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能源连续墙对室内侧壁面热湿耦合传递行为的影响
- 1
-
-
作者
周旭
吴浪
曹晓玲
冷子瑜
袁艳平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出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3-900,共8页
-
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1YFG0120)资助。
-
文摘
目前国内外针对能源连续墙的研究主要集热交换性能,鲜有研究关注其对邻近地下建筑热湿环境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热湿耦合传递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能源连续墙对相邻地下室墙体壁面热湿状态和与室内环境热湿交互通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能源连续墙的运行明显改变了室内侧壁面的热湿流方向和热湿流密度大小;与纯传热结果相比,虽然传湿过程对壁面温度的影响小于0.2℃,但是这部分差异会造成显热热流密度预测偏差超过10%;不计潜热热流会造成对地下室内热负荷的低估超过2.4%;绝缘层的隔热防潮作用能够阻碍流向室内的热量和湿汽。
-
关键词
能源连续墙
热湿耦合传递
地下空间
壁面热湿流
-
Keywords
energy diaphragm wall
coupled heat and moisture transfer
underground space
wall heat and moisture flow
-
分类号
TU83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
题名基于正交试验的能源地下连续墙换热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2
-
-
作者
郑文杰
蔡国庆
米明昊
韩锋
王硕
李海龙
-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事业部
-
出处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50,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425805)
江苏省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课题(2021-SDJJ-04)
中铁建设集团科技开发课题(C23L00380)。
-
文摘
针对能源地下连续墙传热特性规律机理的研究不足问题,探讨不同因素对其传热效率的影响.首先,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将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然后,模拟系统运行90天的过程,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支管间距、进水温度、循环水流速、初始地温和土壤导热系数5个因素对能源地下连续墙热交换效率的影响.最后,利用正交试验,比较各因素对能源地下连续墙换热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支管间距、土壤导热系数,提高进水温度、循环水流速,降低初始地温均可以提高能源地下连续墙的换热率;增加支管间距和循环水流速在系统运行初期对换热率的提高效果优于系统运行后期,而增加土壤导热系数在系统运行后期更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各因素对能源地下连续墙换热效率的影响程度分别为进水温度>初始地温>支管间距>土壤导热系数>循环水流速.
-
关键词
岩土工程
能源地下连续墙
数值模拟
换热效率
正交试验
-
Keyword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energy diaphragm wall
numerical simulation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orthogonal test
-
分类号
TU83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
题名能源地下连续墙的热力学行为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 3
-
-
作者
董盛时
李晓昭
熊志勇
闻继飞
-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48-755,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2314)
苏州科技计划项目(SYG201451)联合资助
-
文摘
鉴于目前国内外针对能源地下连续墙的热力学行为的研究较少,开展了能源地下连续墙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为了研究不同换热工况以及约束条件对墙体以及墙土接触面热力学行为的影响,设计了三组对照试验。通过对试验过程中读取的温度、应力、应变数据进行分析,探索了地下连续墙在换热过程中的温度场、墙体内的垂向应变以及接触面法向应力的变化规律。对比研究了不同工况下墙内轴向应变以及墙土接触面法向应力数据的差异性,揭示了温升变化和约束变化对这些参数的影响机制以及重要程度。
-
关键词
能源地下连续墙
物理模型
热力学行为
接触面法向应力
-
Keywords
energy diaphragm wall
physical model
thermo-mechanical behavior
normal stress on interface
-
分类号
TU476.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考虑地下渗流影响的能源地连墙换热性能研究
- 4
-
-
作者
黄睿
张飞宇
周长冰
朱宓能
张鑫
-
机构
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1-909,共9页
-
文摘
能源地下连续墙是一类新型的能源地下结构,兼顾结构承载和热量交换的双重功能,地下渗流对能源结构的换热性能影响显著,有必要开展深入研究。以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能源地下连续墙为工程背景,利用COMSOL多物理场耦合软件构建数值模型,分析了换热管入口温度、地下水渗流方向、渗流速度、换热运行模式和运行周期对地连墙结构换热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地下渗流的流速和方向都对能源结构换热有显著的影响,地下渗流能有效地缓解地下结构换热引起的热量积累,保障能源结构的换热效率。因此,能源地下结构适合在有较好渗流条件的地质环境中应用。地源热泵间歇运行可以有助于土体中的热量恢复,在长期运行工况下,能源结构在夏季的换热量要高于冬季。研究成果对完善能源地下连续墙的设计理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有助于推动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
-
关键词
能源地下连续墙
地源热泵
COMSOL
渗流
换热能力
-
Keywords
energy diaphragm wall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COMSOL
seepage
heat exchange ca-pacity
-
分类号
TU91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