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段表面放电沉积效率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于力 易爱平 +3 位作者 刘晶儒 马连英 张永生 曾正中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9-211,共3页
 利用一种结构紧凑的分段表面放电辐射源模块,详细研究了在不同电压、电容、气压实验条件下回路等效电阻、等效电感及放电能量沉积效率的变化规律,利用四分幅相机拍摄获得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放电等离子体通道图像,分析讨论了放电等离...  利用一种结构紧凑的分段表面放电辐射源模块,详细研究了在不同电压、电容、气压实验条件下回路等效电阻、等效电感及放电能量沉积效率的变化规律,利用四分幅相机拍摄获得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放电等离子体通道图像,分析讨论了放电等离子体运动对放电能量沉积效率的影响,提出了提高能量放电沉积效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表面放电 能量沉积效率 XeF激光 光泵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毛细管放电的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喷射装置放电特性 被引量:12
2
作者 黄东 杨兰均 +3 位作者 霍鹏 马江波 姚斯立 李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769-3774,共6页
为满足更长间隙距离、更高电压等级气体开关在较低工作系数下的可靠触发,设计了一种基于毛细管放电的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喷射装置,即两间隙毛细管等离子体喷射装置(two gap capillary,TGC)。通过引入中间电极将毛细管通道分为触发通道... 为满足更长间隙距离、更高电压等级气体开关在较低工作系数下的可靠触发,设计了一种基于毛细管放电的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喷射装置,即两间隙毛细管等离子体喷射装置(two gap capillary,TGC)。通过引入中间电极将毛细管通道分为触发通道和主通道,借助触发通道在放电初始时的弱毛细管放电引燃主通道的放电,实现了重复放电。等离子体射流在触发后的169μs时达到了11 cm左右。主通道电弧电阻呈现"U型"分布,电阻值开始时随主通道电弧电流的增长快速减小,最低时不到200 m?,而后随着电流的跌落快速增加。同时,主通道电弧电阻值在电流增长时要高于电流跌落时,这一差异在流过主通道电弧电流较小时十分明显,而后随着电流幅值的增加逐渐减小。由于没有传统放电结构金属丝电爆的过程,电容器所储能量主要释放于喷射装置主通道,主通道电弧能量沉积效率几乎是传统放电结构的2倍,达到了62.7%。喷射装置寿命大概在300次左右,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拍摄触发通道表面,发现喷射装置TGC中间电极的烧蚀和触发通道的碳化是影响TGC寿命的关键因素,对TGC的寿命优化设计还需做进一步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放电 等离子体喷射 主通道 烧蚀 能量沉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沿面放电电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易爱平 刘晶儒 +3 位作者 于力 张亚洲 马莲英 张永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13,共4页
介绍了一种多通道沿面放电光泵浦源,以聚四氟乙烯做绝缘基板,面积约10cm×10cm,其上均匀布置10对放电电极及对应的放电通道。在理论分析了泵浦源的触发特性后利用幅值25~40kV、上升时间约10ns的触发信号获得了多通道放电抖动<1... 介绍了一种多通道沿面放电光泵浦源,以聚四氟乙烯做绝缘基板,面积约10cm×10cm,其上均匀布置10对放电电极及对应的放电通道。在理论分析了泵浦源的触发特性后利用幅值25~40kV、上升时间约10ns的触发信号获得了多通道放电抖动<10ns的10通道均匀放电,实验研究了该泵浦源在多通道沿面放电下放电通道的电阻、电感及能量沉积效率等参数随储能、气体介质压强及放电通道数等实验条件的变化规律。当氮氩混合气体总气压0.1MPa(氮氩比例为3:7)、泵浦源储能电容0.5μF、充电电压20kV时,通道能量沉积效率约94%。实验结果表明:装置储能越小、介质气压越高、放电通道数越多,放电通道的电阻就越大、能量沉积效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泵浦源 多通道沿面放电 XEF(C-A)激光 触发 通道电阻 能量沉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表面放电光泵浦源放电特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黄超 马连英 +3 位作者 朱峰 安晓霞 于力 刘晶儒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21-1328,共8页
为了提高表面放电光泵浦源的寿命,以Al2O3陶瓷作为放电基板,研制了分段表面放电光泵浦源。基于放电电压和电流波形,详细研究了泵浦源的放电周期,放电通道电阻,能量沉积效率和等离子体功率密度。发现泵浦源的放电周期、放电通道电阻和能... 为了提高表面放电光泵浦源的寿命,以Al2O3陶瓷作为放电基板,研制了分段表面放电光泵浦源。基于放电电压和电流波形,详细研究了泵浦源的放电周期,放电通道电阻,能量沉积效率和等离子体功率密度。发现泵浦源的放电周期、放电通道电阻和能量沉积效率均随放电间隙长度和混合气体气压的增大而变大,随充电电压的增加而减小;而等离子体功率密度主要取决于充电电压和放电间隙长度,基本不随混合气体气压的改变而变化。在充电电压为26.8 kV,气压为100 kPa,放电间隙长8 cm的条件下,泵浦源的能量沉积效率约为82%,等离子体功率密度达到了9.36 MW/cm。实验研究表明:Al2O3陶瓷表面放电光泵浦源具有良好的放电特性,较同等条件下聚四氟乙烯表面放电光泵浦源的等离子体功率密度更高,可产生更强的真空紫外辐射,辐射亮度温度大于23 kK。Al2O3陶瓷表面放电光泵浦源适用于光泵浦XeF2气体形成大功率XeF(C-A)蓝绿激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XeF(C-A)蓝绿激光 光泵浦源 分段表面放电 能量沉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光转换”中子探测器铀靶厚度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波均 彭太平 张建华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71-873,884,共4页
"核-光转换"(简称NOC)中子探测器是以惰性气体为介质将裂变碎片能量转换为光辐射的裂变室。论文根据探测器的特点和工作原理,对探测器中所使用的平板铀靶厚度进行了数值和M.C模拟计算,分别给出了最优化的铀靶厚度,并计算了裂... "核-光转换"(简称NOC)中子探测器是以惰性气体为介质将裂变碎片能量转换为光辐射的裂变室。论文根据探测器的特点和工作原理,对探测器中所使用的平板铀靶厚度进行了数值和M.C模拟计算,分别给出了最优化的铀靶厚度,并计算了裂变碎片在气体中能量沉积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光转换 铀靶厚度 能量沉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