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按比例缩小SiGe HBT能量传输模型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垚 刘嵘侃 +1 位作者 傅湘宁 徐婉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5-600,共6页
针对用传统的漂移扩散模型分析小尺寸SiGe HBT的局限性,采用新的能量传输模型.通过分析建立了小尺寸SiGe HBT(考虑Ge含量)的玻尔兹曼方程,得到不同区域电子温度的分布;并比较了不同基区宽度、不同Ge梯度下的电子温度曲线.结果发现在基... 针对用传统的漂移扩散模型分析小尺寸SiGe HBT的局限性,采用新的能量传输模型.通过分析建立了小尺寸SiGe HBT(考虑Ge含量)的玻尔兹曼方程,得到不同区域电子温度的分布;并比较了不同基区宽度、不同Ge梯度下的电子温度曲线.结果发现在基区很薄的情况下,电子从基区向集电区渡越时,其温度逐渐升高,且大大高于晶格温度,且不同基区宽度基区电子温度变化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锗 异质结双极晶体管 能量传输模型 电子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传输模型的QCM负载效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艳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1-654,共4页
为准确、有效地区分引起石英晶体微天平(QCM)频偏的质量效应与阻尼效应,运用能量传输模型(ETM)的基本原理,推导出液体粘度和密度的乘积与石英晶体谐振器表面最大的振动幅度之间的显性函数关系式。可通过测试QCM的谐振频率与幅值信息将... 为准确、有效地区分引起石英晶体微天平(QCM)频偏的质量效应与阻尼效应,运用能量传输模型(ETM)的基本原理,推导出液体粘度和密度的乘积与石英晶体谐振器表面最大的振动幅度之间的显性函数关系式。可通过测试QCM的谐振频率与幅值信息将其负载效应分开,为QCM免疫传感器在医学中的诊断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免疫传感器 能量传输模型(etm) 质量负载 阻尼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能量收集印刷天线仿真模型中长丝机织物结构简化方法及有效性
3
作者 郑聪 胡吉永 蒋金华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6-46,共11页
获得仿真精确度高且计算成本低的仿真模型是高效设计织物基丝网印刷射频能量收集天线的基础。本文构建了长丝机织物天线基底的几种不同简化结构特征的仿真模型,采用HFSS仿真软件模拟了织物仿真模型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且以孔隙率和粗糙... 获得仿真精确度高且计算成本低的仿真模型是高效设计织物基丝网印刷射频能量收集天线的基础。本文构建了长丝机织物天线基底的几种不同简化结构特征的仿真模型,采用HFSS仿真软件模拟了织物仿真模型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且以孔隙率和粗糙度为变量参数化分析了具有不同仿真结构基底的天线性能差异,并实际制备了几种不同简化结构基底的天线。结果表明:通过对比反射率和透射率发现,细观交织结构可以等效为具有孔洞和/或凹凸结构模型,均匀结构模型基底的天线辐射性能、增益及效率都显著偏高。进一步以射频能量收集为场景的模型有效性及验证结果表明,仿真模拟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吻合良好,且不同简化结构基底的天线性能也无显著性差异。在超高频范围内,不同简化结构基底的天线最大传输距离达220 cm,在1 m处的单位面积接收信号强度在8.442 mW/cm^(2)以上,天线输出电压和能量转换效率可分别达135 mV、60%。因此,为节约计算成本,就孔隙率不超过30%且粗糙度在5.39μm以下的长丝平纹机织物基底,在丝网印刷超高频射频能量收集天线仿真模拟中可将其等效为均匀介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能量收集 天线 织物基底 仿真模型 织物结构 孔隙率 传输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能量法模型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疏许健 张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32,共5页
感应耦合无线电能传输(ICPT)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目前采用电路模型的分析方法,由于该方法无法深入了解ICPT系统能量传输的过程,所以提出了一种ICPT系统的能量法建模方法,建立了串联—串联(SS)、串联—并联(SP)、并联—串联(PS)和并联—并... 感应耦合无线电能传输(ICPT)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目前采用电路模型的分析方法,由于该方法无法深入了解ICPT系统能量传输的过程,所以提出了一种ICPT系统的能量法建模方法,建立了串联—串联(SS)、串联—并联(SP)、并联—串联(PS)和并联—并联(PP)型4种ICPT系统的能量法模型,分析了能量法模型与耦合模型的相互关系,研究了它们的等效性及数学意义上的等效条件,并通过MATLAB仿真研究,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此外,目前ICPT系统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MCRWPT)系统原理相混淆,因而基于能量法模型分析了ICPT系统与MCRWPT系统在原理上的区别,得出只有在谐振、弱耦合、高品质因数的物理条件下,SS型ICPT系统才与MCRWPT系统等效,由此阐明了ICPT系统与MCRWPT系统原理上的差异性,为进一步精确设计和优化ICPT系统与MCRWPT系统设计提供了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感应耦合 磁耦合谐振 能量模型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井下电磁能量收集的功率传输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晓明 满忠诚 赵端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6-63,共8页
为了将电磁能量收集技术应用到煤矿井下,采用实验测量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电磁能量收集的功率传输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微波在巷道中路径损耗的一般表达式;提出了一种用于井下巷道的功率传输模型,有效解决矩形、拱形巷道内近距离电磁能... 为了将电磁能量收集技术应用到煤矿井下,采用实验测量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电磁能量收集的功率传输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微波在巷道中路径损耗的一般表达式;提出了一种用于井下巷道的功率传输模型,有效解决矩形、拱形巷道内近距离电磁能量传输效率的计算问题。仿真和实验分析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同时表明,功率衰减受路径衰减指数的影响较大,提升发射功率不是提升充电效果的最佳选择,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获得最佳接收功率,应根据接收机所处位置合理选取天线极化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能量收集 功率传输模型 路径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模型 被引量:30
6
作者 张志东 孙雨耕 +1 位作者 刘洋 杨挺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29-1034,共6页
随机抛洒的无线传感器节点形成何种逻辑拓扑结构将直接影响高层通信协议和网络运行能耗,而合理使用有限能量资源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核心问题.基于传感器节点工作能耗分布特点和数据传输能耗模型,建立传感器节点能量模型和网络传输... 随机抛洒的无线传感器节点形成何种逻辑拓扑结构将直接影响高层通信协议和网络运行能耗,而合理使用有限能量资源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核心问题.基于传感器节点工作能耗分布特点和数据传输能耗模型,建立传感器节点能量模型和网络传输模式模型,对单跳传输和多跳传输两种方式下的网络总能耗和单节点能耗进行理论计算,并分析不同网络拓扑结构对网络能耗和网络运行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推导出不同网络拓扑结构和传输模式下无线传感器网络总能量消耗公式和网络能耗分布规律,为设计能量有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提供指导,为实现无线传感器服务质量体系下的高层通信协议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能量模型 传输模式 生存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ZT的超声波无接触能量传输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邹玉炜 黄学良 +1 位作者 柏杨 谭林林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4-150,共7页
给出一种基于PZT的超声波无接触能量传输系统。通过机电等效和类比的方法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结合声波能量传输理论和电路理论对系统模型进行了分析,推导出控制系数的表达式及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和负载功率表达式,通过实... 给出一种基于PZT的超声波无接触能量传输系统。通过机电等效和类比的方法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结合声波能量传输理论和电路理论对系统模型进行了分析,推导出控制系数的表达式及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和负载功率表达式,通过实验研究了负载阻抗与负载功率及传输距离与负载功率之间的关系。当换能器间发生共振时,系统能量的传输达到最大值;当系统参数和传输距离一定时,负载功率的大小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并存在一个最大值;负载功率和系统效率随传输距离的变大而减小。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将超声波作为媒介可以摆脱隔板电能传输的局限性,在一定有效距离范围内进行无接触电能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接触能量传输 共振 气介质换能器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耦合共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31
8
作者 沈娜 李长生 张合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735-2741,共7页
为探索磁耦合共振无线能量传输机理,研究传输参数与传输性能间的关系,基于互感耦合理论,建立了磁耦合共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电路模型,推导出系统共振角频率解析表达式,揭示了共振角频率随收发端距离由近至远过程中,由一个分裂至两个又... 为探索磁耦合共振无线能量传输机理,研究传输参数与传输性能间的关系,基于互感耦合理论,建立了磁耦合共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电路模型,推导出系统共振角频率解析表达式,揭示了共振角频率随收发端距离由近至远过程中,由一个分裂至两个又恢复至一个的规律;指出因空心线圈的低耦合系数特性,工程中仅会观察到由两个合并为一个的过程。利用Or-CAD仿真软件和实验手段对系统传输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系统传输特性的变化规律与理论分析相吻合,所求得的共振角频率数学公式的计算精度高,与仿真结果误差在±1%以内,能够准确描述系统的能量传输特性。所建模型为高效率磁耦合共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耦合共振 无线能量传输 电路模型 共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安全性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接收线圈优化设计 被引量:6
9
作者 贾智伟 颜国正 +1 位作者 石煜 朱柄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27-1131,共5页
分析了电磁生物安全性和人体内接收线圈温升安全性对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接收线圈设计带来的约束,建立了以能量传输效率为目标函数、以安全性和能量需求为约束条件的最优化模型,以实现接收线圈的优化设计.应用最优化模型对胶囊内窥镜的... 分析了电磁生物安全性和人体内接收线圈温升安全性对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接收线圈设计带来的约束,建立了以能量传输效率为目标函数、以安全性和能量需求为约束条件的最优化模型,以实现接收线圈的优化设计.应用最优化模型对胶囊内窥镜的接收线圈进行优化设计,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电磁生物安全性 体内温升安全性 最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囊内窥镜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人体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辛文辉 颜国正 王文兴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9-724,共6页
采用电磁感应方式为体内胶囊内窥镜供能时,人体必然暴露于发射线圈产生的强电磁场中。本研究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在包含62种人体组织、分辨率为0.33 mm×0.33 mm×2 mm的三维真实人体仿真模型上求解人体不同组织在该电磁场中的... 采用电磁感应方式为体内胶囊内窥镜供能时,人体必然暴露于发射线圈产生的强电磁场中。本研究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在包含62种人体组织、分辨率为0.33 mm×0.33 mm×2 mm的三维真实人体仿真模型上求解人体不同组织在该电磁场中的感应电流密度和比吸收率,并根据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安全性标准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表明,发射功率为25 W,谐振频率为266.5 kHz的能量传输系统产生的电磁场对人体是安全的。本研究为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奠定了生物安全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能量传输 电磁感应 全人体电磁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拓扑结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模型 被引量:10
11
作者 魏永红 李科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31-1735,共5页
能耗效率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为了提高网络能耗效率,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能量模型是非常必要的。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层次拓扑结构模型,根据传感器节点工作能耗特点和在网络中承担的不同角色,推导出普通传感器节... 能耗效率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为了提高网络能耗效率,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能量模型是非常必要的。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层次拓扑结构模型,根据传感器节点工作能耗特点和在网络中承担的不同角色,推导出普通传感器节点、簇头节点能耗模型;并对单跳和多跳两种传输方式的网络能耗以及能耗最小时的最优簇头数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对比了不同传输方式的网络能耗。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网络能耗和最优簇头数公式,将为设计能量有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算法和通信协议提供指导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层次拓扑结构 能量模型 单跳传输 多跳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的引信用能量和信息无线同步传输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长生 张合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7-542,共6页
针对长距离(米级)条件下武器系统对能量和信息高效率、高质量同步传输的要求,为解决目前普遍采用的电磁感应装定方式仅适合短距离(毫米级)传输的问题,基于磁共振理论,提出利用一对处于磁共振强耦合状态的分离线圈实现装定器与弹药引信... 针对长距离(米级)条件下武器系统对能量和信息高效率、高质量同步传输的要求,为解决目前普遍采用的电磁感应装定方式仅适合短距离(毫米级)传输的问题,基于磁共振理论,提出利用一对处于磁共振强耦合状态的分离线圈实现装定器与弹药引信间的无线能量供给与信息同步装定。通过对所建磁共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电路模型的分析,推导出系统共振频率可能存在分叉现象,得到系统固有极值角频率的精确解析解。利用Orcad软件对无线传输系统进行频域和时域内传输特性的仿真分析,发现拾取线圈回路电流随系统工作频率变化十分敏感,共振条件下系统起振时间为微秒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能量和信息无线同步传输方案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学 引信 磁共振 电路模型 能量和信息无线同步传输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器人胶囊能量无线传输系统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旻 刘丹 刘修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8-83,共6页
微机器人胶囊能量无线传输系统的传输性能受到谐振频率、耦合系数、线圈匝数、线圈半径、补偿电容、线圈互感等诸多因素影响.为实现系统性能的全局最优,必须在满足微机器人胶囊最低能耗要求的前提下提高系统传输效率,同时兼顾系统稳定... 微机器人胶囊能量无线传输系统的传输性能受到谐振频率、耦合系数、线圈匝数、线圈半径、补偿电容、线圈互感等诸多因素影响.为实现系统性能的全局最优,必须在满足微机器人胶囊最低能耗要求的前提下提高系统传输效率,同时兼顾系统稳定性、温升安全性、可靠性、体积参数等因素.文中基于微机器人胶囊能量无线传输系统初级线圈串联补偿-次级线圈串联谐振补偿模型,建立了系统的能效模型,以初、次级线圈匝数与线圈半径、谐振频率等参数作为优化变量,构建了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对微机器人胶囊能量无线传输系统进行综合优化设计.针对该多变量非线性约束优化问题,采用了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计算.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法正确有效,所设计的的微机器人胶囊能量无线传输系统样机的能效达86.6 mW,传输效率达8.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器人 能量无线传输 遗传算法 能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节点能量特征的无线传感数据加密传输方法 被引量:23
14
作者 仝军 田洪生 吴翠红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77-1281,共5页
无线传感数据传输加密过程中,由于忽视节点的能量特征导致网络链路发生抖动,加密传输安全性较差。为此提出考虑节点能量特征的无线传感数据加密传输方法。通过混沌参数调制及时间戳技术,使得二阶映射自身的迭代律不断重复和交替传输,可... 无线传感数据传输加密过程中,由于忽视节点的能量特征导致网络链路发生抖动,加密传输安全性较差。为此提出考虑节点能量特征的无线传感数据加密传输方法。通过混沌参数调制及时间戳技术,使得二阶映射自身的迭代律不断重复和交替传输,可以有效获取节点能量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节点-链路评估模型,从节点、链路、能量三方面计算并控制无线传感网络的传输能量和功率损耗,促使网络链路状态平稳,以此评估网络安全环境,实现无线传感数据加密传输。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通信开销节约了70%能量,最优抗攻击性为94%,数据融合精确度为93%,有效提高了无线传感数据加密传输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传感数据加密传输 节点能量特征 混沌映射 节点-链路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引信装定的自适应匹配信号与能量传输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峰 李杰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8-61,共4页
针对电子时间引信信息的快速装定问题 ,采用了近场电磁感应和电路分析方法 ,对装定过程的能量传输效率和信号传输特性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一种用于引信自适应匹配信号与能量传输的快速有效方法 ,并经过电路设计 ,验证了此方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 自适应匹配 电路模型 效率分析 设计 传输信道 引信装定 电磁感应 能量传输 信号传输 阻抗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知运动能量模型的MPEG-21数字项适配
16
作者 赵刚 杨宗凯 何建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1-134,158,共5页
最新的 MPEG-21标准定义了一个统一的多媒体框架,其目标是使多媒体资源能在异构网络和终端上进行透明传输和得到充分利用。多媒体适配(Multimedia Adaptation)技术作为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本文将感知运动能量... 最新的 MPEG-21标准定义了一个统一的多媒体框架,其目标是使多媒体资源能在异构网络和终端上进行透明传输和得到充分利用。多媒体适配(Multimedia Adaptation)技术作为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本文将感知运动能量模型与MPEG-21数字项适配框架相结合,研究和实现了基于感知运动能量的H.264/AVC视频丢帧适配技术。本文的研究工作有两个方面的优点:一方面,感知运动能量模型的使用将丢帧适配引起的运动抖动减至最小,保证了较高的用户视觉上的主观感知质量;另一方面,数据处理能力和资源受限的适配节点不需了解具体的H.264/AVC 编码语法结构和编解码算法,就能方便地执行丢帧操作,实现了独立于媒体编码格式的视频适配机制,提高了多媒体适配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EG-21 能量模型 数字项 感知 H.264/AVC 数据处理能力 多媒体框架 多媒体资源 标准定义 充分利用 透明传输 异构网络 关键技术 适配技术 运动能量 解码算法 语法结构 资源受限 编码格式 可扩展性 丢帧 灵活性 视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受限无线传输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童安玲 黄玉划 曹玲玲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5期106-109,共4页
针对能量受限无线传输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一种计算线性传感器网络可靠性的概率表达式。建立包含传输模型、能量模型、链路模型、业务模型的系统模型。推导源节点在能耗基础上的可靠性表达式,考虑链路的情况推导出链路的正常工作概率表达... 针对能量受限无线传输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一种计算线性传感器网络可靠性的概率表达式。建立包含传输模型、能量模型、链路模型、业务模型的系统模型。推导源节点在能耗基础上的可靠性表达式,考虑链路的情况推导出链路的正常工作概率表达式,综合考虑节点和链路的情况推导出整体传输的可靠性表达式。仿真结果证明,该可靠性表达式能够准确地评估无线传输的可靠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输 可靠性 概率表达式 能量模型 链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L型感应电能双向传输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芮典 李梦怡 +2 位作者 姚钢 周荔丹 王杰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8年第1期15-20,共6页
传统感应电能双向传输系统大多采用单相全桥变换器拓扑,由于功率器件开关频率较高,导致系统存在高次谐波和EMI干扰。基于全桥变换器LCL型感应电能双向传输系统建立各电气量的数学模型,尤其对电气量各次谐波下的解析表达式进行了详细的... 传统感应电能双向传输系统大多采用单相全桥变换器拓扑,由于功率器件开关频率较高,导致系统存在高次谐波和EMI干扰。基于全桥变换器LCL型感应电能双向传输系统建立各电气量的数学模型,尤其对电气量各次谐波下的解析表达式进行了详细的物理等效和数学推导,并对基频和谐波下的传输功率加以讨论,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和样机实验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 能量双向传输 感应电能传输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移动机器人的无线能量传输线圈自定位系统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正 黄之峰 章云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57,88,共5页
针对移动机器人的无线充电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感应电压分布模型的自定位系统,在无需借助其他传感器的条件下实现无线供电模块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的自主对位,从而保证高效充电。研究首先搭建用于测量线圈感应电压分布的实验平台,通过... 针对移动机器人的无线充电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感应电压分布模型的自定位系统,在无需借助其他传感器的条件下实现无线供电模块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的自主对位,从而保证高效充电。研究首先搭建用于测量线圈感应电压分布的实验平台,通过测量线圈间不同相对位置下的感应电压来得到其分布形状。接着,通过二次曲面拟合方法建立分布电压的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点电压定位法,通过小范围相对位移即可计算得到线圈间相对距离。最后,通过实验评估所提出的方法。从结果来看,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对位,重复定位精度达到2 mm以内,满足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线圈 无线能量传输 感应电压分布模型 对位方法 移动机器人 线圈对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流理论的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原理分析与验证 被引量:7
20
作者 诸嘉慧 刘之方 +2 位作者 高强 刘齐 潘加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4188-4195,共8页
对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过程,一般采用电路或耦合模理论来分析。然而这两种方法都存在缺陷,无法深入地描述系统及元器件的时域能量状态,基于此,该文结合电路与耦合模理论提出一种新型能量流模型,进一步完善无线电能传输理论。首先... 对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过程,一般采用电路或耦合模理论来分析。然而这两种方法都存在缺陷,无法深入地描述系统及元器件的时域能量状态,基于此,该文结合电路与耦合模理论提出一种新型能量流模型,进一步完善无线电能传输理论。首先从Series-Series(SS)型补偿结构出发建立无线电能传输能量流模型,然后应用Matlab和Advanced Design System(ADS)软件对该理论进行仿真,将其与电路模型和耦合模模型进行对比,最后搭建实验平台对能量流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获得了较好的一致性,证明了能量流模型的正确性。同时表明,相较于电路模型与耦合模模型,能量流模型能够更深层地描述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工作机理,有助于为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更加完善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磁耦合谐振 能量模型 SS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