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DEM的四轴搅拌磨能量转化率研究与试验
1
作者 路荣飞 黄伟 +3 位作者 孙明迪 顾佳豪 刘极峰 杨小兰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2期42-45,共4页
目前,对于水泥的研磨大多采用滚筒式球磨机,虽然产量较高,但能量转化率较低,而常见的单轴搅拌磨体积难以做大,产量较低。多轴搅拌磨机较单轴搅拌磨机而言具有较大的容量,目前对于多轴搅拌磨机的研究较少,因此以卧式四轴搅拌磨机为研究对... 目前,对于水泥的研磨大多采用滚筒式球磨机,虽然产量较高,但能量转化率较低,而常见的单轴搅拌磨体积难以做大,产量较低。多轴搅拌磨机较单轴搅拌磨机而言具有较大的容量,目前对于多轴搅拌磨机的研究较少,因此以卧式四轴搅拌磨机为研究对象,采用EDEM软件对不同转速、不同介质填充率的搅拌磨进行仿真分析,为卧式四轴搅拌磨的工作参数选取提供参考依据。根据仿真结果分析得出:相同介质填充率下,介质球的能量转化率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大;相同转速下,随着搅拌磨机介质填充率的逐渐增加,磨机的能量转化率并不是一直增长,当介质填充率在60%~70%时,能量转化率随着填充率的增加而增大;当介质填充率在70%~80%时,能量转化率反而随着填充率的增加而减小。通过选择合适的转速和填充率,可以在保证较高产量的同时提高能量转化率,降低能耗,这对水泥生产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磨机 EDEM 能量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狼尾草厌氧发酵的物质与能量转化率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甄峰 孙永明 +1 位作者 孔晓英 牛红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36-241,共6页
为了解厌氧发酵过程中的C、N元素流动状况以及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利用效率,以杂交狼尾草为原料,采用中温(35±1)℃批式厌氧发酵工艺,研究了杂交狼尾草厌氧发酵制备沼气的产气性能,在此基础上结合物质流分析方法分析了发酵过程中C、N... 为了解厌氧发酵过程中的C、N元素流动状况以及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利用效率,以杂交狼尾草为原料,采用中温(35±1)℃批式厌氧发酵工艺,研究了杂交狼尾草厌氧发酵制备沼气的产气性能,在此基础上结合物质流分析方法分析了发酵过程中C、N元素的分布情况以及物质与能量的转化率。研究结果表明:C/N 167和25下,杂交狼尾草鲜料的VS(挥发性固体)产气量分别为280.02和242.33 m L/g,其中CH4体积分数分别为59.96%和61.46%;C/N 137和25下,青贮料的VS产气量分别为327.02和295.43 m L/g,其中CH_4体积分数分别为58.49%和61.05%;C元素的流向分布:沼气33.1%,发酵液8.0%,发酵渣58.9%;N元素主要流入剩余物中:发酵液69.4%,发酵渣30.7%。杂交狼尾草厌氧发酵制备沼气的物质转化率和能量转化率分别为42.1%和33.1%。该研究为能源草本植物的资源管理和厌氧能源化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发酵 沼气 杂交狼尾草 物质流分析 物质与能量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瘤胃甲烷和发酵热产生 提高反刍动物能量转化率 被引量:1
3
作者 谢武华 范连荣 夏广顺 《山东畜牧兽医》 2005年第3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瘤胃 甲烷 发酵热 反刍动物 能量转化率 过瘤胃淀粉调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饲粮中玉米秸秆能量转化率的探讨研究
4
作者 梁茂文 贺东昌 +1 位作者 杨效民 靳永亮 《中国乳业》 2002年第4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奶牛 饲粮 玉米秸秆 能量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化工与能量转化率 被引量:3
5
作者 唐宏青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0-73,78,共5页
论述能量转化率的重要性和特性;在比较能量转化率时,要首尾相同。讨论对不同装置的能量转化率数据进行比较是否重要:有些情况下是重要的,有些情况下是没有必要的;解读对示范装置规定最低能量转化率的原因;提出不宜将能量转化率作为唯一... 论述能量转化率的重要性和特性;在比较能量转化率时,要首尾相同。讨论对不同装置的能量转化率数据进行比较是否重要:有些情况下是重要的,有些情况下是没有必要的;解读对示范装置规定最低能量转化率的原因;提出不宜将能量转化率作为唯一判据;选择产品的首要原则是国家的需求和技术的成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 能量转化率 能源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典型煤化工工艺比较和能量转化率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6-68,70,共4页
对煤制合成天然气、一步法合成二甲醚、两步法合成二甲醚3种典型煤化工工艺的进行了比较和能量转化率分析,提出一步法合成二甲醚无论在工艺、投资还是在能量转化率上都较其他2种工艺具有优势。
关键词 煤制合成天然气 一步法合成二甲醚 两步法合成二甲醚 工艺对比 能量转化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子松人工林热值与能量结构分析(Ⅱ)——凋落物的热值与能量动态和群落的能量净生产量与转化率 被引量:3
7
作者 沈海龙 丛健 +1 位作者 郑桂芬 徐广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10,共4页
在生物量调查和热值测定的基础上,分析了24年生樟子松人工林凋落物的热值及能量季节动态、群落的净生产量及能量转化率。结果表明:林下植被凋落物的能量释放率高于樟子松凋落物的释放率,且凋落物释放量都主要集中在6、7、8月份。凋落物... 在生物量调查和热值测定的基础上,分析了24年生樟子松人工林凋落物的热值及能量季节动态、群落的净生产量及能量转化率。结果表明:林下植被凋落物的能量释放率高于樟子松凋落物的释放率,且凋落物释放量都主要集中在6、7、8月份。凋落物能量释放率以榆树枯叶和水曲柳叶最高,其他依次是樟子松枯叶>水曲柳叶梗>樟子松球果>樟子松树皮>樟子松枯枝。凋落物能量现存总量为205.49×109J/hm2;樟子松人工林群落能量年净生产量为344.45×109J/hm2,其中,樟子松林木能量年净生产量304.35×109J/(hm2.a),林下植被中能量净生产总量为40.10×109J/(hm2.a);能量累积比以樟子松人工林群落值最大,为7.44,其次是樟子松林木能量累积比为7.20,林下植被能量积累比最低;能量流动速率比为林下植被0.240>樟子松林木0.139>群落0.134;樟子松人工林群落的能量转化率为7.31%、樟子松林木和林下植被的能量转化率分别为6.46%和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热值 能量净生产量 能量动态 能量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爆战斗部装药能量对破片动能的转化率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维占 印立魁 +4 位作者 赵太勇 陈智刚 付建平 郭光全 杨大昭 《爆破器材》 CAS 2017年第2期26-30,共5页
针对典型柱形装药,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战斗部装药能量对破片动能转化率ξ的计算模型,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战斗部破片动能最大化的优化设计方程组,发现破片获得最大动能的充分条件是:在限定战斗部总... 针对典型柱形装药,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战斗部装药能量对破片动能转化率ξ的计算模型,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战斗部破片动能最大化的优化设计方程组,发现破片获得最大动能的充分条件是:在限定战斗部总质量时,装填比为2;在限定装药长径比时,装填比为[η+(η~2+48η)^(1/2)]/4;其中,η为装药与壳体的密度之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杀爆战斗部 能量转化率 破片动能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的物质点法模拟及其能量转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芮瑜 孙玉进 宋二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08-1216,共9页
提出大应力范围内的密度相关土体本构模型,适用于分析强夯等作用下的土体变形问题。对刚柔接触算法进行了修正,用物质点法结合提出的本构模拟了强夯过程。与其他数值模拟将荷载假设为三角形应力波作为输入荷载不同,通过输入夯锤与土体... 提出大应力范围内的密度相关土体本构模型,适用于分析强夯等作用下的土体变形问题。对刚柔接触算法进行了修正,用物质点法结合提出的本构模拟了强夯过程。与其他数值模拟将荷载假设为三角形应力波作为输入荷载不同,通过输入夯锤与土体的碰撞速度实现加载。模拟结果与承德机场4标段某处试验数据进行了对照,吻合较好。提出强夯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率的概念,对能量转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为研究强夯问题提供了新视角。模拟分析表明,能量转化率的提高不总意味着每击夯沉量的提高,因为能量在较大范围的扩散可能导致高能量转化率下的低夯沉量;剪切变形过程中吸收较多的塑性应变能,可能会使体积压缩变形吸收的塑性应变能向局部集中。通过数值模拟还发现,重锤低落时的能量转化率高于轻锤高落,一般可产生更大的夯沉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 密度相关土体本构模型 物质点法 能量转化率 塑性应变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磨料动能和浓度的后混合磨料水射流全局模拟研究
10
作者 李震 李斌 +3 位作者 王广 乔志忠 孙恒阳 雷曌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6-85,95,共11页
通过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离散元方法-有限元方法耦合算法建立了后混合磨料水射流混合加速到切削工件的全局模拟模型。该研究采用磨料动能和磨料浓度作为中介变量,分析了磨料水射流参数对切削深度、混砂管应力以及能量转换率的影响。试... 通过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离散元方法-有限元方法耦合算法建立了后混合磨料水射流混合加速到切削工件的全局模拟模型。该研究采用磨料动能和磨料浓度作为中介变量,分析了磨料水射流参数对切削深度、混砂管应力以及能量转换率的影响。试验设计涵盖了不同横移速度和磨料流量条件下的切削深度数据,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混合流动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在稳定阶段,水流速度呈现特定的变化趋势,而磨料表现出两种加速规律,水和磨料颗粒从混砂管喷出时速度基本一致。混砂管应力主要集中在过渡段和出口处;在相同粒径条件下,切削深度和出口应力与磨料动能呈非线性正相关;在相同磨料注射角和磨料密度条件下,过渡段应力受磨料浓度和动能的复合影响。此外,研究还确定了使工件切削深度最大化的最优磨料流量、粒径和密度,并对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发现,磨料注射角度为90°,混砂管收敛角为20°能够有效减少过渡段应力,同时保证磨料动能不受影响。研究结果为磨料水射流参数优化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转化率 磨料动能 磨料浓度 混砂管应力 切削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判法分析地震滑坡启程能量转换 被引量:6
11
作者 顾成壮 杨鸿发 +2 位作者 胡卸文 曾锦秀 罗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97-302,共6页
地震滑坡启程能量转化分析对于后期滑坡动力学研究极为重要,因其影响因素较多,具有模糊性,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定量计算公式。模糊综合评判法分析模糊问题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给出总体评价。选取地震加速度、岩体结构类型... 地震滑坡启程能量转化分析对于后期滑坡动力学研究极为重要,因其影响因素较多,具有模糊性,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定量计算公式。模糊综合评判法分析模糊问题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给出总体评价。选取地震加速度、岩体结构类型、控制性结构面特征、岩体完整程度、地层岩性、地下水、不利结构面与临空面的夹角7个因素作为地震滑坡启程剧动能量转换大小划分的主要因素,详细分析各个因素对能量转化的影响。采用逻辑分区法确定隶属函数,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得出能量转化率等级,半定量地确定能量转化率大小。以东河口地震滑坡为例,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启程能量转换分析结果客观合理,表明该方法是科学可行的,在同类理论研究中可以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滑坡启程 隶属函数 模糊层次分析 模糊综合评判 能量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与厌氧发酵条件对秸秆乙醇-甲烷联产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霍茹茹 苏小红 +4 位作者 王欣 秦国辉 陆佳 许芯蕊 刘伟 《中国沼气》 CAS 2024年第3期29-35,共7页
为解决秸秆乙醇发酵中半纤维素利用不充分、乙醇产率低、秸秆沼气发酵不完全、秸秆能源转换率低等诸多问题,开展秸秆乙醇-甲烷联产技术研究。通过添加外源生物炭研究秸秆发酵产乙醇效果,并以乙醇发酵残余物为底物,研究不同发酵温度及pH... 为解决秸秆乙醇发酵中半纤维素利用不充分、乙醇产率低、秸秆沼气发酵不完全、秸秆能源转换率低等诸多问题,开展秸秆乙醇-甲烷联产技术研究。通过添加外源生物炭研究秸秆发酵产乙醇效果,并以乙醇发酵残余物为底物,研究不同发酵温度及pH值对秸秆甲烷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玉米秸秆炭的促进作用下,秸秆产乙醇效果较好,乙醇浓度达1.99 mg·mL^(-1);厌氧发酵温度为55℃(pH值7.5)时,玉米秸秆醇烷转化率最大,每克干秸秆可产0.0663 g乙醇、0.1409 g甲烷,能量转化率达到51.25%,比对照组提高13.57%。通过生物炭偶联乙醇-甲烷联产技术可显著提高秸秆能源转化率,为玉米秸秆组分多级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秸秆 乙醇 甲烷 能量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滑坡启程动力学机理 被引量:7
13
作者 顾成壮 胡卸文 +2 位作者 罗刚 牛彦博 胡恒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7-572,共6页
为深入揭示地震滑坡的启程动力学机理,探讨了地震诱发滑坡的启动机制.在分析滑坡滑动前聚集的临床弹性应变能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地震水平加速度和竖向加速度,运用能量转化原理,导出了地震滑坡启程速度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地震触发... 为深入揭示地震滑坡的启程动力学机理,探讨了地震诱发滑坡的启动机制.在分析滑坡滑动前聚集的临床弹性应变能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地震水平加速度和竖向加速度,运用能量转化原理,导出了地震滑坡启程速度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地震触发斜坡破坏,主要是其"波动振荡链"综合效应所致;地震滑坡启程阶段经历了"先启动,后加速至启程"的过程;汶川地震东河口滑坡启程速度的计算结果与用动量传递法计算的结果相比,误差约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振荡链 启动速度 能量转化率 低阻效应 启程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塑料和橡胶的流化床气化特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金余其 米海波 +1 位作者 池涌 郑皎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9-303,共5页
在过量空气系数为0.3~0.4的条件下,研究了PE塑料和橡胶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化床气化特性,包括气化产物的组成、质量分数和能量转化率,分析了温度对气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PE的气化对温度不敏感,在较低温度550℃时即可达到很好... 在过量空气系数为0.3~0.4的条件下,研究了PE塑料和橡胶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化床气化特性,包括气化产物的组成、质量分数和能量转化率,分析了温度对气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PE的气化对温度不敏感,在较低温度550℃时即可达到很好的气化效果,能量的转化率达到80%以上;而温度对橡胶的气化有显著的影响,在较高的温度750℃时气化效果较好,能量转化率为78.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气化 气化产物 能量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铝液与水混合过程热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沈正祥 吕中杰 +1 位作者 仝毅 黄风雷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22,共4页
为分析熔融铝液遇水爆炸特性,根据热力学定律对铝水混合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常温常压下,铝水混合过程中水的比内能是随着铝水质量比的提高而变大,相应的能量转化率也随之变大;当初始状态或铝液温度改变时,铝水混合过程中水... 为分析熔融铝液遇水爆炸特性,根据热力学定律对铝水混合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常温常压下,铝水混合过程中水的比内能是随着铝水质量比的提高而变大,相应的能量转化率也随之变大;当初始状态或铝液温度改变时,铝水混合过程中水比内能及能量转化率的总变化趋势保持不变。当铝水质量比mAl/mw趋于零时,铝液以液滴形式存在,其能量转化率η与mAl/mw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 熔融铝液与水 比内能 能量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主动构件压电变换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设亮 傅建中 +1 位作者 张云 陈子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68-571,共4页
压电变换器是仿生主动构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机电耦合的交互系统。提出了如何从多角度出发建立压电型智能结构的理论模型 ,并讨论了压电耦合机电系统各参数对压电变换器的能量转换效率的影响。压电型智能结构机电耦合模型的... 压电变换器是仿生主动构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机电耦合的交互系统。提出了如何从多角度出发建立压电型智能结构的理论模型 ,并讨论了压电耦合机电系统各参数对压电变换器的能量转换效率的影响。压电型智能结构机电耦合模型的建立有助于解释仿生主动构件的物理实质 ,设计出性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智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主动构件 压电变换器 机电耦合特性 能量转化率 智能仿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熔融锡液遇水爆炸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纪国剑 单梦琪 +1 位作者 周宁 王政伟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32,共8页
为研究低熔点金属锡遇水爆炸机理及能量转化过程,搭建了一套由高频熔融炉、高速摄像机和信号采集仪等组成的可视化实验平台,监测锡与水的质量比为5、10、15和20时熔融锡液与水接触反应过程,并选取中高熔点金属铝进行相同条件下的对比实... 为研究低熔点金属锡遇水爆炸机理及能量转化过程,搭建了一套由高频熔融炉、高速摄像机和信号采集仪等组成的可视化实验平台,监测锡与水的质量比为5、10、15和20时熔融锡液与水接触反应过程,并选取中高熔点金属铝进行相同条件下的对比实验。同时,结合能量守恒定律、爆炸冲击理论建立数学计算模型,用于定量分析爆炸冲击波能量。结果表明:质量比为5时,熔融锡液与水反应触发2次蒸汽爆炸;由相同条件下熔融铝液遇水爆炸实验,反应剧烈程度和持续时间与金属碎化程度和金属热扩散率有关。此外,高温熔融锡液遇水爆炸过程中,0.45%~10.91%热能转化为冲击波能量。随着质量比的增加,冲击波能量转化率呈现先增后减趋势;当质量比为10时,冲击波能量转化率最大。由锡/铝遇水爆炸实验的冲击波压力曲线可知,当质量比小于12.69时,锡液遇水爆炸实验的冲击波能量转化率高于铝液遇水爆炸实验的冲击波能量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机理 能量转化率 高温熔融锡液 蒸汽爆炸 冲击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破碎度与酶解光合制氢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建军 郭婕 +2 位作者 岳建芝 张志萍 张全国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04-910,共7页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利用微化破碎和酶水解结合的预处理方法,采用自制的光合制氢实验装置,进行不同破碎度对酶解光合制氢过程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玉米秸秆破碎度为53~61μm时,最大比产氢速率约为26.4mL/(L·h),光能转化率达...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利用微化破碎和酶水解结合的预处理方法,采用自制的光合制氢实验装置,进行不同破碎度对酶解光合制氢过程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玉米秸秆破碎度为53~61μm时,最大比产氢速率约为26.4mL/(L·h),光能转化率达到25%,底物能量转化率约为5.3%,既具有较高的累计产氢量,又保证了较好的光能转化率和底物能量转化率,产氢综合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破碎度 光合制氢 光能转化率 底物能量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壳对生物质气化的催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建新 余维高 +2 位作者 郑皎 王永川 袁镇福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46,50,共7页
贝壳的主要成分为CaCO3,以贝壳为催化剂考察其对木屑生物质气化的催化效果。通过在不同剂料比及温度条件下生物质的的产气特性实验发现:水蒸气气氛中贝壳对木屑生物质最佳催化温度在750~950℃之间;贝壳主要加快催化含碳大分子裂解... 贝壳的主要成分为CaCO3,以贝壳为催化剂考察其对木屑生物质气化的催化效果。通过在不同剂料比及温度条件下生物质的的产气特性实验发现:水蒸气气氛中贝壳对木屑生物质最佳催化温度在750~950℃之间;贝壳主要加快催化含碳大分子裂解,气化效率与产气中H2+CO总含量以及H2/c0比有关;水蒸气气氛下,当温度为950℃、剂料比为20%时,碳转化率为94%,物料能量转化率为81%,比同温度下纯生物质的碳转化率和能量转化率分别提高了10.3%和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蒸气 贝壳 生物质 催化气化 能量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CSTRs两相厌氧消化系统在不同乙醇回收率下的联合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万松 李永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27-2032,共6页
以2-CSTRs(连续流搅拌釜式反应器)两相厌氧消化系统的能量转化率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氢气、乙醇及甲烷为目标产物,在不同有机负荷下,通过控制反应参数使产氢相反应器内部环境呈现乙醇型发酵状态,并将产氢相出水经回收乙醇后作为产甲烷... 以2-CSTRs(连续流搅拌釜式反应器)两相厌氧消化系统的能量转化率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氢气、乙醇及甲烷为目标产物,在不同有机负荷下,通过控制反应参数使产氢相反应器内部环境呈现乙醇型发酵状态,并将产氢相出水经回收乙醇后作为产甲烷相反应基质,研究在不同乙醇回收率下2-CSTRs两相厌氧消化系统产能效率.结果表明:当乙醇回收率在0~50%范围内时,系统产能率、能量转化率及基质降解率随乙醇回收率的增加而增加.当乙醇回收率控制在50%时系统可获得最佳运行结果,与未回收乙醇时相比,系统的日产能率平均高约32.63%,能量转化率平均高约17.53%,基质降解率平均高约12.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 两相厌氧消化系统 基质降解率 能量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