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γ能谱对1995年固体样的比对试验 被引量:4
1
作者 陆继根 王凤英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997年第4期23-27,共5页
介绍了用高纯锗γ谱仪分析1995年低水平环境样品中人工放射性核素和天然放射性核素全国比对试验时所建立的方法。描述了谱仪刻度、有关γ符合相加和样品自吸收校正的考虑、一些核素特征峰面积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误差分析与估... 介绍了用高纯锗γ谱仪分析1995年低水平环境样品中人工放射性核素和天然放射性核素全国比对试验时所建立的方法。描述了谱仪刻度、有关γ符合相加和样品自吸收校正的考虑、一些核素特征峰面积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误差分析与估算等。提出了充分利用谱数据计算核素以减少误差的方法。误差修正原则亦适用于分析其它低水平的环境γ活度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样品 γ能谱方法 环境监测 放射性核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子能谱测量中的解谱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黄迁明 刘斌 +5 位作者 陆婷 王波 唐松乾 吕焕文 应栋川 翟梓安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65-279,共15页
中子能谱解谱技术为中子能谱测量系统必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子能谱常规解谱流程,包括解谱模型、响应函数、解谱误差等内容;接着详细介绍了国内外中子能谱测量技术研究现状以及中子能谱解谱... 中子能谱解谱技术为中子能谱测量系统必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子能谱常规解谱流程,包括解谱模型、响应函数、解谱误差等内容;接着详细介绍了国内外中子能谱测量技术研究现状以及中子能谱解谱算法研究现状,包括比较成熟的最小二乘算法、最大熵算法等,也有新兴的神经网络算法、遗传算法等,总结了不同解谱算法的特点;接着介绍了根据不同解谱算法发展的解谱程序,对比了不同解谱算法及程序的优缺点,基于最小二乘算法开发的SAND系列程序和基于最大熵算法开发的MAXED程序是解谱功能强大、使用最广泛的程序;最后梳理了中子能谱解谱方法的发展脉络,总结了国内和国外研究的区别,未来开发包含多种解谱方法的综合性解谱程序具备较强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能谱测量 中子能谱方法 广义最小二乘算法 最大熵算法 蒙特卡罗算法 压缩感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表面水温场的准周期变化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汤明义 李洪海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S1期370-376,共7页
本文用能谱方法分析了黄海的海表面水温(SST)场的准周期变化。由分析结果清楚地看出,SST具有高频准周期变化:黄海北部以2.6—3.2,1.4—1.7,3.6—3.8和6.7个月的准周期为主;3.3—3.6,5,1.3—2.3及6.7个月在黄海南部占优势。同时,两个海... 本文用能谱方法分析了黄海的海表面水温(SST)场的准周期变化。由分析结果清楚地看出,SST具有高频准周期变化:黄海北部以2.6—3.2,1.4—1.7,3.6—3.8和6.7个月的准周期为主;3.3—3.6,5,1.3—2.3及6.7个月在黄海南部占优势。同时,两个海域都有6.7和3.3年的明显的准周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表面水温 黄海 能谱方法 准周期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芯核设计程序CYCAS少群截面模型开发 被引量:4
4
作者 杨伟焱 汤春桃 +1 位作者 毕光文 杨波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59-863,共5页
少群截面模型为堆芯三维扩散计算提供实时的节块均匀少群截面,是堆芯计算程序的关键模型之一。CYCAS程序是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最新开发的堆芯三维核设计程序。本文在详细解析影响节块截面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应用于CYCAS程序的少... 少群截面模型为堆芯三维扩散计算提供实时的节块均匀少群截面,是堆芯计算程序的关键模型之一。CYCAS程序是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最新开发的堆芯三维核设计程序。本文在详细解析影响节块截面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应用于CYCAS程序的少群截面的模型。该模型采用能谱修正方法处理由于能谱变化所引入的二次效应,采用微观燃耗修正方法处理燃耗历史效应。单组件和AP1000核电厂的数值验证计算表明,该模型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芯核设计程序 少群截面模型 能谱修正方法 微观燃耗修正方法 CYC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黄山–镜儿泉地区与铜镍硫化物矿床有关的元素组合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3
5
作者 娄德波 刘欢 +1 位作者 张长青 丛源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3-144,共12页
黄山–镜儿泉地区位于新疆东天山东部,是我国重要的铜镍成矿带之一。本次研究以该区1∶20万勘查地球化学数据中的Ni、Cu、Co、V、Ti、Cr、Mg O和Fe_2O_3等8个元素或氧化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PCA)、能谱-面积分形方法(S-A)以... 黄山–镜儿泉地区位于新疆东天山东部,是我国重要的铜镍成矿带之一。本次研究以该区1∶20万勘查地球化学数据中的Ni、Cu、Co、V、Ti、Cr、Mg O和Fe_2O_3等8个元素或氧化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PCA)、能谱-面积分形方法(S-A)以及局部奇异性分析(LSA),对与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有关的元素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以及对异常进行识别。结果表明:(1)第一主成分(PC1)的方差贡献占总体方差贡献的62.9%,各元素均有较高的正载荷,在空间上与已知铜镍硫化物矿床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可以作为找矿的指示标志;(2)PC1空间分布的复杂性,可能是地质过程、成矿过程以及表生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3)基于自相似性原理,通过对PC1的复杂场分离以及弱异常增强,发现PC1异常带或PC1异常的奇异值均与NEE向的深大断裂相对应。综合成矿地质条件以及异常带分布特征,认为与康古尔–黄山深大断裂、雅满苏深大断裂以及阿奇克库都克深大断裂等相对应的一系列NEE向的PC1异常带是进一步找矿的有利地段,可优先部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PCA) 能谱-面积分形方法(S-A) 局部奇异性分析(LSA) 铜镍硫化物矿床 新疆黄山–镜儿泉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