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晓珍 孔莉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7-30,共4页
通过主成分回归法分析了我国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能源转换效率结构对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影响,各种形式的能源转化效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作用;为获得经济与能源加工转化效率结构协调发展的最优状态,构建了灰色时序组... 通过主成分回归法分析了我国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能源转换效率结构对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影响,各种形式的能源转化效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作用;为获得经济与能源加工转化效率结构协调发展的最优状态,构建了灰色时序组合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 经济发展 主成分回归法 灰色时序组合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能源背景下的舰船动力系统能耗优化研究
2
作者 郭瑞芳 王莹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29-132,共4页
为减少舰船航行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量,降低航行成本,研究绿色能源背景下的舰船动力系统能耗优化方法。绿色能源背景下,以最小总能耗、最小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小航行成本为目标函数,以绿色能源转换效率及灵活性转换效率等为约束条件,建... 为减少舰船航行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量,降低航行成本,研究绿色能源背景下的舰船动力系统能耗优化方法。绿色能源背景下,以最小总能耗、最小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小航行成本为目标函数,以绿色能源转换效率及灵活性转换效率等为约束条件,建立舰船动力系统能耗优化模型,减少舰船航行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量,降低航行成本;通过求解该模型,获取最小总能耗、最小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最小航行成本对应的能耗优化方案,实现能耗优化。实验证明该方法可有效优化舰船动力系统能耗;在不同水流速度与对水航速时,应用该方法均可降低舰船航行的总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与航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动力系统 能耗优化 航行成本 能源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粪产氢产甲烷联合发酵产能效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杨斌 尹芳 +5 位作者 柳静 赵兴玲 刘士清 许玲 陈玉保 张无敌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3-56,共4页
为了克服产氢发酵和产甲烷发酵都存在的能源转换效率低这一瓶颈,实验将产氢发酵和产甲烷发酵进行联合,以牛粪为原料,进行产氢产甲烷联合发酵产能效率的研究,以期提升整体厌氧生物处理的产能效率;在产氢发酵阶段,通过调节pH值至5.0,抑制... 为了克服产氢发酵和产甲烷发酵都存在的能源转换效率低这一瓶颈,实验将产氢发酵和产甲烷发酵进行联合,以牛粪为原料,进行产氢产甲烷联合发酵产能效率的研究,以期提升整体厌氧生物处理的产能效率;在产氢发酵阶段,通过调节pH值至5.0,抑制产甲烷菌、中断产甲烷过程的手段来实现产氢发酵,使其在产生氢气的同时生成小分子有机酸及醇类等有机物,当产氢发酵结束后,将产氢余液提供给产氢产乙酸菌和产甲烷菌进行产甲烷发酵,使小分子有机酸及醇类等物质继续代谢生成甲烷;结果显示牛粪产氢产甲烷联合发酵的能源转换效率为28.15%,明显高于牛粪产氢发酵的(9.76%)以及牛粪单独产甲烷发酵的(25.8%);结果表明本实验所建立的产氢产甲烷联合发酵模式能显著提升传统厌氧生物处理的能源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氢发酵 产甲烷发酵 产氢产甲烷联合发酵 能源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评价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夏春海 朱颖心 林波荣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6-681,共6页
引入能质系数(λ)和能源转换效率(ECC),综合考虑可再生能源利用收益、额外消耗以及建筑主要能源系统形式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础上推导出可再生能源利用评价的通用公式,并将之用于太阳能制冷系统评价中,从而为科学评... 引入能质系数(λ)和能源转换效率(ECC),综合考虑可再生能源利用收益、额外消耗以及建筑主要能源系统形式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础上推导出可再生能源利用评价的通用公式,并将之用于太阳能制冷系统评价中,从而为科学评价建筑中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平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能源转换效率 能质系数 替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AR模型的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的脉冲响应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玮 张荣霞 +1 位作者 梁文群 赵国浩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5-131,共7页
山西省作为全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环境脆弱,"十二五"期间完成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的目标任务艰巨。本文首先从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方面分析了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的... 山西省作为全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环境脆弱,"十二五"期间完成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的目标任务艰巨。本文首先从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方面分析了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的作用机理,然后采用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指标来表征技术进步水平,利用山西省1980~2009年相关数据,建立了能源强度与技术进步的VAR模型,进而运用脉冲响应分析研究了山西省能源强度对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冲击的动态响应,并进行了方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山西省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的提高对能源强度的负向影响将在滞后30多年中都存在,滞后效应较长。最后从4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强度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 VAR模型 脉冲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机组变工况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运行
6
作者 井艳军 李霁玲 +3 位作者 王海鑫 杨俊友 陈哲 董鹤楠 《太阳能学报》 2025年第8期596-605,共10页
综合能源系统(IES)机组的变工况特性导致求解结果存在误差。提出一种考虑机组变工况特性与碳-绿证交易机制的IES低碳经济运行方法。基于能量枢纽(EH)模型,构建考虑机组变工况特性的混合能源枢纽(HEH)模型,描述IES的多能耦合关系,提高不... 综合能源系统(IES)机组的变工况特性导致求解结果存在误差。提出一种考虑机组变工况特性与碳-绿证交易机制的IES低碳经济运行方法。基于能量枢纽(EH)模型,构建考虑机组变工况特性的混合能源枢纽(HEH)模型,描述IES的多能耦合关系,提高不同工况下IES的建模精度。引入碳-绿证交易机制,有效耦合碳市场与绿证市场。同时,考虑经济性与低碳性,以系统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通过算例仿真验证该文构建模型的有效性。相较于仅考虑变工况特性方案,该文所提碳-绿证交易机制下,系统总运行成本降低了11.87%,有效实现了综合能源系统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转换效率 碳交易 综合能源系统 低碳经济 绿证交易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厌氧消化反应器设计及启动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红艳 尹芳 +5 位作者 赵兴玲 柳静 杨红 王昌梅 刘士清 张无敌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3期152-154,160,共4页
本文设计应用UASB和EGSB 2种反应器进行串联耦合处理猪粪废水。由于产氢产乙酸菌和产甲烷菌繁殖特性的差异性,传统的厌氧消化工艺并不能使其发挥各自的优势。两相厌氧消化工艺可以使2个反应在各自最适宜的环境内进行厌氧发酵,由于产氢... 本文设计应用UASB和EGSB 2种反应器进行串联耦合处理猪粪废水。由于产氢产乙酸菌和产甲烷菌繁殖特性的差异性,传统的厌氧消化工艺并不能使其发挥各自的优势。两相厌氧消化工艺可以使2个反应在各自最适宜的环境内进行厌氧发酵,由于产氢产酸和产甲烷2个阶段相互独立,故酸化反应器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能够缓解冲击负荷对后续产甲烷反应器的影响,可以提高厌氧消化的反应效率。试验设计的目的在于将产氢气与产甲烷两相耦合起来,并探讨运行参数对猪粪两相厌氧消化的影响,同时为两相厌氧工艺的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厌氧消化反应器 串联耦合 能源转换效率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中的关键流体力学问题专题序
8
作者 连欢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57-558,共2页
化学燃料发动机通过燃料与氧化剂燃烧,将化学能转换为工质动能,使机械结构运动或形成高速射流产生冲量而产生动力.其中,吸气式发动机利用稠密大气中的氧气,大幅降低氧化剂携带需求,具有较高的能源转换效率;增压式发动机依靠自身增压系... 化学燃料发动机通过燃料与氧化剂燃烧,将化学能转换为工质动能,使机械结构运动或形成高速射流产生冲量而产生动力.其中,吸气式发动机利用稠密大气中的氧气,大幅降低氧化剂携带需求,具有较高的能源转换效率;增压式发动机依靠自身增压系统实现燃料和/或氧化剂增压输运,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针对多种天地活动需求,不同的动力循环方式有效支撑了各类运载任务,是运载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能转换 吸气式发动机 高速射流 运载系统 能源转换效率 流体力学问题 增压系统 燃料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micro/nanoscale thermal radiation to thermophotovoltaic system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爱华 蔡九菊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2176-2184,共9页
Thermophotovoltaic (TPV) system has been regarded as one promising means to alleviate current energy demand because it can directly generate electricity from radiation heat via photons. However, the presently availa... Thermophotovoltaic (TPV) system has been regarded as one promising means to alleviate current energy demand because it can directly generate electricity from radiation heat via photons. However, the presently available TPV systems suffer from low conversion efficiency and low throughput. A viable solution to increase their efficiency is to apply micro/nanoscale radiation principles in the design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to utilize the characteristics ~f thermal radiation at small distances and in microstructures. Several critical issues are reviewed, such as photovoltaic effect, quantum efficiency and efficiency of TPV system. Emphasis is given to the development of wavelength-selective emitters and filters and the aspects of micro/nanoscale heat transfer. Recent progress, along with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TPV systems are also outl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ophotovoltaic system micro/nanoscale radiation quantum efficiency EMITTER filter photon tunne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