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根部置换术 被引量:5
1
作者 孙立忠 常谦 +3 位作者 唐跃 冯钧 孙晓刚 朱晓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4-205,共2页
目的 :探讨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根部置换术的手术适应证、基本方法和手术技术。  方法 :1999年 7月至 9月 ,对 8例马凡综合征主动脉根部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以复合带瓣人工血管行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基本方法包括胸骨上窝至乳... 目的 :探讨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根部置换术的手术适应证、基本方法和手术技术。  方法 :1999年 7月至 9月 ,对 8例马凡综合征主动脉根部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以复合带瓣人工血管行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基本方法包括胸骨上窝至乳头连线水平纵切口 ,长约 10~ 13cm,“J”形纵劈上段部分胸骨 ,股动脉、右心房或股静脉插管体外循环。  结果 :心肌阻断时间 5 8(5 4~ 6 7)分 ,体外循环时间 78(70~ 90 )分 ,总手术时间 4小时 15分 (3小时 2 0分~ 4小时 45分 ) ,术后住院时间 12 (9~ 2 5 )天 ,输血量 40 0 (0~ 16 0 0 ) ml,2例患者未输库血。全部患者康复出院。  结论 :胸骨上段小切口行主动脉根部置换术 ,股动脉、右心房或股静脉插管体外循环 ,术野显露良好 ,创伤小 ,失血少 ,术后恢复快 ,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主动脉根部置换术 胸骨上段小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骨上段小切口在36例心脏瓣膜手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陈振强 赵扬 +3 位作者 张辉 杨海基 叶生爱 程亮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76-377,共2页
关键词 胸骨上段小切口 心脏瓣膜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骨上段小切口行主动脉手术的学习曲线及临床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梓凝 肖苍松 +5 位作者 李双磊 迟海涛 王军惠 陈磊 赵强 杨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19-1925,共7页
目的探讨经胸骨上段小切口行主动脉夹层手术和非夹层主动脉手术的学习曲线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同一手术团队经胸骨上段小切口行主动脉夹层和非夹层主动脉手术的围术期资料。根据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采用累计求和(CUSUM)... 目的探讨经胸骨上段小切口行主动脉夹层手术和非夹层主动脉手术的学习曲线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同一手术团队经胸骨上段小切口行主动脉夹层和非夹层主动脉手术的围术期资料。根据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采用累计求和(CUSUM)分析法及拟合曲线分别绘制夹层手术组和非夹层手术组的学习曲线,根据所得曲线的临界点将整个过程分为提高期和熟练期,对比两个阶段的围术期各项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分析学习曲线,验证临界点是否为度过学习曲线所需的手术例数,并明确熟练掌握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手术后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结果共107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完善的术前检查分为两组:主动脉夹层组47例,术式为升主动脉置换+弓部置换+降主动脉支架植入和/或主动脉根部处理;非夹层组60例,术式为主动脉根部手术和/或升主动脉置换。夹层组中男37例、女10例,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的最佳拟合方程分别为y=-0.019x^(3)+0.251x^(2)+28.852x-6.076(x为手术例数,最优拟合系数R^(2)=0.918,P<0.05)和y=-0.015x^(3)-0.093x^(2)+34.799x-27.316(R^(2)=0.92,P<0.05),以27例为界将夹层组分为提高期和熟练期,两阶段术前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熟练期的围术期指标明显优于提高期,该临界点为度过学习曲线所需的手术例数。非夹层主动脉组中男45例、女15例,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的最佳拟合方程分别为y=0.013x^(3)-1.826x^(2)+62.353x+193.189(R^(2)=0.906,P<0.05)和y=0.009x^(3)-1.416x^(2)+49.389x+177.335(R^(2)=0.90,P<0.05),以22例为界将非夹层主动脉组分为提高期和熟练期,两阶段术前基线资料除二次开胸例数[8(36.36%)vs 1(2.63%),P<0.001]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熟练期的围术期指标同样优于提高期,该临界点为度过学习曲线所需的手术例数。经胸骨上段小切口行夹层和非夹层手术在度过学习曲线后安全性和近期疗效好。结论经胸骨上段小切口行主动脉夹层和非夹层主动脉手术过程安全,夹层手术经约30例后可熟练掌握此技术;非夹层主动脉手术经约20例后可熟练掌握,与夹层手术相比学习曲线较短。两组熟练掌握后均可提高术后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上段小切口 主动脉手术 主动脉夹层 学习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骨上段小切口在主动脉病变微创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胜中 魏大闯 +5 位作者 向波 邹坤 谭今 蒋钦 于涛 黄克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8-383,共6页
目的探讨胸骨上段小切口在主动脉病变微创手术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018年3月~2022年6月我科对15例主动脉病变采用胸骨上段J型或L型小切口,体外循环通过中心插管或股动、静脉插管建立,直视下完成主动脉成形或置换手术。结果15例手术... 目的探讨胸骨上段小切口在主动脉病变微创手术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018年3月~2022年6月我科对15例主动脉病变采用胸骨上段J型或L型小切口,体外循环通过中心插管或股动、静脉插管建立,直视下完成主动脉成形或置换手术。结果1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升主动脉成形术2例,升主动脉置换术13例,同期行主动脉瓣成形术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1例,窦部置换+左、右冠脉移植术5例(Bentall手术4例,改良Cabrol手术1例),右半弓置换术1例,全弓置换+胸降主动脉术中支架植入术(孙氏手术)1例。手术时间225~365 min,(293.0±38.6)min;体外循环时间93~209 min,(149.1±36.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53~158 min,(100.8±32.2)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4~23 h,(11.7±5.5)h;ICU时间15~42 h,(29.3±8.8)h。术中出血量300~600 ml,(410.0±82.8)ml;术后3~4 d拔除引流管,(3.4±0.5)d;总引流量250~930 ml,(614.0±183.4)ml;总输血量600~1200 ml,(736.7±166.3)ml。手术切口长8~10 cm,(9.0±0.8)cm;术后无胸骨裂开和切口愈合不良。术后住院时间8~14 d,(10.3±1.7)d。15例随访2~5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3个月,无死亡和再次手术,心功能明显改善[NYHA心功能Ⅰ级占93.3%(14/15),Z=-3.452,P=0.000]。心脏彩超提示主动脉瓣膜未见明显异常13例、轻度关闭不全2例,升主动脉内径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术前明显缩小[(29.5±4.9)mm vs.(46.3±4.8)mm,t=10.088,P=0.000;(46.6±5.6)mm vs.(52.2±10.6)mm,t=4.039,P=0.001]。主动脉CTA提示升主动脉直径较术前明显缩小[(29.1±4.1)mm vs.(49.6±6.7)mm,t=9.665,P=0.000]。结论对主动脉根部、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部病变的患者,通过胸骨上段小切口完成微创主动脉成形或置换手术,创伤相对较小,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上段小切口 主动脉瘤 A型主动脉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骨上段J型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 被引量:3
5
作者 马路遥 孙浩亮 +5 位作者 刘何 焦思杨 倪布清 秦建伟 邵永丰 郑翔翔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38-1739,共2页
目的:探索微创胸骨上段J型小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安全可行性以及临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胸骨上段J型小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和同期20例传统胸骨正中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资料,对比两组术中升主动脉阻断时间,转机时间,手术时... 目的:探索微创胸骨上段J型小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安全可行性以及临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胸骨上段J型小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和同期20例传统胸骨正中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资料,对比两组术中升主动脉阻断时间,转机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胸管拔除时间、术后拔出气管插管时间、术后出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两组术中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与传统正中切口相比,胸骨上段J型小切口术后第1天引流量及术后总引流量减少,胸管拔除时间更早,术后拔出气管插管时间更早,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住院整体费用明显降低。结论:胸骨上段J型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上段小切口 主动脉瓣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