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动汽车能量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贾光政 王宣银 +2 位作者 陈鹰 陶国良 吴根茂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15-718,共4页
对高压压缩空气生产过程的能量消耗特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多级压缩过程是一条可行的节能途径;提出高压气体采取容积膨胀减压的新方法,对节流减压和容积膨胀减压过程的能耗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和分析,经仿真计算表明,容积膨胀减压比节流减... 对高压压缩空气生产过程的能量消耗特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多级压缩过程是一条可行的节能途径;提出高压气体采取容积膨胀减压的新方法,对节流减压和容积膨胀减压过程的能耗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和分析,经仿真计算表明,容积膨胀减压比节流减压能量损小10%~35%.并讨论了影响气动发动机进、排气性能的因素,提出了新型气动发动机的方案;指出采用能量补偿和能量回收方式有利于提高气动汽车的总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汽车 能量控制系统 容积减压 高压气体 气动发动机 压缩空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逻辑的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控制系统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邦基 于德介 邓元望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6-502,共7页
应用T-S模糊模型和MATLAB模糊控制工具箱设计了基于模糊逻辑的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CFA6470PHEV的能量控制系统,并将其分为能量回馈制动控制系统和正常行驶时的能量控制系统,使控制系统的结构得以简化,有利于控制策略的制订。在控制策略... 应用T-S模糊模型和MATLAB模糊控制工具箱设计了基于模糊逻辑的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CFA6470PHEV的能量控制系统,并将其分为能量回馈制动控制系统和正常行驶时的能量控制系统,使控制系统的结构得以简化,有利于控制策略的制订。在控制策略制订后,使用T-S模糊控制模型,使能量回馈制动系统的输入输出量之间的关系非常明确;而对于正常行驶时的能量控制系统,既简化了输入输出量之间的关系,又可使发动机在最优工况范围内工作,使起动电机和驱动电机按预定的模式高效运行。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能量控制系统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 能量控制系统 T—S模糊模型 模糊逻辑 能量回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联式HEV能量控制系统鲁棒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春花 何仁 李楠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2-66,共5页
为了防止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HEV)能量控制系统由于干扰而发生工作模式之间误切换,利用鲁棒控制理论,采用遗传算法选取加权函数,设计了基于混合灵敏度的H∞鲁棒控制器。与PID控制器控制效果进行仿真比较,调节时间减少了41.3%,超调量降低... 为了防止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HEV)能量控制系统由于干扰而发生工作模式之间误切换,利用鲁棒控制理论,采用遗传算法选取加权函数,设计了基于混合灵敏度的H∞鲁棒控制器。与PID控制器控制效果进行仿真比较,调节时间减少了41.3%,超调量降低了14.7%,表明控制器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快速性;同时对外界干扰和参数不确定性具有良好的抑制功能,提高了混联式HEV能量控制系统抗干扰能力,有效抑制了误切换,获得了平稳的驾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混联式 能量控制系统 抗干扰 鲁棒控制 混合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模式的机电复合传动能量管理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为 王伟达 +2 位作者 车坚志 张夕珂 靳瑾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13,共8页
利用V模式开发方法进行了能量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与验证,实现了方案设计与仿真、快速控制原型、硬件在环仿真、道路试验标定与验证等各开发环节。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机电复合传动功率耦合方案、控制方案和控制策略正确可行,开发的能量... 利用V模式开发方法进行了能量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与验证,实现了方案设计与仿真、快速控制原型、硬件在环仿真、道路试验标定与验证等各开发环节。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机电复合传动功率耦合方案、控制方案和控制策略正确可行,开发的能量管理控制系统完成了系统的能量管理和综合控制功能,性能良好。应用V模式开发方法使设计与验证工作简单易行,提高了研发效率,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复合传动 能量管理控制系统 V模式 道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站基于动量管理的集成能量与姿态控制系统 被引量:2
5
作者 周黎妮 李海阳 唐国金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151-2158,共8页
研究了使用飞轮和变速控制力矩陀螺的空间站基于动量管理的集成能量与姿态控制系统(IntegratedPower and Attitude Control System IPACS)。设计了使用飞轮和变速控制力矩陀螺的空间站基于动量管理的IPACS框架,通过仿真验证了基于动量... 研究了使用飞轮和变速控制力矩陀螺的空间站基于动量管理的集成能量与姿态控制系统(IntegratedPower and Attitude Control System IPACS)。设计了使用飞轮和变速控制力矩陀螺的空间站基于动量管理的IPACS框架,通过仿真验证了基于动量管理的IPACS的有效性,以及相对于单独的IPACS的优越性,同时变速控制力矩陀螺因同时具备飞轮和框架力矩陀螺的特点更适用于空间站长期在轨的姿态控制和能量存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 变速控制力矩陀螺 动量管理 集成能量与姿态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总能量飞控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冀鑫 侯志强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1-55,共5页
为了提高舰载飞机着舰时的操纵性能,并且解除低动压状态下航迹角和空速之间的强烈耦合,基于总能量控制理论设计了着舰飞行/推力综合控制系统。其基本思想是用发动机推力控制飞机总能量,用升降舵控制总能量的分配率。针对总能量飞控系统... 为了提高舰载飞机着舰时的操纵性能,并且解除低动压状态下航迹角和空速之间的强烈耦合,基于总能量控制理论设计了着舰飞行/推力综合控制系统。其基本思想是用发动机推力控制飞机总能量,用升降舵控制总能量的分配率。针对总能量飞控系统的参数难以整定的问题,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待调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综合衡量航迹角的阶跃响应性能及其与空速之间耦合程度的适应度函数指标。在优化迭代中粒子群算法的惯性权重先线性减小,然后保持恒定不变。该方法既增强了算法对最优解的搜索能力,又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最后,频域分析表明优化的参数使航迹角传递函数的带宽满足设计要求;仿真结果验证了该飞控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飞机 着舰 飞行控制 粒子群算法 能量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ECS|H_□的无人机纵向着舰系统设计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强 袁锁中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1,共5页
针对无人机纵向自动着舰,运用总能量控制系统建立无人机纵向自动着舰系统,根据纵向着舰导引系统速度为常数且具有抑制纵向风干扰的要求,设计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H_□输出反馈控制器,通过对所设计的先锋无人机的纵向自动着舰导引系统仿... 针对无人机纵向自动着舰,运用总能量控制系统建立无人机纵向自动着舰系统,根据纵向着舰导引系统速度为常数且具有抑制纵向风干扰的要求,设计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H_□输出反馈控制器,通过对所设计的先锋无人机的纵向自动着舰导引系统仿真表明:通过升降舵和油门的协调控制,实现了速度和航迹的解耦控制,且该设计能满足着舰要求,能有效地抑制纵向风干扰的影响,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着舰 无人机 H□控制 能量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无人机自主着陆纵向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晗祺 郭志明 +2 位作者 孙宗华 曲文慧 吴了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81-888,共8页
为了提高无人机自主着陆的控制精度与安全性,以某型高速无人机为研究对象,在陡下滑段采用总能量控制,跟踪高度和速度同时变化的下滑轨迹;在拉起段接入速度控制,并在指数拉起的基础上,采用高斯伪谱轨迹优化方法设计出油门单调减小的速度... 为了提高无人机自主着陆的控制精度与安全性,以某型高速无人机为研究对象,在陡下滑段采用总能量控制,跟踪高度和速度同时变化的下滑轨迹;在拉起段接入速度控制,并在指数拉起的基础上,采用高斯伪谱轨迹优化方法设计出油门单调减小的速度轨迹;基于自抗扰控制方法设计升降速度控制律,实现对触地升降速度的精确控制。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下搭建对象模型,对无人机自主着陆闭环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并采用蒙特卡洛法对存在参数不确定性情况下的控制系统鲁棒性能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轨迹设计方法与控制结构能够满足着陆性能要求,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自主着陆 能量控制系统 指数拉起 高斯伪谱法 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峰谷差因素的用户侧负荷优化运行 被引量:5
9
作者 何可人 滕欢 郭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7期177-182,共6页
在智能电网高速发展背景下,针对用户侧节能减排和电网侧削峰填谷问题,提出家庭负荷优化运行策略。基于家电能量控制系统,将峰谷差成本化,以最小化用户侧电能成本和最小化电网侧峰谷差为目标,考虑分时电价,可转移负荷时间舒适度约束和温... 在智能电网高速发展背景下,针对用户侧节能减排和电网侧削峰填谷问题,提出家庭负荷优化运行策略。基于家电能量控制系统,将峰谷差成本化,以最小化用户侧电能成本和最小化电网侧峰谷差为目标,考虑分时电价,可转移负荷时间舒适度约束和温控类负荷温度舒适度约束。综合峰谷差系数,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最终得出各类家电的运行方案。算例仿真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实现了用户侧和电网侧的利益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能量控制系统 峰谷差 舒适度约束 分时电价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电动车最大功率点跟踪器的设计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剑飞 曹秉刚 +1 位作者 康龙云 张政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737-741,共5页
在研究太阳能电池板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针对太阳能电动车对能量控制系统要求的特殊性,制定了能够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实时控制策略并对其进行了改进。通过在稳定和变化环境下的仿真研究获取了适用于太阳能电动车的最佳控制策略。最后进... 在研究太阳能电池板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针对太阳能电动车对能量控制系统要求的特殊性,制定了能够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实时控制策略并对其进行了改进。通过在稳定和变化环境下的仿真研究获取了适用于太阳能电动车的最佳控制策略。最后进行了太阳能电动车最大功率点跟踪器硬件电路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动车 太阳能电池 能量控制系统 最大功率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TECS在VTOL倾转翼无人机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娟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39-2245,共7页
以垂直起降(VTOL)倾转翼无人机为研究对象,优化了总能量控制系统(TECS)的核心算法,实现了固定翼模式下的大包线纵向解耦控制,同时设计了垂向速度限幅调节策略和失速保护策略,提高了无人机的飞行安全,降低了工程应用中参数适配的复杂性... 以垂直起降(VTOL)倾转翼无人机为研究对象,优化了总能量控制系统(TECS)的核心算法,实现了固定翼模式下的大包线纵向解耦控制,同时设计了垂向速度限幅调节策略和失速保护策略,提高了无人机的飞行安全,降低了工程应用中参数适配的复杂性。经过仿真验证、平原试飞和高原试飞验证,解决了高度控制和速度控制的超调,高度轨迹跟踪误差减小了19.9%,垂向速度限幅调节策略有效。失速保护策略只进行仿真测试,通过强突风干扰诱发失速保护,无人机迅速增大空速,保证了飞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起降 倾转翼 无人机 能量控制系统 飞行包线 失速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trol strategy for energy recovery system in hybrid forklift
12
作者 龚俊 何清华 +3 位作者 张大庆 赵喻明 刘昌盛 唐中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8期3119-3125,共7页
After analyzing the working condition of the conventional diesel forklift,an energy recovery system in hybrid forklift is considered and its simulation model is built.Then,the control strategy for the proposed energy ... After analyzing the working condition of the conventional diesel forklift,an energy recovery system in hybrid forklift is considered and its simulation model is built.Then,the control strategy for the proposed energy recovery system is discussed,which is validated and evaluated by simulation.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can achieve balance of the power and keep the state of charge(SOC) of ultra capacitor in a reasonable range,and the fuel consumption can be reduced by about 20.8%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diesel forklift.Finally,the feasibility of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s experimentally verified based on the lifting energy recovery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 power forklift truck energy recovery control strategy ultra capaci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