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动趋势预测
1
作者 李洪兵 刘琴 +1 位作者 韩咪 吴小东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25,共10页
准确掌握能源消费演变趋势,对有序推进碳达峰目标至关重要。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深度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精确提取有效信息,剔除与能源消费量关联程度不高且存在显著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影响因素,挖掘能源消费有效影响因素。在灰色GM... 准确掌握能源消费演变趋势,对有序推进碳达峰目标至关重要。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深度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精确提取有效信息,剔除与能源消费量关联程度不高且存在显著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影响因素,挖掘能源消费有效影响因素。在灰色GM(1,N)模型中引入对数化思想,基于有效的重要影响因素,构建对数化灰色GM(1,N)模型,并用其精准刻画我国能源消费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煤炭和石油消费影响最大的有效因素分别是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人均收入是天然气和电力消费影响最大的有效因素。(2)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呈倒U型发展趋势,2031年将达到峰值67亿t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将在2027年达到峰值33亿t标准煤,到2035年将快速降至25亿t标准煤。石油消费将在2026年达到峰值11亿t标准煤,到2035年降至约7亿t标准煤。天然气消费保持6%以上的增长率,到2035年增至11亿t标准煤。电力消费维持4%以上的中高速发展态势,到2035年高达21亿t标准煤。(3)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将由“一大三小”的传统消费模式,到2035年逐渐形成煤炭、油气、电力“三分天下”的新格局,届时高碳能源消费占比降至49%,我国能源消费迈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时期。(4)灰色综合关联分析法能精准描述能源消费量与影响因素间的关联水平,挖掘出潜在的有用信息,基于有效影响因素建立的对数化灰色GM(1,N)模型预测精度高,可为其他地区能源消费趋势预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结构 影响因素 消费预测 灰色关联度 GM(1 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约束、能源消费结构与全要素能源效率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淑茹 李明媛 宋炜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88,共6页
文章利用2007—2019年中国27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双碳约束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碳约束引致的碳排速度变化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改善不显著。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极大地缩短了双碳约束下能源消费对全要素能源效... 文章利用2007—2019年中国27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双碳约束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碳约束引致的碳排速度变化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改善不显著。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极大地缩短了双碳约束下能源消费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反应时滞,改变了双碳约束下能源消费结构的跨期替代弹性,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双碳约束情境下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改善取决于能源消费结构的持续性优化,破除能源供求价格反应时滞的制度性壁垒,利用能源供求市场的杠杆机制推动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约束 能源消费结构 全要素能源效率 多期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城市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的影响——基于能源禀赋异质性与空间溢出效应检验 被引量:7
3
作者 毛丰付 侯玉巧 高雨晨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136,共12页
城市能源消费结构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构建清洁低碳的现代城市能源体系的关键,数字经济则为结构转型提供了动力。本文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城市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究了不同能源禀赋城市的异质... 城市能源消费结构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构建清洁低碳的现代城市能源体系的关键,数字经济则为结构转型提供了动力。本文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城市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究了不同能源禀赋城市的异质性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促进了城市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并且在低化石能源禀赋城市中促进作用会更加明显;数字经济不仅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区城市能源消费结构转型,且对周边城市产生正向溢出效应。机制分析结果显示,产业转型升级、公众行为驱动是数字经济促进城市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的主要路径,而绿色金融深化机制路径尚待畅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市能源消费结构转型 能源禀赋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能源消费结构:内在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晓敏 刘世哲 司小飞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70,共16页
基于中国2011—2022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且该优化作用具有边际递减趋势和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升级与绿色技术创新是... 基于中国2011—2022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且该优化作用具有边际递减趋势和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升级与绿色技术创新是数字经济发挥作用的主要传导机制。在产业结构升级机制中,产业结构高度化比产业结构合理化起的作用更大;在绿色技术创新机制中,实质性绿色技术创新起主要作用。数字经济的优化作用在不同的政府干预程度和环境规制强度下存在差异。为加快推动能源消费结构低碳转型,政府应持续推动数字经济体系建设、产业结构升级和绿色技术创新,同时加强环境规制力度和跨省跨区能源合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能源消费结构 传导机制 非线性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气候关注可以促进家庭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转型吗 被引量:1
5
作者 潘敏 李静静 袁歌骋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79,共14页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收入水平的提升,家庭能源消费在中国能源消费体系中占比不断增加,推进家庭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成为中国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注意力资源的配置是影响经济主体行为决策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公众气候关注...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收入水平的提升,家庭能源消费在中国能源消费体系中占比不断增加,推进家庭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成为中国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注意力资源的配置是影响经济主体行为决策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公众气候关注的显著上升可能成为推动家庭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的重要力量。基于中国家庭能源消费调查数据和百度搜索指数,实证考察了公众气候关注对家庭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公众气候关注显著提高了优质能源在家庭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促进了家庭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转型。这种转型主要源于家庭的“主动式参与”,而非“引导式参与”。机制检验发现,公众气候关注主要是通过改变个体气候变化态度、增强个体气候问题认知及其低碳责任意识,从而驱动家庭主动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异质性分析发现,公众气候关注对家庭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公职人员家庭中更为显著。从社会环境来看,积极的社会参照规范可以正向调节公众气候关注与家庭能源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本文为从家庭视角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气候关注 家庭能源消费结构 气候变化态度 气候问题认知 低碳责任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分数据视角下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定变权组合预测
6
作者 索瑞霞 王琪 韩秋彤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29,共9页
能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有效预测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能源消费结构属于一类具有特殊空间结构的复杂数据类型,其主要特征是各组成部分比例为非负且总和恒定为1。因此... 能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有效预测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能源消费结构属于一类具有特殊空间结构的复杂数据类型,其主要特征是各组成部分比例为非负且总和恒定为1。因此将成分数据理论引入到能源消费结构的研究中,旨在充分满足能源消费结构的特殊内部特征,并充分挖掘出其相对信息。分别构建了球坐标变换下各成分的BP神经网络、ARIMA模型和三次指数平滑等单一预测模型;基于成分数据中的Aitchison距离平方和最小化,分别构建了定权和变权的组合预测模型;以平均Aitchison距离值MSD最小的变权组合模型预测了2024-203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预测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短期内将朝着多元化格局发展,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将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但煤炭等化石资源仍将占据着能源消费的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数据 Aitchison距离 球坐标变换 能源消费结构 定变权组合预测 多元化格局 清洁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发展对商贸流通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能源消费结构升级视角
7
作者 贺刚 陈蓉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10-113,共4页
本文采用2011-2022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基于能源消费结构升级视角,实证分析数字技术发展对商贸流通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发展对商贸流通业绿色转型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数字技术发展对东中部地区商贸流... 本文采用2011-2022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基于能源消费结构升级视角,实证分析数字技术发展对商贸流通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发展对商贸流通业绿色转型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数字技术发展对东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业绿色转型效果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发展可以通过促进能源消费结构升级对商贸流通业绿色转型产生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商贸流通业 绿色转型 能源消费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对我国单位GDP能耗影响效应研究 被引量:37
8
作者 郭菊娥 柴建 席酉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4期38-43,共6页
基于1980-2004年能源统计数据,首先利用通径分析法测算了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技术、管理因素与单位GDP能耗强度的关系,定量分析了各一次能源消费构成比例(煤,石油,天然气,水电等消耗比例)对单位GDP能耗的直接、间接和总影响程度;结果表明... 基于1980-2004年能源统计数据,首先利用通径分析法测算了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技术、管理因素与单位GDP能耗强度的关系,定量分析了各一次能源消费构成比例(煤,石油,天然气,水电等消耗比例)对单位GDP能耗的直接、间接和总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等不可测因素对我国单位GDP能耗起决定作用,石油消耗比例为单位GDP能耗变化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故在煤的消费比例下降幅度较小的情况下,要想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必须首先重视技术的进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提高石油的使用比例,尤其要重视水电的发展。然后利用通径分析结果消除了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建立了单位GDP能耗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及其它相关因素间的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节能降耗的影响途径及影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能耗强度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影响能源消费结构吗?--跨国经验分析 被引量:34
9
作者 孙浦阳 王雅楠 岑燕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41,共14页
金融发展经常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同样的,金融发展也可能会影响能源需求。金融发展可以通过促进金融系统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这样的传导途径,使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变动。本文对全球55个国家23年(1985~... 金融发展经常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同样的,金融发展也可能会影响能源需求。金融发展可以通过促进金融系统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这样的传导途径,使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变动。本文对全球55个国家23年(1985~2007)的面板数据库的研究发现,金融发展的确会影响能源消费与需求,进而影响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会促进"化石燃料"能源和替代能源消费的增加,减少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对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制定能源相关政策和对高能耗部门进行产业调整时,要考虑金融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能源消费结构 系统GMM(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与天然气产业发展前景 被引量:61
10
作者 陆家亮 赵素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15,共7页
在当今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背景下,天然气是最清洁低碳的化石能源,是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过渡的桥梁。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一,消费结构以煤为主,能源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加快天然气产业发展既是中国实现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调整... 在当今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背景下,天然气是最清洁低碳的化石能源,是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过渡的桥梁。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一,消费结构以煤为主,能源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加快天然气产业发展既是中国实现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调整的现实选择,也是强化节能减排的迫切需要。为此,全面总结和分析了现阶段中国能源消费特点及面临的挑战,以及天然气在资源潜力、清洁性、高效性、经济性和利用领域等方面的优势,首次阐明了中国天然气发展的三大革命性目标:①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超过30%;②建成覆盖全国各地、互联互通、高效安全灵活的现代化管网体系和应急调峰体系;③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天然气人民币体系。提出了实现中国天然气革命的四大战略举措:①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确保供应量快速增长;②加大天然气利用力度,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中心;③加快输配系统建设,形成类似公路网、电网分布特点的天然气管网体系;④加强合作,全力推进天然气人民币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能源消费结构 调整 天然气优势 天然气产业 革命性目标 发展前景与举措 天然气人民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的能源消费结构演变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田志勇 关忠良 王思强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9年第1期117-121,共5页
由于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的研究大多是以简单的比例关系结合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定量评价的客观依据.尝试利用信息熵理论以最大信息熵原理为判断准则,研究衡量能源消费结构的定量方法来试图解决这一问题.首先简要介绍... 由于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的研究大多是以简单的比例关系结合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定量评价的客观依据.尝试利用信息熵理论以最大信息熵原理为判断准则,研究衡量能源消费结构的定量方法来试图解决这一问题.首先简要介绍了信息熵理论,再在能源消费结构的分析中引入信息熵,并构建了均衡度和优势度指标,用于衡量能源消费结构及其演变,然后利用该方法进行简单实证,分析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对2001~2006年间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的熵值特征指标的动态分析发现,在只考虑各类能源探明储量为影响因素的简化情况下,煤炭的消费比例并不是制约因素,因此,在此情况下能源规划和发展应该充分重视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清洁利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结构 信息熵 均衡度 优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能源消费、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ARDL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1
12
作者 李国璋 霍宗杰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60,共6页
能源消费、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节能减排政策的施行是否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消费间有着怎样的联系,这些都是在节能减排政策制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1978-2007年的样本数据,使用ARD... 能源消费、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节能减排政策的施行是否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消费间有着怎样的联系,这些都是在节能减排政策制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1978-2007年的样本数据,使用ARDL模型方法对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和能源结构在长期和短期内都有显著影响,且能源消费和能源消费结构间也存在相互的影响。未发现能源消费和能源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推行适宜的节能减排政策不会阻滞我国的经济增长,而节能减排政策的一项重点应该是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能源消费结构 经济增长 ARD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经济范式下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贤 谷立霞 王俊岭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26-29,共4页
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是我国能源战略的核心,也是低碳经济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从能源消费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角度出发,构建了综合评价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为科学评价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程度... 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是我国能源战略的核心,也是低碳经济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从能源消费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角度出发,构建了综合评价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为科学评价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程度、合理制定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结构 优化 低碳经济范式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空气质量及其与能源消费结构的动态关联 被引量:8
14
作者 朱振亚 饶良懿 +1 位作者 余新晓 朱梦洵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共6页
运用模糊集理论中的Euclidean权距离评价2002—2011年北京市空气质量。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空气质量等级值,结合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动态矩阵分析法,研究北京市主要大气污染物与9种能源消费因子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2002、2004—2... 运用模糊集理论中的Euclidean权距离评价2002—2011年北京市空气质量。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空气质量等级值,结合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动态矩阵分析法,研究北京市主要大气污染物与9种能源消费因子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2002、2004—2007年北京市空气质量处于Ⅲ级,2003、2008—2011年处于Ⅱ级,空气质量由劣到优的年份排序为2002、2011、2010、2006、2007、2009、2008、2005、2004、2003年,2003、2008年空气质量得到改善,2009年以来有所恶化;燃料油、焦炭和煤炭是造成北京市大气污染的前3位能源,天然气是最清洁的能源;同种能源与不同污染物的关联程度相似;同种能源与污染物在不同时间段的关联序基本不变,不同能源因子分别表现出"缓慢上升"、"逐渐升高"、"水平S"型和"倒U"型4种态势;燃料油与大气污染物"同增同减",大气污染物与燃料油正相关;天然气与大气污染物"此涨彼消",天然气与大气污染物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评价 能源消费结构 Euclidean权距离 关联动态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转型趋势下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优化 被引量:9
15
作者 方德斌 董炜 余谦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1-79,128,共10页
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构建能源需求预测模型。结合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特征设置基准情景和约束情景,预测了分情景下"十三五"期间中国的能源需求总量、能源消费结构及CO_2排放量。考虑能源、经济和环境因素,构建了能源消费结... 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构建能源需求预测模型。结合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特征设置基准情景和约束情景,预测了分情景下"十三五"期间中国的能源需求总量、能源消费结构及CO_2排放量。考虑能源、经济和环境因素,构建了能源消费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得到了"十三五"期间优化情景下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及其相应的CO_2排放量。研究表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费总量及CO_2排放量;具体而言,到2020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能减少34708.6万吨标准煤的能源消费量(约占基准情景下的6.55%)、88977.9万吨的CO_2排放量(占基准情景下的8.15%)。指出:"十三五"期间中国应侧重天然气、一次电力及其他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实现低碳发展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需求 碳排放 低碳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与环境质量的灰色关联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会玉 林振山 张明阳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15-117,共3页
工业企业能源消费过程中排放的“三废”降低了环境质量,影响着经济的发展。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以江苏为例,研究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与环境质量关系。发现煤炭消费量对工业废水和工业废渣排放量的影响最大;而焦煤消费量对工业废气排放... 工业企业能源消费过程中排放的“三废”降低了环境质量,影响着经济的发展。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以江苏为例,研究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与环境质量关系。发现煤炭消费量对工业废水和工业废渣排放量的影响最大;而焦煤消费量对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关联度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企业 能源消费结构 环境质量 灰色系统 关联分析法 江苏 环境污染 清洁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演变分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柳亚琴 赵国浩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33,共7页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有效措施。首先分析了能源消费结构演进的内在变动规律,并运用基于OLS估计的Markov链模型预测了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得出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煤炭为主的高碳能源消费比重不断下降,...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有效措施。首先分析了能源消费结构演进的内在变动规律,并运用基于OLS估计的Markov链模型预测了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得出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煤炭为主的高碳能源消费比重不断下降,而高效清洁能源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结论;然后通过路径分析方法对节能减排约束下能源消费结构的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明确其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一方面,碳排放量约束对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直接影响较大,能源消费量约束、经济发展水平、能源价格和能源禀赋对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起着间接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节能减排会对能源供给和能源利用效率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从而使碳排放约束和能源消费量约束对科技发展水平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结构 碳排放 MARKOV链 影响因素 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被引量:9
18
作者 葛正翔 孙薇 梁芙翠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共4页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高速发展和经济结构重型化特征使得能源需求强劲增长,给我国的能源供应和环境带来极大挑战,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成为应对能源供应压力的关键因素。通过量化分析不同发展阶段我国及国外...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高速发展和经济结构重型化特征使得能源需求强劲增长,给我国的能源供应和环境带来极大挑战,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成为应对能源供应压力的关键因素。通过量化分析不同发展阶段我国及国外发达国家电气化发展水平与能源消费强度之间的关系,重点阐述了提高电气化水平可有效推动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结合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特点,提出了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重点应是大力推动煤炭向电力的转化,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的消费比重,以此来促进能源效率的提高,从而减少能源消费总量并减少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结构 电气化 能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演变对碳排放强度的冲击影响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朱妮 张艳芳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43-850,共8页
基于陕西省1989-2011年能源消费等统计数据,分析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的演变特征,建立陕西省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碳排放强度系统的VAR模型,对该系统的长期和短期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的发展模式,是能源消费结构... 基于陕西省1989-2011年能源消费等统计数据,分析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的演变特征,建立陕西省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碳排放强度系统的VAR模型,对该系统的长期和短期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的发展模式,是能源消费结构长期以高碳能源为主和产业结构长期以高碳产业为主导。能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对陕西省碳排放强度的减小作用初期微弱;从中长期来,两个结构多元化提高的负效应对碳排放强度的增加有长期持久的抑制作用,且能源消费结构演进对碳排放强度的冲击效果始终大于产业结构变化的冲击效果。优化产业结构和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尤其是提高低碳产业与低碳能源比重是驱动陕西省碳排放强度下降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结构 产业结构 碳排放强度 VAR模型 脉冲响应函数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住宅能源消费结构实测与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振海 孙娟 吉野博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4-389,共6页
为把握上海市住宅能源消费结构,选取了2户住宅,对其电、燃气使用情况和室内外温湿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跟踪实测,并对结果进行考察及分析.根据几次问卷调查及实测结果推测逐年变化趋势,可得目前上海市住宅能源消费结构约为:炊事25%... 为把握上海市住宅能源消费结构,选取了2户住宅,对其电、燃气使用情况和室内外温湿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跟踪实测,并对结果进行考察及分析.根据几次问卷调查及实测结果推测逐年变化趋势,可得目前上海市住宅能源消费结构约为:炊事25%~33%、洗浴11%~13%、空调19%~21%、照明5%~6%、娱乐信息8%~10%、冰箱10%~13%、其他家电15%~20%.并将此结果与2002-2003年日本九州冲绳地区实测的3户公寓住宅能源消费结构进行比较.与日本相比,上海的能源消费水平还很低,九州冲绳地区实测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为上海实测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的2.836倍,人均能耗为上海的1.42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能耗 能源消费结构 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