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瓷企业能量流模型及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陶雪飞 尹久 +1 位作者 曹华军 刘飞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18-1322,共5页
基于过程系统"三环节"能量结构模型建立了一种适用于陶瓷企业的能量结构模型,并根据能源消耗分散等特点建立了典型陶瓷企业能量流向图,以支持陶瓷企业生产过程各环节的能耗状况分析。研究了陶瓷生产系统能量特性,建立了一种... 基于过程系统"三环节"能量结构模型建立了一种适用于陶瓷企业的能量结构模型,并根据能源消耗分散等特点建立了典型陶瓷企业能量流向图,以支持陶瓷企业生产过程各环节的能耗状况分析。研究了陶瓷生产系统能量特性,建立了一种陶瓷企业生产设备的能量利用率综合分析方法。研究和总结了陶瓷企业节能策略,为节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系统 能量流模型 能量利用率 陶瓷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能量流模型的复杂耦合结构中低频段耦合损耗因子的计算 被引量:3
2
作者 卢兆刚 郝志勇 郑旭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2-45,52,共5页
有限元能量流模型在随机宽带激励下,得到各子系统的空间及频域平均的能量,将其代入能量平衡方程,得到了柔性体之间的间接耦合损耗因子。与传统有限元模型计算耦合损耗因子的方法相比,该方法计算效率更高;与传统统计能量分析模型计算耦... 有限元能量流模型在随机宽带激励下,得到各子系统的空间及频域平均的能量,将其代入能量平衡方程,得到了柔性体之间的间接耦合损耗因子。与传统有限元模型计算耦合损耗因子的方法相比,该方法计算效率更高;与传统统计能量分析模型计算耦合损耗因子的方法相比,该方法计算精度更加可信。最后,该方法通过试验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频问题 耦合损耗因子 有限元能量流模型 振声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流电弧模型及SF_6断路器在短路开断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曹云东 刘晓明 王尔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3-97,共5页
基于高压SF6断路器开断短路电流时电弧形态与特性是决定开断特性重要因素这一事实,提出并建立一种新型电弧模型——能量流电弧模型。建模中充分考虑在整个开断过程中电流的变化、气流参数的改变对电弧形态的影响及电弧导致高温气体对... 基于高压SF6断路器开断短路电流时电弧形态与特性是决定开断特性重要因素这一事实,提出并建立一种新型电弧模型——能量流电弧模型。建模中充分考虑在整个开断过程中电流的变化、气流参数的改变对电弧形态的影响及电弧导致高温气体对整个气流场的相互影响。将此模型与气流场求解的N-S方程组相耦合并进行求解,较好地反映了气流场与电弧间相互作用。计算结果证明,该模型可较好反映灭弧室内能量流动、变化及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氟化硫断路器 短路开断 能量电弧模型 灭弧室 电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企业物质流与能量流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77
4
作者 蔡九菊 王建军 +1 位作者 陆钟武 殷瑞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79-982,共4页
把大型钢铁企业的生产系统分解为相互关联的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过程两部分.针对其中的物质流动过程,构造从天然铁矿石(或废钢)到钢铁产品生产过程的物质流图,并建立含铁物料流动过程的铁流模型;针对能量流动过程,构造从一次能源到二次... 把大型钢铁企业的生产系统分解为相互关联的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过程两部分.针对其中的物质流动过程,构造从天然铁矿石(或废钢)到钢铁产品生产过程的物质流图,并建立含铁物料流动过程的铁流模型;针对能量流动过程,构造从一次能源到二次能源产品的生产、转换和使用直至废气排放的能量流图,并建立钢铁企业能量流模型;考虑物质流和能量流的相互关联和制约,建立两者的耦合模型.基于模型,讨论了钢铁生产过程中物质流变化、能量流变化及其相互作用对企业能耗及资源效率、能源效率的影响,指出了提高资源效率、能源效率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 能量 物质模型 能量流模型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多时段暂态能量流仿真 被引量:62
5
作者 卫志农 梅建春 +3 位作者 孙国强 臧海祥 陈胜 陈霜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1-47,共7页
考虑到气网的慢动态特性,研究了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段暂态能量流仿真,其中电网采用稳态潮流模型,气网采用暂态能量流模型。运用隐式有限差分法将天然气系统暂态能量流方程转化为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然后用牛顿法求解以非线性代... 考虑到气网的慢动态特性,研究了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段暂态能量流仿真,其中电网采用稳态潮流模型,气网采用暂态能量流模型。运用隐式有限差分法将天然气系统暂态能量流方程转化为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然后用牛顿法求解以非线性代数方程组描述的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时段暂态能量流方程。同时,计及了电力系统与天然气系统2个层面的耦合,即燃气轮机与电转气(P2G)技术。最后,基于修改的IEEE 24节点电力系统和比利时20节点天然气系统,计算其多时段暂态能量流。仿真结果表明,在短时间尺度研究中,天然气系统的稳态模型与暂态模型的计算结果存在显著差异。除此之外,还定量评估了P2G对风电消纳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 电力系统 天然气系统 暂态能量流模型 多时段暂态能量仿真 电转气 风电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流的风电机组异常运行状态预警软件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林鑫 刘德顺 +1 位作者 覃事刚 张帆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14,共7页
针对当前风电机组运行异常状态检测的热点难点问题,根据SCADA数据的时序特点,设计一款基于能量流参数关系模型的风电机组运行异常预警软件。基于能量流原理,将风力发电机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划分为4个子系统;建立关于风电机组运行特性... 针对当前风电机组运行异常状态检测的热点难点问题,根据SCADA数据的时序特点,设计一款基于能量流参数关系模型的风电机组运行异常预警软件。基于能量流原理,将风力发电机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划分为4个子系统;建立关于风电机组运行特性的输入输出参数关系模型,并结合核密度估计原理和统计学置信区间理论,提出实时计算风电机组运行状态健康指标阈值的方法;介绍软件主体框架,以及软件内部数据处理方法与数据调用的实现方法。利用某风电场的实际SCADA数据进行实例分析验证,结果显示该软件可以为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维护提供更方便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SCADA 能量流模型 异常预警 软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质-能量流解析的海上微综合能源系统风险评估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安安 彭高强 +2 位作者 李茜 黄璜 吴建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60-67,共8页
海上微综合能源系统是海洋油气工程的基础。为合理评估其运行风险,保证海洋资源安全开发,提出基于物质-能量流解析的海上微综合能源系统风险评估方案。通过对关键设备采用包含多因素的两状态马尔可夫模型,描述其运行-停运状态,同时引入... 海上微综合能源系统是海洋油气工程的基础。为合理评估其运行风险,保证海洋资源安全开发,提出基于物质-能量流解析的海上微综合能源系统风险评估方案。通过对关键设备采用包含多因素的两状态马尔可夫模型,描述其运行-停运状态,同时引入风险影响因子,构建风险出力模型,解析出力设备在风险下的物质-能量转换关系;并提出基于广义能量-物质流模型的风险传递模型,从物质-能量流动的角度刻画风险在系统中的动态行为。此外,针对系统结构及运行特点,设计了相应的风险指标及评估流程。以渤海某海上油气平台为实例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模型及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微综合能源系统 风险出力模型 广义能量-物质模型 风险传递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流理论的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原理分析与验证 被引量:7
8
作者 诸嘉慧 刘之方 +2 位作者 高强 刘齐 潘加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4188-4195,共8页
对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过程,一般采用电路或耦合模理论来分析。然而这两种方法都存在缺陷,无法深入地描述系统及元器件的时域能量状态,基于此,该文结合电路与耦合模理论提出一种新型能量流模型,进一步完善无线电能传输理论。首先... 对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过程,一般采用电路或耦合模理论来分析。然而这两种方法都存在缺陷,无法深入地描述系统及元器件的时域能量状态,基于此,该文结合电路与耦合模理论提出一种新型能量流模型,进一步完善无线电能传输理论。首先从Series-Series(SS)型补偿结构出发建立无线电能传输能量流模型,然后应用Matlab和Advanced Design System(ADS)软件对该理论进行仿真,将其与电路模型和耦合模模型进行对比,最后搭建实验平台对能量流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获得了较好的一致性,证明了能量流模型的正确性。同时表明,相较于电路模型与耦合模模型,能量流模型能够更深层地描述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工作机理,有助于为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更加完善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磁耦合谐振 能量流模型 SS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物性热效应对统计能量分析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鹏 费庆国 +1 位作者 李彦斌 吴邵庆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73-78,共6页
高温环境会引起系统的统计能量分析参数发生变化,原因之一是温度改变了材料物性。为建立计及材料物性热效应的统计能量分析模型,有必要先研究材料物性热效应对统计能量分析参数的影响。针对四周简支的L形折板结构,在一板上施加雨流载荷(... 高温环境会引起系统的统计能量分析参数发生变化,原因之一是温度改变了材料物性。为建立计及材料物性热效应的统计能量分析模型,有必要先研究材料物性热效应对统计能量分析参数的影响。针对四周简支的L形折板结构,在一板上施加雨流载荷(rain-on-the-roof),计及材料物性热效应,基于能量流模型分析得到子结构不同温度下对应于特定模态群的载荷的平均输入功率及各子系统的平均振动能量,再基于PIM理论分析得到由内损耗因子、耦合损耗因子与频带中心频率的乘积定义的参数:内损耗系数、耦合损耗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整体模态密度、雨流载荷的平均输入功率与板材面内弹模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内损耗系数、耦合损耗系数与板材面内弹模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能量分析 温度效应 耦合损耗因子 功率入射法 能量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氢电混合动力系统建模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褚玥 陈俐 管聪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30,共9页
[目的]为全面评价氢电混合动力船舶的碳减排能力,提出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方法。[方法]首先,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动力系统能量流模型;然后,计算实船营运工况下的耗氢量和耗电量,进而得出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最后,针对不同电能... [目的]为全面评价氢电混合动力船舶的碳减排能力,提出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方法。[方法]首先,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动力系统能量流模型;然后,计算实船营运工况下的耗氢量和耗电量,进而得出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最后,针对不同电能来源和氢气来源,对碳排放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某内河渡轮的计算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柴油动力系统,氢电混合动力系统在一个营运周期内可以减少30.24%的碳排放。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氢电混合动力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并非必然优于传统柴油动力系统,故建议采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制氢和发电,以大幅降低碳排放量(最多可减少94.2%)。[结论]研究成果可为绿色船舶的动力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电混合动力系统 能量流模型 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热网建模及系统运行优化 被引量:165
11
作者 顾伟 陆帅 +3 位作者 王珺 尹香 张成龙 王志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05-1315,共11页
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是未来能源消费方式的重要发展方向,实现多区域IES的协同规划与调度对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至关重要,为此首要的问题是区域冷、热网的建模。文中基于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区域... 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是未来能源消费方式的重要发展方向,实现多区域IES的协同规划与调度对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至关重要,为此首要的问题是区域冷、热网的建模。文中基于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区域热网能量传输通用模型,推导出热网热损方程,对其线性化得到热网能量流模型,同时推导了用于求解热网潮流(热媒流量、温度)的网络流量–温度基本方程。在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优化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含有热网的多区域IES优化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电联供 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热网能量流模型 运行优化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动态优化调度 被引量:64
12
作者 梅建春 卫志农 +3 位作者 张勇 马洲俊 孙国强 臧海祥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36-42,共7页
对于时空相关的天然气管存,应用多时间尺度/模型预测控制尤为重要。计及天然气管网的慢动态特性,考虑暂态天然气系统变量存在时段耦合的特性,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策略,使机组有功出力和气源产气控制过程更为平... 对于时空相关的天然气管存,应用多时间尺度/模型预测控制尤为重要。计及天然气管网的慢动态特性,考虑暂态天然气系统变量存在时段耦合的特性,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策略,使机组有功出力和气源产气控制过程更为平滑。其中,以日前优化调度得到的有功出力值和产气量为参考值,基于模型预测控制,进行日内多时段滚动优化。最后,对修改的IEEE 24节点电力系统和比利时20节点天然气系统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优化调度方法的可行性以及有效性,并分析了气网管存对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 模型预测控制 多时间尺度 暂态能量流模型 动态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能源站优化配置 被引量:13
13
作者 吴桂联 林婷婷 +3 位作者 郑洁云 施鹏佳 倪识远 魏炜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6-122,共7页
大型园区是综合能源系统的重要应用场景。随着不同能源形式之间的耦合日益紧密,能源网络对大型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和规划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计及供能网络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能源站双层优化配置方法。上层优化问... 大型园区是综合能源系统的重要应用场景。随着不同能源形式之间的耦合日益紧密,能源网络对大型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和规划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计及供能网络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能源站双层优化配置方法。上层优化问题以各能源站投资和运行成本的年等值费用最小为目标;下层优化问题基于配电网络Distflow二阶锥模型和线性热网能量流模型,提出以年运行费用最小为目标的优化调度模型,提升了模型的可解性和计算速度。最后通过不同场景的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双层优化配置 Distflow二阶锥模型 线性热网能量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区综合能源微网架构及低碳运行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穆云飞 吴志军 +2 位作者 郭浩辰 贾宏杰 王成山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121,共11页
在推行煤炭清洁开采、构建绿色低碳循环能源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当前煤矿区能源的孤立开发方式和以煤炭发电、电网供电为主的供能模式已不再适应新形势,需要构建综合能源微网以增强煤矿区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并控制碳排放量。本文讨论了煤... 在推行煤炭清洁开采、构建绿色低碳循环能源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当前煤矿区能源的孤立开发方式和以煤炭发电、电网供电为主的供能模式已不再适应新形势,需要构建综合能源微网以增强煤矿区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并控制碳排放量。本文讨论了煤矿区综合能源微网应用的基本需求及天然优势,提出了一种煤矿区综合能源微网架构并分析了蕴含的新能源发电、储能、伴生能源利用、多能耦合转换、能量优化调度等发展要素;建立了煤矿区的物质流‒能量流‒碳流枢纽模型,实现了针对典型煤矿区的综合能源微网碳能协同低碳运行优化。结果表明,将综合能源微网应用于煤矿区,能够发挥风、光、瓦斯、空气热、涌水热等资源优势并进行高效整合利用,储能装置则进一步提高供能与负荷需求的匹配度,充分降低煤矿区的电网购电量与用电碳排放量;煤矿区碳能协同低碳运行优化过程考虑了各类设备的碳能耦合关系,支持制定低碳经济的运行策略。煤矿区综合能源微网架构及碳能协同低碳运行优化,可为煤矿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理念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区 综合能源微网 物质能量‒碳枢纽模型 碳能协同 低碳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生态友好型远洋海岛群的储电概念船舶及其供能路径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随权 魏繁荣 +2 位作者 武传涛 林湘宁 李正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8-181,共14页
远洋海岛群可再生能源十分丰富,各岛屿就地开发条件得天独厚,然而受限于地理隔离,负荷中心岛难以直接得到电力供给,而铺设电缆或大规模配置储能价格不菲。该文提出基于储电船舶的远洋海岛群能量调度优化策略。首先针对海岛群差异化资源... 远洋海岛群可再生能源十分丰富,各岛屿就地开发条件得天独厚,然而受限于地理隔离,负荷中心岛难以直接得到电力供给,而铺设电缆或大规模配置储能价格不菲。该文提出基于储电船舶的远洋海岛群能量调度优化策略。首先针对海岛群差异化资源禀赋的互补特性提出共享储能的概念,通过分时段共享的方式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系统储能设备的整体规模,并建立起时空耦合情况下的能量流、交通流混合模型。在此基础之上,充分考虑日前调度预测误差,以多场景负荷中心岛切负荷均值最小、系统运行成本均值最少为目标,借助统一平台对储电船舶进行时空调度,灵活消纳多形态新能源和进行负荷支撑。仿真结果表明,基于EV的远洋海岛群能量供给系统实现了岛屿间的无缝连接和能量的动态平衡。该文为远洋海岛群的经济、可靠运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洋海岛群 储电船舶 共享储能 多形态能源转化 能量和交通混合模型 协调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