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场能量收集中整流桥输出特性与开路电压法最大功率点确定方法
1
作者 赵宜栋 彭晗 +2 位作者 肖洪飞 刘沣仪 孙寒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63-1574,I0028,共13页
磁场能量收集是能源互联网中无线传感器供电的有效方法。磁场能量收集器(magnetic field energy harvester,MFEH)需要配合串联匹配电容、整流桥和DC-DC变换器以实现能量的最大功率提取与传输。然而,由MFEH与匹配电容和整流桥构成的高阶... 磁场能量收集是能源互联网中无线传感器供电的有效方法。磁场能量收集器(magnetic field energy harvester,MFEH)需要配合串联匹配电容、整流桥和DC-DC变换器以实现能量的最大功率提取与传输。然而,由MFEH与匹配电容和整流桥构成的高阶非线性电路无法采用低阶简化模型对其输出特性展开分析。因匹配电容与等效电感谐振,整流桥的开路电压可能超过MFEH的交流开路电压峰值,不能简单地将MFEH的交流开路电压峰值视为整流桥的开路电压。为此,文中采用相量法和高斯-赛德尔迭代法建立高阶非线性整流桥的稳态最佳输出电压的精准模型;采用四阶-五阶龙格库塔自适应方法提取整流桥的暂态开路输出特性,实现非侵入式磁场能量收集的自供电的低功耗开路电压法最大功率跟踪方案。该研究可为磁场能量收集系统最大功率点的确定和开路电压法中参数的设定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能量收集器 整流桥 开路电压 最大功率点跟踪 稳态最佳输出电压 开路暂态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卫跟踪观测技术利用能量守恒法恢复地球重力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7
2
作者 郑伟 邵成刚 +1 位作者 罗俊 许厚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12-717,共6页
根据卫-卫跟踪观测技术的测量原理,基于能量守恒法建立了一种新的双星相互跟踪和三星相互跟踪的卫星观测方程.通过数值模拟,采用预处理共轭梯度法恢复120阶地球重力场.模拟结果表明:第一,双星相互跟踪恢复地球重力场的精度和美国喷气动... 根据卫-卫跟踪观测技术的测量原理,基于能量守恒法建立了一种新的双星相互跟踪和三星相互跟踪的卫星观测方程.通过数值模拟,采用预处理共轭梯度法恢复120阶地球重力场.模拟结果表明:第一,双星相互跟踪恢复地球重力场的精度和美国喷气动力实验室公布的EIGEN-GRACE02S的结果相符合;第二,三星相互跟踪恢复地球重力场的精度较双星提高约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重力场 GRACE卫星 卫-卫跟踪 能量守恒 预处理共轭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跟踪法研究岩石破碎对滚石运动轨迹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许婧璟 唐旭海 +1 位作者 刘泉声 冯禹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541-548,共8页
首次采用能量跟踪法(energy tracking method, ETM)研究岩石破碎对边坡滚石运动轨迹的影响。能量跟踪法是在冲量法的基础上发展多点能量守恒算法,提高了计算精度。相比于传统罚函数法,冲量法的优点在于:无需试算确定罚参数取值,减少了... 首次采用能量跟踪法(energy tracking method, ETM)研究岩石破碎对边坡滚石运动轨迹的影响。能量跟踪法是在冲量法的基础上发展多点能量守恒算法,提高了计算精度。相比于传统罚函数法,冲量法的优点在于:无需试算确定罚参数取值,减少了模拟计算量;能量跟踪法是解析解和数值解耦合算法,极大提高了计算速度。与传统的序列冲量法和同步冲量法相比,由于能量跟踪法能够模拟碰撞过程中多接触点之间的能量传递,可有效地和准确地模拟数千个碰撞体之间的高频碰撞。运用Weibull分布的破裂模式识别仿真法模拟滚石在下落过程中的破裂过程,并用于预测滚石运动轨迹。结果表明,(1)ETM能够合理地模拟三维边坡滚石运动轨迹;(2)当考虑岩石破碎效应时滚石碎块运动轨迹较之未考虑破碎时发生明显改变,水平侧向位移显著增加,需扩大边坡设计防护范围。研究成果验证了ETM和破裂模式识别仿真法在模拟滚石运动过程中的有效性,为研究滚石灾害的影响范围提供了有效的模拟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跟踪(emt) 滚石 岩石破碎 模式识别仿真 边坡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崩落法采矿放矿口堵塞规律及仿真方法
4
作者 黄欣 尹硕辉 唐旭海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84,共13页
自然崩落法是一种利用重力和深部围压使矿岩自然破裂、崩落的采矿方法,具有高效、低成本和适合大规模开采的特点。然而,由于开采过程复杂且难以控制,实施后开采方案难以更改,地下放矿过程中的堵塞现象成为技术难题。本文旨在通过数值仿... 自然崩落法是一种利用重力和深部围压使矿岩自然破裂、崩落的采矿方法,具有高效、低成本和适合大规模开采的特点。然而,由于开采过程复杂且难以控制,实施后开采方案难以更改,地下放矿过程中的堵塞现象成为技术难题。本文旨在通过数值仿真方法理解和控制崩落矿岩散体运动、碰撞、挤压、碎裂过程,研究自然崩落法放矿过程中的堵塞规律。本研究采用能量跟踪法(Energy Tracking Method, ETM)和Weibull分布的模式识别仿真法,研究了矿岩尺寸、矿岩排列方式、矿岩破裂对放矿口堵塞、放矿点提取效率以及矿层沉降的影响。ETM通过耦合解析解与数值解,确保崩落矿岩散体系统的能量守恒,提高了仿真精度和速度,避免了罚参数的选取问题。同时,Weibull分布的模式识别仿真法可以快速捕捉矿岩在碰撞和挤压过程中的破裂行为。仿真结果表明,岩块碎裂有利于降低放矿口堵塞风险和提高放矿点提取效率。三种不同的矿层模型在考虑破碎后,相比于不考虑的情形下提取了更多的矿屑,分别多提取了9.7 m^(3)、53.5 m^(3)和4.9 m^(3)。同时,岩块尺寸和排列方式对矿层沉降有显著影响。本研究验证了ETM与Weibull分布模式识别法在自然崩落矿岩仿真中的有效性,可为自然崩落法的放矿设计和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落采矿 堵塞 数值模拟 能量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转速计的旋转机械Vold-Kalman阶比跟踪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邓蕾 傅炜娜 +1 位作者 董绍江 汤宝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共5页
结合旋转机械升降速阶段振动信号的特点,提出一种无转速计的旋转机械Vold-Kalman阶比跟踪方法。该方法利用能量重心法对振动信号进行频谱校正,估计瞬时频率,获得参考轴转速信号,再对振动信号进行Vold-Kalman阶比跟踪,提取阶比分量。与... 结合旋转机械升降速阶段振动信号的特点,提出一种无转速计的旋转机械Vold-Kalman阶比跟踪方法。该方法利用能量重心法对振动信号进行频谱校正,估计瞬时频率,获得参考轴转速信号,再对振动信号进行Vold-Kalman阶比跟踪,提取阶比分量。与需要转速计的经典Vold-Kalman阶比跟踪方法相比,该方法无需鉴相装置,完全用软件方式实现,算法精度高。仿真和应用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在时域中准确地提取幅值和频率变化的阶比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比跟踪 Vold-Kalman滤波 能量重心 瞬时频率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模态分解方法中内禀模态函数判据问题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程军圣 于德介 杨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861-1864,共4页
针对经典模态分解方法的内禀模态函数判据问题 ,根据内禀模态函数完备且正交的特点 ,提出了在内禀模态函数“筛选”过程中采用能量差跟踪法来确定内禀模态函数分量。通过仿真和实际信号的分析 ,验证了采用这种方法确定的内禀模态函数分... 针对经典模态分解方法的内禀模态函数判据问题 ,根据内禀模态函数完备且正交的特点 ,提出了在内禀模态函数“筛选”过程中采用能量差跟踪法来确定内禀模态函数分量。通过仿真和实际信号的分析 ,验证了采用这种方法确定的内禀模态函数分量满足正交性要求 ,表现了信号内含的真实物理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模态分解(EMD)方 内禀模态函数(IMF)判据 正交 能量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GOCE高低卫卫跟踪数据反演地球重力场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晓刚 孙文 +1 位作者 李新星 周睿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71,共6页
根据调和分析法、最小二乘法,建立利用扰动位数据解算地球重力场的实用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数据量和不同采样率的观测数据对重力场模型解算结果有一定影响,不同分辨率的观测数据恢复重力场模型的精度差异较大,调和分析法精度优... 根据调和分析法、最小二乘法,建立利用扰动位数据解算地球重力场的实用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数据量和不同采样率的观测数据对重力场模型解算结果有一定影响,不同分辨率的观测数据恢复重力场模型的精度差异较大,调和分析法精度优于最小二乘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低卫星跟踪卫星 地球重力场模型 能量守恒 调和分析 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系统2种多峰值MPPT算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晓静 张兴 +2 位作者 刘淳 李善寿 李本炫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1-557,共7页
光伏阵列功率曲线在局部阴影条件下出现多峰值情况,改进的全局扫描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是2种用于该种情况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文章从原理上对2种算法进行理论分析,并在不同阴影条件下对2种算法在跟踪过程中能量损失方面进行仿真... 光伏阵列功率曲线在局部阴影条件下出现多峰值情况,改进的全局扫描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是2种用于该种情况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文章从原理上对2种算法进行理论分析,并在不同阴影条件下对2种算法在跟踪过程中能量损失方面进行仿真对比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不同阴影条件下2种算法在跟踪过程中能量损失方面存在差异性,在大多数多峰值情况中,粒子群优化算法在跟踪过程中能量损失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峰值 最大功率点跟踪 改进的全局扫描 粒子群优化算 能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纵向控制律设计以及纵向轨迹跟踪仿真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烨 王新民 周健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36期9008-9011,共4页
利用经典PID理论设计无人机纵向双通道控制律,用以跟踪能量状态法优化出的无人机纵向最优轨迹。首先通过在定常直线无侧滑模态下对无人机数学模型进行配平线性化,将飞机运动分解为纵向运动和横侧向运动。再利用经典PID理论对无人机纵向... 利用经典PID理论设计无人机纵向双通道控制律,用以跟踪能量状态法优化出的无人机纵向最优轨迹。首先通过在定常直线无侧滑模态下对无人机数学模型进行配平线性化,将飞机运动分解为纵向运动和横侧向运动。再利用经典PID理论对无人机纵向运动的俯仰回路和推力回路进行控制律设计。然后通过能量状态法优化出一条无人机纵向爬升、巡航和下降的最优轨迹。最后,用MATLAB进行轨迹跟踪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设计出的控制律可以很好的跟踪优化出的最优轨迹,并且节油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纵向控制律 能量状态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对大倾角煤层飞矸运移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明 陈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548-2556,共9页
大倾角煤层工作面飞矸运移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随机性,准确模拟飞矸运移过程对大倾角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山西某大倾角特厚煤层矿井为研究背景,根据球度设计涵盖所有椭球形飞矸形状的数值模拟试验方案,采用能量跟... 大倾角煤层工作面飞矸运移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随机性,准确模拟飞矸运移过程对大倾角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山西某大倾角特厚煤层矿井为研究背景,根据球度设计涵盖所有椭球形飞矸形状的数值模拟试验方案,采用能量跟踪法对飞矸在三维工作面回采空间的运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试验,得到飞矸的运动轨迹,以及任意时刻的速度、角速度和能量变化曲线,分析了形状对飞矸运移过程的影响。并考虑了多飞矸同时运移时碰撞对飞矸运移过程的影响,模拟对比飞矸之间无碰撞和有碰撞时的运移过程。为验证本文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采用Rockyfor3D软件模拟的轨迹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模拟的轨迹与Rockyfor3D软件模拟的轨迹基本吻合,且飞矸与工作面底板的碰撞接触点更加明显。飞矸的运移主要受飞矸形状、飞矸与工作面底板的碰撞的影响较大。此外,飞矸在运移过程中发生的相互碰撞会导致飞矸运动轨迹发生改变,侧向偏移距离增加,导致飞矸在运移过程中与煤壁和支架立柱、刮板机等设备发生碰撞,增加飞矸防护难度。将能量跟踪法应用于现场,可为飞矸灾害的预测与防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飞矸 能量跟踪 运动轨迹 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学模型的全断面竖井掘进机纠偏控制策略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增健 李阁强 +1 位作者 董振乐 王帅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2-570,共9页
针对全断面竖井掘进机施工过程中易出现钻进偏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力学模型的纠偏控制策略(误差符号积分鲁棒控制器,RISE)。首先,根据掘进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将三维掘进空间内的偏斜问题分解为两个垂直平面内的二维偏斜问题,并... 针对全断面竖井掘进机施工过程中易出现钻进偏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力学模型的纠偏控制策略(误差符号积分鲁棒控制器,RISE)。首先,根据掘进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将三维掘进空间内的偏斜问题分解为两个垂直平面内的二维偏斜问题,并规划了偏斜状态下的纠偏方案;其次,采用拉格朗日能量法建立了考虑未知环境干扰的掘进机纠偏动力学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设计了误差符号积分鲁棒控制器,运用李雅普诺夫方法对控制器的稳定性进行了验证;最后,选取了整个纠偏过程的一段轨迹,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进行了建模仿真,对误差符号积分鲁棒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相较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和反馈线性化控制器(FLC),误差符号积分鲁棒控制器最大纠偏角度跟踪误差分别降低了83.3%和68.6%,最大纠偏位移跟踪误差分别降低了86.8%和66.4%。研究结果表明,该纠偏控制策略具有较高的纠偏轨迹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掘进装备 拉格朗日能量 最大纠偏角度 跟踪误差 积分鲁棒控制 纠偏轨迹控制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