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以哈尔滨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为例 被引量:18
1
作者 崔显青 郭长虹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3-145,共3页
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任务。针对进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队伍中缺乏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庞大应届本科毕业生群体这一背景,如何提高其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成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任务。... 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任务。针对进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队伍中缺乏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庞大应届本科毕业生群体这一背景,如何提高其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成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任务。哈尔滨师范大学探索构建的实践性课程设置、实践基地建设、实践导师配备、实践能力评价及实践能力实现的质量保障管理体制建立的"五位一体"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可行性强、效果显著,具有较为普遍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教育硕士 专业学位 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哈尔滨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能力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6
2
作者 史万兵 曹方方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0-154,共5页
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生能力培养模式作为世界公认的成功典范,对于提高我国高校本科生能力培养质量具有启示作用。在界定核心概念的基础上,介绍并分析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能力培养模式的特色及经验。进而分析我国高校本科生能力培养模式存... 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生能力培养模式作为世界公认的成功典范,对于提高我国高校本科生能力培养质量具有启示作用。在界定核心概念的基础上,介绍并分析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能力培养模式的特色及经验。进而分析我国高校本科生能力培养模式存在教育理念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素养、课程设计有深度欠广度、教学方式有理论指导缺实践策略、评估方式重形式缺实效的现象,并据此提出树立"专业教育与人文培养并重"的教育理念、建设"专精"与"博雅"并重的课程体系、实现"从理念到实践"相统一的教学方式、建立"第三方"参与的评估体制等四个完善我国高校本科生能力培养模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 能力培养模式 麻省理工学院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的多维度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文卫平 杨华 +2 位作者 陈淑芳 胡慧 倪海燕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6年第8期46-47,共2页
本项目为“湖南省普通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第一批立项项目,于1997年7月启动。项目的定位和重点是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以口语教学和实践形式体现,理论基础是Hymes的交际能力观,Krashen的监控理论及Rogers的人... 本项目为“湖南省普通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第一批立项项目,于1997年7月启动。项目的定位和重点是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以口语教学和实践形式体现,理论基础是Hymes的交际能力观,Krashen的监控理论及Rogers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它涵盖4个子课题与7个相关课题,围绕语言、情感、信息技术、文化四个层面构建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四维一体模式。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交际 能力培养模式 研究与实践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多维度 人本主义心理学 KRASHEN 课程体系改革 普通高等教育 立项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简评《创新能力培养线路图:一流三联三个零》
4
作者 王利平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0年第5期27-27,共1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深入应用,对企业管理人员提出了创新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的新要求。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正如郜振廷教授等在其专著《创新能力培养线路图:一流三联三个零》中分析的那样,...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深入应用,对企业管理人员提出了创新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的新要求。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正如郜振廷教授等在其专著《创新能力培养线路图:一流三联三个零》中分析的那样,传统培养模式在这方面存在着诸多局限性。值得庆幸的是,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实验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培养 能力培养模式 线路 简评 企业管理人员 实际动手能力 河北经贸大学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力培养模式的高职公共英语考核评价方式改革探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小英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19-120,共2页
公共英语是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它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为培养目标,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就业能力提升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着考核评价方式不合理、考核评价脱离实际、考评内容缺乏职业性... 公共英语是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它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为培养目标,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就业能力提升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着考核评价方式不合理、考核评价脱离实际、考评内容缺乏职业性等问题,因而,应通过提高过程性评价的比重、创新考核评价方式、提高考评内容的岗位适用性等方式,建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公共英语考评模式,以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培养模式 高职公共英语 考核评价 过程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尖创新人才“3E”外语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艳芹 栾述文 《山东外语教学》 2016年第2期41-48,共8页
根据国家对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提出了拔尖创新人才外语能力概念,建构了"3E"外语能力培养模式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实施以内容为依托的课题研究性教学。在考核中,强调形成性评估的重... 根据国家对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提出了拔尖创新人才外语能力概念,建构了"3E"外语能力培养模式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实施以内容为依托的课题研究性教学。在考核中,强调形成性评估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拔尖创新人才"3E"外语能力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术意识,增加了学术规范知识。然而一个学期的通用学术英语学习和研究课题的实践不能够完全满足学生对学术词汇以及文献综述和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要求,需要在将来的专业英语学习、硕士、博士阶段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3E”外语能力培养模式 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方法 研究性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研能力视角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彩平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1-122,共2页
基于科研能力视角的会计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是指在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坚持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将科研的意识、思维和能力渗透到会计专业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中,不仅仅体现在毕业论文研究阶段,更要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
关键词 会计专业学生 能力视角 会计人才培养 会计知识 能力培养模式 教学环节 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课程 书面考试 科研积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JECT BUS驱动的机械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 被引量:6
8
作者 蒙艳玫 卢福宁 +3 位作者 唐治宏 董振 陈远玲 陆冠成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4-198,共5页
研究了基于PROJECT BUS(项目总线)驱动的机械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以市场需求定制人才培养目标,以实验中心开放性实验室和本科生专业导师制为依托,以面向工程实际的产学研真实项目研发作为学习载体,将知识的拓展与项目研究开发过... 研究了基于PROJECT BUS(项目总线)驱动的机械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以市场需求定制人才培养目标,以实验中心开放性实验室和本科生专业导师制为依托,以面向工程实际的产学研真实项目研发作为学习载体,将知识的拓展与项目研究开发过程的迭代相结合,用项目研发的渐进思想与知识构建的思路相对应组织自主实践内容,通过项目BUS贯穿机械专业主干课程知识和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始终。有效解决了目前机械类本科生缺乏实际项目研发经验和团队合作精神,创新实践能力弱的关键问题,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JECT BUS驱动 渐进式项目团队 金字塔型导师队伍 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机械类本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创新能力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9
9
作者 肖蕾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4-86,共3页
本文根据"3+2"职教师资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以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为契机,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具有创新能力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职教师资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能力培养模式 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的创新教育体系建构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秀荣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4年第2期108-111,共4页
创新教育体系包括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和创新教育的保障机制两大部分,其中,培养方案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保障机制是创新教育体系实施的保证。制定符合培养创新人才要求的培养方案,应确立"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倡创新"的... 创新教育体系包括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和创新教育的保障机制两大部分,其中,培养方案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保障机制是创新教育体系实施的保证。制定符合培养创新人才要求的培养方案,应确立"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倡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两渠道、三结合、多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教学课程体系,构建课外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创新教育保障机制构建时,应注重管理保障机制创新,正确处理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教育体系 培养模式5创新能力 创新管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