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130℃高温高盐油藏胺基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增韧酚醛凝胶封窜体系
1
作者 邱磊 陈明贵 严亮 《油田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1-458,464,共9页
南海西部油藏进入高含水阶段,油层物性差异大,注水井急需高温调剖提高采收率。针对南海西部油藏高温(130℃)高盐(矿化度32385 mg/L、钙镁离子含量5650 mg/L)环境,常规有机凝胶封窜体系失效的问题,以丙烯酰胺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南海西部油藏进入高含水阶段,油层物性差异大,注水井急需高温调剖提高采收率。针对南海西部油藏高温(130℃)高盐(矿化度32385 mg/L、钙镁离子含量5650 mg/L)环境,常规有机凝胶封窜体系失效的问题,以丙烯酰胺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钠的共聚物(GW-1)、间苯二酚、乌洛托品、乙酸和胺基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增韧剂(20 nm)为原料,制得纳米增韧耐温抗盐凝胶,优选了凝胶的配方;通过成胶时间与交联剂加量的关系曲线得到90~130℃下的凝胶成胶动力学方程;最后评价了凝胶的黏弹性、注入性和封堵性,并与未增韧的酚醛凝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纳米增韧酚醛凝胶的最优配方为:0.8%GW-1+0.2%间苯二酚+0.4%乌洛托品+0.2%乙酸+0.3%硫脲+0.02%胺基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凝胶成胶时间为8 h,凝胶强度等级为G级、130℃老化95 d的脱水率小于10%。凝胶的成胶时间主要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成胶时间越短;通过130℃下的成胶动力学方程计算得到该温度下的酚醛凝胶成胶活化能为88.2 kJ/mol。与未增韧的酚醛凝胶相比,纳米增韧酚醛凝胶可使填砂管的残余阻力系数由88.3增至963.0,封堵率由98.9%增至99.9%,后续水驱突破压力梯度由3.45 MPa/m提高到34.7 MPa/m。胺基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增韧剂使凝胶具有良好的网状结构,给凝胶提供了支撑骨架,增强了其耐温耐盐性、黏弹性和老化稳定性。纳米增韧凝胶具有较好的注入性、长期稳定性和封堵性能,适于作为海上高温高盐油藏封窜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高盐 南海油藏 酚醛凝胶 增韧剂 胺基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甲基二硅胺烷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被引量:18
2
作者 伍林 易德莲 +4 位作者 曹淑超 秦晓蓉 章为党 欧阳兆辉 王艳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32-34,共3页
采用干法改性工艺,以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为改性剂,氮气为保护气,对纳米二氧化硅表面进行改性,并分别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采用粉体在液体石蜡中的流动性、浸润性、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表征二氧... 采用干法改性工艺,以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为改性剂,氮气为保护气,对纳米二氧化硅表面进行改性,并分别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采用粉体在液体石蜡中的流动性、浸润性、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表征二氧化硅的改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二氧化硅 表面改性 六甲二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硅酸/有机胺改性的二氧化硅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和光致变色性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铁锐 金明 +5 位作者 冯威 卢然 包春燕 赵英英 李铁津 姚建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979-1981,共3页
A novel inorganic-organic nanocomposite film was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 UV-Vis, XRD and DTA-TG. IR and UV-Vis spectra show that the Keggin structure of SiW 12O 4- 40 polyanion is preserved in the composite ... A novel inorganic-organic nanocomposite film was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 UV-Vis, XRD and DTA-TG. IR and UV-Vis spectra show that the Keggin structure of SiW 12O 4- 40 polyanion is preserved in the composite film and there is an interaction between H 4SiW 12O 40 and the organic substrate. The composite film showed a reversible photochromism. Under UV irradiation, the composite film turns blue and charge transfer occurs by oxidation of R-NH + 3 and reduction of SiW 12O 4- 40. When the irradiated samples are placed in air and sheltered from the light, they change back to their original color, and recover again when being exposed to UV li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 改性 二氧化硅 制备 光致变色性质 乌硅酸 溶胶-凝胶法 电荷转移 纳米复合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胺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何海峰 寇新秀 +3 位作者 吕海亮 白瑞钦 刘欣 靳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882-2889,共8页
二氧化硅表面改性是解决其团聚的重要途径,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纳米粒子在水相介质中的分散性,还可改善二氧化硅与有机相的相容性,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目前,粉体改性的理论依据主要集中于物理吸附理论、化学键理论、配位... 二氧化硅表面改性是解决其团聚的重要途径,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纳米粒子在水相介质中的分散性,还可改善二氧化硅与有机相的相容性,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目前,粉体改性的理论依据主要集中于物理吸附理论、化学键理论、配位理论等。常用的纳米二氧化硅改性剂有离子型聚合物(聚乙烯亚胺、马来酰亚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聚甲基丙烯酸钠等)、非离子型聚合物(聚氨酯等)以及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硅烷偶联剂等),对应的改性方法有分子自组装、嫁接技术、化学沉积技术、干法改性和湿法改性等。聚酰胺胺(PAMAM)树枝状大分子具有结构规整、分子量可控、枝端有较多功能团等独特性质,其反应活性较高,在纳米粒子制备、分子载体、催化剂、重金属离子的分离与提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和运用。通常,以PAMAM大分子改性二氧化硅时多采用间接方式,即首先在二氧化硅粉体表面引入-NH 2基团,再利用聚合接枝的方式合成聚酰胺胺分子。但在搅拌和加热的作用下,羟基所键合的硅烷片段可能存在断裂的情况(如-CH 2-CH 2-键),合成过程中难以避免副反应的发生,合成产物的分子量、分子链的长短都较难控制,且还存在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导致这种方法效率不高。笔者提出采用PAMAM大分子直接干法改性二氧化硅的方式,实验过程中避免了水分的参与,二氧化硅表面保持较多的活性点,可直接利用改性剂分子PAMAM(中心核原子、酰胺中心、枝端胺基等)与这些活性点的耦合作用形成配体结构,从而达到改性的目的,同时简化改性工艺,降低操作成本。本文首先介绍了PAMAM对二氧化硅的改性方法,接着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和分离、生物技术、在介质和涂料涂层中的分散性以及催化载体四个方面对PAMAM改性二氧化硅的应用进行了着重分析总结,以期为制备性能更优异、更稳定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 纳米二氧化硅 嫁接技术 密度泛函理论 干法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基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及对刚果红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5
5
作者 应宗耀 郑煜铭 +1 位作者 邵再东 程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0005-20010,共6页
超轻多孔二氧化硅气凝胶具有极低密度、超高孔隙率和大比表面积的特点,是优异的吸附剂载体。但是,二氧化硅气凝胶骨架表面以硅羟基为主,对污染物的吸附选择性差、吸附容量低。本研究采用共前驱体的方法制备了胺基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块... 超轻多孔二氧化硅气凝胶具有极低密度、超高孔隙率和大比表面积的特点,是优异的吸附剂载体。但是,二氧化硅气凝胶骨架表面以硅羟基为主,对污染物的吸附选择性差、吸附容量低。本研究采用共前驱体的方法制备了胺基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块体材料,系统考察了其对模拟污染物阴离子染料刚果红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胺基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对刚果红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在较宽pH(3~9)范围内,吸附容量可达800~900 mg/g,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iur模型;胺基改性气凝胶对刚果红的吸附速率快,1 h内吸附量可达饱和吸附量的80%以上,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动态吸附实验也显示胺基改性气凝胶对刚果红具有优异的的吸附穿透容量。故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阴离子染料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气凝胶 改性 吸附 刚果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的疏水改性及其对Pickering乳液的稳定作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丽 周宏伟 +2 位作者 蒋文远 黄畴 易英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2-258,共7页
为了探究固体粒子对乳液的稳定作用,采用L-赖氨酸作为催化剂合成纳米SiO2粒子,并用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对纳米SiO2粒子进行表面疏水改性,将经过HMDS改性后的纳米SiO2粒子作为稳定剂制备出Pickering乳液。通过粒径分析仪、场发射透射电... 为了探究固体粒子对乳液的稳定作用,采用L-赖氨酸作为催化剂合成纳米SiO2粒子,并用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对纳米SiO2粒子进行表面疏水改性,将经过HMDS改性后的纳米SiO2粒子作为稳定剂制备出Pickering乳液。通过粒径分析仪、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FTIR、TG-DSC、接触角测量仪、光学显微镜、电导率仪分别对纳米SiO2的制备、表面改性和Pickering乳液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合成出粒径小且形貌均一的硅球,具有疏水性的三甲基硅基成功接枝到纳米SiO2的表面;不同纳米SiO2浓度制备的Pickering乳液,发现随着SiO2浓度的增大,乳液的稳定性逐渐增强,乳液液滴直径呈现减小的趋势;不同油水比制备的Pickering乳液,发现随着油相体积的增大,乳液的稳定性呈现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六甲二硅 表面疏水改性 Pickering乳液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芳酯树枝状分子接枝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被引量:35
7
作者 郭朝霞 李莹 于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39-1141,共3页
Dendritic polyesters bearing COOH groups at the focal points were grafted onto nanometer silica premodified with 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 by N,N′-dicyclohexylcarbodiimide mediated amidation. The products were cha... Dendritic polyesters bearing COOH groups at the focal points were grafted onto nanometer silica premodified with 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 by N,N′-dicyclohexylcarbodiimide mediated amidation.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qualitatively by FTIR, TGA and elemental analysis. It was shown that a significant grafting (10%15% net grafting for this reaction) was obtained despite the steric hindrance of the dendr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酯 树枝状分子 接枝改性 纳米二氧化硅 化反应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甲基二硅胺烷对气相法白炭黑的表面改性 被引量:20
8
作者 汪齐方 李春忠 +3 位作者 王志庭 杨化桂 康春雷 方图南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26-630,共5页
在流化床反应器中 ,利用六甲基二硅胺烷 ( HMDS)对气相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进行了表面包覆 ,研究了包覆温度、包覆时间、HMDS分压等对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羟基、含碳量、p H值的影响 ,分析了表面包覆后气相法白炭黑的形态与结构。结果表... 在流化床反应器中 ,利用六甲基二硅胺烷 ( HMDS)对气相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进行了表面包覆 ,研究了包覆温度、包覆时间、HMDS分压等对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羟基、含碳量、p H值的影响 ,分析了表面包覆后气相法白炭黑的形态与结构。结果表明气相法白炭黑表面包覆 HMDS后 ,团聚状态得到明显改善 ;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 ,温度的升高以及 HMDS分压的升高 ,经表面处理后的白炭黑的 p H值和含碳量增加 ,表面羟基数明显减少。反应时间小于 1 5 min时 ,包覆速率较快 ,然后趋于平缓 ;反应温度小于 2 5 0°C时 ,温度对包覆效果影响较大 ,温度大于 40 0°C则影响较小 ;HMDS分压较低时 ,分压对包覆效果影响较大 ,当分压超过 7.9k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法白炭黑 六甲二硅 表面改性 表面羟 纳米二氧化硅 表面包覆 流化床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SiO_2微粒的表面接枝聚合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文平 金名惠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39-42,共4页
综述了超细SiO2微粒表面接枝聚合改性技术的原理以及近年来超细SiO2微粒表面接枝聚合改性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自由基、阳离子和阴离子接枝聚合改性的优缺点。着重介绍了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接枝聚合改性方法——ATRP技术。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SIO2 超细微粒 表面接枝聚合 改性 原子转移自由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I/SiO_2与HMDS/HDI/SiO_2有机无机杂化颗粒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金斌 刘畅 +1 位作者 陈洪龄 费婷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17,共6页
采用高能球磨法(HEBM)对SiO2纳米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制备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SiO2与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HDI/SiO2有机无机杂化颗粒。采用红外光谱(FT-IR)、静态接触角(CA)、滴定法、热分析(TG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粒度分... 采用高能球磨法(HEBM)对SiO2纳米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制备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SiO2与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HDI/SiO2有机无机杂化颗粒。采用红外光谱(FT-IR)、静态接触角(CA)、滴定法、热分析(TG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粒度分布对制备的颗粒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HDI在SiO2颗粒表面的接枝密度随着改性剂与颗粒的质量比的提高相应增大,且HDI在颗粒表面的饱和接枝密度为2.14个/nm2(滴定法)。HDI与HMDS在SiO2颗粒表面成功接枝,并形成了有机包覆层,HDI和HDMS在颗粒表面的接枝密度分别为2.33个/nm2与1.79个/nm2(热分析法)。HMDS/HDI/SiO2改性颗粒具有很强的疏水能力,与水的接触角达143°。改性后的2种杂化颗粒相对于纯的SiO2颗粒,在非极性溶剂中都表现出更为优越的分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表面改性 六亚甲二异氰酸酯 六甲二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年《绝缘材料》总目录
11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绝缘材料 绝缘料 电工材料 纳米二氧化硅 复合薄膜 半互穿网络 高性能覆铜板 改性双马来酰亚树脂 接枝改性 复合材料 马来酰亚 环氧树脂 万能胶 氧化 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酯 高压电机 氰酸酯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