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要使用全球简单海洋资料同化分析系统(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SODA)产出的海洋再分析数据产品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发布的风场资料,通过能量学方法分析了2000—2...文章主要使用全球简单海洋资料同化分析系统(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SODA)产出的海洋再分析数据产品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发布的风场资料,通过能量学方法分析了2000—2015年夏季至秋季(6—11月)孟加拉湾涡-流相互作用特征在不同印度洋偶极子(Indian Ocean Dipole,IOD)事件发生年的表现。结果表明,在IOD负位相年更强的西南季风背景下,涡动能和涡势能的量值均较大,海洋不稳定过程更多地将平均流场的能量输向涡旋场,IOD正位相年反之。另外,研究发现孟加拉湾湾口区的涡动能在个别年份会发展出一种与气候态存在显著异常的空间分布,即在个别年份湾口中央海域异常出现涡动能极大值。通过对出现该异常现象最显著的2010年进行个例分析,发现当年的孟加拉湾海表风场发展出一个气旋式环流异常,显著地改变了海洋上层环流形态,极大地影响了平均流场与涡旋场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对维持涡动能平衡的各做功项进行诊断后发现,湾口异常海域涡动能年际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海洋内部的压强做功,其次是正压不稳定过程和平流的做功,海表风应力做功项贡献较小。展开更多
本文利用南海海洋再分析产品REDOS(Reanalysis Dataset of the South China Sea)和风场资料CCMP(Cross-Calibrated,Multi-Platform),从能量学角度探讨了1992—2011年夏季(6—9月)越南离岸流区域涡-流相互作用特征,并通过能量收支方程诊...本文利用南海海洋再分析产品REDOS(Reanalysis Dataset of the South China Sea)和风场资料CCMP(Cross-Calibrated,Multi-Platform),从能量学角度探讨了1992—2011年夏季(6—9月)越南离岸流区域涡-流相互作用特征,并通过能量收支方程诊断评估了风应力、压力梯度、正压不稳定以及平流的相对贡献。以越南离岸流的强度作为分类标准,对1992—2011年划分为正异常年、负异常年和正常年。结果表明,在正异常年,涡动能EKE(Eddy Kinetic Energy)和涡势能EPE(Eddy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极大值主要分布在越南离岸流附近;在负异常年,EKE极大值向南北两侧分散,EPE极大值向北延伸;在正常年,EKE和EPE的极值空间分布介于正负异常之间。斜压不稳定是EPE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越南离岸流影响周围海域的速度和密度分布,是斜压不稳定的主要原因。而影响EKE年际变化的因素较为复杂,压力做功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风应力做功和平流做功次之,正压不稳定最小,其中正压不稳定依赖于流速大小和由风应力旋度扰动引起的上层水平流速剪切。展开更多
文摘文章主要使用全球简单海洋资料同化分析系统(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SODA)产出的海洋再分析数据产品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发布的风场资料,通过能量学方法分析了2000—2015年夏季至秋季(6—11月)孟加拉湾涡-流相互作用特征在不同印度洋偶极子(Indian Ocean Dipole,IOD)事件发生年的表现。结果表明,在IOD负位相年更强的西南季风背景下,涡动能和涡势能的量值均较大,海洋不稳定过程更多地将平均流场的能量输向涡旋场,IOD正位相年反之。另外,研究发现孟加拉湾湾口区的涡动能在个别年份会发展出一种与气候态存在显著异常的空间分布,即在个别年份湾口中央海域异常出现涡动能极大值。通过对出现该异常现象最显著的2010年进行个例分析,发现当年的孟加拉湾海表风场发展出一个气旋式环流异常,显著地改变了海洋上层环流形态,极大地影响了平均流场与涡旋场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对维持涡动能平衡的各做功项进行诊断后发现,湾口异常海域涡动能年际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海洋内部的压强做功,其次是正压不稳定过程和平流的做功,海表风应力做功项贡献较小。
文摘本文利用南海海洋再分析产品REDOS(Reanalysis Dataset of the South China Sea)和风场资料CCMP(Cross-Calibrated,Multi-Platform),从能量学角度探讨了1992—2011年夏季(6—9月)越南离岸流区域涡-流相互作用特征,并通过能量收支方程诊断评估了风应力、压力梯度、正压不稳定以及平流的相对贡献。以越南离岸流的强度作为分类标准,对1992—2011年划分为正异常年、负异常年和正常年。结果表明,在正异常年,涡动能EKE(Eddy Kinetic Energy)和涡势能EPE(Eddy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极大值主要分布在越南离岸流附近;在负异常年,EKE极大值向南北两侧分散,EPE极大值向北延伸;在正常年,EKE和EPE的极值空间分布介于正负异常之间。斜压不稳定是EPE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越南离岸流影响周围海域的速度和密度分布,是斜压不稳定的主要原因。而影响EKE年际变化的因素较为复杂,压力做功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风应力做功和平流做功次之,正压不稳定最小,其中正压不稳定依赖于流速大小和由风应力旋度扰动引起的上层水平流速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