~70岁患者最为多见;③皮损单发性37例,皮损多发性111例,皮损直径1~30mm,大多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境界清楚的黑褐色或黑色疣状扁平丘疹;④148例患者中临床诊断为脂溢性角化病者93例,临床和组织病理诊断符合率为62.8%;⑤148例中棘层肥厚型63例(42.6%)、角化过度型40例(27.0%)、棘层肥厚和角化过度混合型19例(12.8%)、腺样型13例(8.8%)、刺激型9例(6.1%)、菌落型2例(1.4%)黑素棘皮瘤型1例(0.7%)及角化过度型和腺样型混合1例。结论:结合病史,脂溢性角化病在临床上诊断并不是很难,但应与某些疾病相鉴别,其组织病理有显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角化 临床特点 组织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乳头瘤样脂溢性角化病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惠琳 叶庆佾 +2 位作者 何弘 徐晓迪 乔萍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6-206,共1页
患者男,37岁。因外阴黑褐色疣状斑块16年于2009年9月就诊。患者16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阴阜部有一粟粒大黑褐色丘疹,无自觉症状,未就诊。此后皮损逐渐增大、增厚形成一蚕豆大斑块。大约13年前患者发现阴茎根部有两颗粟粒大黑褐色丘疹,
关键词 脂溢性角化 外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