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曲率壳的能量辐射传递模型研究
1
作者 张宏宇 代成浩 +1 位作者 黄进安 陈海波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8-98,共11页
建立了常曲率壳结构的能量辐射传递模型,以预测高频径向点激励下结构的能量响应。基于Donnell-Mushtari薄壳理论推导了常曲率壳的振动控制方程,获得了波传播特性参数。利用驻项法近似求得了弯曲波输入功率辐射强度的方向函数。根据能量... 建立了常曲率壳结构的能量辐射传递模型,以预测高频径向点激励下结构的能量响应。基于Donnell-Mushtari薄壳理论推导了常曲率壳的振动控制方程,获得了波传播特性参数。利用驻项法近似求得了弯曲波输入功率辐射强度的方向函数。根据能量密度控制方程求得了能量密度和功率流强度的核函数。结构内部任一点的能量由实源产生的能量和边界虚源产生的能量叠加求得。数值算例计算了三种典型常曲率壳结构的能量响应,并与模态叠加法和振动传导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最后讨论了频率、曲率半径及阻尼对常曲率壳结构能量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曲率半径和激励频率均会影响壳结构波传播特性和能量分布特征,x和y方向曲率半径差距越小,弯曲波传播的方向性越小;曲率半径越小,结构平均能量密度越大;频率越高,弯曲波传播的方向性越小,结构能量密度衰减速度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曲率壳 Donnell-Mushtari理论 能量辐射传递模型 能量密度 高频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流场中高频振动面板的能量辐射传递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硕 黄进安 +1 位作者 代成浩 陈海波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5,共9页
为了考察高速流场对面板高频振动的影响,建立了高速流场环境中面板的能量辐射传递模型。针对高速流场环境中的二维面板,引入受高速流场影响的波数和群速度,建立了能量密度控制方程,推导了高速流场环境中面板的能量密度和能量强度的核函... 为了考察高速流场对面板高频振动的影响,建立了高速流场环境中面板的能量辐射传递模型。针对高速流场环境中的二维面板,引入受高速流场影响的波数和群速度,建立了能量密度控制方程,推导了高速流场环境中面板的能量密度和能量强度的核函数。实源强度由导纳法计算得到的输入功率表示,虚源强度通过边界的能量平衡方程确定,根据惠更斯原理,板的能量响应由实源产生的直接场与虚源产生的反射场线性叠加得到。最后,通过将本研究所提能量辐射传递法(RETM)的计算结果与解析解对比,验证其正确性,同时分析了高速流场对板能量响应的影响。本研究为高速流场环境下飞行器面板的高频振动响应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辐射传递模型 高速流场 高频振动 能量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轴力高频振动梁的能量辐射传递模型
3
作者 王硕 黄进安 +1 位作者 代成浩 陈海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4-141,共8页
为考察轴力对梁高频振动的影响,建立了轴力作用下梁的能量辐射传递模型。针对具有恒定轴力作用的Euler-Bernoulli梁,引入受轴力影响的波数和群速度,建立能量密度控制方程,推导轴力作用下梁的能量密度和能量强度的核函数。实源强度由导... 为考察轴力对梁高频振动的影响,建立了轴力作用下梁的能量辐射传递模型。针对具有恒定轴力作用的Euler-Bernoulli梁,引入受轴力影响的波数和群速度,建立能量密度控制方程,推导轴力作用下梁的能量密度和能量强度的核函数。实源强度由导纳法计算得到的输入功率表示,虚源强度通过边界能量平衡方程确定,根据惠更斯原理,梁的能量响应由实源产生的直接场与虚源产生的反射场线性叠加得到。通过将能量辐射传递法(energy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RETM)获得的结果与波传播法解析解进行比较,分析了轴力作用下无限结构导纳的适用性,验证所提RETM的正确性,同时分析了轴力对梁能量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辐射传递模型(retm) 轴力 欧拉梁 高频振动 能量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梯度耦合梁的能量辐射传递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幸 钟强 +1 位作者 李翱 陈海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8-187,共10页
研究的目的是将能量辐射传递方法(RETM)拓展应用于功能梯度材料(FGM)耦合梁的高频振动响应分析。在RETM理论中,FGM耦合梁的振动响应由能量密度和功率流强度表示,振动波场由激励点实源产生的直接场与边界虚源产生的反射场叠加而成。由FG... 研究的目的是将能量辐射传递方法(RETM)拓展应用于功能梯度材料(FGM)耦合梁的高频振动响应分析。在RETM理论中,FGM耦合梁的振动响应由能量密度和功率流强度表示,振动波场由激励点实源产生的直接场与边界虚源产生的反射场叠加而成。由FGM梁微元的能量平衡推导了能量密度及功率流强度的核函数,利用耦合处的力平衡以及位移连续性推导了能量传递系数,根据边界功率流平衡确定了边界虚源强度。数值算例计算结果与波传播分析方法(WPA)的解析解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分析了梯度指数n对FGM耦合梁能量传递系数以及高频振动响应的影响,发现n的影响主要集中在n 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辐射传递法(retm) 功能梯度材料(FGM) 耦合梁 高频振动 能量传递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曲梁的能量辐射传递模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余海宁 陈海波 黄进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24-132,共9页
将能量辐射传递法(radiative energy transfer method, RETM)推广应用于复合材料曲梁的分析中,用于预测曲梁的高频能量响应,获得横向点激励作用下曲梁高频振动的能量密度分布特征。首先基于欧拉-伯努利梁(classical beam theory, CBT)... 将能量辐射传递法(radiative energy transfer method, RETM)推广应用于复合材料曲梁的分析中,用于预测曲梁的高频能量响应,获得横向点激励作用下曲梁高频振动的能量密度分布特征。首先基于欧拉-伯努利梁(classical beam theory, CBT)和铁木辛柯梁理论(Timoshenko beam theory, TBT)推导了曲梁的平衡微分方程,获得波的传播特性参数。通过与波传播法(wave propagation approach, WPA)计算得到的理论解进行对比,验证曲梁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对比CBT与TBT梁理论计算结果,得出转动惯量与剪切应力的影响主要在较高频段以及较大梁厚的情况下发生。讨论了曲率半径对曲梁高频振动响应的影响,曲率半径的影响主要是改变曲梁轴力以及曲梁的弯曲刚度进而影响曲梁的高频振动响应;不同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 CNT)体积分数以及分布形式对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nanotube reinforced composites, CNTRC)曲梁高频振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曲梁 能量辐射传递法(retm) 高频振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明治耦合板的能量辐射传递模型
6
作者 代成浩 钟强 +2 位作者 黄进安 王硕 陈海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6-94,144,共10页
该研究的目的是将能量辐射传递法(radiative energy transfer method,RETM)推广到三明治耦合板模型中。推导了三明治板的振动控制方程,获得结构的波传播特性参数。基于波法推导了三明治耦合板的能量传递系数。根据能量密度控制方程,得... 该研究的目的是将能量辐射传递法(radiative energy transfer method,RETM)推广到三明治耦合板模型中。推导了三明治板的振动控制方程,获得结构的波传播特性参数。基于波法推导了三明治耦合板的能量传递系数。根据能量密度控制方程,得到能量密度和功率流强度的核函数。根据惠更斯原理,结构内部的能量可由实源辐射的直接场能量与边界虚源的反射场能量叠加得到。求解第二类Fredholm积分方程获得边界虚源的强度。数值算例结果与模态叠加和功率流分析(power flow analysis,PFA)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对L型耦合三明治板求解,获得其能量密度和功率流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明治板 能量辐射传递法(retm) 能量传递系数 能量密度 功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辐射传递法的功能梯度板高频振动响应分析
7
作者 许爱林 代成浩 陈海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40-48,219,共10页
该研究的目的是将能量辐射传递法(radiative energy transfer method,RETM)推广到功能梯度板模型中,以预测结构的高频振动响应。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推导了功能梯度板的振动控制方程,获得了波传播特性参数。在该方法中,结构内部的能量... 该研究的目的是将能量辐射传递法(radiative energy transfer method,RETM)推广到功能梯度板模型中,以预测结构的高频振动响应。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推导了功能梯度板的振动控制方程,获得了波传播特性参数。在该方法中,结构内部的能量响应由激励产生的直接场与边界虚源产生的反射场叠加得到。在临界频率以下,能量响应由一种传播波控制;而在临界频率以上,由三种传播波控制。数值算例结果与模态叠加法和功率流分析进行了对比,验证了RETM在计算不同物理参数下功能梯度板高频振动响应的准确性。研究了不同厚度下剪切变形和转动惯量对能量响应的影响,讨论了材料梯度因子、结构阻尼和激励频率对高频振动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梯度因子的变化会导致结构波传播特性和能量分布特征的变化,越大能量的衰减速度越快,衰减幅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板 一阶剪切变形理论 材料梯度因子 能量辐射传递法(retm) 能量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动态吸收率的玻璃温室覆盖层温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观山 李天华 侯加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01-211,共11页
覆盖层温度是影响温室热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实现温室覆盖层温度预测,该研究以玻璃温室覆盖层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太阳辐射吸收、对流换热等能量传递形式,建立温室覆盖层温度预测模型。为提高模型精度,该研究进一步提出温室覆盖层... 覆盖层温度是影响温室热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实现温室覆盖层温度预测,该研究以玻璃温室覆盖层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太阳辐射吸收、对流换热等能量传递形式,建立温室覆盖层温度预测模型。为提高模型精度,该研究进一步提出温室覆盖层动态吸收率计算方法,并使用该方法将覆盖层太阳辐射吸收率分为直射辐射吸收率、散射辐射吸收率与地表反射辐射吸收率分别计算,进而精确计算覆盖层吸收太阳辐射。为验证模型正确性及其精度,在山东省泰安市选择3个时段开展相关验证试验并得出如下结论,温室覆盖层温度预测值与测量值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模型计算值与覆盖层温度测量值的决定系数R^2最小为0.92,均方根误差RMSE最大为2.05℃,通过与相关模型对比得出该研究提出的模型能够精确预测覆盖层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模型 温室 覆盖层 动态吸收率 太阳辐射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AC概念的改进型聚光电热联用系统 被引量:5
9
作者 赵佳飞 倪明江 +4 位作者 王辉 寿春辉 张艳梅 魏葳 骆仲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8-184,共7页
基于DAC技术对传统的聚光电热联用系统(CPV/T)进行优化设计,采用水为吸热工质与常规硅太阳电池相结合对太阳能辐射进行分波段利用,分别完成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对该改进CPV/T系统建立了辐射传递模型和能量平衡模型:首先,对太阳能辐射... 基于DAC技术对传统的聚光电热联用系统(CPV/T)进行优化设计,采用水为吸热工质与常规硅太阳电池相结合对太阳能辐射进行分波段利用,分别完成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对该改进CPV/T系统建立了辐射传递模型和能量平衡模型:首先,对太阳能辐射在系统中的传递过程进行了分析;而后对系统的光热单元和光电单元工作温度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显示该系统光热单元温度不再受光电单元工作温度限制,随着聚光比的增加该系统光热单元可产出高温热能,其吸热工质出口温度可达到108℃,而相应的光电单元工作温度低于69℃,同时通过试验对系统光电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该CPV/T系统效率进行分析,得到其光热转换效率为32%,光电转换效率保持在8.6%~10.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光电热联用 DAC技术 聚光比 辐射传递模型 能量平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光学
10
《中国光学》 EI CAS 1997年第4期98-98,共1页
P427.1 97042788辐射温差大气传递的简化模型=A simplified modelof radiant temperature difference transmissionin atmosphere[刊,中]/陈立学(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陕西,西安(710100))//应用光学.—1996,17(4).—39-41通过对辐射能量... P427.1 97042788辐射温差大气传递的简化模型=A simplified modelof radiant temperature difference transmissionin atmosphere[刊,中]/陈立学(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陕西,西安(710100))//应用光学.—1996,17(4).—39-41通过对辐射能量在大气中传输的分析,提出了辐射温差传递的概念及其数学模型,从而可以简化热成象系统的探测识别计算。图1参5(严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光学 辐射温差 大气传递 数学模型 简化模型 热成象系统 辐射能量 大气光学 大气传输 西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