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一次强对流天气的数值模拟和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晓霞 康凤琴 +2 位作者 张铁军 王有生 魏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77-1085,共9页
分析了2005年5月28日甘肃中部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同时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该强对流天气进行了数值模拟及成因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较典型的蒙古低涡型强对流风暴;28日上午在甘肃中南部有不稳定能量区,午后由于局地热对... 分析了2005年5月28日甘肃中部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同时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该强对流天气进行了数值模拟及成因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较典型的蒙古低涡型强对流风暴;28日上午在甘肃中南部有不稳定能量区,午后由于局地热对流、地形等抬升作用,不稳定能量发展旺盛,地面冷锋经过甘肃中部时,由于其强烈的抬升作用,低层流场急剧辐合并有强烈的旋转上升运动,触发了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为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提供了动力条件。风暴相对螺旋度和能量螺旋度指数高值区对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有很好的指示预警作用,强对流天气往往出现在风暴相对螺旋度极大值中心的右侧,出现时间较能量螺旋度最大值出现时间滞后1~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数值模拟 风暴相对螺旋度 能量螺旋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PE等环境参数在华北罕见秋季大暴雨中的应用 被引量:64
2
作者 陈艳 寿绍文 宿海良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6-61,共6页
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对2003年10月10~12日发生在华北地区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模拟,利用模拟结果计算分析了对流有效位能(CAPE)、风暴相对螺旋度(SRH)、能量螺旋度指数(EHI),结果表明,以上3个参数对这次大暴雨的发生发展有较好... 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对2003年10月10~12日发生在华北地区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模拟,利用模拟结果计算分析了对流有效位能(CAPE)、风暴相对螺旋度(SRH)、能量螺旋度指数(EHI),结果表明,以上3个参数对这次大暴雨的发生发展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在大暴雨发生前能量得到充分积累,大气处于强不稳定状态,强对流天气爆发后,不稳定能量逐渐释放减弱;大暴雨中心位于低层局地螺旋度大值中心南部等值线密集区。低层局地螺旋度大值中心轴线与切变线和地面倒槽辐合线走向一致,高层局地螺旋度与高空急流相对应;大暴雨过程主要发生在高风暴相对螺旋度结合低对流有效位能的环境中(SRH>200m2·s-2,CAPE<1500J·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对流有效位能 风暴相对螺旋度 能量-螺旋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比亚”引发3次龙卷的环境特征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海军 潘玲 +1 位作者 曹张驰 王庆华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48-758,共11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ERA5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第18号台风“温比亚”登陆后造成3次龙卷过程的环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指出:三次龙卷事件发生于傍晚时刻的台风中心东北象限200~300km处;低抬升凝结高度、强低层垂直风切变、中等偏弱的对流有...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ERA5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第18号台风“温比亚”登陆后造成3次龙卷过程的环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指出:三次龙卷事件发生于傍晚时刻的台风中心东北象限200~300km处;低抬升凝结高度、强低层垂直风切变、中等偏弱的对流有效位能和强的风暴相对螺旋度环境有利于中气旋龙卷的发生;龙卷发生前2~3h为对流有效位能和能量螺旋度指数峰值阶段,发生前1~2h对流有效位能迅速下降;龙卷的发生与台风东北象限风暴相对螺旋度≥200m^(2)/s^(2)和低层垂直风切变≥13×10^(-3)s^(-1)叠置区内的地面中小尺度系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龙卷 垂直风切变 风暴相对螺旋度 能量螺旋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