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夜间地表能量不平衡问题的初步研究
1
作者 赵建华 张强 +4 位作者 王胜 梁芸 张良 岳平 赵福年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398,共14页
一般认为白天的地表能量不平衡(surface energy imbalance,SEI)主要由涡动相关法造成,但夜间湍流受到抑制,其产生的原因尚不清楚.本文分析了夜间与白天地表能量的区别,认为夜间土壤热量存在的双向传递慢过程、向上长波辐射位相延后与湍... 一般认为白天的地表能量不平衡(surface energy imbalance,SEI)主要由涡动相关法造成,但夜间湍流受到抑制,其产生的原因尚不清楚.本文分析了夜间与白天地表能量的区别,认为夜间土壤热量存在的双向传递慢过程、向上长波辐射位相延后与湍流相干结构是其重要原因.为此,本文利用黄土高原典型代表站的观测数据,对夜间SEI展开研究.发现:(1)考虑慢过程后,夜间土壤温度、土壤热通量、土壤热储与地表土壤热通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大,其能量闭合率(Energy BalanceRatio,EBR)提高了0.02或3%,达到0.71,能量平衡残差(Residual,Res)绝对值降低了0.8 W·m^(-2)或4%,为17.0 W·m^(-2);(2)考虑向上长波辐射位相延后,夜间向上长波辐射和净辐射均有所降低,其EBR也为0.71,也提高了0.02或3%,|Res|为15.5W·m^(-2),降低了2.3W·m^(-2)或13%;(3)考虑相干结构的贡献后,感热与潜热分别增大了53%(绝对值)和35%,其EBR未有显著变化,但|Res|降低了1.1W·m^(-2)或6%;(4)既考虑慢过程,又考虑向上长波辐射位相延后和相干结构时,夜间EBR为0.73,提高了0.04或6%,|Res|为14.8 W·m^(-2),降低了3.0 W·m^(-2)或17%.显然,这三个过程均可改善夜间地表能量闭合水平,但综合效应改善更大;(5)增加Durand(2022)提出的湍流通量漏失部分,可使EBR提高0.03,达到0.76,|Res|降低1.4 W·m^(-2),达到13.4 W·m^(-2),但也未闭合,故涡动相关法可能不是夜间SEI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发现,长波辐射计的观测误差较大,且无世界标准;检测结果显示,长波辐射存在系统误差,且EBR和Res与长波辐射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我们认为长波辐射的系统误差可能是夜间SEI产生的主要原因,提高长波辐射计的观测精度应该是改善夜间地表能量闭合水平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地表能量不平衡 慢过程 长波辐射位相延后 湍流相干结构 长波辐射计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中黄土高原地表能量不平衡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宏宇 张强 +2 位作者 赵建华 王胜 史晋森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53-1162,共10页
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2008年夏季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陇中黄土高原地表能量不平衡特征及其影响机制,计算了地表和5 cm深处土壤热通量板之间的热储存,并对地表能量不平衡特征重新进行了计算和评价。当把土壤热储存作... 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2008年夏季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陇中黄土高原地表能量不平衡特征及其影响机制,计算了地表和5 cm深处土壤热通量板之间的热储存,并对地表能量不平衡特征重新进行了计算和评价。当把土壤热储存作为地表能量收支的一部分考虑后,不平衡差额绝对值平均降低了23 W.m-2,能量不闭合度平均减小了0.104,利用最小二乘法(OLS)进行线性回归得到的平均不闭合度减小了0.085。从白天和晚上的能量不闭合度频率分布也能够看出,土壤热储存对地表能量收支平衡有很大改善。但即使考虑了土壤热储存项,地表能量不闭合仍然很明显。除了土壤热储存,边界层大气不同形式的输送能力作为对地气能量通量交换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对能量不平衡也会产生深远影响。结果显示,地表能量不闭合度分别与垂直速度w、水平风速u和对流速度尺度w*有较密切的关系。涡动相关法通量计算中常通过坐标旋转强迫垂直速度变为零,然而非零的垂直速度和垂直平流是真实存在的,忽略垂直平流热量输送是产生地表能量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中黄土高原 地表能量不平衡 土壤热储存 垂直速度 对流速度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母线电能量不平衡常见原因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广虎 王盼星 李青华 《农村电工》 2013年第3期34-34,共1页
变电站母线不平衡电能量为母线的输入电能量与输出电能量之差,而电能量不平衡率即为不平衡电能量与输入电能量之比。目前,各变电站母线电能量不平衡率一般规定为:电压等级220kV及以上母线电能量不平衡率±1%以内:110kV及以下... 变电站母线不平衡电能量为母线的输入电能量与输出电能量之差,而电能量不平衡率即为不平衡电能量与输入电能量之比。目前,各变电站母线电能量不平衡率一般规定为:电压等级220kV及以上母线电能量不平衡率±1%以内:110kV及以下母线电能量不平衡率±2%以内。引起母线电能量不平衡的原因有很多,一般可以归结为三方面的原因:设备原因、人员原因和用电环境的原因。本文简要介绍变电站母线电能量不平衡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供同行参考。1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超差由于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中熔断器、开关、电缆、端子排等使电能表表尾的电压幅值和相位与电压互感器二次出口不一致,才产生了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导致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不平衡 变电站 母线 原因 电压互感器 不平衡 电能计量装置 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一起电能量不平衡事例的处理经过
4
作者 唐广益 汪波 《农村电工》 2008年第8期40-40,共1页
江苏省连云港捷达木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达木业)由35kV专线供电,线路长1.7km,配电变压器2台。其中,1250kV·A配电变压器供厂内设备用电;1000kV·A配电变压器供高压电动机用电。月平均电能量为90万kW·h,计费电能... 江苏省连云港捷达木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达木业)由35kV专线供电,线路长1.7km,配电变压器2台。其中,1250kV·A配电变压器供厂内设备用电;1000kV·A配电变压器供高压电动机用电。月平均电能量为90万kW·h,计费电能表安装在110kV变电所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不平衡 110KV变电所 配电变压器 事例 高压电动机 专线供电 35kV 连云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冬季湍流相干结构在地表能量平衡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建华 张良 +3 位作者 王胜 梁芸 隆霄 王涓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92-2305,共14页
地表能量不平衡问题是近40年一直困扰微气象学界的重要难题.本文利用黄土高原定西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试验站的相关数据,通过将湍流分解为相干结构部分和非相干结构部分,在涡动相关法中引入相干结构(Coherent structure,简称为CS)的贡献... 地表能量不平衡问题是近40年一直困扰微气象学界的重要难题.本文利用黄土高原定西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试验站的相关数据,通过将湍流分解为相干结构部分和非相干结构部分,在涡动相关法中引入相干结构(Coherent structure,简称为CS)的贡献,探讨了CS在地表能量平衡中的作用.研究发现:(1)CS出现频次高,间歇性显著,在30 min平均时间中出现的数目为38个,出现时间与未出现时间分别占40%和60%左右;(2)CS对通量影响显著,引入CS贡献后,白天垂直动量通量、感热、潜热和湍流通量(感热与潜热之和)等4个通量计算的准确性均获得显著提高,分别提高达26%(0.01 m^(2)·s^(-2))、24%(25.33 W·m^(-2))、31%(6.23 W·m^(-2))和30%(31.66 W·m^(-2)).而不考虑CS的传统方法对这4个通量低估达19%、22%、21%和23%;(3)CS对4个通量的贡献分别为36%、41%、33%和50%;(4)传统方法得到的地表能量平衡闭合率EBR只有0.76、能量平衡残差Res为41.9 W·m^(-2),远未平衡.考虑CS贡献后,EBR增大至0.96、Res降低至10.4 W·m^(-2),地表能量接近闭合;(5)EBR与Res少量的未闭合部分可以非均匀地表产生的垂直感热平流解释.结果表明,CS大幅提高了地表能量的闭合水平,它是实现地表能量平衡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产生地表能量不平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应该在涡动相关法中考虑CS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能量不平衡 相干结构 涡动相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风功率波动平抑的电池储能双层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毛志宇 李培强 +2 位作者 肖家杰 毛振宇 涂春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494-6506,I0017,共14页
为保证电池储能持续平抑波动,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层协调控制的电池集成储能控制策略。外层控制中,提出基于近零相位自适应滤波的风功率平滑策略,不仅使并网功率满足1、10 min时间尺度波动平抑需求,还减小了控制过程中相位滞后,并在风功... 为保证电池储能持续平抑波动,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层协调控制的电池集成储能控制策略。外层控制中,提出基于近零相位自适应滤波的风功率平滑策略,不仅使并网功率满足1、10 min时间尺度波动平抑需求,还减小了控制过程中相位滞后,并在风功率较平稳时自适应控制储能系统退出运行,有效降低了储能系统额定功率需求和运行负担。内层控制中,采用不同充、放电特性的两组磷酸铁锂电池集成以跟踪功率指令,并定义等效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指标衡量储能系统的整体SOC水平,随后将等效SOC与外层控制相联系,提出基于Logistic动态区间的SOC优化策略,确保优化过程中并网功率满足要求,并解决充、放电不均衡情况下的高/低SOC极端运行状态,保证电池储能持续平抑波动能力,同时可使两组电池储能接近最优放电深度(depth of discharge,DOD)运行,充分利用其循环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波动平抑 近零相位自适应滤波 电池寿命 充放电能量不平衡 Logistic动态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加州限电事故与美国WEIM机制看电力市场的融合协同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可昕 郭鸿业 陈启鑫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共8页
2020年8月14日和15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简称加州)电网出现了连续2天切负荷运行的限电事故。在综合考虑加州电力系统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和独特的市场机制设计的基础上,文中围绕导致加州限电的原因及多区域电力市场机制在限电过程中所发... 2020年8月14日和15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简称加州)电网出现了连续2天切负荷运行的限电事故。在综合考虑加州电力系统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和独特的市场机制设计的基础上,文中围绕导致加州限电的原因及多区域电力市场机制在限电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这2个主题进行分析。基于此,文中首先结合实际市场运行数据,着重从可再生能源与净负荷和外受电量2个方面对其在这次加州限电事故中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其次,聚焦于加州及其周边地区正在推行的区域电力交易机制,对美国西部能量不平衡市场(WEIM)机制的运行方式与实施逻辑进行了深入剖析,分析并评估了美国WEIM机制对此次限电事故的影响程度。最后,总结讨论本次限电事故的经验与教训,并结合中国电力市场建设的国情与进展,对中国电力市场未来的区域融合、机制协同与建设路径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能量不平衡市场 区域融合 可再生能源 切负荷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双馈风力发电机并网系统暂态稳定性的控制策略 被引量:11
8
作者 徐超 卢锦玲 +1 位作者 张洁 周进龙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5-51,共7页
提出了改善双馈感应发电机并网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变频器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双馈感应发电系统的动态模型和控制原理。其次,在双馈感应发电机有功控制环节中引入暂态功角控制,利用风电机组转速的变化,短时吸收或者释放部分旋转动能,加... 提出了改善双馈感应发电机并网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变频器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双馈感应发电系统的动态模型和控制原理。其次,在双馈感应发电机有功控制环节中引入暂态功角控制,利用风电机组转速的变化,短时吸收或者释放部分旋转动能,加速系统不平衡能量的衰减,减小系统中同步发电机功角波动;在无功控制环节中引入暂态电压控制,系统故障电压跌落后进行快速无功补偿,支持电网电压的恢复和重建;提出了能够同时改善电网暂态功角稳定和暂态电压稳定的控制策略。最后,在Dig SILENT/Power Factory中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及其对电网稳定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变频器控制 不平衡能量 暂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对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以及防治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世运 《河北农业》 2017年第12期39-40,共2页
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造成全球变暖的普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对全世界各地的气候都有一定的影响。特别在温度、湿度、降水、风力等方面都有一定变化的波动,这种气候波动就会对农... 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造成全球变暖的普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对全世界各地的气候都有一定的影响。特别在温度、湿度、降水、风力等方面都有一定变化的波动,这种气候波动就会对农作物病虫害造成影响。下文将通过发生农作物病虫害现象的原因以及降水变化对病虫害的影响、措施等三方面进行详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病虫害 气候波动 防治 降水变化 能量不平衡 化石燃料 温室效应 地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现场条件判断电能计量装置的错误 被引量:1
10
作者 甘小英 刘彦刚 《农村电工》 2007年第1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电能计量装置 能量不平衡 35KV线路 变电站 能量 显示系统 综合保护 多功能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对于奶牛脂肪肝的治疗作用
11
作者 曹振山 《中国动物保健》 2011年第7期54-54,共1页
奶牛在干奶期的最后几天和泌乳期的第一个月,最易患发能量负平衡,这是由于饲养不当、生产应激、泌乳开始或其它综合因素而引起的。
关键词 脂肪肝 治疗作用 奶牛 中药 能量平衡 能量不平衡 综合因素 脂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早发福并不是福
12
作者 李红珠 《河北农机》 1997年第6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肥胖症 能量不平衡 心血管疾病 麻醉剂 局部缺血 早发 肥胖人 胆结石 体育锻炼 身体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经柔性直流组网系统受端交流故障过电压分析及穿越策略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振浩 王欣铎 +1 位作者 李金伦 李国庆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22,共12页
为降低风电经柔性直流组网系统受端换流站发生近区交流短路故障(以下简称“受端交流故障”)的穿越成本,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最近电平逼近策略(adaptive nearest level modulation,ANLM)与风电机组内部斩波电阻协同配合的故障穿越策略。故... 为降低风电经柔性直流组网系统受端换流站发生近区交流短路故障(以下简称“受端交流故障”)的穿越成本,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最近电平逼近策略(adaptive nearest level modulation,ANLM)与风电机组内部斩波电阻协同配合的故障穿越策略。故障发生后,送端换流站配合风电机组内部斩波电阻实现风电场快速降载。在风电场大幅度降载前,ANLM策略通过减少子模块投入数量的方式增大换流站等效电容,吸纳柔性直流电网累积的不平衡能量,限制直流过电压,为风电场降载争取充裕的时间。风电场减载完成后,换流站存储的不平衡能量逐渐释放。所提策略仅利用系统自身的调控潜力,能够降低穿越成本。最后,基于PSCAD软件仿真模型,以最严重的受端交流故障情景为例,对所提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 交流故障穿越 ANLM策略 不平衡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计算模式下的暂态稳定紧急控制策略研究
14
作者 李丽 严正 +2 位作者 王兴志 阮前途 王伟 《现代电力》 2008年第6期49-54,共6页
网格计算是由广域分布、逻辑共享、动态变化的计算资源组成的一种新型的技术,其本质就是在动态变化的多个虚拟机构间共享资源和协同解决判断各种复杂的科学问题。描述了如何在暂态稳定紧急控制中应用网格技术,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网格... 网格计算是由广域分布、逻辑共享、动态变化的计算资源组成的一种新型的技术,其本质就是在动态变化的多个虚拟机构间共享资源和协同解决判断各种复杂的科学问题。描述了如何在暂态稳定紧急控制中应用网格技术,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网格技术的紧急控制策略。系统由3部分组成:中心Agent单元负责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实时记录发电机转子角度和功率,然后对采集的信息进行离线的时域分析,并建立判断系统稳定的信息表;各个Server单元比较各个发电机的动能和暂态能量变化率,判断出受扰最严重的机组,并给出最佳的控制策略;而客户端Clients则决定采取何种控制方式来进行控制。采用该方法对IEEE39节点电力系统进行了测试,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 网格计算 暂态不平衡能量变化率 紧急控制 电力系统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