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能源互联微网系统供需双侧多能协同优化策略及其求解算法
被引量:
41
1
作者
曾鸣
韩旭
+3 位作者
李冉
李源非
彭丽霖
李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9-417,共9页
为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充分考虑了供给侧、需求侧以及能源转换之间的影响作用,构建了能源互联微网系统供需双侧多能协同优化策略模型,提出了求解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的带个体差异蚁群算法与粒子群优化算法相结合的组合算法(particle ...
为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充分考虑了供给侧、需求侧以及能源转换之间的影响作用,构建了能源互联微网系统供需双侧多能协同优化策略模型,提出了求解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的带个体差异蚁群算法与粒子群优化算法相结合的组合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er-individual variation ant colony optimization,PSO-IVACO)。将所提模型及求解算法应用于我国某典型园区能源互联微网系统夏季和冬季典型日的实际算例中,并与传统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相比较,结果表明:PSO-IVACO算法求解此类问题具有可行性,考虑供需双侧的能源互联微网系统在夏季和冬季均具有显著经济和环境效益,促进了新能源并网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微网
供需双侧
协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多能协同策略的能源互联微网研究
被引量:
42
2
作者
程林
刘琛
+2 位作者
朱守真
田浩
沈欣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2-138,共7页
能源互联网一般指具有多种能源综合协同的供应框架,是通过能源转化、能源储存、需求侧响应等多种技术实现的能源供应体系,实现了能源信息的深度耦合。通过建设能源互联网,在多种能源协同供应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各类能源的高效利用;同时,...
能源互联网一般指具有多种能源综合协同的供应框架,是通过能源转化、能源储存、需求侧响应等多种技术实现的能源供应体系,实现了能源信息的深度耦合。通过建设能源互联网,在多种能源协同供应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各类能源的高效利用;同时,在能源互联网体制中,能源的商品属性得以还原,结合相关的决策和能源交易政策,将能有效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选取北京市海淀北部地区作为实际案例,调研了该地区建设情况和历史冷、热负荷及电负荷数据,结合目前能源互联微网中多种典型关键技术,设计了海淀北部地区建设能源互联网的可行多能源协同建设方案,并评估了在能源互联微网模式下的运营收益和社会效益,为今后能源互联网建设的相关工程提供一定的建设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微网
低碳智慧示范区
多
能源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能源互联微网型多能互补系统的构建与储能模式分析
被引量:
75
3
作者
门向阳
曹军
+1 位作者
王泽森
杜文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5727-5737,共11页
多能互补能源集成系统的提出,有利于实现能源间的优势互补,可以满足居民生活的多种负荷需求。其中,储能作为多能互补系统的关键设备也起到重要的作用,能进一步提高集成系统的运行效率。该文在多能互补工程思想指导下,首先建立面向气电...
多能互补能源集成系统的提出,有利于实现能源间的优势互补,可以满足居民生活的多种负荷需求。其中,储能作为多能互补系统的关键设备也起到重要的作用,能进一步提高集成系统的运行效率。该文在多能互补工程思想指导下,首先建立面向气电热集成负荷终端的能源互联微网型多能互补系统,将储能模式分为单储能设备、双设备联合储能和混合储能三种,然后以多能互补系统的日前调度总成本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模型,进一步分析不同模式下储能设备之间的互相影响,并讨论三种储能模式下多能互补系统的经济性。结果证明,气–电–热混合储能模式下的经济性最优,且储能出力与各类能源负荷需求有较大关系,有利于缓解三负荷调峰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互补
集成负荷
能源互联微网
储能
日前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能源互联微网的主动配电网分层分布式协调控制
被引量:
21
4
作者
张爱祥
宋士瞻
+3 位作者
高扬
王传勇
张健
康文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31-138,共8页
目前,天然气网络、热力网络和电力网络在主动配电网中的耦合联系加深,共同为用户提供冷、热、电、气等多种不同形式的能源,但相关的协调控制技术仍不成熟。以电网为核心,和热网、天然气网进行互动优化,首先提出了含电力网络、天然气网...
目前,天然气网络、热力网络和电力网络在主动配电网中的耦合联系加深,共同为用户提供冷、热、电、气等多种不同形式的能源,但相关的协调控制技术仍不成熟。以电网为核心,和热网、天然气网进行互动优化,首先提出了含电力网络、天然气网络和热力网络的综合建模方法,对各能源子系统多能流的约束条件及运行目标进行了综合优化,实现了多能源协调互补和深度融合。然后,设计了多微网和主动配网之间在稳定运行时的分层分布式协调控制策略,将系统分为主动配电网层、能源互联微网层和元件层的三级控制结构,在元件层提出采用改进后的二级功率优化控制来进行分布式设备之间的协调控制。最后,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搭建主动配网的仿真平台,含3个能源互联微电网来证明智能调控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微网
多能互补
主动配电
网
分层分布式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能微网阶段化多模式混合仿真关键技术综述
被引量:
8
5
作者
张树卿
唐绍普
+2 位作者
朱亚萍
于思奇
孙钰博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3-694,共12页
能源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强大的推动力,它将智能微网技术和多能协调互补等核心技术集成应用,多种能源形式的"源-荷-储"交叉共建,使得能量转化、传输机理和系统运行特性复杂.现有热力、电力等能源系统的计算...
能源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强大的推动力,它将智能微网技术和多能协调互补等核心技术集成应用,多种能源形式的"源-荷-储"交叉共建,使得能量转化、传输机理和系统运行特性复杂.现有热力、电力等能源系统的计算方法和仿真手段分别针对一种独立能源系统,不能满足多种不同能源耦合和交互机理、多能系统组网运行及控制特性的计算分析需求.总结评述了作为多能系统仿真基础的微电网和非电能源系统仿真技术现状,分析和概括了多能系统根本特征、仿真要点和难点,进一步提出了阶段化、多模式混合仿真思想,概括了其中的关键技术,以期充分利用现有能源设备-系统仿真模型和算法基础,建立适用于多能源系统动态、暂态仿真分析技术,并以典型的冷热电联供为例说明段化多模式混合仿真技术在多能系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微网
多能系统
阶段化仿真
多模式仿真
混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能源互联微网系统供需双侧多能协同优化策略及其求解算法
被引量:
41
1
作者
曾鸣
韩旭
李冉
李源非
彭丽霖
李娜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出处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9-417,共9页
基金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面向电改的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运营模式研究
适应我国售电侧放开的自动需求响应仿真技术研究)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6XS84)~~
文摘
为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充分考虑了供给侧、需求侧以及能源转换之间的影响作用,构建了能源互联微网系统供需双侧多能协同优化策略模型,提出了求解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的带个体差异蚁群算法与粒子群优化算法相结合的组合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er-individual variation ant colony optimization,PSO-IVACO)。将所提模型及求解算法应用于我国某典型园区能源互联微网系统夏季和冬季典型日的实际算例中,并与传统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相比较,结果表明:PSO-IVACO算法求解此类问题具有可行性,考虑供需双侧的能源互联微网系统在夏季和冬季均具有显著经济和环境效益,促进了新能源并网消纳。
关键词
能源互联微网
供需双侧
协同优化
Keywords
micro energy internet
supply and demand sides
synergistic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M72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多能协同策略的能源互联微网研究
被引量:
42
2
作者
程林
刘琛
朱守真
田浩
沈欣炜
机构
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电机系)
出处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2-13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7078)~~
文摘
能源互联网一般指具有多种能源综合协同的供应框架,是通过能源转化、能源储存、需求侧响应等多种技术实现的能源供应体系,实现了能源信息的深度耦合。通过建设能源互联网,在多种能源协同供应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各类能源的高效利用;同时,在能源互联网体制中,能源的商品属性得以还原,结合相关的决策和能源交易政策,将能有效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选取北京市海淀北部地区作为实际案例,调研了该地区建设情况和历史冷、热负荷及电负荷数据,结合目前能源互联微网中多种典型关键技术,设计了海淀北部地区建设能源互联网的可行多能源协同建设方案,并评估了在能源互联微网模式下的运营收益和社会效益,为今后能源互联网建设的相关工程提供一定的建设经验。
关键词
能源互联微网
低碳智慧示范区
多
能源
协同
Keywords
micro energy internet
pilot low-carbon smart area
multi-energy interconnection
分类号
TM72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能源互联微网型多能互补系统的构建与储能模式分析
被引量:
75
3
作者
门向阳
曹军
王泽森
杜文娟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5727-5737,共11页
文摘
多能互补能源集成系统的提出,有利于实现能源间的优势互补,可以满足居民生活的多种负荷需求。其中,储能作为多能互补系统的关键设备也起到重要的作用,能进一步提高集成系统的运行效率。该文在多能互补工程思想指导下,首先建立面向气电热集成负荷终端的能源互联微网型多能互补系统,将储能模式分为单储能设备、双设备联合储能和混合储能三种,然后以多能互补系统的日前调度总成本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模型,进一步分析不同模式下储能设备之间的互相影响,并讨论三种储能模式下多能互补系统的经济性。结果证明,气–电–热混合储能模式下的经济性最优,且储能出力与各类能源负荷需求有较大关系,有利于缓解三负荷调峰的压力。
关键词
多能互补
集成负荷
能源互联微网
储能
日前调度
Keywords
multi-energy complementary system
integrated load
energy intenet microgrid
energy storage
day-ahead economic dispatching
分类号
TM73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能源互联微网的主动配电网分层分布式协调控制
被引量:
21
4
作者
张爱祥
宋士瞻
高扬
王传勇
张健
康文文
机构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
出处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31-138,共8页
基金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科技项目资助(SD18-GC-ZB003-ZH-KJ)
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科技项目(52060018000N)~~
文摘
目前,天然气网络、热力网络和电力网络在主动配电网中的耦合联系加深,共同为用户提供冷、热、电、气等多种不同形式的能源,但相关的协调控制技术仍不成熟。以电网为核心,和热网、天然气网进行互动优化,首先提出了含电力网络、天然气网络和热力网络的综合建模方法,对各能源子系统多能流的约束条件及运行目标进行了综合优化,实现了多能源协调互补和深度融合。然后,设计了多微网和主动配网之间在稳定运行时的分层分布式协调控制策略,将系统分为主动配电网层、能源互联微网层和元件层的三级控制结构,在元件层提出采用改进后的二级功率优化控制来进行分布式设备之间的协调控制。最后,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搭建主动配网的仿真平台,含3个能源互联微电网来证明智能调控方法的合理性。
关键词
能源互联微网
多能互补
主动配电
网
分层分布式协调
Keywords
micro energy internet (MEI)
multi-energy complementary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ADN)
multi-agent system
hierarchical 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control
分类号
TM73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TK0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能微网阶段化多模式混合仿真关键技术综述
被引量:
8
5
作者
张树卿
唐绍普
朱亚萍
于思奇
孙钰博
机构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北京市智中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出处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3-694,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7093)~~
文摘
能源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强大的推动力,它将智能微网技术和多能协调互补等核心技术集成应用,多种能源形式的"源-荷-储"交叉共建,使得能量转化、传输机理和系统运行特性复杂.现有热力、电力等能源系统的计算方法和仿真手段分别针对一种独立能源系统,不能满足多种不同能源耦合和交互机理、多能系统组网运行及控制特性的计算分析需求.总结评述了作为多能系统仿真基础的微电网和非电能源系统仿真技术现状,分析和概括了多能系统根本特征、仿真要点和难点,进一步提出了阶段化、多模式混合仿真思想,概括了其中的关键技术,以期充分利用现有能源设备-系统仿真模型和算法基础,建立适用于多能源系统动态、暂态仿真分析技术,并以典型的冷热电联供为例说明段化多模式混合仿真技术在多能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
能源互联微网
多能系统
阶段化仿真
多模式仿真
混合仿真
Keywords
micro-grid energy Internet
multi-energy system
phased simulation
multi-mode simulation
hybrid simulation
分类号
TK019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能源互联微网系统供需双侧多能协同优化策略及其求解算法
曾鸣
韩旭
李冉
李源非
彭丽霖
李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多能协同策略的能源互联微网研究
程林
刘琛
朱守真
田浩
沈欣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能源互联微网型多能互补系统的构建与储能模式分析
门向阳
曹军
王泽森
杜文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7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含能源互联微网的主动配电网分层分布式协调控制
张爱祥
宋士瞻
高扬
王传勇
张健
康文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多能微网阶段化多模式混合仿真关键技术综述
张树卿
唐绍普
朱亚萍
于思奇
孙钰博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