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音乐学研究需要重视形式逻辑思维:回应“何谓‘中国音乐’”
1
作者 喻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01,共5页
音乐学研究需要一个严密的逻辑推演过程,更需要遵循一套基本的科学研究规范。要回答“何为‘中国音乐’”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中国”“Chinese”“中国音乐”“Chinese Music”“Music in China”“Music of China”“Music fro... 音乐学研究需要一个严密的逻辑推演过程,更需要遵循一套基本的科学研究规范。要回答“何为‘中国音乐’”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中国”“Chinese”“中国音乐”“Chinese Music”“Music in China”“Music of China”“Music from China”等概念的内涵(denotation)和外延(connotation),分清什么是满足“中国音乐”这个概念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并从语言学角度厘清它们的能指(signifiant/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é/signified)。同时,学术论文写作应该避免无中生有、偷换概念。严肃的音乐学家,更应该尊重基本逻辑和客观事实,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对待自己发表的每一篇学术文章,使其经得起时间考验,为年轻的一代音乐学人树立良好的学风,为推动中国的音乐学研究稳步走向一个真正具有国际化高度的新境界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 形式逻辑 内涵和外延 能指和所指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语缩略中的任意性基础和约定作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俞理明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12,共5页
关键词 缩略形式 语言符号 缩略词语 《现代汉语词典》 交际范围 能指和所指 音响形象 任意性原则 表意性 表意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汉字造字法中的隐喻性思维 被引量:8
3
作者 聂焱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7-151,共5页
汉字是用比喻、借代、象征、婉曲等隐喻性思维模式将“世界图式”与物质符号融为一体的文字,它呈现于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广阔的想象和联想的世界,是创造主体对自然、人生的心灵化再现。
关键词 汉字造字法 思维方法 能指和所指 隐喻性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告符号的特性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薛峰 詹秦川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50-153,共4页
广告现象极其复杂,一个简单的广告可能涉及到一连串的广告要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面对如此之多的问题,广告人必须自问:我们到底用什么去描述广告?广告到底是什么?是符号!正是符号可特指的信息传达了鲜明的概念,并以多种符号的组... 广告现象极其复杂,一个简单的广告可能涉及到一连串的广告要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面对如此之多的问题,广告人必须自问:我们到底用什么去描述广告?广告到底是什么?是符号!正是符号可特指的信息传达了鲜明的概念,并以多种符号的组合方式表达了一个集合性的意义,并且它常以记忆要点的方式和直指目标群体的性质迅速地避开了众多信息的干扰,高效率地到达目标,进而产生了经久不忘的长期储存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符号 广告符号的能指和所指 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绪尔“符号任意性原则”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妮妮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4-19,共6页
关键词 任意性原则 索绪尔 语言符号 要素 语言系统 约定主义 《普通语言学教程》 非理据性 合理性 能指和所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侵权判断标准 被引量:5
6
作者 方芳 《交大法学》 CSSCI 2022年第2期130-147,共18页
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侵权判断标准分为有违作品的思想和有损作者的声誉两种。我国著作权法移植作者权体系的二元论模式,但司法实践突破立法引入了版权体系的声誉标准,争议的实质是如何平衡作者和作品利用方的利益。伯尔尼公约就两大法系的... 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侵权判断标准分为有违作品的思想和有损作者的声誉两种。我国著作权法移植作者权体系的二元论模式,但司法实践突破立法引入了版权体系的声誉标准,争议的实质是如何平衡作者和作品利用方的利益。伯尔尼公约就两大法系的差异没有实质性作为,但在原则性的框架下提供有限度的保护已经成为比较法上的共识。建议否弃声誉标准,确立作品思想标准加合理限度内的改动作为侵权例外的模式。通过作品符号的结构化解析划分核心表达要素和非核心表达要素,作品的思想可以简化为对核心表达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判断,为侵权判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作品完整权 作品思想标准 作者声誉标准 利益平衡 符号能指和所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德立达的自我解构与伍尔夫自我的诗意离散 被引量:5
7
作者 冯文坤 《外国语文》 1995年第1期1-9,17,共10页
超越德立达的自我解构与伍尔夫自我的诗意离散冯文坤胡塞尔在其《逻辑研究》一书中写道:“当我们读到‘我’这一同而不知道谁在写书时,它虽然并非毫无意义,但至少它跟正常的意思疏远了”。①关于“我是谁”这样一个个人化的问题很自... 超越德立达的自我解构与伍尔夫自我的诗意离散冯文坤胡塞尔在其《逻辑研究》一书中写道:“当我们读到‘我’这一同而不知道谁在写书时,它虽然并非毫无意义,但至少它跟正常的意思疏远了”。①关于“我是谁”这样一个个人化的问题很自然变成了关于“我”的意义的哲学追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尔夫 德立达 “自我” 自我认同 自我同一 索绪尔 解构 语言生成 能指和所指 人称代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学的意义对翻译的启示 被引量:2
8
作者 唐国全 《外国语文》 1995年第4期55-58,共4页
符号学的意义对翻译的启示唐国全众所周知,正确理解原文的意义是翻译的关键,但有的人却认为只要有一本双语词典对号入座,把词的释义抄下来,再将所有单词的释义串在一起,便可于无意中发现原文的全部意义。这实在是极大的误解!那么... 符号学的意义对翻译的启示唐国全众所周知,正确理解原文的意义是翻译的关键,但有的人却认为只要有一本双语词典对号入座,把词的释义抄下来,再将所有单词的释义串在一起,便可于无意中发现原文的全部意义。这实在是极大的误解!那么,什么是“意义”?这问题迄今为止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称意义 语用意义 符号学 语法意义 信息核心 能指和所指 多义词 启示 动宾关系 语言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与艺术文化符号
9
作者 张伟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5期87-92,共6页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如果没有信息的传递,就会使人类的文化失去传承机制从而导致文化的断代.人类的信息传递主要依靠符号得以实现,所以,符号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文化系统工程.本文将对符号尤其是艺术文化的符号特性加以探讨和阐发.
关键词 艺术文化 艺术符号 皮尔斯 卡西尔 索绪尔 自足性 能指和所指 审美意象 情感符号 洛特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性质的再认识
10
作者 承剑芬 《高校教育管理》 1994年第2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汉字性质 语音形式 语义内容 能指和所指 表音文字 社会心理 表意文字 符号学 失语症患者 说文解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