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鲁菌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的原核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关团 张辉 +6 位作者 王震 孙志华 刘娟 韩玉霞 王文华 江雅丽 陈创夫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0-34,共5页
以羊种布鲁菌043株基因组为模板,利用PCR扩增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BMEI0145)基因,连接pMD18-T载体后测序,将测序正确的基因片段经双酶切后克隆至pET-28a载体中,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 以羊种布鲁菌043株基因组为模板,利用PCR扩增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BMEI0145)基因,连接pMD18-T载体后测序,将测序正确的基因片段经双酶切后克隆至pET-28a载体中,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鉴定表达产物。结果显示,成功克隆了BMEI0145基因,片段大小为1 404bp;SDS-PAGE显示,BMEI0145蛋白分子质量约为62ku;Western blot分析显示,BMEI0145蛋白可与布鲁菌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成功获得了BMEI 0145蛋白,该蛋白具有与布鲁菌自身蛋白相同的抗原性,为进一步研究布鲁菌基因工程疫苗和布鲁菌病的诊断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 二氢硫辛酞胺脱氢酶 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迭代饱和突变提高Bacillus cereus胺脱氢酶对苯乙酮还原的催化效率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涛 穆晓清 +1 位作者 聂尧 徐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18-1025,共8页
基于同源建模建立了Bacillus cereus胺脱氢酶(Bc AmDH)的三维结构,采用半理性设计方法,对底物结合口袋附近的8个氨基酸残基(L42,G43,M67,A115,E116,T136,V293和V296)分别进行单点饱和突变,通过显色法筛选出3个正向突变位点(116,136和29... 基于同源建模建立了Bacillus cereus胺脱氢酶(Bc AmDH)的三维结构,采用半理性设计方法,对底物结合口袋附近的8个氨基酸残基(L42,G43,M67,A115,E116,T136,V293和V296)分别进行单点饱和突变,通过显色法筛选出3个正向突变位点(116,136和293).进一步采用迭代饱和突变策略对这3个正向位点进行组合突变,获得最优突变株V293A/E116V/T136S,其对苯乙酮还原反应的催化效率达到2.54 L·min-1·mmol-1,比Bc AmDH提高了719%;与Bc AmDH相比,最优突变株在催化苯乙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时,底物浓度由100 mmol/L提高至300 mmol/L,转化率由42.1%提高至80.2%.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突变株底物结合口袋的位阻减小和底物进出通道的扩大是提高催化效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饱和突变 胺脱氢酶 催化效率 苯乙酮 (R)-α-苯乙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锅法合成去甲基麻黄素 被引量:1
3
作者 罗磊 穆晓清 +2 位作者 吴涛 聂尧 徐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458-2464,共7页
以廉价底物苯甲醛、丙酮酸和NH_4Cl为原料,通过级联乙醛羟酸合成酶(ASAHⅠ)催化缩合反应和胺脱氢酶(BbAmDH)催化还原胺化反应,构建了去甲基麻黄素的生物合成新途径.通过优化分步法和一锅法的反应条件,使苯甲醛转化率分别达到99%和83%.... 以廉价底物苯甲醛、丙酮酸和NH_4Cl为原料,通过级联乙醛羟酸合成酶(ASAHⅠ)催化缩合反应和胺脱氢酶(BbAmDH)催化还原胺化反应,构建了去甲基麻黄素的生物合成新途径.通过优化分步法和一锅法的反应条件,使苯甲醛转化率分别达到99%和83%.采用一锅法,利用底物补料策略,有效解除了ASAHⅠ的底物和产物抑制作用,批次反应的苯甲醛浓度从40 mmol/L提高到100 mmol/L,苯甲醛转化率从83%提高到90%,苯甲醛的时空转化率提高了2.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基麻黄素 一锅法 生物转化 乙醛羟酸合成酶 胺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双酶耦联体系制备手性胺
4
作者 任红 郭敏杰 +2 位作者 霍鹤宇 姚光晓 王世珍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4-360,共7页
胺脱氢酶(amine dehydrogenase, AmDH)能够在辅酶的作用下不对称还原前手性酮制备手性胺,并与甲酸脱氢酶(formate dehydrogenase, FDH)构建耦联双酶反应体系,通过酶活检测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得出, AmDH和FDH浓度比为4∶1、底物浓度为10 mm... 胺脱氢酶(amine dehydrogenase, AmDH)能够在辅酶的作用下不对称还原前手性酮制备手性胺,并与甲酸脱氢酶(formate dehydrogenase, FDH)构建耦联双酶反应体系,通过酶活检测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得出, AmDH和FDH浓度比为4∶1、底物浓度为10 mmol/L、辅酶浓度为0.025mmol/L时,是游离双酶耦联体系最优反应条件。为提高双酶耦联体系的稳定性,将聚乙烯亚胺-双酶复合物作为模板和催化剂,诱导钛前驱体Ti-BALDH(titanium(IV)bis-(ammoniumlactato)-dihydroxide)缩聚,形成固定化耦联体系.与游离酶体系相比,辅酶可在固定化酶体系的微环境中高效循环再生,大大提高了多酶耦联体系的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催化 胺脱氢酶 甲酸脱氢酶 手性胺 双酶耦联体系 固定化酶 聚乙烯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