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与灰色预测模型的西藏可持续性评价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文龙 魏巍 +4 位作者 宋瑜 刘陈立 苏文亮 许静 朱高峰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02-710,共9页
为清晰地了解青藏高原的生态现状及其未来的可持续性,本文改进了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定量研究了西藏2005-2014年的可持续性,运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西藏及其各地级市2015-2024年的可持续状态。结果表明:2005-2014年,西藏的人均生态承载力... 为清晰地了解青藏高原的生态现状及其未来的可持续性,本文改进了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定量研究了西藏2005-2014年的可持续性,运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西藏及其各地级市2015-2024年的可持续状态。结果表明:2005-2014年,西藏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从38.30hm^2减少到33.81hm^2,人均生态足迹从6.83hm^2增加到11.59hm^2,生态盈余空间缩小,但生态足迹指数一直高于65%,当前的可持续性较强;万元GDP生态足迹、发展能力指数和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表明西藏资源利用率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是产业结构单一;在未来10年,西藏及其各地级市(除拉萨外)的可持续性持续降低,但整体仍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拉萨在2020年将变为严重不可持续。本研究定量地评价了西藏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未来的可持续性,以期对高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能值生态足迹模型 能值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灰色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能源消费的能值生态足迹与能源管理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磊 鞠美庭 +1 位作者 刘沁哲 王琦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2-147,共6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城市节能降碳工作迫在眉睫。为缓解城市能源危机,对城市的能源消费和能源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本文运用基于能值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对天津市2000—2008年能源消费的能值生态足迹进行...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城市节能降碳工作迫在眉睫。为缓解城市能源危机,对城市的能源消费和能源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本文运用基于能值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对天津市2000—2008年能源消费的能值生态足迹进行时间序列的测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天津市能源消费的碳排放结构的动态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年间,天津市能源消费的能值生态承载力缓慢增长,从2000年的0.109 hm^2/人增加到2008年的0.234hm^2/人,而能值生态足迹增长迅速,从0.357 hm^2/人增加到0.491hm^2/人,人均生态赤字从0.248 hm^2/人扩大到0.257hm^2/人,万元GDP生态足迹从0.210 hm^2/人下降到0.091 hm^2/人。随着天津市能源消费的增加,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从2000年的2.828t/人增加到2008年的3.971t/人,碳排放强度从1.664 t/万元降低到0.735t/万元。表明天津市在近9年的发展中,能源消费已经远超过承载力水平,碳排放量不断增加,能源消费的不可持续性已经威胁着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针对天津市能源消费的能值生态足迹和碳排放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能源可持续消费模式形成的对策措施,包括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降低能源强度、调整经济结构、鼓励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能源消费 能值分析 能值生态足迹 能值生态承载力 碳排放 能源管理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的江苏省可持续发展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吴瑾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04-106,共3页
文章利用能值生态足迹法,对江苏省人均能值生态足迹、可再生资源的能值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协调性进行了计算和动态分析。得出结论:2001—2015年江苏省的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不断下降,而人均能值生态足迹连年上升,且其上升主要来自于化石燃... 文章利用能值生态足迹法,对江苏省人均能值生态足迹、可再生资源的能值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协调性进行了计算和动态分析。得出结论:2001—2015年江苏省的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不断下降,而人均能值生态足迹连年上升,且其上升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用地和建筑用地的能值生态足迹的增加,即煤炭、原油和电力等能源消耗较大。生态赤字呈现持续扩大的态势,生态系统处于生态环境的供给能力远小于人们生产和消费需求的一种严重失衡状态。生态承载力是有限的,重点在如何减少生态足迹。最后根据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生态足迹 能值生态承载力 生态协调性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补偿标准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郭婷 王奕淇 李国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4-160,共7页
将能值生态足迹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结合,构建能值生态足迹和生态补偿理论模型,并以陕南三市为例,对2011-2017年陕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标准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11-2017年,汉中、安康和商洛三个地区供给的生态系统服务价... 将能值生态足迹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结合,构建能值生态足迹和生态补偿理论模型,并以陕南三市为例,对2011-2017年陕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标准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11-2017年,汉中、安康和商洛三个地区供给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递增趋势,增长幅度分别为7.72%、8.32%和8.19%,说明陕南三市为保护与建设当地生态环境不断做出努力,使当地所供给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现逐年递增;根据测得的能值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发现陕南三市处于生态盈余的状态,说明这三个地区的生态系统所供给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扣除自身消费后,还能向社会提供剩余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陕南三市应获得生态补偿;汉中、安康、商洛应获得的补偿标准分别由2011年的11.22亿元、5.67亿元、2.97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16.04亿元、11.24亿元、5.94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生态足迹 能值生态承载力 生态补偿标准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