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各地区能源利用效果的统计分析
- 1
-
-
作者
赵楠
-
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统计学院中国经济统计研究中心
-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2-104,共3页
-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6JZD002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统计测度"
+1 种基金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7LY008)
中财121人才工程青年博士发展基金"(QBJ0703)支持项目
-
文摘
文章综合利用描述性能源统计方法和FGLS、Swamy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的能源利用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证实我国地区能源利用状况的扩张趋势以及各地区能源利用水平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异,都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基本吻合,四大直辖市由高至低依次为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呈现出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的梯度格局;以上海市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高于其他地区,而首都北京的能源利用效果在四个直辖市中位居中间水平。
-
关键词
能源利用效果
单位GDP能源消耗
Swamy面板数据模型
-
分类号
F206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关于经济效益与经济发展速度关系问题的探讨
- 2
-
-
作者
刘晓
于清文
-
出处
《中州学刊》
1984年第2期24-30,共7页
-
文摘
本文试图解决经济效益与经济发展速度间合理的数量关系,是抛砖引玉性质,希望能够得到各方面的指教。 一、探求经济效益与经济发展速度间数量关系的必要性 有无经济效益以及效益的大小,是检验经济发展速度是否实在、有无水份的最好标准。 过去我们吃尽了“效益差、水份大” 的那种高速度的苦头,所以再不应该追求“务虚名、受实害”的高速度。但也并不是速度越低越好。只要有实实在在的物力、人力、财力,当然还是速度高一点比低一点好。只有如此,才能更快地提高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决定计划期速度的主要依据,是报告期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提高。
-
关键词
综合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指标
经济发展速度
社会积累效果
关系问题
弹性系数
移动平均方法
能源利用效果
流动资金占用率
人均国民收入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