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氢冶金综合能源系统优化:关键问题与研究框架
1
作者 司方远 段玉戈 +6 位作者 盛康玲 王小君 刘曌 姜春鹤 和敬涵 张宁 于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5年第16期6203-6222,I0007,共21页
绿氢是未来我国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载体。钢铁冶金行业低碳转型,构建安全、经济、灵活、高效的绿氢冶金综合能源系统将对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起到关键作用。该文首先分析从“高炉富氢”到“竖炉绿氢”的钢铁冶金工业... 绿氢是未来我国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载体。钢铁冶金行业低碳转型,构建安全、经济、灵活、高效的绿氢冶金综合能源系统将对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起到关键作用。该文首先分析从“高炉富氢”到“竖炉绿氢”的钢铁冶金工业研究转变趋势,并对当前绿氢冶金综合能源系统优化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基于绿氢冶金综合能源系统的研究路径,从多能质流一体化分析、多环节一体化调控、系统灵活高效运行3个方面,分析绿氢冶金低碳优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多能质流一体化精准建模、“供、需、转、存”多尺度协同调控、能效-灵活性-风险量化解析与高效运行3个方面提出绿氢冶金综合能源系统优化的研究框架,并对关键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和阐述。该文有望为能源和钢铁冶金行业低碳转型下新型综合能源系统建设、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基础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建模与分析 绿氢冶金 多能质流 耦合运行 灵活性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可行且成本可负担的中国电力低碳转型路径 被引量:41
2
作者 李政 陈思源 +3 位作者 董文娟 刘培 麻林巍 何建坤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共7页
电力行业的脱碳对于实现《巴黎协定》的减排目标至关重要,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了给出现实可行且成本可负担的电力低碳转型路径,建立了具有足够时空分辨率和技术准确度的“自下而上”能源系... 电力行业的脱碳对于实现《巴黎协定》的减排目标至关重要,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了给出现实可行且成本可负担的电力低碳转型路径,建立了具有足够时空分辨率和技术准确度的“自下而上”能源系统模型来模拟与优化中国电力行业的未来发展路径。通过设置3种典型情景(基准情景、2℃情景和1.5℃情景),分析电力脱碳技术路径以及相应的实施方案。结果表明,若按照当前的电力发展趋势,将不能实现《巴黎协定》规定的2℃/1.5℃目标,必须在当前基础上加大可再生能源扩张、加快燃煤电厂退出以及大规模部署碳捕集技术。未来30 a,风电和光伏发电需要逐渐转变为主力电源,年均装机增速达到当前水平的2~4倍。燃煤机组的容量需要逐渐减少,部分机组甚至要提前退役,这将导致燃煤机组的平均寿命降低0.42~1.93 a,对应1050亿元~6550亿元的搁浅成本。碳捕集技术需要大规模应用,尤其是煤炭生物质掺烧再加碳捕集装置的技术,到2050年,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碳年捕集量达到8.9亿t~10.8亿t。为了保障上述转型路径的实现,需要处理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煤电有序退出、碳捕集技术的部署以及转型投资成本的问题。通过加大储能等先进技术研发力度、建立存量煤电有序退出机制、加快碳捕集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示范以及建立和完善绿色投融资机制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应当从现在起就超前部署相关措施和政策,以实现2℃/1.5℃目标下的中国电力低碳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协定 低碳转型 能源系统建模 碳捕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约专栏主编寄语
3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I0001-I0001,共1页
陈晨,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高级会员,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2013年在美国里海大学获得电气工程博士学位,2013至2019年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工作,担任Energy Systems Scientist。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优化运行、弹性... 陈晨,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高级会员,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2013年在美国里海大学获得电气工程博士学位,2013至2019年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工作,担任Energy Systems Scientist。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优化运行、弹性电力系统自愈恢复、信息-物理融合能源系统建模与分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优化 能源系统建模 电气工程 阿贡国家实验室 自愈恢复 博士学位 西安交通大学 博士生导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