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化学化工发展方向及应用策略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月华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3年第2期98-100,共3页
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环境问题,绿色化学化工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文章通过多种研究方法来探讨绿色化学化工的特点和趋势,首先探索绿色化... 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环境问题,绿色化学化工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文章通过多种研究方法来探讨绿色化学化工的特点和趋势,首先探索绿色化学化工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意义,然后研究和分析化学化工绿色化的最新技术,最后提出关于绿色化学化工技术的具体途径和实践策略,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 绿色 能源清洁化 绿色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黎协定》温控目标下石油的角色与转型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孙艺心 段宏波 《世界石油工业》 2024年第2期11-22,共12页
实现《巴黎协定》温控目标的核心在于清洁能源对传统化石能源的实质性替代,能源转型压力驱动了对石油产业转型的广泛关注和研究。采用主题文献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石油在能源清洁化转型中承担的关键角色,探索综合评估... 实现《巴黎协定》温控目标的核心在于清洁能源对传统化石能源的实质性替代,能源转型压力驱动了对石油产业转型的广泛关注和研究。采用主题文献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石油在能源清洁化转型中承担的关键角色,探索综合评估模型下石油及化工产业未来可行的转型路径。采用合作网络、共现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石油产业转型研究进行扩展分析。结果表明,碳中和愿景要求石油产业链进行从产能技术到产业布局的根本性变革,包括限制石油储量开采,逐步淘汰高成本原油开采,积极寻找石化制品的替代方案等。主要石油生产国的未来发展和定价策略会对世界石油格局产生重要影响,硬性的石油系统能源转型可能导致不同群体的多重损失,下游产业的适应和社会影响尤其值得关注。分析表明,欧洲地区是当前石油转型路径研究的重心,而中国的相关研究略显不足,基于综合评估模型的多模型比较研究、未来石油企业的策略行为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分析、重点地区的石油产业政策和未来石油供需情况、立足于符合中国国情的石油清洁化转型研究等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部门 能源清洁化 产业转型 《巴黎协定》 综合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镍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趋势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振芳 陈秀法 +4 位作者 李仰春 高爱红 王杨刚 何学洲 王秋舒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39,共9页
人类面临气候变化的挑战日益严重,“暖战”已在全球范围内打响。我国“双碳”目标提出后,各行业部门纷纷研究制定各自的减排方案。金属矿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在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挑战和机遇并存。本文重点研究了动力电池... 人类面临气候变化的挑战日益严重,“暖战”已在全球范围内打响。我国“双碳”目标提出后,各行业部门纷纷研究制定各自的减排方案。金属矿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在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挑战和机遇并存。本文重点研究了动力电池重要金属之一的镍,在能源清洁化和动力电池高镍化双重驱动下的综合应用前景。现阶段主要用于不锈钢生产的镍将在绿色低碳转型中逐渐减少,电池级硫酸镍的消费量将快速增长。随着硫化镍矿资源日渐贫乏,红土型镍矿已成为镍的主要来源。目前红土型镍矿主要通过回转窑-电炉等火法冶炼工艺生产镍铁和不锈钢,随着电池级硫酸镍的需求增加,高压酸浸镍湿法冶炼中间品和镍铁转产高冰镍制备硫酸镍或将成为未来红土型镍矿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能源清洁化 镍资源 高压酸浸 高冰镍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技术应用场景和发展关键问题 被引量:30
4
作者 张东辉 徐文辉 +2 位作者 门锟 张树卿 卢嗣斌 《南方能源建设》 2019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储能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技术,能够提供调峰、调频等多种服务,是提升传统电力系统灵活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方法]综述了现有主要储能技术的特点,分析了电源侧、用户侧和电网侧应用场景下储能的作用... [目的]储能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技术,能够提供调峰、调频等多种服务,是提升传统电力系统灵活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方法]综述了现有主要储能技术的特点,分析了电源侧、用户侧和电网侧应用场景下储能的作用和需求。根据应用现状,指出影响储能进一步发展应用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商业模式关键问题。[结果]最后从储能应用方角度提出应加强储能运行模拟、多重组合利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等建议。[结论]研究结论可为储能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清洁化 能源互联网 储能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