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板结构中声学黑洞参数优化及其阵列的能量汇集效应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梁浩鸣 高康 +3 位作者 刘献栋 鲍岳 单颖春 何田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27,共8页
声学黑洞结构是一种可实现板内弯曲波操控和振动能量汇聚的新结构,在振动和噪声控制领域具有应用前景,因此对内嵌于板结构的二维声学黑洞及其阵列的动力学特性和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十分必要。首先给出描述声学黑洞汇集效果的定量参数,然... 声学黑洞结构是一种可实现板内弯曲波操控和振动能量汇聚的新结构,在振动和噪声控制领域具有应用前景,因此对内嵌于板结构的二维声学黑洞及其阵列的动力学特性和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十分必要。首先给出描述声学黑洞汇集效果的定量参数,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内嵌于板结构的单二维声学黑洞几何参数在一定范围内的最优值;最后,基于这些参数设计声学黑洞并组成包含两声学黑洞的阵列,在频域内研究板结构具有不同排布方式声学黑洞阵列时的能量汇集效应。结果表明,在一定频带范围内两个声学黑洞组成的阵列的能量汇聚效应比单声学黑洞更为明显,且横向排列的声学黑洞阵列结构具有更好的能量汇聚效果。对于声学黑洞阵列和阻尼减振的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声学黑洞 声学黑洞阵列 正交试验 能量汇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平板透镜提高天线增益的原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侯建强 李鹏杰 +4 位作者 牛中奇 陈晋吉 王瑞华 吴仕喜 闫耀峰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2-668,共7页
采用了基于光学理论和电磁理论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介质平板透镜提高天线增益的原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天线的增益.并以双层微带贴片天线加载介质平板透镜为例,进行了参数分析与优化.理论分析和电磁... 采用了基于光学理论和电磁理论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介质平板透镜提高天线增益的原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天线的增益.并以双层微带贴片天线加载介质平板透镜为例,进行了参数分析与优化.理论分析和电磁仿真均表明,合理选择介质平板透镜的参数可以有效地提高微带天线单元的增益、减小天线阵列的规模,从而验证原理了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平板透镜 天线阵列 介质波导谐振腔 能量汇聚 增益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球面光锥的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小驹 范卫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21-25,共5页
介绍一种大视野角实心光锥系统的设计方法,其中包括设计的难点、研究思路、解决方法及实际结果.传统的透射式光学系统要做到大视野角的能量汇聚,一般结构比较复杂,镜片数量多,即使只进行适当的像差校正也相对困难,而此实心光锥系统与传... 介绍一种大视野角实心光锥系统的设计方法,其中包括设计的难点、研究思路、解决方法及实际结果.传统的透射式光学系统要做到大视野角的能量汇聚,一般结构比较复杂,镜片数量多,即使只进行适当的像差校正也相对困难,而此实心光锥系统与传统透射式光学系统相比,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安装调试方便等显著特点。该光学系统主要用于大视野角近红外光的汇聚采集,可以根据实际运用要求进行相应的参数修改,从而用于其它波段的能量汇聚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非球面光锥 能量汇聚 全反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储系统的发展态势及技术走向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谭宇良 李建林 唐建华 《太阳能》 2021年第2期11-16,共6页
随着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并网和高比例渗透,作为光伏发电并网的重要技术支撑,储能技术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对光储系统的发展态势及技术走向进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梳理了2019~2020年国家及地方政府发布的光伏发电相关政策;其次... 随着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并网和高比例渗透,作为光伏发电并网的重要技术支撑,储能技术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对光储系统的发展态势及技术走向进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梳理了2019~2020年国家及地方政府发布的光伏发电相关政策;其次讨论了光储系统的应用类型和能量汇聚方式,并给出了相应的示意图;最后针对光储技术的发展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系统 发展契机 应用类型 能量汇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空间下次声源聚能辐射方法分析
5
作者 陶芙宇 王曜坤 +1 位作者 李勤 陶文波 《电声技术》 2022年第12期25-29,35,共6页
声源在开放场通常以点源向四周进行辐射。为了使声源具备指向性发射能力,需要采取一些手段使声源固定方向汇聚。然而,低频声信号波长较长,尤其是次声信号,波长可达到十几米甚至几十米,很难在有限空间内形成指向性。针对低频声信号波长较... 声源在开放场通常以点源向四周进行辐射。为了使声源具备指向性发射能力,需要采取一些手段使声源固定方向汇聚。然而,低频声信号波长较长,尤其是次声信号,波长可达到十几米甚至几十米,很难在有限空间内形成指向性。针对低频声信号波长较长,有限空间内不易汇聚形成波束指向的问题,分别对多声源组阵、凹面镜聚能和号筒聚能等方法进行讨论、分析,并通过仿真试验,验证各类方法的聚能辐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源 能量汇聚 声辐射 声学号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形截面复合材料构件高速超声检测技术
6
作者 余旭东 《航空制造技术》 2019年第14期55-66,82,共13页
针对航空航天异形截面复合材料构件的长距离无损检测难题,研究了一种基于超声特征结构导波的快速扫描技术。通过半解析有限元方法对具有各向异性、粘弹性的任意截面形状波导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在两种典型复杂复合材料构件单元,即翼梁弯... 针对航空航天异形截面复合材料构件的长距离无损检测难题,研究了一种基于超声特征结构导波的快速扫描技术。通过半解析有限元方法对具有各向异性、粘弹性的任意截面形状波导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在两种典型复杂复合材料构件单元,即翼梁弯角(R区)和加筋壁板粘接结构中定征出了能量高度汇聚的超声导波模式。该类导波被证明能够将声波能量高度聚集于特征结构内部,并引导所捕获能量仅沿其传播,且具有低色散、低衰减等优异的传播特性。进而,采用三维有限元仿真与实验测试方法,验证了所选导波模式的频散特性,并研究了其与特征结构内多种类型缺陷(如分层、裂纹、脱粘等)的声散射规律。利用声波–缺陷能量共振现象以及缺陷反射回波信息,实现了对长构件内部缺陷的精确定位。研究证明,所提出的超声特征结构导波检测技术可应用于飞行器复杂形状复合材料构件的远程、在役、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异形截面 无损检测 超声导波 能量汇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