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段能量计算法的列车安全防护方法
1
作者 王许超 吕新军 +1 位作者 常鸣 洪海珠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8-32,共5页
[目的]为了缩短安全防护距离,提高列车运营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分段能量计算法的列车安全防护方法。[方法]从列车紧急制动过程的阶段划分出发,深入阐述了列车超速防护计算的方法及计算过程。基于实际案例的相关数据,根据列车速度条件和轨... [目的]为了缩短安全防护距离,提高列车运营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分段能量计算法的列车安全防护方法。[方法]从列车紧急制动过程的阶段划分出发,深入阐述了列车超速防护计算的方法及计算过程。基于实际案例的相关数据,根据列车速度条件和轨道情况,采用分段能量计算法计算列车安全制动距离,并以固定减速度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及结论]分段能量计算法能够明显减少制动距离,从而缩短列车安全防护距离,使运营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自动防护 分段能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护层接地线电流和分段TKEO的电缆早期故障检测方法
2
作者 王晓卫 魏春燕 +1 位作者 王毅钊 张志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7-58,共12页
电缆早期故障放电持续时间短,故障特征微弱,难以触发常规的过电流保护,故障查找困难。若不及时检测和处理,故障会逐步恶化,并在一定时间内发展成永久性故障。针对中压配电网极易发生电缆早期故障且难以灵敏可靠地检测故障的问题,提出了... 电缆早期故障放电持续时间短,故障特征微弱,难以触发常规的过电流保护,故障查找困难。若不及时检测和处理,故障会逐步恶化,并在一定时间内发展成永久性故障。针对中压配电网极易发生电缆早期故障且难以灵敏可靠地检测故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护层接地线电流和分段Teager-Kaiser能量算子(Teager-Kaiser energy operator, TKEO)的电缆早期故障检测方法。首先,采用最优变分模态分解(optimal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OVMD)对护层接地线电流信号进行分解,利用中心频率法确定最优分解数,获得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mode function, IMF)。然后,计算各模态的脉冲因子和余弦相似度,遴选出最具故障特征的模态分量。其次,结合分段TKEO的导数分析信号的能量变化特征。最后,计算每段TKEO的导数最大值与前一段TKEO导数最大值的比值,设置合理阈值进行故障检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检测电缆状态,实现早期故障检测,保证了检测的灵敏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故障 分段Teager-Kaiser能量算子 脉冲因子 余弦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VMD和时-频分段能量熵特征的过电压信号识别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冬锋 陈盛开 +2 位作者 刘晓军 高磊 王永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597-4604,共8页
针对目前电网对过电压信号识别研究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mode decomposition,VMD)和时-频分段能量熵特征的过电压信号识别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VMD方法将过电压信号分解为一系列模态分量(band-limite... 针对目前电网对过电压信号识别研究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mode decomposition,VMD)和时-频分段能量熵特征的过电压信号识别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VMD方法将过电压信号分解为一系列模态分量(band-limitedintrinsicmodefunctions,BLIMFs),并通过自适应模态统一选择的方法,选择待提取特征模态;然后,对各层BLIMF时间轴等长分段,在此基础上提取时-频分段能量熵特征,并组合得特征向量;最后,通过LibSVM构建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多分类器对过电压信号训练,完成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解决了传统VMD不能自适应分解的问题,克服了传统能量熵对信号局部特征描述不清的缺陷,满足当下对过电压在线识别的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电压 信号识别 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 时-频分段能量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香农能量与结构特征提取的心电R波检测方法
4
作者 张靖峰 谢志军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7,共9页
R波检测是采用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评估心率变异性与检测其他特征波的基础。针对便携式采集环境中受运动伪迹与噪声影响的ECG记录存在R波检测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香农能量与结构特征提取的R波检测方法。首先... R波检测是采用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评估心率变异性与检测其他特征波的基础。针对便携式采集环境中受运动伪迹与噪声影响的ECG记录存在R波检测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香农能量与结构特征提取的R波检测方法。首先采用平稳小波变换(Stationary Wavelet Transforms, SWT)提取原始ECG信号中的R波主要成分,然后通过分段香农能量增强R波特征信息,利用Hilbert变换的正交性质提取候选点,再采用结构特征分析校验候选点,最后根据心率标准优化结果,实现检测R波。将该方法应用4个典型ECG数据库,并与4种应用广泛的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在3个受噪声影响的ECG数据库检测实验中,该方法在R波检出个数方面分别提高了1.7%、20.17%与30.18%以上,F1分数指标上分别至少提高了1.3%、5.12%和4.7%。在临床ECG数据库检测实验中,所提方法的灵敏度、阳性准确率与F1分数均达到了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信号 R波检测 平稳小波变换 分段香农能量 结构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载丝电爆炸提高沉积能量的研究
5
作者 白洋伟 张爱华 +2 位作者 段靖邦 王琦 朱亮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0-96,共7页
在丝电爆过程中,金属丝的沉积能量是决定爆炸效果的关键参数。在研发连续送丝电爆装置的基础上,提出带载丝电爆炸提高金属丝沉积能量的方法。根据金属丝在电爆过程中的相变理论及旁路并联电阻的非线性时变性,建立了金属丝负载的电阻-能... 在丝电爆过程中,金属丝的沉积能量是决定爆炸效果的关键参数。在研发连续送丝电爆装置的基础上,提出带载丝电爆炸提高金属丝沉积能量的方法。根据金属丝在电爆过程中的相变理论及旁路并联电阻的非线性时变性,建立了金属丝负载的电阻-能量分段模型。使用带载丝和裸丝分别开展电爆炸实验,同步采集丝电爆过程中的放电波形并分析计算,探究带载丝电爆炸相关机理以及沉积能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电爆炸前期,由于载丝带具有绝缘性,其旁路并联电阻大于裸丝,从而使得带载丝电阻大于裸丝;随着欧姆加热的进行,带载丝中液态金属沿轴向由两端向中间聚集,加快了电爆炸相变过程,等效电阻减小,延缓了沿面击穿过程,从而获得更多的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丝电爆 带载丝 沉积能量 电阻-能量分段模型 沿面击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重同步压缩的高动态信号捕获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程凌峰 倪淑燕 +1 位作者 陈世淼 廖育荣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2-619,共8页
为了解决高速飞行器通信时的高动态信号捕获问题,根据多普勒变化特点,将信号建模为非线性调频信号,采用时频分析的方式提取瞬时频率,设计了一种基于多重同步压缩(Multisynchro Squeezing Transform,MSST)的时频分析方法,有效提高了时频... 为了解决高速飞行器通信时的高动态信号捕获问题,根据多普勒变化特点,将信号建模为非线性调频信号,采用时频分析的方式提取瞬时频率,设计了一种基于多重同步压缩(Multisynchro Squeezing Transform,MSST)的时频分析方法,有效提高了时频能量聚集能力和鲁棒性。为了避免时频图起始点选择错误引起的频率估计误差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段能量泛函最小化法,将时频面分成多个部分,向前向后分别提取脊线,提高了低信噪比下频率估计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对6 Ma、40g、100 g/s的高动态信号,相比传统时频分析方法频率估计精度提高50%以上,所提方法捕获概率可达到95%以上,对低信噪比高动态信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动态信号捕获 非线性调频 多重同步压缩(MSST) 分段能量泛函最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膨胀气流作用下灭弧防雷装置截断电弧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巨丰 李世荣 +3 位作者 王子洋 白鉴知 欧芳志 冯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13-1519,共7页
为了解决配网线路的雷击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的防雷性能,利用"气吹灭弧"的方法,研制了一种能够抑制工频建弧过程的自膨胀气流灭弧防雷装置。研究了电弧路径控制、电弧突变拐点、电弧弧柱能量分段、自膨胀气流形成与灭弧机理,建立了自膨... 为了解决配网线路的雷击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的防雷性能,利用"气吹灭弧"的方法,研制了一种能够抑制工频建弧过程的自膨胀气流灭弧防雷装置。研究了电弧路径控制、电弧突变拐点、电弧弧柱能量分段、自膨胀气流形成与灭弧机理,建立了自膨胀气流耦合工频续流电弧的数学模型,运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管道内自膨胀气流截断电弧的微观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还进行了该防雷装置截断电弧试验,并借助高速摄像机捕捉了该防雷装置截断电弧的详细情况。结果表明:自膨胀气流灭弧防雷装置内部的特殊空间结构可以改变电弧发展路径,迫使电弧弧柱形成多个断点,延长后续工频电弧的暂态发展时间;自膨胀灭弧气流能在0.7 ms时间内完全熄灭电弧并抑制重燃;灭弧防雷装置内的建弧过程与灭弧过程几乎同时进行。工频续流电弧在暂态发展初期就将受到自膨胀灭弧气流的深度抑制,在电弧还未发展成熟且能量较小时会被自膨胀气流熄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网线路 灭弧防雷装置 自膨胀气流 能量分段 电弧 流体力学软件FLU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承故障动态检测的迭代交叉信息熵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丁建明 林建辉 +1 位作者 尹燕莉 杨强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58-1061,共4页
将小波包变换和迭代交叉信息熵有机结合,从检测信号信息量差异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设备故障动态检测的新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动态选取时间相邻的两帧振动信号,对两帧信号作小波包分解得到等频宽的分解信号,计算分解信号不同时间段的... 将小波包变换和迭代交叉信息熵有机结合,从检测信号信息量差异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设备故障动态检测的新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动态选取时间相邻的两帧振动信号,对两帧信号作小波包分解得到等频宽的分解信号,计算分解信号不同时间段的能量,得到信号的尺度分段时间能量矩阵,以尺度分段时间能量矩阵作为一种信息的划分,计算两帧信号的迭代交叉熵,用熵值来表征信号的差异性而检测出故障。检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检测的实时性好、准确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故障 小波包分解 尺度分段时间能量矩阵 迭代交叉熵 动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