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轮机轴封-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炜哲 刘应征 +3 位作者 叶春 陈汉平 袁鹰 葛庆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5-849,共5页
建立了汽轮机轴封-转子系统中蒸汽流动作用在转子上的8个蒸汽气动力等效动特性系数计算方程。基于振荡流体力学原理,计入了水蒸汽热物性变化的影响。针对某百万等级超超临界机组高压平衡活塞轴封,分别计算了设计工况下蒸汽在轴封中流动... 建立了汽轮机轴封-转子系统中蒸汽流动作用在转子上的8个蒸汽气动力等效动特性系数计算方程。基于振荡流体力学原理,计入了水蒸汽热物性变化的影响。针对某百万等级超超临界机组高压平衡活塞轴封,分别计算了设计工况下蒸汽在轴封中流动时轴封内温度、压力和剪切应力分布,得到了蒸汽气动力作用在转子上的8个等效动特性系数,计算结果与国外计算程序结果较为吻合。计算分析表明:高压平衡活塞轴封处蒸汽气动力对转子临界转速的影响比较明显,水平和垂直复模态临界转速涨幅分别达10%和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和动力工程 汽轮机 轴封 转子动力 临界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动叶顶部间隙泄漏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军 吕强 +2 位作者 丰镇平 钟钢云 吴其林 《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4-317,共4页
以一个小展弦比轴流透平级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方法对不同动叶顶部间隙情况下的间隙泄漏流动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间隙流和间隙涡的形成、发展及其对透平级性能的影响。以三维流线和极限流线为手段,分析了6种间隙尺寸下动叶顶部的泄漏流和... 以一个小展弦比轴流透平级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方法对不同动叶顶部间隙情况下的间隙泄漏流动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间隙流和间隙涡的形成、发展及其对透平级性能的影响。以三维流线和极限流线为手段,分析了6种间隙尺寸下动叶顶部的泄漏流和泄漏涡造成的损失及其与主流掺混的过程。结果表明:动叶顶部间隙两侧压力面和吸力面之间的压力差使汽流从压力面被吸入间隙,跨过叶顶,进入相邻叶栅通道的吸力面,导致泄漏流动;与无间隙的情况相比,叶顶间隙的存在使上端壁处的流场发生明显变化,引起损失迅速增长;随着间隙的增大,泄漏涡的产生位置提前,强度增大,从而导致更大的流动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和动力工程 汽轮机 叶顶间隙 泄漏流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超临界汽轮机主调阀内流动和噪声计算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炜哲 施鎏鎏 +2 位作者 柴思敏 刘应征 蒋浦宁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1-405,共5页
针对某1000 MW超临界汽轮机主调阀系统(主汽阀和调节阀)内的蒸汽流动和噪声辐射,进行了全三维计算分析。通过求解全三维N-S方程和k-ε湍流模型,并考虑水蒸汽热力性质参数,得到了阀门流道中的蒸汽流场参数;然后采用基于FW-H方程的剪切流... 针对某1000 MW超临界汽轮机主调阀系统(主汽阀和调节阀)内的蒸汽流动和噪声辐射,进行了全三维计算分析。通过求解全三维N-S方程和k-ε湍流模型,并考虑水蒸汽热力性质参数,得到了阀门流道中的蒸汽流场参数;然后采用基于FW-H方程的剪切流噪声模型,求解了蒸汽流场内的噪声源幅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主调阀流道内的压力损失为1.38%,其中调节阀部件的压损占主调阀总压损的66%;主汽阀和调节阀的喉口位置和阀腔流动死区等位置处的涡量很强,从而成为主要的气动噪声辐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和动力工程 超临界机组 主汽阀 调节阀 压力损失 噪声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的热流密度分布 被引量:18
4
作者 吕俊复 于龙 +4 位作者 岳光溪 杨海瑞 张建胜 张缦 杨仲明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6-340,共5页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一个主要技术关键是炉膛受热面的横向热流分布。在管内工质温度不同、容量不同的3台循环流化床锅炉上,测量了不同高度上膜式水冷壁的金属壁温。将有限元算法用于水冷壁的换热分析,得到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烟...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一个主要技术关键是炉膛受热面的横向热流分布。在管内工质温度不同、容量不同的3台循环流化床锅炉上,测量了不同高度上膜式水冷壁的金属壁温。将有限元算法用于水冷壁的换热分析,得到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烟气向水冷壁的换热系数分布。该结果为超临界CFB锅炉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和动力工程 循环流化床锅炉 热流密度 分布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热值煤层气燃烧器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5
作者 唐强 罗渝东 +1 位作者 张力 冉景煜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4-348,共5页
对3种低热值煤层气燃烧器进行了全尺寸的三维燃烧数值模拟,比较了热态下不同燃烧器出口的流动和燃烧特性。结果表明:部分预混燃烧器射流刚性好,中心回流区逆向速度最大,主流直径最小,燃烧温度最高,且高温区域分布广。进一步研究了喷口... 对3种低热值煤层气燃烧器进行了全尺寸的三维燃烧数值模拟,比较了热态下不同燃烧器出口的流动和燃烧特性。结果表明:部分预混燃烧器射流刚性好,中心回流区逆向速度最大,主流直径最小,燃烧温度最高,且高温区域分布广。进一步研究了喷口型式对部分预混燃烧器燃烧效率的影响,得出了该燃烧器的最佳喷口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和动力工程 低热值煤层气燃烧器 温度分布 数值模拟 喷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锅炉高温受压元件蠕变和低周疲劳寿命损伤计算及在线监测 被引量:10
6
作者 史平洋 李立人 +3 位作者 盛建国 吴祥鹏 陈玮 梁茂春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3-468,472,共7页
高温蠕变和低周疲劳是锅炉高温受压元件寿命损伤的主要机理。采用高温受压元件蠕变和低周疲劳寿命在线监测是提高锅炉安全运行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给出了电站锅炉高温受压元件蠕变和低周疲劳寿命损伤的计算方法,扼要介绍了寿命损伤... 高温蠕变和低周疲劳是锅炉高温受压元件寿命损伤的主要机理。采用高温受压元件蠕变和低周疲劳寿命在线监测是提高锅炉安全运行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给出了电站锅炉高温受压元件蠕变和低周疲劳寿命损伤的计算方法,扼要介绍了寿命损伤在线监测的基本原理、技术关键、使用范围和实际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和动力工程 高温受压元件 蠕变 疲劳 寿命损伤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MW水煤浆锅炉的低NO_x燃烧试验 被引量:8
7
作者 孟德润 赵翔 +3 位作者 杨卫娟 刘建忠 周俊虎 岑可法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1-343,共3页
对1台200 MW的水煤浆锅炉进行了低NOx排放燃烧试验,分别对均等配凤、分级配凤、再燃3种燃烧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研究。结果表明:均等配风时NOx排放量最大,而再燃和分级配风能够有效地降低NOx的排放;在一定试验条件下,分级配风取得了... 对1台200 MW的水煤浆锅炉进行了低NOx排放燃烧试验,分别对均等配凤、分级配凤、再燃3种燃烧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研究。结果表明:均等配风时NOx排放量最大,而再燃和分级配风能够有效地降低NOx的排放;在一定试验条件下,分级配风取得了最高的脱硝效率;再燃和分级配风还大大降低了CO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和动力工程 锅炉 NOx 水煤浆 再燃 分级配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发电机转子风斗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胡晓红 袁益超 +2 位作者 刘聿拯 郭长仕 马有福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6-410,共5页
在转子气隙取气通风系统中,风斗的取风与引风性能直接影响系统的通风冷却效果。对汽轮发电机转子气隙取气斜流通风系统进行了静态实验模拟,研究了结构参数和结构型式对转子进、出风斗取风性能和引风性能的影响规律,为汽轮发电机转子风... 在转子气隙取气通风系统中,风斗的取风与引风性能直接影响系统的通风冷却效果。对汽轮发电机转子气隙取气斜流通风系统进行了静态实验模拟,研究了结构参数和结构型式对转子进、出风斗取风性能和引风性能的影响规律,为汽轮发电机转子风斗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和动力工程 汽轮发电机 转子 气隙取气 风斗 流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嘴入射角对新型气化炉冷态流场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于海龙 刘建忠 马履翱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7-400,共4页
在新型水煤浆气化炉冷模试验台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分析了气化炉喷嘴入射角对炉内流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喷嘴入射角为45°时,气化炉炉内流场分布最合理。
关键词 能源和动力工程 水煤浆 气化炉 喷嘴入射角 流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机组轴封供汽系统参数研究和抱轴问题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威 刘伟 忻建华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1-363,共3页
对在役超超临界机组发生抱轴现象进行了实际运行调研分析,得出轴封温度低是抱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对轴封系统不同供汽温度进行稳态和非稳态模拟计算,得出机组轴封间隙设计合理,但要保证轴封系统不碰摩,轴封温度应保证在260℃以上... 对在役超超临界机组发生抱轴现象进行了实际运行调研分析,得出轴封温度低是抱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对轴封系统不同供汽温度进行稳态和非稳态模拟计算,得出机组轴封间隙设计合理,但要保证轴封系统不碰摩,轴封温度应保证在260℃以上,如果轴封供汽温度低于260℃时,应放慢轴封母管开启速度。研究结论为避免抱轴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轴封系统 抱轴 能源和动力工程 汽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轮机燃烧室振荡被动控制方法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祥晟 丰镇平 《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8-322,共5页
以预混燃烧方式工作的燃气轮机燃烧室易产生燃烧室振荡。应用非定常N-S方程、雷诺应力和紊流模型及涡团耗散燃烧模型,对该类型燃烧室在不同燃料喷注位置和空气流动速度下的气流流动特性和压力振荡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CFD... 以预混燃烧方式工作的燃气轮机燃烧室易产生燃烧室振荡。应用非定常N-S方程、雷诺应力和紊流模型及涡团耗散燃烧模型,对该类型燃烧室在不同燃料喷注位置和空气流动速度下的气流流动特性和压力振荡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CFD方法,可精确地获得放热与燃烧室声学特性之间的耦合关系,且与实验吻合较好。通过调整燃料喷注位置和空气的供给速度,可激发或抑制振荡。根据预混段流动时间及燃料喷注位置到火焰前沿的总流动时间均能可靠地预测稳定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和动力工程 燃气轮机 燃烧室 不稳定燃烧 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超超临界锅炉中间点温度和汽温控制 被引量:43
12
作者 樊泉桂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2-335,共4页
研究了国内2类不同型式的1000 MW超超临界锅炉的中间点温度控制、主蒸汽和再热蒸汽的汽温特性、各受热面的吸热比例和煤质变化对水煤比控制的影响等问题。结果表明:蒸汽参数基本相同的1000 MW超超临界锅炉,虽然采用了不同的水冷壁结构... 研究了国内2类不同型式的1000 MW超超临界锅炉的中间点温度控制、主蒸汽和再热蒸汽的汽温特性、各受热面的吸热比例和煤质变化对水煤比控制的影响等问题。结果表明:蒸汽参数基本相同的1000 MW超超临界锅炉,虽然采用了不同的水冷壁结构形式、不同的受热面布置以及不同的汽温调节方式,但反映运行特性的关键技术参数的控制值基本相同;过热汽温变化特性主要表现为辐射特性;再热汽温特性主要表现为对流特性;水冷壁吸热变化对中间点温度和汽温控制起主导作用;分隔屏对汽温特性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和动力工程 超超临界锅炉 中间点温度 汽温特性 水煤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塑性理论的汽轮机转子应力在线监测模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坤 黄树红 +1 位作者 杨涛 李建兰 《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0-313,共4页
采用差分方法,基于弹、塑性力学理论对转子应力在线计算模型进行了研究。该模型能考虑温度变化对材料物性参数的影响,并将应力分析扩展到材料的塑性范围。同时考虑了应力集中区域进入塑性状态时的集中系数修正方法,从而大大提高了在线... 采用差分方法,基于弹、塑性力学理论对转子应力在线计算模型进行了研究。该模型能考虑温度变化对材料物性参数的影响,并将应力分析扩展到材料的塑性范围。同时考虑了应力集中区域进入塑性状态时的集中系数修正方法,从而大大提高了在线应力计算模型分析的精确度。与有限元算例的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和动力工程 汽轮机 转子 有限差分 弹、塑性 在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