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与国内替代能源预期 被引量:12
1
作者 邓江 吴剑波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6-69,99,共5页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反映了一个国家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准确把握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规律,对于确保我国能源供给安全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能...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反映了一个国家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准确把握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规律,对于确保我国能源供给安全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能源危机、资源短缺的今天,产出水平进一步提高将日益明显地表现出受制于自然资源稀缺性的特征。因此,经济理论在今后所关注的问题将是如何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费。我国人口众多,是能源消耗大国,面临能源危机的现实考虑之一是选择替代能源,替代能源将大大缓解自然资源的消耗。文章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与国内替代能源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经济增长速度 节能率 国内替代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吴海瑾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4-167,共4页
经济增长必然需要一定的能源消费,国际上通常用一定经济时段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动情况来综合分析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变动的情况以及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情况。通过对我国1990-2004年十五年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比较分析,发现近几年来... 经济增长必然需要一定的能源消费,国际上通常用一定经济时段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动情况来综合分析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变动的情况以及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情况。通过对我国1990-2004年十五年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比较分析,发现近几年来我国能源消费增长快于经济增长,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合理。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产业结构 工业结构 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量方法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贾全星 靳清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6-88,共3页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计算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对于准确评价能源利用效率和提高能源需求预测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基于定义的计算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文章利用非参数估计、协整分析、状态空间模型三种计量方法分别对我国1978~201...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计算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对于准确评价能源利用效率和提高能源需求预测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基于定义的计算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文章利用非参数估计、协整分析、状态空间模型三种计量方法分别对我国1978~2010年能源消费弹性进行了当期拟合、长期估计和趋势预测研究,并对各方法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非参数估计 协整分析 状态空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及成因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63
4
作者 施发启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11,共4页
The author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change of elasticity coefficient of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relevant causes of China since 1978, especially the negative coefficient from 1997 to 1999 and the coefficient larger th... The author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change of elasticity coefficient of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relevant causes of China since 1978, especially the negative coefficient from 1997 to 1999 and the coefficient larger than one from 2002 to 2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初步分析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能源需求统计预测中弹性系数分析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尤夫 《统计与决策》 1988年第1期33-34,共2页
根据历史上能源消费与其影响因素的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找出合适的回归方程及其回归系统。然后以此方程外推以预测未来的需求量。这种历史统计的回归分析也称为弹性系数方法。在介绍这种方法前。
关键词 回归系统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 经济结构 经济发展速度 国民经济总产值 非物质生产部门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增长速度 国民收入 消费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能源与大气环境污染宏观控制预警指标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韩振宇 姜华 +2 位作者 陈波洋 陈帆 李元实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5-29,共5页
调研、剖析了国内外能源弹性系数,找出能源弹性系数正常值.选择能源弹性系数对区域能源与大气环境宏观控制做预警研究,并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能源弹性系数K的正常值是0.5,如果某区域的K值连续3年以上持续大于0.8,则表明该... 调研、剖析了国内外能源弹性系数,找出能源弹性系数正常值.选择能源弹性系数对区域能源与大气环境宏观控制做预警研究,并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能源弹性系数K的正常值是0.5,如果某区域的K值连续3年以上持续大于0.8,则表明该区域的能源需求量增长过快,相应地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增长过快,使该区域的能源需求和环境污染治理面临巨大的压力.因此可以把K值作为区域能源与大气污染宏观控制的预警指标,同时也可以作为城市的考核指标.我国2001-2004年连续4年的能源生产(或消费)弹性系数在1-1.7之间,远远超过了正常值,应发出预警信号,查找原因,迅速改变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弹性系数 大气环境 宏观控制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钟爽 李国柱 张潞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3期41-44,共4页
本文本文根据《吉林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通过能源弹性系数与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分析吉林省的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究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以期为促进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提... 本文本文根据《吉林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通过能源弹性系数与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分析吉林省的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究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以期为促进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能源弹性系数 灰色相关分析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店主要产品服务经济—能源—环境系统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高兴 袁杰 +3 位作者 李文霞 张兴文 张殿光 杨凤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7年第4期81-86,共6页
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和能耗寿命周期分析方法相结合,建立了主要产品中间生产和最终服务经济—能源—环境系统投入产出综合计算模型;对国内有代表性的八家酒店主要产品服务系统进行了计算与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酒店之间投入产出指标值最... 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和能耗寿命周期分析方法相结合,建立了主要产品中间生产和最终服务经济—能源—环境系统投入产出综合计算模型;对国内有代表性的八家酒店主要产品服务系统进行了计算与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酒店之间投入产出指标值最大相差2倍以上,具有巨大的改进潜力;酒店内部餐饮服务系统是传统的线性开放式经济发展模式的突出代表,应进行营业规模调整、合理配置能源种类和消耗比例、重点实施清洁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店经济-能源-环境系统 投入产出 能源消耗系数 污染物产生系数 清洁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能源需求预测及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周倩 黄树红 李爱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9-90,共2页
本文利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法,建立模型对湖北省2005-2020年期间的不同经济方案下的能源需求进行了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提出了湖北省“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节能的方向和建议。
关键词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预测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和其他国家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关联性指标的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青 栾贵勤 盖伦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1-255,共5页
将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绝对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及能源消费强度3种指标应用于美国、日本、印度及中国,根据这些指标对中国和这几个国家经济发展与一次能源消费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绝对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将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绝对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及能源消费强度3种指标应用于美国、日本、印度及中国,根据这些指标对中国和这几个国家经济发展与一次能源消费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绝对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及能源消费强度这3种指标虽然各有不同,但都从某一角度反映了4个国家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关联性的现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中国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供政府决策和企业参考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发展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绝对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能源消费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终端能源消费CO_2排放总量测算及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田泽 董凯丽 吴凤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27,共9页
电力、热力在终端能源消费CO2排放总量测算中一直被视作零排放,但这不利于终端能源消费部门的节能减排,也不符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本文基于生产二次能源(电力、热力)所需化石能源的消耗量和省域内二次能源的消费量... 电力、热力在终端能源消费CO2排放总量测算中一直被视作零排放,但这不利于终端能源消费部门的节能减排,也不符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本文基于生产二次能源(电力、热力)所需化石能源的消耗量和省域内二次能源的消费量测算电力、热力CO2排放因子,并从生产端和终端两视角出发,考虑二次能源当量值和等价值,计算二次能源CO2排放终端承担比率,进而全面测算2000-2012年江苏省19种(包含电力、热力)终端能源消费CO2排放总量。运用LMDI 1法,把CO2排放变动分解为11个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2年间,江苏省终端能源消费CO2排放总量由15 223.90万t上升到46 396.20万t:其中,生产部门CO2排放总量由14 242.30万t上升到43 481.15万t,以年平均占比94.52%成为最大的CO2排放部门,生活部门CO2排放总量由981.60万t上升到2 915.04万t,并以年均8.73%的速度增长。22000-2012年间,经济规模和人均收入分别以累积贡献度147.09%和77.51%成为生产与生活部门CO2排放量增长的最大驱动因素,反映出江苏CO2排放与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密切相关。32000-2012年间,江苏CO2排放量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源于生产部门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累积贡献度分别为-39.09%和-11.96%。4电力、热力能源结构碳强度在2000-2012年间累计减少了739.77万t CO2排放,成为江苏省未来强有力的减排驱动因素。最后从推进江苏省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完善省级电能管理服务公共平台、加强低碳技术的产学研合作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城市绿色公共交通、强化节能降碳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等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江苏省加强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端能源 终端承担比率 CO2排放 LMDI 1 二次能源CO2排放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能源消费与能源供给状况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轶昆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9-52,共4页
广东经济进入了新的一轮高增长时期,能源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对当前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已不容忽视。利用1990~2005年统计年鉴数据,通过对广东能源消费与能源供给状况的分析,我们认为,能源资源优质化、能源供给多元化以及深... 广东经济进入了新的一轮高增长时期,能源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对当前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已不容忽视。利用1990~2005年统计年鉴数据,通过对广东能源消费与能源供给状况的分析,我们认为,能源资源优质化、能源供给多元化以及深入挖掘节能潜力将有利于促进广东经济、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能源生产弹性系数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比价投入产出表的浙江省能源强度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跃 冯连勇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2年第5期488-495,共8页
通过编制浙江省2007—2017年可比价能源投入产出表,测算了其直接能源消耗系数、间接能源消耗系数和完全能源消耗系数;同时基于结构分解分析方法对浙江省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除其他服务业外的5个部门的... 通过编制浙江省2007—2017年可比价能源投入产出表,测算了其直接能源消耗系数、间接能源消耗系数和完全能源消耗系数;同时基于结构分解分析方法对浙江省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除其他服务业外的5个部门的完全能源消耗系数均呈下降趋势;能源强度呈下降趋势,而能源技术效应是导致能源强度下降的主导因素;最终需求结构效应总体上降低了浙江省5类能源消耗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比价 投入产出 能源强度 结构分解分析 能源消耗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利用效率测度方法改进模型及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广阔 韩晓萍 胡亚蓉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64,共6页
随着2009年末哥本哈根会议各国关于节能减排协议的达成,我国正向低碳经济社会转型: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同时,绿色国内生产总值评价指标也备受重视。这说明传统的能源利用效率核算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 随着2009年末哥本哈根会议各国关于节能减排协议的达成,我国正向低碳经济社会转型: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同时,绿色国内生产总值评价指标也备受重视。这说明传统的能源利用效率核算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需要。本文基于传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能源强度作为度量能源利用效率的测度方法,科学地引入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等评价指标,建立了能源利用效率测度方法改进模型,并对1997-2008年历年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在逐年增大;与传统能源强度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相比,非绿色能源强度和非绿色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略小,这表明我国实际的能源利用效率在逐年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利用效率 绿色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绿色能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宣宜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2-85,95,共5页
中国能源消耗量巨大,现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耗国。云南省由于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特点,能源消耗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云南省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之间存在着一种共同的长期趋势,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存在互为... 中国能源消耗量巨大,现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耗国。云南省由于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特点,能源消耗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云南省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之间存在着一种共同的长期趋势,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耗 回归分析 协整分析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能-水消耗系数的空间差异及脱钩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马海良 李倩 庞庆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2-70,共9页
厘清工业领域中能源、水资源等生产要素的配置关系,以及它们与经济增长的曲线关系,对于集约高效的工业发展模式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2005—2016年的数据,通过构建能源耗水系数,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中国工业领域水资源... 厘清工业领域中能源、水资源等生产要素的配置关系,以及它们与经济增长的曲线关系,对于集约高效的工业发展模式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2005—2016年的数据,通过构建能源耗水系数,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中国工业领域水资源-能源之间联系,并采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水资源-能源-经济三者的两两关系,以寻求工业领域能-水消耗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①中国工业用水强度、用能强度和能源耗水系数在省级范围内均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②局部莫兰指数的结果表明工业用水强度H-H集聚区主要在南部省份,L-L集聚区主要在北方省份;工业用能强度H-H集聚区主要在西部省份,L-L集聚区主要在东部省份;工业能源耗水系数H-H集聚区主要在华东和华南省份,L-L集聚区主要在北方省份,其中上海、福建和广东省份的能源耗水系数状态较为理想。③研究期内经济与资源之间的脱钩更为明显,其发展更为协调;而水资源与能源之间的脱钩关系与此相比有一定差距,但是从时间趋势来看,其协调关系正在进一步加强。据此,提出全国层面应该协同推进工业领域中能源、水资源等生产要素的配置关系,强化高质量发展。结合能源和水资源的集聚性做好区域层面的产业规划,大力发展绿色低碳节约型产业,推进资源全面可持续和循环利用。省级层面在国家产业规划指导下根据产业实际发展加快产业升级和供给侧改革,对工业企业的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同时引进高新设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回收循环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用水强度 工业用能强度 能源耗水系数 空间自相关 脱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生活能源碳排放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25
17
作者 岳婷 龙如银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40-46,共7页
基于2006—2011年中国各省域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截面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统计分析软件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检验了省域之间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分析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省域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存在... 基于2006—2011年中国各省域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截面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统计分析软件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检验了省域之间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分析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省域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居民收入水平和人口规模,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正向影响效应最为显著,生活能源消费综合碳排放系数以及生活能源价格对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也较大。在生活能源价格较难调整以及经济不断增长和人口规模不断增加趋势下,优化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减小生活能源消费综合碳排放系数,以及提倡居民生活节能,是减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 居民收入水平 人口规模 生活能源价格 生活能源综合碳排放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状况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韦福雷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8-51,共4页
能源是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黑龙江省既是能源生产大省,也是能源消费大省,能源在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十一五"发展规划,黑龙江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降低20%。因此,研究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相关性 能源消费强度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消耗、环保投资与生态足迹的灰色系统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惠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7-164,共8页
人类的行为时刻在影响着生态系统,或积极,或消极。选择人均能源生态足迹(包括煤、焦炭、燃料油和电力等)作为代表生态阈值的指标,以能源消耗弹性系数代表人类对生态系统的消极影响,构造环保投资弹性系数代表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积极影响,... 人类的行为时刻在影响着生态系统,或积极,或消极。选择人均能源生态足迹(包括煤、焦炭、燃料油和电力等)作为代表生态阈值的指标,以能源消耗弹性系数代表人类对生态系统的消极影响,构造环保投资弹性系数代表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积极影响,运用灰色系统方法,研究生态系统与行为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别测算上海市1978-2010年的能源消耗弹性系数、环保投资弹性系数与人均能源生态足迹的灰色关联系数,结果表明,电力是与能源消费关联最密切的因素,也是影响环保投入产出效率的最重要指标。研究发现,人类消极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大于积极行为,从环境治理政策的角度来说,"节能"的效果远大于"减排",在当前发展阶段,有序约束人类行为以减少对环境的消耗和破坏已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生态足迹 能源消耗弹性系数 环保投资弹性系数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1~2008年中国能源贸易生态足迹的动态测度与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建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22-26,共5页
文章运用生态足迹法对1991~2008年中国能源贸易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1991~1996年,中国能源贸易的生态足迹为盈余,出口贸易携带的生态足迹大于进口;1997年之后,中国能源贸易的生态足迹为赤字,出口贸易携带的生态足迹小于进口... 文章运用生态足迹法对1991~2008年中国能源贸易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1991~1996年,中国能源贸易的生态足迹为盈余,出口贸易携带的生态足迹大于进口;1997年之后,中国能源贸易的生态足迹为赤字,出口贸易携带的生态足迹小于进口;进口能源贸易的生态足迹近年来增长较快,出口能源贸易生态足迹处于波动状态,能源进出口贸易生态足迹弹性系数起伏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贸易 生态足迹 能源贸易生态足迹弹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