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uck-Boost变换器的能量传输模式及输出纹波电压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刘树林 刘健 钟久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38-843,共6页
根据电感电流最小值与输出电流的比较,将Buck-Boost变换器的能量传输模式(ETM)分为完全电感供能模式(CISM)和不完全电感供能模式(IISM),得出了CISM和IISM的临界条件和临界电感.将电感电流最小值与零和输出电流进行比较,得出Buck-Boost... 根据电感电流最小值与输出电流的比较,将Buck-Boost变换器的能量传输模式(ETM)分为完全电感供能模式(CISM)和不完全电感供能模式(IISM),得出了CISM和IISM的临界条件和临界电感.将电感电流最小值与零和输出电流进行比较,得出Buck-Boost变换器存在三种工作模式,即CISM、不完全电感供能且连续导电模式(IISM-CCM)和不完全电感供能且不连续导电模式(IISM-DCM).推导出了变换器工作于三种模式时的输出纹波电压表示式,指出对于给定负载、电容和开关频率的Buck-Boost变换器,CISM的输出纹波电压最小且与电感无关,而IISM-CCM和IISM-DCM的输出纹波电压较大且随电感减小而增大.CISM和IISM的临界电感即为使得变换器的输出纹波电压最低的最小电感.文中给出实例,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但因未考虑器件参数输出纹波电压略高于理论分析值,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BOOST变换器 能量传输模式 临界电感 输出纹波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下垫面水分与能量传输模式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和平 刘树华 桑建国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49-461,共13页
首先从简单生物圈模式( Sim ple Biosphere Model) 的物理模型出发,对其控制方程进行了修改。土壤温度使用求解热传导方程得到,土壤湿度使用了水汽扩散方程、 Darcy 的水流方程同时求解得到,目的是使... 首先从简单生物圈模式( Sim ple Biosphere Model) 的物理模型出发,对其控制方程进行了修改。土壤温度使用求解热传导方程得到,土壤湿度使用了水汽扩散方程、 Darcy 的水流方程同时求解得到,目的是使简单生物圈模式既能在有植被下垫面使用,又能扩展到考虑水汽运动的沙漠地区使用。为了检验修改后的模式能适用于计算不同下垫面的地气之间水分和能量交换,选择了草原、森林和沙漠三种类型,在4 个不同的实验点得到的资料,进行了单点模式( O F F L I N E) 检验。结果表明,修改后的简单生物圈模式模式可使用于不同下垫面地气之间水分和能量交换,尤其是解决了沙漠地区水热传输的模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生物圈模式 水汽运动 下垫面 能量传输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型CCM Boost变换器能量传输模式 被引量:6
3
作者 杨平 许建平 +1 位作者 张士宇 张斐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4-49,共6页
为了分析二次型CCM Boost变换器输出电压纹波特性,研究其能量传输模式。根据电感电流谷值与负载输出电流的关系,分析二次型CCM Boost变换器在开关管关断期间的能量传输模式,即完全电感供能模式(CISM)和不完全电感供能模式(IISM)。分析... 为了分析二次型CCM Boost变换器输出电压纹波特性,研究其能量传输模式。根据电感电流谷值与负载输出电流的关系,分析二次型CCM Boost变换器在开关管关断期间的能量传输模式,即完全电感供能模式(CISM)和不完全电感供能模式(IISM)。分析在忽略输出电容等效串联电阻和存在输出电容等效串联电阻两种情况下,工作于CISM和IISM模式的二次型CCM Boost变换器的输出电压纹波特性,得出CISM与IISM模式的临界电感值和临界工作条件。分析结果表明,当二次型CCM Boost变换器工作于CISM模式,且忽略输出电容等效串联电阻时,输出电压纹波仅由开关管导通期间输出电容电压的下降幅度决定,与电感无关;而当存在输出电容等效串联电阻时,工作于CISM模式比IISM模式具有更小的输出电压纹波。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型Boost变换器 临界电感 输出电压纹波 等效串联电阻 能量传输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反激组合变换器的能量传输模式及输出纹波电压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树林 曹剑 +2 位作者 胡传义 严纪志 王传良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47-1656,共10页
为给正-反激组合变换器的设计和研制提供理论指导,对其能量传输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反激部分工作于连续导电模式(CCM)和不连续导电模式(DCM)时分别存在六种和四种能量传输模式,并推导出各工作模式之间的临界电感,分析得出反激部分工作... 为给正-反激组合变换器的设计和研制提供理论指导,对其能量传输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反激部分工作于连续导电模式(CCM)和不连续导电模式(DCM)时分别存在六种和四种能量传输模式,并推导出各工作模式之间的临界电感,分析得出反激部分工作于CCM时对应各能量传输模式的变压器临界电感随电感的减小而增大。推导出各模式的输出纹波电压解析式并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反激部分工作于不完全电感供能时,输出纹波电压随变压器电感的增大而减小;而工作于完全电感供能时,却与变压器电感无关,且随电感的减小而减小,此时,仅需较小的输出滤波电容和电感就可满足输出纹波电压指标要求。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反激 能量传输模式 临界电感 输出纹波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错控制双输入Boost变换器的能量传输模式及输出纹波电压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皇金锋 韩梦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3022-3033,共12页
多输入Boost变换器较传统并联方式工作的Boost变换器而言,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增益高、控制方式灵活等优点,因此在新能源联合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多输入Boost变换器存在多个输入电压及功率开关管,导致其供能模... 多输入Boost变换器较传统并联方式工作的Boost变换器而言,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增益高、控制方式灵活等优点,因此在新能源联合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多输入Boost变换器存在多个输入电压及功率开关管,导致其供能模式及输出纹波电压较传统Boost变换器要复杂得多。为给多输入Boost变换器的分析和设计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该文对采用交错控制的双输入Boost变换器供能模式及输出纹波电压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电感L1存在完全电感供能模式(CISM)、不完全电感供能模式(IISM)和断续导电模式(DCM)三种供能模式;电感L2存在连续导电模式(CCM)和DCM两种供能模式。推导出各供能模式的临界电感,得到各供能模式的输出纹波电压解析式,据此给出双输入Boost变换器参数设计方法。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输入Boost变换器 能量传输模式 临界电感 输出纹波电压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能量传输模式及输出纹波电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永秀 蔡培军 +1 位作者 李明庚 王骑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9-125,共7页
为了给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的设计和制作提供理论指导,对其能量传输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根据流过副边整流二极管电流的连续与断续状态,将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划分为连续导电模式(CCM)和不连续导电模式(DCM),发现其工作于CCM时,存在2种能量... 为了给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的设计和制作提供理论指导,对其能量传输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根据流过副边整流二极管电流的连续与断续状态,将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划分为连续导电模式(CCM)和不连续导电模式(DCM),发现其工作于CCM时,存在2种能量传输模式;工作于DCM时,存在1种能量传输模式.推导出各模式的输出纹波电压解析式并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变换器工作于DCM模式时,输出纹波电压随变压器电感和箝位电容的增大而减小;工作于CCM模式时,输出纹波电压与变压器电感无关,随箝位电容的增大而减小.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箝位反激 能量传输模式 输出纹波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中充电模式下的电动汽车调频策略 被引量:47
7
作者 姚伟锋 赵俊华 +3 位作者 文福拴 薛禹胜 陈凤云 李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9-76,共8页
由集中充电站、充换电站、配送站、充电桩等有机组成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网络建设是应对人口密集地区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的一种较为合理的商业模式。针对集中充电统一配送这种换电模式,考虑到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价格不确定性对电动汽... 由集中充电站、充换电站、配送站、充电桩等有机组成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网络建设是应对人口密集地区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的一种较为合理的商业模式。针对集中充电统一配送这种换电模式,考虑到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价格不确定性对电动汽车集中充电站有序充电及提供调频容量服务决策的影响,基于对调频容量调用比例和电池损耗成本的分析,构建了单向和双向两种能量传输模式下,电动汽车集中充电站在日前能量市场和日前调频市场协同调度的鲁棒优化模型,以合理制定次日各交易时段的充电计划与所提供的调频服务容量。之后,采用IBM公司开发的高效商业求解器CPLEX 12.2对所发展的鲁棒优化模型进行求解。最后,以一个为8个电池配送站提供充电服务的集中充电站为例,说明了所发展的模型与方法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集中充电站 单向能量传输模式 双向能量传输模式 协同调度 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型Boost变换器工作模式及输出电压纹波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杨平 许建平 +1 位作者 董政 周国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0-118,共9页
根据二次型Boost变换器输入电感和储能电感的工作模式,划分了二次型Boost变换器的工作模式区域,并分析了不同能量传输模式时输出电压的纹波特性。根据储能电感电流谷值与输出电流的关系,分析了二次型Boost变换器在开关管关断期间的能量... 根据二次型Boost变换器输入电感和储能电感的工作模式,划分了二次型Boost变换器的工作模式区域,并分析了不同能量传输模式时输出电压的纹波特性。根据储能电感电流谷值与输出电流的关系,分析了二次型Boost变换器在开关管关断期间的能量传输模式:完全电感供能模式(CISM)和不完全电感供能模式(IISM),得出了CISM与IISM的临界电感值和临界工作条件。当储能电感工作于连续导电模式(CCM)时,二次型Boost变换器既可以工作于CISM,也可以工作于IISM;当储能电感工作于不连续导电模式(DCM)时,二次型Boost变换器只能工作于IISM。对于给定输入电感、负载、电容和开关频率的二次型Boost变换器,当储能电感工作于CCM-CISM模式时,输出电压纹波最小,输出电压纹波仅由开关管导通期间输出电容电压的下降幅度决定,与储能电感无关;而当储能电感工作于DCM-IISM模式时,输出电压纹波最大,输出电压纹波随着储能电感的减小而增大。最后,通过试验装置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型Boost变换器 临界电感值 输出电压纹波 能量传输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关电感的二次型Buck-Boost变换器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树林 王斌 +1 位作者 朱高中 王航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90-197,共8页
为降低基本二次型Buck-Boost变换器输入电感电流应力,提出一种基于开关电感的二次型Buck-Boost变换器。详细分析变换器在L_(1)-CCM、L_(2)-CCM、L_(3)-CCM下的能量传输过程,指出在该模式下电感L_(1)、L_(2)取值是否相等仅对变换器的工... 为降低基本二次型Buck-Boost变换器输入电感电流应力,提出一种基于开关电感的二次型Buck-Boost变换器。详细分析变换器在L_(1)-CCM、L_(2)-CCM、L_(3)-CCM下的能量传输过程,指出在该模式下电感L_(1)、L_(2)取值是否相等仅对变换器的工作模态有影响;对该模式下的基本关系进行推导,得出变换器电压增益,输入电感电流应力表达式,并分别给出电感L_(1)、L_(2)和L_(3)的连续导通模式(CCM)和断续导通模式(DCM)临界条件与临界电感取值。与基本二次型Buck-Boost相比变换器增益提高了两倍,输入电感电流应力降低了近一倍。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电路的可行性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型 BUCK-BOOST 开关电感 能量传输模式 临界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