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亚能源共同体建设的背景、进程与前景——基于《能源宪章条约》的讨论 被引量:3
1
作者 舒小昀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37,共12页
能源既是全球性问题,又是区域性问题,需要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相对稳定的安排,以反映相关方的利益关系。《能源宪章条约》的经济目的是建立促进长期能源合作的多边框架,其政治目的是促进东西欧国家和平合作。我们应该关注《能源宪章条... 能源既是全球性问题,又是区域性问题,需要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相对稳定的安排,以反映相关方的利益关系。《能源宪章条约》的经济目的是建立促进长期能源合作的多边框架,其政治目的是促进东西欧国家和平合作。我们应该关注《能源宪章条约》的"亚洲维度",通过政策协调可以在区域层面采取集体行动,应对能源问题。以国际能源署和石油输出国组织为轴心运转的国际能源秩序建立,东亚缺乏有效的能源协调机制,竞争多于合作,这是东亚能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背景。当前东亚各国的能源合作与对话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双边对话机制、亚太经合组织能源部长会议机制、"东盟加中、日、韩"能源合作部长级会议机制。东亚能源合作的出路在于形成稳定有效的多边机制,将寻求与主要石油输出国建立战略双边关系的单方面依赖变为相互依赖,开展多边行动。东亚能源合作应该建立在全球能源相互依存的认识上,是市场机制和地缘政治的综合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能源共同体 能源宪章条约》 能源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能源安全的公共产品属性与能源安全共同体构建 被引量:15
2
作者 吴磊 许剑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28,157,共27页
能源资源是大自然对人类社会的馈赠,本质上是各国和人民都有权享受的公共资源,对这种权利的安全保障是能源安全的应有之义。能源安全本质上是一项公共产品,突出能源安全的公共属性有助于能源安全的不断完善,有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 能源资源是大自然对人类社会的馈赠,本质上是各国和人民都有权享受的公共资源,对这种权利的安全保障是能源安全的应有之义。能源安全本质上是一项公共产品,突出能源安全的公共属性有助于能源安全的不断完善,有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福祉的提高。从国家能源安全、区域能源安全到全球能源安全,国际能源安全的公共属性不断加强。国际能源安全公共属性特征的变化为“能源安全共同体”的形成创造了客观条件,国际社会各行为体有必要在主观认识上朝构建“能源安全共同体”的方向努力。“能源安全共同体”建构可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始,强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对共同体的认识,把能源安全作为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又一重要抓手,改革、完善和创新有关国际组织和机制,通过“政府间主义”—“跨国家主义”—“超国家主义”的路径演变逻辑,通过功能主义的纵向整合,构建层次递进的国际能源安全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资源 能源安全 公共属性 公共产品 能源安全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命运共同体:全球能源治理的中国方案 被引量:17
3
作者 朱雄关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0-148,共9页
在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中国领导人基于对世界大势的准确判断,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解决全球问题,促进人类共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构建能源命运共同体不仅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 在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中国领导人基于对世界大势的准确判断,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解决全球问题,促进人类共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构建能源命运共同体不仅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重构的重要举措。因此,通过构建能源命运共同体来建立一个安全稳定的能源供需格局、互利共赢的能源合作关系、绿色环保的能源发展方式、普适高效的能源治理体系,对深化国际能源合作,维护全球共同安全、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构建能源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树立命运与共的合作新理念,坚持低碳环保的发展新路径,构建能源开发利用的新网络,同舟共济、精诚合作,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互利共赢、共同繁荣的全球能源治理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 能源命运共同体 能源合作 中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与命运共同体构建 被引量:8
4
作者 舒先林 黄橙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87-88,共2页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不仅有助于扩大沿线地区能源开发利用、维护能源大通道的稳定与安全,而且有助于完善区域能源合作机制,促进能源共同安全和可持续安全。中国作为世界性能源大国和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必须顺应周边国家对深...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不仅有助于扩大沿线地区能源开发利用、维护能源大通道的稳定与安全,而且有助于完善区域能源合作机制,促进能源共同安全和可持续安全。中国作为世界性能源大国和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必须顺应周边国家对深化能源合作和确保能源安全的期待,为区域能源合作发挥建设性和引领性作用贡献更多中国智慧,提供更多国际公共产品。构建"一带一路"能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伟大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能源合作 公共产品 能源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踟蹰于历史歧路的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启示 被引量:2
5
作者 胡令远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2-111,共10页
"3·11"日本大地震发生半年多以来,特别是福岛核事件给日本社会带来巨大冲击。日本所谓和平利用核能的考量,面临日本社会的政治质疑和反思。主流见解是将可再生能源作为替代核能发电的最佳选项,也有具有前瞻性的人士提出... "3·11"日本大地震发生半年多以来,特别是福岛核事件给日本社会带来巨大冲击。日本所谓和平利用核能的考量,面临日本社会的政治质疑和反思。主流见解是将可再生能源作为替代核能发电的最佳选项,也有具有前瞻性的人士提出建立"亚洲可再生能源共同体"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1”大地震 福岛核泄漏事件 和平利用核能 亚洲可再生能源共同体构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伊朗的产业合作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刘若斯 丁浩 《湖湘论坛》 CSSCI 2017年第5期115-119,共5页
伊朗是"一带一路"倡议下涉及的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重要国家,随着2016年伊核协议的正式实施,伊朗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但也受到资本和技术的制约。伊朗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可观的人口规模,但制造业薄弱、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中... 伊朗是"一带一路"倡议下涉及的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重要国家,随着2016年伊核协议的正式实施,伊朗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但也受到资本和技术的制约。伊朗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可观的人口规模,但制造业薄弱、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中国作为伊朗的最大贸易伙伴,有着巨大的能源需求,且在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具有比较优势。中伊加强产业合作,有助于把中国的优势技术和产能与伊朗的自然资源和市场需求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并实现两国互利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能源共同体 产业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