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季绿洲生态环境对荒漠背景地表能量过程的扰动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强 王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459-2466,共8页
利用观测试验资料,对比分析了夏季典型晴天敦煌绿洲与周围荒漠戈壁背景地表过程的差异,揭示了绿洲生态系统对干旱区荒漠背景地表过程的扰动特征。结果表明:绿洲地表净辐射日平均要高出周围荒漠戈壁背景60 W/m2以上,约占绿洲净辐射的1/4... 利用观测试验资料,对比分析了夏季典型晴天敦煌绿洲与周围荒漠戈壁背景地表过程的差异,揭示了绿洲生态系统对干旱区荒漠背景地表过程的扰动特征。结果表明:绿洲地表净辐射日平均要高出周围荒漠戈壁背景60 W/m2以上,约占绿洲净辐射的1/4以上。对绿洲高出的净辐射贡献最大的是绿洲相对低的地表长波辐射,其次是较高的太阳总辐射。而绿洲相对较低的大气长波辐射对高出的净辐射有较大的负贡献,特别是地表反射辐射也有很小的负贡献。绿洲高出的地表净辐射主要贡献于加强潜热和地热流量,还有一部分被绿洲地表能量不平衡差额所占,它实际上可能由一般地表热量平衡所不考虑的垂直热量平流来输送。而绿洲明显低于荒漠背景的感热通量则节省了一部分净辐射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 荒漠戈壁背景 地表能量过程 辐射平衡 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轨制动器施加时的能量过程分析
2
作者 王明星 袁文琦 +2 位作者 李敬 杨磊 汤劲松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29,79,共5页
磁轨制动器通电时在吸力的作用下吸附到轨道上,由于其本质为一个电感器件,故该过程伴随着电源电能的消耗及线圈磁场能量的存储,所存储的磁场能量又进一步转换为内能、机械动能等。同时,伴随着磁场的建立及磁场强度的变化,还会产生磁滞... 磁轨制动器通电时在吸力的作用下吸附到轨道上,由于其本质为一个电感器件,故该过程伴随着电源电能的消耗及线圈磁场能量的存储,所存储的磁场能量又进一步转换为内能、机械动能等。同时,伴随着磁场的建立及磁场强度的变化,还会产生磁滞损耗、涡流损耗等。对上述过程中的能量组成形式、转换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推导了各能量组成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轨制动器 制动施加 能量过程 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旋轴流通风机叶轮内能量传递过程与演变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永平 刘荣华 +3 位作者 陈世强 刘东 李洋溢 王潇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6-367,共12页
叶轮旋转将能量传递给风流,如何实现能量高效转化是工程领域内关键问题,掌握叶轮内能量传递过程是实现能量高效转化的前提与基础。为明确通风机叶轮内能量传递机理,以对旋轴流通风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方法获得了叶轮内部流... 叶轮旋转将能量传递给风流,如何实现能量高效转化是工程领域内关键问题,掌握叶轮内能量传递过程是实现能量高效转化的前提与基础。为明确通风机叶轮内能量传递机理,以对旋轴流通风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方法获得了叶轮内部流场。基于叶轮机械能量转换理论,探明了叶轮内风流流动角、轴向速度和叶轮局部理论全压升等参数演变规律,揭示了叶轮内能量演变特性和流动损失过程。结果表明:当流量大于0.7 QBEP(QBEP为最高效率工况)时,前级叶轮效率明显高于后级,在最高效率工况,两级叶轮效率差值约26.5%,当流量等于1.22 QBEP时,效率差值高达66.6%,表明后级叶轮效率偏低是导致通风机整机效率降低的主因;在流动方向,后级叶轮流动损失集中在STL=0~0.3(STL为流动方向叶轮进口到出口的距离),降低该区域的流动损失是提升后级叶轮效率的关键;实际风流全压升曲线驼峰特性是叶轮理论全压升和流动损失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主要与前级叶轮出口和后级叶轮入口理论全压有关;流动角在叶展方向急剧减小或增大将引起轴向速度显著减小,进而导致前级叶轮进出口和后级叶轮进口在SPN=0.8~1.0产生回流(SPN为叶展方向轮毂至机壳的距离),最终影响叶轮内理论全压升的大小,因此流动角和轴向速度共同作用并改变叶轮内能量演变规律;两级叶轮局部理论全压升均在叶轮中部区域获得较大提升,而在叶轮进出口区域变化甚微,局部理论全压升增长率是决定叶轮理论全压升大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旋轴流通风机 能量传递过程 能量转换理论 流动角 局部理论全压升 流动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过程能量综合的经济调优法 被引量:9
4
作者 华贲 吴国东 +2 位作者 陈仲言 刘琦 袁一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64-71,63,共9页
本文基于过程系统能量结构的“三环节模型”和(火用)经济学方法的应用,提出了一个全局方案调优的策略方法。其核心是对从某基准方案出发制订的各项能量综合改进措施作定量的(火用)经济评价,并以评价结果为判据对各措施的取、舍、进、退... 本文基于过程系统能量结构的“三环节模型”和(火用)经济学方法的应用,提出了一个全局方案调优的策略方法。其核心是对从某基准方案出发制订的各项能量综合改进措施作定量的(火用)经济评价,并以评价结果为判据对各措施的取、舍、进、退进行权衡调整,从而使全局方案逐步趋优。 文中给出了总的思路、计算公式、工作步骤和应用实例。在某大型工业装置改进方案上的应用表明在节能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均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过程 能量系统过程 YONG 调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复杂过程系统能量综合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俞红梅 姚平经 袁一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8-374,共7页
针对过程系统工程的一个难点全过程系统能量综合,提出了“过程用能一致性原则”,从用能的角度上提高系统的集成性,将全过程系统的能量综合问题转化为相应的虚拟换热网络综合问题;并对大规模虚拟换热网络的求解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 针对过程系统工程的一个难点全过程系统能量综合,提出了“过程用能一致性原则”,从用能的角度上提高系统的集成性,将全过程系统的能量综合问题转化为相应的虚拟换热网络综合问题;并对大规模虚拟换热网络的求解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用的分解策略;应用自行开发的过程用能夹点分析软件进行用能分析及换热网络匹配,实例分析节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能量集成 换热网络综合 力能供应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核钌铁配合物的合成及分子内能量传递过程 被引量:1
6
作者 段春迎 游效曾 +1 位作者 陶辉 朱龙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1492-1497,共6页
合成两系列12种钌铁多核配合物1~12,研究其电化学和光化学性质,发现配合物在450nm光的激发下产生的Ru(Ⅱ)上的单态激发态通过分子内能量传递和体系间窜迁过程分别形成Fe(Ⅱ)和Ru(Ⅱ)上2种三态激发态,在发射光谱中产生540nm和610nm两个... 合成两系列12种钌铁多核配合物1~12,研究其电化学和光化学性质,发现配合物在450nm光的激发下产生的Ru(Ⅱ)上的单态激发态通过分子内能量传递和体系间窜迁过程分别形成Fe(Ⅱ)和Ru(Ⅱ)上2种三态激发态,在发射光谱中产生540nm和610nm两个发光位置.分子内能量传递过程的效率与配合物中Ru(Ⅱ)和Fe(Ⅱ)间的距离和配合物中Fe(Ⅱ)单元的个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 能量传递过程 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能量综合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8
7
作者 华贲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2-69,76,共9页
过程能量综合的研究进展与展望华贲(华南理工大学过程能量综合中心,广州510641)HuaBen(CenterforProcessIntegration,South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 过程能量综合的研究进展与展望华贲(华南理工大学过程能量综合中心,广州510641)HuaBen(CenterforProcessIntegration,South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Guangzhou5106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工程 能量综合 过程能量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毛果苔草湿地能量流动过程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何池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350-1353,共4页
太阳辐射能在生长季内 (4月 3 0日至 9月 3 0日 )到达毛果苔草湿地的太阳总辐射能为 2 673 .0 6MJ· m- 2 ,以此为1 0 0 %进行分析计算 ;其中 ,有 5 7.92 %被植被层吸收 ,为 1 5 48.2 3 6MJ· m- 2 ;在被吸收的能量中 ,仅有 2 .... 太阳辐射能在生长季内 (4月 3 0日至 9月 3 0日 )到达毛果苔草湿地的太阳总辐射能为 2 673 .0 6MJ· m- 2 ,以此为1 0 0 %进行分析计算 ;其中 ,有 5 7.92 %被植被层吸收 ,为 1 5 48.2 3 6MJ· m- 2 ;在被吸收的能量中 ,仅有 2 .5 5 %的能量通过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固定下来成为毛果苔草湿地的净生产量 ,为 68.2 4997MJ· m- 2 ;生物量年积累量占太阳总辐射能的 2 .2 41 % ,为 5 9.90 3 MJ· m- 2 ;用于形成地上、地下不同器官的太阳辐射能分别为 0 .2 642 %和 1 .9768%。将上述过程予以简化 ,形成该系统能流过程的分室模型 ,该模型将可以对毛果苔草湿地生态系统的季节性动态进行分析、模拟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态系统 分室模型 三江平原 毛果苔草湿地 能量流动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纵模光泵亚毫米波激光中的能量交换过程
9
作者 张萍 梁奂晖 +2 位作者 张迅 丘茹曼 罗锡璋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1-15,共5页
采用半经典密度矩阵理论与迭代数值计算模型求解了九能级NH3 分子系统激光介质的增益系数 ;研究了双纵模光泵亚毫米波激光器的能量交换过程 ;计算并讨论了有关参数如工作气压、腔长等条件对输出光强的影响 。
关键词 亚毫米波激光 双纵模泵浦 能量交换过程 转换效率 输出功率 增益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过程能量组合方法改造炼油厂换热网络 被引量:1
10
作者 官燕玲 顾瑞英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4期57-59,共3页
用过程能量组合方法对某炼油厂的换热网络进行改造 ,新方案比原系统节能 57% ,并减少了两台换热器 .
关键词 过程能量组合方法 换热网络 节能 炼油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能量沉积增材制造过程气孔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敏 王星程 +1 位作者 产玉飞 陈长军 《航空制造技术》 2020年第19期47-55,共9页
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增材制造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增材制造在航空航天、工业机械、汽车电子等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极为广泛的应用。直接能量沉积技术目前在理论上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缺乏对其背后工艺-显微结构-性能之... 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增材制造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增材制造在航空航天、工业机械、汽车电子等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极为广泛的应用。直接能量沉积技术目前在理论上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缺乏对其背后工艺-显微结构-性能之间内在关系的深刻理解,并且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缺乏有效和高性价比的在线监测过程。所以采用直接能量沉积制造的产品,其可重复性、均一性和可靠性均难以满足工业日益增加的生产要求。介绍了直接能量沉积过程中热-物理过程的发生机理,在总结制造过程中温度、熔池尺寸和熔池形貌变化的基础上,综述了在线监测技术在直接能量沉积增材制造过程气孔监测中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在线监测 熔池 直接能量沉积过程 气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活塞内燃发电机能量转换与传递过程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田春来 冯慧华 +1 位作者 尚蛟 左正兴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14,共4页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建立自由活塞内燃发电机运行过程周期能量模型。通过计算获得一个周期内的能量转换规律,并分析相邻周期的能量传递过程,得到不同压缩比下的能量变化情况及其对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自由活塞内燃发电机能量转换有...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建立自由活塞内燃发电机运行过程周期能量模型。通过计算获得一个周期内的能量转换规律,并分析相邻周期的能量传递过程,得到不同压缩比下的能量变化情况及其对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自由活塞内燃发电机能量转换有效效率的理论值可达40%。燃烧、扫气及散热等为能量损失的主要部分。连续运行过程中,一侧气缸作功行程后期的部分能量作为压缩能传递给另一侧,直接影响下一周期燃烧。压缩比变化对各能量及有效效率有不同影响,保持压缩能稳定对运行控制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活塞 内燃发电机 能量转换 能量传递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源区能量积累和释放过程的熵模型基本特征(英文) 被引量:6
13
作者 V.G.Sibgatulin S.A.Peretokin R.G.Khlebopros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22-226,共5页
在地震活动区的局部地壳地震活动性很大程度上是随机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小的地方震的震级时间序列却具有确定性的分量,此分量很可能与一个大地震的成核有关。当小地震事件中最大的事件变小,最小的事件变大,并且它们的差别不断地减小,这... 在地震活动区的局部地壳地震活动性很大程度上是随机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小的地方震的震级时间序列却具有确定性的分量,此分量很可能与一个大地震的成核有关。当小地震事件中最大的事件变小,最小的事件变大,并且它们的差别不断地减小,这个分量在地震记录上就表现为由震级的两个反向实时趋势产生的所谓能量楔。在一个大的成核事件的震源区,利用相图法,笔者依据非线性动力学已经解释了地震过程的演化和小震的大小分布。模拟地震过程的这种新的处理方法和数学模型已经被应用于来自世界各地区的大批地震目录数据,特别是中国的地震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模型 能量积累过程 地震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储能结构的能量捕获无线通信信道容量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姚信威 钟礼斌 +1 位作者 王万良 杨双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5-170,188,共7页
针对现有能量捕获技术存在能量来源不稳定、储能设备容量有限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和电池的混合储能结构,并建模分析其相应的通信信道容量性能。首先,针对点对点能量捕获无线通信系统,建立基于混合能量存储结构的通信信道模型... 针对现有能量捕获技术存在能量来源不稳定、储能设备容量有限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和电池的混合储能结构,并建模分析其相应的通信信道容量性能。首先,针对点对点能量捕获无线通信系统,建立基于混合能量存储结构的通信信道模型。其次,根据能量捕获的随机特性,假设能量到达过程符合伯努利随机过程,提出了一种近似最优能量分配策略,推导出系统平均吞吐量的上、下界限及其常数差值,并进一步求得系统近似信道容量。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在捕获能量小于和大于超级电容储能容量两种情形下,系统信道容量上、下界的恒定差值分别为1.77bps/Hz和2.49bps/Hz;同时,相比传统节点采用电池作为单一储能结构,混合能量存储结构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增大系统的信道容量,当超级电容储能容量与电池储能容量的比例为1∶2时,信道容量的上界可提升到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储能 能量捕获 信道容量 能量分配 能量到达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二氧化硅中Gd^(3+)→Eu^(3+)的能量传递 被引量:10
15
作者 阳福 刘应亮 +3 位作者 容建华 张静娴 袁定胜 黄浪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3-646,共4页
通过水热反应法,获得了单掺和双掺Eu3+,Gd3+的多孔二氧化硅组装体,研究了掺杂体系的光谱特性,观察到Gd3+→Eu3+的能量传递。分析了能量传递过程,探讨了在多孔二氧化硅中Gd3+→Eu3+的能量传递的机理,其机理主要为电偶极鄄电偶极相互作用。
关键词 多孔二氧化硅 EU^3+ GD^3+ 能量传递过程 偶极相互作用 水热反应法 光谱特性 掺杂体系 组装体 电偶极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动态力学特性对热磨过程能耗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许威 花军 +1 位作者 陈光伟 张绍群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6-119,132,共5页
以杨木为试材,应变率为400、700、1000 s-1,含水率为气干、全饱和,加载方向为弦向、径向、轴向;用分离式霍普金森杆(SHPB)试验装置测试了木材动态力学特性,分析了木材动态力学特性对热磨过程中能量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全... 以杨木为试材,应变率为400、700、1000 s-1,含水率为气干、全饱和,加载方向为弦向、径向、轴向;用分离式霍普金森杆(SHPB)试验装置测试了木材动态力学特性,分析了木材动态力学特性对热磨过程中能量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全饱和材比气干材更易解离。②在同一个应变率范围内,弦向抗压强度最小,轴向抗压强度最大;进料时,若能使大部分原料沿着弦向进料,而避免沿着轴向进料,则会减少研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③当应变率在400~1000 s-1范围内变化时,轴向的抗压强度值随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加幅度随应变率的增加而减小;弦向、径向的抗压强度随应变率的增加先增大而后减小。热磨过程中,增大磨盘转速提高纤维分离过程的应变率,可以减少热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 木材动态力学特性 热磨过程能量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土壤微生物能量流动的数学模拟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大克 王玉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8-30,共3页
对草原土壤微生物的能量流动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草原土壤微生物能量流动的分室模型。运用微分方程理论构建了对草原土壤微生物的能量流动进行动态模拟的数学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对草原土壤微生物能量流动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出许... 对草原土壤微生物的能量流动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草原土壤微生物能量流动的分室模型。运用微分方程理论构建了对草原土壤微生物的能量流动进行动态模拟的数学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对草原土壤微生物能量流动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出许多重要的结论。最后给出了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土壤微生物 能量流动过程 动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K混合蒸气中Cs(8D)+K(4S)碰撞能量转移 被引量:3
18
作者 沈异凡 沈晓燕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4,共4页
在Cs-K混合蒸气中,两步激发Cs原子到8D态,观察了Cs(8D)+K(4S)→Cs(5D)+K(4P)碰撞能量合并逆过程(REP,reverse energy pooling)。应用双调制技术探测K(4P)原子发射的荧光,基态K原子密度用光学吸收方法测量。得到了REP速率系数,讨论了其... 在Cs-K混合蒸气中,两步激发Cs原子到8D态,观察了Cs(8D)+K(4S)→Cs(5D)+K(4P)碰撞能量合并逆过程(REP,reverse energy pooling)。应用双调制技术探测K(4P)原子发射的荧光,基态K原子密度用光学吸收方法测量。得到了REP速率系数,讨论了其它过程对速率系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能量合并逆过程 REP 速率系数 光谱学 激发态原子 CS 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8D ,9D)+Na(3S)碰撞激发转移过程 被引量:2
19
作者 沈异凡 沈晓燕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5-298,共4页
此文报道异核Cs(8D ,9D) +Na(3S)→Cs(6P) +Na(3P)的碰撞能量转移过程。两步激发Cs原子到9D3 / 2 (8D3 / 2 )态。应用双调制技术探测Na(3PJ)原子发射的荧光 ,基态Na原子密度用光学吸收方法测量。得到了REP率系数 。
关键词 CS NA 激发态原子 能量合并逆过程 截面 原子碰撞 铯原子 钠原子 能量转移 率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Rb混合蒸气中Cs8D+Rb5S碰撞能量转移
20
作者 沈异凡 沈晓燕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2-53,共2页
在Cs -Rb混合蒸气中 ,两步激发Cs原子到 8D态 ,观察了Cs8D +Rb5SCs5D +Rb5P碰撞能量合并逆过程 (REP)。应用双调制技术探测Rb5P原子发射的荧光 ,基态Rb原子密度用光学吸收方法测量。得到了REP率系数 。
关键词 Cs—Rb混合蒸气 能量合并逆过程 Cs8D+Rb5S碰撞 光学吸收方法 REP率系数 原子激发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