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支座布置下组合基础隔震结构能量反应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赵大海 刘伟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9-274,共6页
通过对5种不同支座布置方案的组合基础隔震结构施加不同场地条件下的双向水平地震波,研究了场地类别和地震波加速度峰值及支座布置方式对结构总输入能量的影响,并进行了耗能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地震波峰值的增大,结构总输入能量增大;相... 通过对5种不同支座布置方案的组合基础隔震结构施加不同场地条件下的双向水平地震波,研究了场地类别和地震波加速度峰值及支座布置方式对结构总输入能量的影响,并进行了耗能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地震波峰值的增大,结构总输入能量增大;相同地震峰值条件下,场地土越软,总的输入能量越大;组合隔震结构应用于软土场地时隔震层滞回耗能比更大,隔震效果更好;组合隔震结构两种支座中选择分散布置方案时,隔震层耗能比更大,隔震效果优于支座集中布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基础隔震结构 能量反应分析 场地条件 支座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地震能量反应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蒋庆 叶献国 常磊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8-32,共5页
利用小波变换将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分解成若干小波分量,把每条小波分量当作一条"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和1栋七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作用,对各频段"地震动加速度记录"作用下结构能量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 利用小波变换将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分解成若干小波分量,把每条小波分量当作一条"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和1栋七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作用,对各频段"地震动加速度记录"作用下结构能量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地震动加速度记录"的总输入能之和与原始地震动加速度记录总输入能几乎相等,而各频段能量反应并不一样。这为今后找出结构能量反应与地震波频率特征、结构基本周期之间的定量关系开辟出一条捷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小波变换 多分辨率分析 能量反应分析 地震波频率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理论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汪梦甫 糜永红 《工程抗震》 2004年第2期15-16,14,共3页
本文从能量的观点出发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在计算中采用了五分段刚度的杆单元模型和考虑各垂直杆剪切刚度的多垂直杆单元模型,并考虑了杆件的轴力--弯矩的相互作用及P-△效应的影响。算例分析表明,结构的... 本文从能量的观点出发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在计算中采用了五分段刚度的杆单元模型和考虑各垂直杆剪切刚度的多垂直杆单元模型,并考虑了杆件的轴力--弯矩的相互作用及P-△效应的影响。算例分析表明,结构的能量反应分布与阻尼模型的选取密切相关,结构的地震反应及破损过程与结构能量的吸收、耗散过程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框架——剪力墙结构 非线性 地震反应 能量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尼对结构能量反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糜永红 汪梦甫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148-149,共2页
采用不同的阻尼模型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能量反应分析,在计算中采用五分段模型和考虑各垂直杆剪切刚度的多垂直抒单元模型,并考虑了杆件的轴力-弯矩的相互作用及P-△效应的影响。算例分析表明,阻尼对结构的能量反应有重要... 采用不同的阻尼模型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能量反应分析,在计算中采用五分段模型和考虑各垂直杆剪切刚度的多垂直抒单元模型,并考虑了杆件的轴力-弯矩的相互作用及P-△效应的影响。算例分析表明,阻尼对结构的能量反应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剪力墙结构 阻尼模型 能量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