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市多层网络嵌入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1
作者 盛科荣 李晓瑞 +1 位作者 吴石磊 李亚泽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505,共11页
采用上市公司500强企业网络数据、专利权转让数据和航班数据构建中国多层城市网络,实证检验了多层网络嵌入对中国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及特征。研究发现:①城市多层度数中心性和多层PageRank中心性对能源利用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 采用上市公司500强企业网络数据、专利权转让数据和航班数据构建中国多层城市网络,实证检验了多层网络嵌入对中国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及特征。研究发现:①城市多层度数中心性和多层PageRank中心性对能源利用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表明城市多层网络中心性成为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来源。②多层网络嵌入的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效应随城市绿色创新水平、创业孵化能力、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增强,表明城市吸收能力正向调节着多层网络嵌入与能源利用效率的关系。③非资源型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的能源利用效率分别受益于多层PageRank中心性和多层度数中心性的提升,中西部城市能源利用效率从多层网络嵌入中获得的收益明显高于东部城市。城市多层网络嵌入的研究必然对城市能源利用效率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城市网络 能源利用效率 吸收能力 网络资本 流动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能源利用效率空间关联网络及其形成机制
2
作者 薛建春 丁志斌 曹凌辰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8-1408,共11页
探索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空间关联网络对于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促进区域协同减污降碳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超效率松弛测度模型测算黄河流域各城市能源利用效率,借助引力模型描述其空间关联关系,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QA... 探索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空间关联网络对于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促进区域协同减污降碳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超效率松弛测度模型测算黄河流域各城市能源利用效率,借助引力模型描述其空间关联关系,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QAP回归模型探索能源利用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显示:黄河流域能源利用效率存在显著空间关联性,但关联紧密程度不强;鄂尔多斯、东营、榆林、郑州和济南位于关联网络的中心,滨州、泰安、海东、吴忠和巴彦淖尔等处于网络边缘位置,“鄂尔多斯→银川”“榆林→银川”和“榆林→庆阳”等关联关系是关联网络重要关系枢纽;空间关联网络的4个聚类板块内外溢出关系明显;地理近邻、人口规模、经济发展、绿色创新水平相近的城市之间更易形成能源利用效率关联网络,平均气温、流域近邻、城镇化率、技术进步等是影响关联网络形成的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利用效率 空间关联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形成机制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数据开放对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城市的证据
3
作者 吕一清 杨磊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6-76,共11页
公共数据开放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推动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实现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以我国城市是否上线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为准自然实验,以2006~2023年280个城市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公共数据开放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推动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实现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以我国城市是否上线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为准自然实验,以2006~2023年280个城市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公共数据开放能否提升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研究发现:公共数据开放能显著提升城市能源利用效率,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公共数据开放能够通过促进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提升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进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资源型、高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高创新创业能力的城市开展试点政策对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作用更显著。本文研究结论对相关部门制定公共数据开放、绿色技术创新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等城市能源效率提升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据开放 能源利用效率 绿色技术创新 能源消费结构 非资源型城市 数字经济 创新创业能力 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投入能否提高城市能源利用效率 被引量:7
4
作者 靳景玉 张媛媛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6,共9页
作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的抓手,数字基础设施投入对实现节能减排和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9~2019年我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数字基础设施投入对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中的作用机制。... 作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的抓手,数字基础设施投入对实现节能减排和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9~2019年我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数字基础设施投入对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投入可以显著提升城市能源利用效率,这一结论通过平行趋势检验、克服试点选取非随机性、缓解内生性问题和反事实检验等得以强化。机制分析发现,市场化程度、产业集聚水平和绿色技术创新对数字基础设施投入与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关系存在明显的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投入对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作用在产业结构均衡城市、产业结构高水平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更为突出,当样本城市位于长三角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和长江中游经济圈时,数字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效果更好。本研究为因地制宜释放数字基础设施投入在减碳领域和绿色变革等改善城市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数字红利”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有益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能源利用效率 绿色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 宽带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对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郭志伟 陈书伟 闪斐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42,共8页
基于2007—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绿色金融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测度,运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检验绿色金融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在较低水平时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增长起到抑制作用,在较高水平时对能源利用效率的... 基于2007—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绿色金融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测度,运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检验绿色金融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在较低水平时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增长起到抑制作用,在较高水平时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增长起到促进作用。调节机制表明,绿色金融通过资本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等中介变量影响能源利用效率。鉴于此,要加快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绿色金融整体发展水平,科学规范行业管理,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能源利用效率 SBM-ML指数 面板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对能源利用效率影响的空间效应与机制——基于中国27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 被引量:8
6
作者 陆杉 李雯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13,共13页
基于空间视角,利用2008—2019年中国27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及门槛效应。研究表明:技术创新不仅有利于提升本城市的能源利用效率,还会通过溢出效应提升... 基于空间视角,利用2008—2019年中国27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及门槛效应。研究表明:技术创新不仅有利于提升本城市的能源利用效率,还会通过溢出效应提升邻近城市的能源利用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技术创新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因城市区位和技术创新水平不同而存在异质性。绿色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在技术创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中发挥中介作用,技术创新通过提高绿色技术进步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技术创新对能源利用效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经济发展水平越过一定临界值后,技术创新能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能源利用效率 经济发展水平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周期能源利用效率的电动汽车节能减排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孔维政 李琼慧 汪晓露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4-67,共4页
为了解决能源安全问题和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世界主要国家均提出了电动汽车发展目标。针对电动汽车是否节能减排的问题,以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的全周期能源利用效率为基础,分析"以电代油"后化石能源消费量、CO2和污染物排放量的... 为了解决能源安全问题和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世界主要国家均提出了电动汽车发展目标。针对电动汽车是否节能减排的问题,以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的全周期能源利用效率为基础,分析"以电代油"后化石能源消费量、CO2和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从全周期能源效率的角度,分别计算电动汽车替代汽油汽车和柴油汽车后,能源消费量、CO2等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电动汽车替代汽油汽车,一次能源消费量、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CO、HC等污染物排放量将下降,有助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但NOx、颗粒物和SO2等污染物排放量将上升。电动汽车替代柴油汽车后,一次能源消费量以及除SO2外的其他污染物排放将下降,有助于实现节约能源,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但CO2和SO2排放量将上升。基于我国目前燃煤发电比重,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并不能完全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周期能源利用效率 电动汽车 节能减排 柴油汽车 汽油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自回归模型的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区域特征分析 被引量:79
8
作者 邹艳芬 陆宇海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7-71,共5页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attention on the environment and energy, the study on the energy effective is important to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The regional characters of china 31 provincial economic devel...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attention on the environment and energy, the study on the energy effective is important to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The regional characters of china 31 provin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ergy effective were analyzed through the spatial statistical model and Moran I index to Panel Data,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rovincial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ergy effective have obvious spatial correlation and cluster in the geographical space, the latter is influenced by its ow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energy effective of neighbor region, so traditional ignoring the point will lead to deviation of model design and the deflection of the res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强度 空间相关 空间自回归模型 自回归模型 特征分析 中国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空间分布格局 区域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行业面板数据 被引量:38
9
作者 张少华 陈浪南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2-111,共10页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巨大的能源消费,是在中国经济加速融入全球经济的背景下发生的,我们非常关注以投资一体化、生产非一体化和贸易一体化为内容的经济全球化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本文在阐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构建经济全球化指...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巨大的能源消费,是在中国经济加速融入全球经济的背景下发生的,我们非常关注以投资一体化、生产非一体化和贸易一体化为内容的经济全球化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本文在阐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构建经济全球化指数的基础上,基于33个工业行业1998-200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PCSE稳健估计发现经济全球化显著提高了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技术进步、产权结构、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等也对能源利用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的分析对于理解我国的经济发展、能源安全和产业升级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能源利用效率 全球价值链 PCSE稳健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40
10
作者 赵楠 贾丽静 张军桥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69,共7页
由于"回弹效应"的存在,对技术进步是否必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存在争议。本文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框架下研究技术进步对地区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以中国29个省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法将技术进步分解... 由于"回弹效应"的存在,对技术进步是否必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存在争议。本文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框架下研究技术进步对地区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以中国29个省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法将技术进步分解为前沿型技术进步与追随型技术进步两类,通过构建面板数据的Tobit回归模型对技术进步在能源利用效率提升过程中的影响机制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发现追随型技术进步对中国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施加了显著正向影响,而前沿型技术进步作用并不明显;影响中国地区能源利用效率的诸因素,其正向作用力度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利用效率 技术进步 TOB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结构的能源利用效率新指标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郭小哲 葛家理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99-1002,共4页
以到2020年我国能源利用效率达到20元/kg标准煤巨大挑战为出发点,立足于双重结构,创建了结构能源利用效率.它不仅包含了能源经济总量的信息,还包含了双重结构的变化.常规能源利用效率与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的计算对比表明:我国目前的能源... 以到2020年我国能源利用效率达到20元/kg标准煤巨大挑战为出发点,立足于双重结构,创建了结构能源利用效率.它不仅包含了能源经济总量的信息,还包含了双重结构的变化.常规能源利用效率与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的计算对比表明: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并没有达到充分的良性互动作用,而是尚有许多浪费和阻碍在里面.同时也认识到双重结构的主要调整因素应落足于能源消费结构中的煤和经济产业结构中的第二产业.最后,给出了分析的结论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利用效率 双重结构 节能 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效率DEA的中国区域能源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42
12
作者 蔡晓春 肖小爱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0年第4期33-40,共8页
在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框架下,综合考虑能源消费结构和非期望产出,构建一种新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超效率DEA能效评价模型。利用1998-2007年中国29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区域能源利用效率差异显著,大部分的省份能源效率... 在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框架下,综合考虑能源消费结构和非期望产出,构建一种新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超效率DEA能效评价模型。利用1998-2007年中国29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区域能源利用效率差异显著,大部分的省份能源效率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节能方面,各省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利用效率 效率DEA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能源利用效率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赵楠 王辛睿 朱文娟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35,共7页
本文将污染物排放、生物质能等环境因素纳入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测度模型,采用DEA-Bootstrap方法对中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并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开展收敛性研究。发现Bootstrap技术确实有效纠正了传统DEA模型对能源... 本文将污染物排放、生物质能等环境因素纳入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测度模型,采用DEA-Bootstrap方法对中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并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开展收敛性研究。发现Bootstrap技术确实有效纠正了传统DEA模型对能源利用效率测度值的偏差,有利于更为全面、精确地分析其收敛特征和形成机制;中国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存在绝对收敛和相对收敛特征,地区间差异在逐渐缩小;但不同区域的能源利用效率收敛至不同的稳态,收敛速度也不尽相同。本文进而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利用效率 DEA-Bootstrap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1
14
作者 韩玉军 王丽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5-101,共7页
以2003-2013年中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数据为样本,运用动态面板GMM方法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能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增加能够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的改善,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 以2003-2013年中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数据为样本,运用动态面板GMM方法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能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增加能够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的改善,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增加1%,能源利用效率提高0.06%,能源利用效率的滞后一期、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外商直接投资、地区专业化水平和对外开放度水平都是促进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的积极影响因素,城镇化水平与能源利用效率之间存在"回弹效应",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能源利用效率的改善具有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技术溢出 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 专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能源利用效率的低碳经济实证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晶 王丽萍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68-171,共4页
通过对低碳经济内涵和测度指标的研究,指出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利用,所以能源的利用效率就成为评价低碳经济的重要指标。然后以工业能源利用效率为评价指标,用超效率DEA方法对徐州市进行了实证研究。从结果看,徐州市1998-2008年工业能... 通过对低碳经济内涵和测度指标的研究,指出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利用,所以能源的利用效率就成为评价低碳经济的重要指标。然后以工业能源利用效率为评价指标,用超效率DEA方法对徐州市进行了实证研究。从结果看,徐州市1998-2008年工业能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正处于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期,但转型速度相对缓慢,其工业能源利用效率低于同处江苏省的苏州市,且工业原煤投入存在较多冗余。针对此结论,提出了加速徐州市低碳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工业能源利用效率 效率DEA 低碳经济测度 工业生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出口与能源利用效率:基于中国工业部门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綦建红 陈小亮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25,共12页
中国为实现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的减排承诺,通过进出口行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工业部门能源效率是更具现实操作性的途径之一。为研究进出口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本文首先采用行业面板数据对影响能耗强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建立面板变... 中国为实现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的减排承诺,通过进出口行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工业部门能源效率是更具现实操作性的途径之一。为研究进出口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本文首先采用行业面板数据对影响能耗强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建立面板变系数模型和门槛模型分析了不同行业进出口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增加出口会降低能源利用效率,增加进口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分行业而言,由于研发投入或外资跨越门槛值的程度不同,不同行业进出口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出口 能源利用效率 变系数模型 门槛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β收敛性的区域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周四军 罗丹 WANG Jiaxing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8-123,共6页
在生产理论框架下,构建投入导向、规模报酬不变的超效率DEA模型,利用全国30个省市(不含西藏)2000—2014年数据测度出我国八大经济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建立收敛回归模型对八大区域能源利用效率进行β收敛检验。分析发现:我国能源利... 在生产理论框架下,构建投入导向、规模报酬不变的超效率DEA模型,利用全国30个省市(不含西藏)2000—2014年数据测度出我国八大经济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建立收敛回归模型对八大区域能源利用效率进行β收敛检验。分析发现: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呈现出"一降两波动一稳、总体上升"的态势,且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分地区来看,黄河中游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和西南地区通过绝对β收敛检验,且收敛速度高出全国水平;北部沿海地区各省市能源利用效率差异在增加。对条件β收敛而言,除南部沿海地区在产业结构作用下和西北地区在技术进步作用下条件β收敛系数不显著,其他各区域在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作用下均存在条件β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利用效率 收敛回归方程 绝对Β收敛 条件Β收敛 区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能源利用效率的随机性趋同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吴玉鸣 贾琳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49,共10页
我国能源效率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本文通过对1997—2007年我国省市自治区能耗强度、区域能耗强度与全国平均能耗强度及区域内能耗强度与区域平均能耗强度的差所形成的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七大区域的能... 我国能源效率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本文通过对1997—2007年我国省市自治区能耗强度、区域能耗强度与全国平均能耗强度及区域内能耗强度与区域平均能耗强度的差所形成的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七大区域的能源效率存在着向全国平均能耗水平趋同的证据。这意味着整体能源利用效率水平呈现出普遍提高的趋势,七大区域之间的能源利用效率差距正在不断地减小。而各区域内能源利用效率的随机性趋同分析显示,我国大部分区域内并未出现俱乐部趋同的现象,区域内各省市自治区之间能源利用效率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华中与西北地区存在俱乐部趋同,但仅仅是以极个别地区能耗强度的提高为基础的,是一种低水平的俱乐部趋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利用效率 随机性趋同 面板单位根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力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及收敛性分析——基于区域面板数据的Malmquist指数模型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喜平 姜晔 《现代电力》 2011年第4期84-89,共6页
运用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测算了我国2002-2008年间电力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并将电力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纯技术效率变动和规模效率变动,在此基础上运用β收敛模型分析全国六大区域电力能源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特征和变化... 运用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测算了我国2002-2008年间电力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并将电力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纯技术效率变动和规模效率变动,在此基础上运用β收敛模型分析全国六大区域电力能源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技术进步是样本期间电力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纯技术效率的变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电能效率,但是改善程度不大。样本期间规模效率出现下降,说明电力行业未达到长期最适规模。对我国和六大区域电力能源利用效率进行β收敛检验,发现除华北区域电网外,东北、华东、华中、西北和南方五大区域电网在样本期间电力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呈收敛状态,并且以华东电网的收敛速度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行业 能源利用效率 Malmquist模型 Β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制造业能源利用效率评价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周婷婷 唐晓华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62,共5页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手段,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首要选择。文章通过选取我国制造业30个行业为决策单元,对2008~2012年间投入产出数据进行有效性处理,并运用两种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各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进行考察并分...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手段,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首要选择。文章通过选取我国制造业30个行业为决策单元,对2008~2012年间投入产出数据进行有效性处理,并运用两种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各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进行考察并分析各行业的能效差异。结论显示我国制造业总体能源利用效率偏低,个别行业投入冗余值过高,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制造业能效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能源利用效率 制造业 数据包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