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覆盖层能量平衡法的园艺设施覆盖材料传热系数理论解析与验证 被引量:12
1
作者 马承伟 张俊芳 +1 位作者 覃密道 刘瑞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共5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园艺设施覆盖材料传热分析以及传热系数的理论计算方法,即覆盖层能量平衡法。该方法通过覆盖层辐射传热和对流换热的能量平衡,建立全面反映覆盖材料传热各主要影响因素的传热模型,得出了传热系数的理论解析计算方法,可根... 该文提出了一种园艺设施覆盖材料传热分析以及传热系数的理论计算方法,即覆盖层能量平衡法。该方法通过覆盖层辐射传热和对流换热的能量平衡,建立全面反映覆盖材料传热各主要影响因素的传热模型,得出了传热系数的理论解析计算方法,可根据覆盖材料的红外辐射发射率、反射率和透过率等热物理特性和保温比、角系数等与覆盖层构造相关的参数以及设施内外气温、天空辐射温度、植物与室内地面温度、室外风速等工作环境条件,定量分析覆盖层的传热,得出传热系数的理论计算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设施 覆盖材料 传热系数 覆盖层能量平衡法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平衡法的原状冻土Ⅰ型非线性断裂韧度测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晓洲 吴寅 +2 位作者 王忠昶 李洪升 武俊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83-87,共5页
基于能量平衡的原理,采用冻土弯曲断裂试验模型,根据不同深度的冻胀量、冻深与时间变化规律,严格控制试样制作及试验时的温度,对原状冻土进行了断裂韧度测试试验。得出Ⅰ型直裂纹试样的GC和GC*值,从而为原状冻土的非线性断裂破坏问题的... 基于能量平衡的原理,采用冻土弯曲断裂试验模型,根据不同深度的冻胀量、冻深与时间变化规律,严格控制试样制作及试验时的温度,对原状冻土进行了断裂韧度测试试验。得出Ⅰ型直裂纹试样的GC和GC*值,从而为原状冻土的非线性断裂破坏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拓宽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状冻土 现场试验 能量平衡法 非线性断裂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能量平衡法(DEB)协调控制系统分析 被引量:69
3
作者 李希武 《中国电力》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5-69,共5页
从单元机组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出发,介绍DEB协调控制系统的结构、基础概念和主要特性,通过系统的动态行为分析,阐述单向解耦、主蒸汽压力稳定性和负荷适应性的机理,认为DEB这一控制策略是火电厂自动化的基础,对于保证机... 从单元机组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出发,介绍DEB协调控制系统的结构、基础概念和主要特性,通过系统的动态行为分析,阐述单向解耦、主蒸汽压力稳定性和负荷适应性的机理,认为DEB这一控制策略是火电厂自动化的基础,对于保证机组稳定、可靠、安全经济运行,提高利用率和延长寿命都有重要意义,经济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协调控制系统 直接能量平衡法 热量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洲荒漠交界处波文比能量平衡法适用性的气候学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黄妙芬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9-264,共6页
对广泛使用的计算蒸散和显热通量的气候学方法———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在绿洲荒漠交界处的适用性从气候学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波文化一能量平衡法在干旱区绿洲的平衡层内是适用的 ,在平衡层外及荒漠上空却失效。因而 ,应用波文比能... 对广泛使用的计算蒸散和显热通量的气候学方法———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在绿洲荒漠交界处的适用性从气候学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波文化一能量平衡法在干旱区绿洲的平衡层内是适用的 ,在平衡层外及荒漠上空却失效。因而 ,应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估算绿洲上的蒸发与显热时 ,测点的位置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文比-能量平衡法 气候学 绿洲 荒漠 蒸发 显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基于能量平衡法的风粉监测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乃君 薛玉卿 王富强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9-62,共4页
为了更准确地得到风粉混合管温度测点位置以及煤粉流量,从热平衡的角度分析了煤中水分对风粉混合带来的影响,并对能量平衡法测量煤粉锅炉风粉流量的一维模型进行了修正。根据模型,风粉混合温度测点最佳位置在风粉混合后3m处。
关键词 煤粉锅炉 能量平衡法 煤粉流量 风粉监测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文比-能量平衡法的半湿润地区葡萄园蒸发蒸腾量估算 被引量:17
6
作者 余昭君 胡笑涛 +3 位作者 冉辉 王雪梦 王文娥 何雪霞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5-183,共9页
为准确估算半湿润地区葡萄园蒸发蒸腾量,在测定气象数据的基础上,以水量平衡法的实测蒸发蒸腾量(ET)为参考,分析判断波文比-能量平衡法估算半湿润地区葡萄园蒸发蒸腾量的适用性以及整个生育期内葡萄ET的变化规律,分别采用单作物系数法(... 为准确估算半湿润地区葡萄园蒸发蒸腾量,在测定气象数据的基础上,以水量平衡法的实测蒸发蒸腾量(ET)为参考,分析判断波文比-能量平衡法估算半湿润地区葡萄园蒸发蒸腾量的适用性以及整个生育期内葡萄ET的变化规律,分别采用单作物系数法(Kc)、双作物系数法(Kcb)估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葡萄ET。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内波文比-能量平衡法与水量平衡法之间的均方根误差(RMSE)与纳什系数(NSE)分别为0.54与0.64,决定系数为0.82,说明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半湿润地区葡萄园蒸发蒸腾估算,双作物系数法比单作物系数法估算结果更为精确,计算出的双作物系数0.85、1.07、0.71可以作为本地区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园 蒸发蒸腾量 波文比-能量平衡法 单作物系数 双作物系数 半湿润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平衡法静电驱动柔性振膜微泵特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胡院林 梁鑫 +1 位作者 王文 张彧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20,共6页
从能量平衡的角度建立了静电驱动柔性振膜微泵的平衡方程,基于对压缩过程中振膜动能的考虑,改进了最小能量法压缩模型,结合均匀压力载荷下圆薄膜大挠度形变理论对静电驱动柔性振膜微泵进行理论分析。对振膜与腔体壁面贴合的压缩过程中... 从能量平衡的角度建立了静电驱动柔性振膜微泵的平衡方程,基于对压缩过程中振膜动能的考虑,改进了最小能量法压缩模型,结合均匀压力载荷下圆薄膜大挠度形变理论对静电驱动柔性振膜微泵进行理论分析。对振膜与腔体壁面贴合的压缩过程中各能量相互转化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与最小能量法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能量平衡法考虑了薄膜振动过程中的动能,故薄膜与腔体具有更大的贴合面积,且以薄膜与腔体完全贴合时作为零应力参考状态降低压缩过程中的薄膜形变势能,计算得到的静电微泵的压缩效率更高,在驱动电压为300 V时,改进的双腔模型中振膜贴合半径为4.06 mm,所得最大压升为87.08 k Pa。基于改进的模型,对双腔微泵压升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发现降低柔性薄膜厚度会使输出压力有所上升,并且减小腔体表面介电层厚度、减小腔体深度与半径可以有助于提高微泵的压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驱动微泵 能量平衡法 柔性薄膜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平衡法的光伏组件瞬态温度场预测 被引量:4
8
作者 郑秀 赵乙凡 +1 位作者 陈可 姜昌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4907-4914,共8页
为了精确预测真实气象条件下光伏组件瞬态温度场,提出一种基于能量平衡法的光伏组件瞬态温度场预测方法,该方法构建了真实气象条件下光伏组件温度场数值计算的有限差分模型,并基于实际测量的气象条件预测了阴雨和多云两种天气下光伏组... 为了精确预测真实气象条件下光伏组件瞬态温度场,提出一种基于能量平衡法的光伏组件瞬态温度场预测方法,该方法构建了真实气象条件下光伏组件温度场数值计算的有限差分模型,并基于实际测量的气象条件预测了阴雨和多云两种天气下光伏组件温度场,通过与文献实测值比较,两者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63%和1.16%,表明本研究所开发的预测模型完全可以用于任何气象条件下光伏组件的瞬态温度场预测,相比于以往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具有更加准确快速的预测能力与更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能量平衡法 有限差分 瞬态温度场 数值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平衡法及在线热效率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正满家 杜杰 王识远 《中国电力》 CSCD 1995年第12期38-41,共4页
本文从燃料燃烧的能量转换和守恒原理出发,对锅炉燃烧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现场实测,找到了一个用火焰参数代表燃料发热量的能量信号和在线热效率信号。该理论的实践证明,在不测量燃料和风量的情况下,能成功地投入燃烧自动... 本文从燃料燃烧的能量转换和守恒原理出发,对锅炉燃烧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现场实测,找到了一个用火焰参数代表燃料发热量的能量信号和在线热效率信号。该理论的实践证明,在不测量燃料和风量的情况下,能成功地投入燃烧自动控制系统,将锅炉热效率控制在最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热效率 燃烧 能量平衡法 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平衡的扁平式恒力弹簧支吊架显式设计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露露 邢庆果 +1 位作者 刚宪约 孟朋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2-507,共6页
针对扁平式恒力弹簧支吊架的设计问题,根据负载管恒力载荷做功与弹簧元件变形能的能量平衡关系,建立凸轮曲线的显式代数方程模型;为了定量考虑负载管滚柱半径的影响,基于范成原理建立凸轮曲线的修正模型;利用Adams软件,对不同设计方法... 针对扁平式恒力弹簧支吊架的设计问题,根据负载管恒力载荷做功与弹簧元件变形能的能量平衡关系,建立凸轮曲线的显式代数方程模型;为了定量考虑负载管滚柱半径的影响,基于范成原理建立凸轮曲线的修正模型;利用Adams软件,对不同设计方法得到的支吊架方案的恒力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仅需简单的显式代数运算和线性变换,即可得到比传统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更精确的结果;显式设计方法的恒力精度明显高于传统模型的恒力精度,考虑滚柱半径影响能够进一步提高凸轮曲线的设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力弹簧支吊架 凸轮曲线 能量平衡法 显式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能量函数法求解多元相平衡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建华 胡雪蛟 刘翔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4,共4页
根据孤立系统平衡时熵最大原理 ,利用已有的优化工具包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 ,使系统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化 ,求解多元相平衡问题 .作为实例 ,给出了绿色制冷剂 R32与 R1 34 a混合体系在不同压力 ( 2 0 k Pa~ 5 MPa)下平衡组分的计算结果 ... 根据孤立系统平衡时熵最大原理 ,利用已有的优化工具包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 ,使系统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化 ,求解多元相平衡问题 .作为实例 ,给出了绿色制冷剂 R32与 R1 34 a混合体系在不同压力 ( 2 0 k Pa~ 5 MPa)下平衡组分的计算结果 ;该结果同已有的实验数据吻合 .由于该方法的基础性和一般性 ,有望成为包括流体流动、浓度扩散、物质相变以及化学反应在内的复杂过程的统一的热力学处理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最小能量 非线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矩形平衡法频率测量技术的研究与改进
12
作者 陈昊 山艳 张思祥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9-151,共3页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能量矩形平衡法的频率测量算法,给出框图程序。该算法将现代测量理论与能量矩形平衡法相结合,完善LabVIEW的信号处理功能。可应用于各种波形的频率测量,能有效地减小测频误差和抗噪。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能量矩形平衡 LABVIEW 频率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间接能量平衡的锅炉汽温GPC-PID串级控制 被引量:21
13
作者 王爽心 贺飞 +1 位作者 刘如九 马海林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16,共8页
针对电站锅炉汽温对象由于存在大惯性、大时滞、非线性和难以建立精确模型,使得传统串级PID控制算法在满足AGC负荷响应快速性和准确性方面存在较大不足等问题,基于直接能量平衡思想,提出一种间接能量平衡法(IEBM)。通过IEBM构造并预测... 针对电站锅炉汽温对象由于存在大惯性、大时滞、非线性和难以建立精确模型,使得传统串级PID控制算法在满足AGC负荷响应快速性和准确性方面存在较大不足等问题,基于直接能量平衡思想,提出一种间接能量平衡法(IEBM)。通过IEBM构造并预测整定出反映变负荷工况的导前汽温设定值,把原串级控制系统中副控制器的随动控制功能改变为定值控制,从而达到间接控制锅炉主汽温和再热汽温的目的。由于系统能及时"预测"到汽温迟延受不同负荷的影响,导前汽温成为控制的主体,采用广义预测控制策略(GPC),而主回路仍然采用PID控制器,构成新型基于多模型RBF神经网络离线辨识的IEBM-GPC-PID串级控制系统。经现场实测数据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明显地提升汽温的控制效果,改善控制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蒸汽温度 间接能量平衡法 串级控制 广义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鼎湖山针阔混交林旱季能量平衡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王旭 尹光彩 +3 位作者 周国逸 闫俊华 SUN Ge 王春林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5-210,共6页
运用涡度相关(Eddy covariance,EC)法开路系统、常规微气象观测系统及土壤热通量板等设施对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旱季(2003/1/9-2003/1/23)的能量分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平均净辐射通量(Netradiation,Rn)为53.14Wm-2,与下行短波辐射具... 运用涡度相关(Eddy covariance,EC)法开路系统、常规微气象观测系统及土壤热通量板等设施对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旱季(2003/1/9-2003/1/23)的能量分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平均净辐射通量(Netradiation,Rn)为53.14Wm-2,与下行短波辐射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林冠上层EC法潜热通量(Latentheat,LE)、显热通量(Sensibleheat,Hs)实测平均值分别为57.18Wm-2、43.40Wm-2,林冠下层分别为12.61Wm-2、7.61Wm-2。白昼EC法所测得的LE和Hs数据与利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Bowenratioandenergybalance,BREB)计算出的数据相比,略偏低,而夜间及凌晨数据差异较大。土壤热通量日变化曲线呈“S”形,平均土壤热通量为-1.50Wm-2,表面土壤总热通量(Gt)仅为5cm处土壤热通量的84.0%,可见表层土壤尽管很薄,但其热储量不能忽略。将LE、Hs之和与可供能量(Rn-Gt)进行闭合,回归直线斜率为0.9128,相关系数达0.8517,与许多研究结果的60%-90%的区间相符,这说明鼎湖山涡度相关法通量观测数据是非常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湖山 针阔混交林 平衡研究 旱季 土壤热通量 季风常绿阔叶林 气象观测系统 净辐射通量 能量平衡法 ratio 日变化曲线 涡度相关 变化趋势 短波辐射 潜热通量 显热通量 表层土壤 直线斜率 相关系数 研究结果 观测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电感的混合电磁铁磁力计算方法
15
作者 申璐 张立伟 +3 位作者 修三木 张孟磊 杨长青 吕尚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6-794,共9页
为提高混合电磁铁磁力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综合考虑解析法计算速度快和有限元法计算精度高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电感的混合电磁铁磁力计算方法.首先,分析混合电磁铁电感与电流的关系,建立考虑磁饱和的非线性电感模型;然后,采用等... 为提高混合电磁铁磁力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综合考虑解析法计算速度快和有限元法计算精度高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电感的混合电磁铁磁力计算方法.首先,分析混合电磁铁电感与电流的关系,建立考虑磁饱和的非线性电感模型;然后,采用等效面电流法,将2种典型的混合电磁铁结构(结构a、结构b)等效为多电磁线圈的纯电磁铁结构,进而利用能量平衡法推导出通用于串联磁路型混合电磁铁磁力表达式,其中非线性电感的参数变量由有限元仿真法拟合得到.研究结果表明:结构a和结构b利用本文所述方法得到的电磁力计算结果与传统有限元仿真结果的平均偏差为2.54%和2.37%,结构a与实验测量的平均偏差为2.63%,且与传统有限元法相比,计算效率极大提升,即本文所述方法通过较少任务的有限元仿真得到远高于现有解析公式准确性的电磁力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电磁铁 非线性电感 能量平衡法 有限元 磁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下垫面湍流通量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刘树华 茅宇豪 +5 位作者 胡非 张称意 刘立超 梁福明 辛国君 王建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6-629,共14页
本文利用1990~1994年在中国内蒙古奈曼市半干旱地区沙丘和植被区下垫面观测的微气象数据,采用变分法、波文比能量平衡方法和空气动力学方法计算了7种下垫面(沙丘、草原、四种放牧强度的草地、玉米田)的湍流通量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本文利用1990~1994年在中国内蒙古奈曼市半干旱地区沙丘和植被区下垫面观测的微气象数据,采用变分法、波文比能量平衡方法和空气动力学方法计算了7种下垫面(沙丘、草原、四种放牧强度的草地、玉米田)的湍流通量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除沙丘和重度放牧草地外,三种方法计算的湍流通量在大多数时刻是比较一致的,相关性较高,能量闭合程度也较好.在用于计算植被相对茂盛下垫面的湍流通量时,变分法得到的结果更好一些.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地表生物量、覆盖率和植被高度相应减少,潜热和动量通量相应减小,而感热通量增大.草地等植被茂盛的下垫面能够增加垂直方向的动量输送,增加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减小风速,阻止地表沙粒的运动和沙丘的起伏,对防止沙漠化能起到较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 波文比能量平衡法 空气动力学 不同下垫面 湍流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太岳山地区辽东栎林夏季热量平衡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康峰峰 马钦彦 +1 位作者 牛德奎 曹文强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09-214,共6页
采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对暖温带具有代表性的群落辽东栎纯林夏季热量平衡进行研究 ,测定热量平衡各分量。同时用TDM(ThermalDissipationMethod)法通过测定树干液流流量通量 ,得到蒸腾耗热通量 ,进而把蒸腾和蒸发从蒸发散中分开 。
关键词 太岳山地区 辽东栎林 夏季 热量平衡 波文比能量平衡法 蒸腾热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N_2O通量测定方法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俊 于沪宁 +1 位作者 于强 谢贤群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77-385,共9页
采用空气动力学方法、波文比 /能量平衡法及密闭箱法结合气相色谱分析对农田N2 O通量进行了测定。在夏天和秋天观测前的 1~ 2周 ,148和 10 9kgNhm-2 肥料被分别施入夏玉米田和冬小麦田。实验表明 :空气动力学法与波文比 /能量平衡法测... 采用空气动力学方法、波文比 /能量平衡法及密闭箱法结合气相色谱分析对农田N2 O通量进行了测定。在夏天和秋天观测前的 1~ 2周 ,148和 10 9kgNhm-2 肥料被分别施入夏玉米田和冬小麦田。实验表明 :空气动力学法与波文比 /能量平衡法测定的N2 O通量在冬小麦田较为接近 ,在夏玉米田则相差较大。夏玉米冠层上方温湿梯度的细微变化可导致能量平衡法计算的N2 O通量发生较大离散 ,从而与空气动力学法的计算结果产生较大偏差。观测期间 ,微气象法和密闭箱法测定的农田N2 O日平均通量在夏玉米田分别为 18± 37和 8± 5ngNm-2 ·s-1;在冬小麦田分别为 43± 2 1和 6± 1ngNm-2 ·s-1。微气象法测定的农田N2 O通量高于密闭箱法的观测值 ,由此推测作物冠层可释放N2O ,其机制可能是土壤中生成的N2 O被作物的蒸腾液流输送到大气中。微气象法和密闭箱法测定的N2 O通量间的差异在冬小麦田大于夏玉米田 ,表明冬小麦释放N2 O的量大于夏玉米。这可能是冬小麦根系分布较夏玉米深的缘故。采用密闭箱法观测时 ,箱内气温发生变化 ,半小时内最高可增加10℃ ,因地温变化小 ,其对土壤中N2 O的生成并无显著影响。由于密闭箱法观测忽略或低估了植物释放的N2 O ,且箱内的边界层阻力可能高于箱外 ,其测定的地表N2 O通量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通量 空气动力学方 波文比/能量平衡法 密闭箱 冬小麦 夏玉米 边界层阻力 一氧化二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半干旱地区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能量通量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晓煜 王连喜 袁海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333-2340,共8页
根据2002~2003年宁南山区不同下垫面小气候考察资料,用能量平衡法计算了不同下垫面不同季节的感热、潜热通量.分析结果表明:(1)宁南半干旱地区夏季农田和草地的净辐射峰值可达到700 W/m2以上,土壤热通量的值比净辐射小1个量级.同类下... 根据2002~2003年宁南山区不同下垫面小气候考察资料,用能量平衡法计算了不同下垫面不同季节的感热、潜热通量.分析结果表明:(1)宁南半干旱地区夏季农田和草地的净辐射峰值可达到700 W/m2以上,土壤热通量的值比净辐射小1个量级.同类下垫面净辐射通量日积分值夏季>春季>秋季>冬季.(2)宁南半干旱山区感热输送强度以典型草地的最大,其次是禁牧草地,稀树草地的最小.春季各类下垫面地表热量平衡以感热输送为主.在春、夏、秋季的晴天,感热通量日积分值为正,冬季为负.(3)农田在夏、秋季、冬季水汽输送大于各类草地的,其次是稀树草地的,典型草地向上的水汽输送量是最小的.夏季白天农田β在0.2~0.7,稀树草地p为0.2~1.0,能量输送以潜热为主.禁牧草地β为0.2~9.2,典型草地为1.5~13.1,能量输送以感热为主.(4)宁南半干旱地区宜退耕,发展典型草原,在水分充足的山地背阴坡少量发展稀树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热 潜热 土壤热通量 退耕还草 能量平衡法 草地 农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蒸散估算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20
作者 王笑影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84,共4页
对目前国内外估算农田蒸散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包括空气动力学法、波文比 -能量平衡法、空气动力与热量平衡联立法、经验公式法和遥感方法进行了总结 ,探讨了其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预测了农田蒸散在估算研究方面的发展趋势。参 2 2。
关键词 农田蒸散 估算方 空气动力学 波文比-能量平衡法 经验公式 遥感方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