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能近取譬”何以成为“仁之方”?——以《雍也》己立己达与立人达人的工夫实践为中心 |
余治平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
2
|
能近取譬:孔子成仁之教的方法论阐释 |
杨琪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
3
|
从“能近取譬”到“指事问义”:中国哲学的一种说理方式 |
龚隽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
4
|
孔子比喻言说方式的现代审视 |
丁秀菊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
5
|
孔子的成仁之教——从仁的可至与不可至的关系谈起 |
陈多旭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
6
|
曾点之志与儒家“仁”的践行方式——关于《论语·侍坐》的重新解读 |
李汉兴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
7
|
提倡“推己及人” 加强道德修养 |
郭润伟
|
《理论探索》
|
198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