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型护理措施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敬文丹 敬文彤 +1 位作者 杜世正 寇红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9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改进型护理措施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研究、专家"头脑风暴... 目的探讨改进型护理措施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研究、专家"头脑风暴"和临床经验,提出并实施改进型的围术期护理措施。结果患者住院时间为(13.73±2.05)d,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为(1.72±0.91)d,术后72h术侧上肢功能恢复程度为(5.1±2.3)cm,术后开始进食时间为(1.99±1.59)d;其中2例(3.8%)发生切口感染,1例(1.9%)发生吻合口瘘,2例(3.8%)出现腹胀。经治疗和护理后,5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探索有效的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围术期护理配合方案,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 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模式在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翟常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4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模式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对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在金乡县人民医院接受胸腹腔镜下食管... 目的:探讨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模式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对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在金乡县人民医院接受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实施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模式护理)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每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引流管拔除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切口感染、心律失常、吻合口瘘的总发生率为6.67%,而对照组为23.33%,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自我照顾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人员响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计划执行率、患者教育完成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该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建议在复杂手术护理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腹腔镜 室专科护理小组模式 后恢复 并发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关闭盆底腹膜的Meta分析
3
作者 高飞 韩斌 +4 位作者 赵浩永 张永寒 郭茂森 王昊 郭尚捷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25年第4期271-278,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关闭盆底腹膜对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LAPR)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BM、VIP、CNKI和WanFang Data等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比较LAPR关闭盆底腹膜与否的临床疗效的研... 目的:系统评价关闭盆底腹膜对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LAPR)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BM、VIP、CNKI和WanFang Data等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比较LAPR关闭盆底腹膜与否的临床疗效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7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项研究,共999例患者。结果显示,在LAPR中,与未行盆底腹膜关闭的患者相比,行盆底腹膜关闭的患者术中出血量未增加(P>0.05),手术时间较长(WMD=12.37,95%CI:2.27~22.46,P=0.02),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WMD=0.40,95%CI为0.07~0.72,P=0.02;WMD=-2.36,95%CI:-3.33~-1.38,P<0.00001)。术后并发症方面,未行盆底腹膜关闭的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较高(OR=0.12,95%CI:0.08~0.18,P<0.00001),主要为术后肠梗阻(OR=0.24,95%CI:0.13~0.45,P<0.00001)、会阴切口疝(OR=0.23,95%CI:0.11~0.49,P=0.0001)、盆腔积液感染(OR=0.27,95%CI:0.14~0.51,P<0.0001)和放射性肠炎(OR=0.24,95%CI:0.07~0.81,P=0.03)。结论:在LAPR中关闭盆底腹膜,虽然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会阴联合切除 腹腔镜 盆底腹膜重建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肺部相关并发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4
作者 梁婕 蔡迎彬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12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PPC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以发现高危患者。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2月该院189例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PPCs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PPC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以发现高危患者。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2月该院189例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PPCs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前瞻性分析方式,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于该院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68例作为验证,按照预测模型进行分组(高危组和低危组),验证该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89例患者中,发生PPCs的患者53例(28.0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部并发症组与无肺部并发症组年龄、吸烟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肿瘤部位、一秒率(FEV_(1)/FVC)、手术时间和术中通气策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在胸中上段、年龄≥65岁、手术时间长于210 min、术前肺功能差(FEV_(1)/FVC<70%)、COPD和术中使用传统通气策略,为影响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预测模型Y=-3.646+1.565×肿瘤部位+1.451×年龄+1.230×手术时间+1.216×FEV_(1)/FVC+1.170×COPD+0.953×术中通气策略。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 curve)验证上述模型对PPCs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869;高危组患者术后7 d PPCs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中上段肿瘤、年龄≥65岁、手术时间长于210 min、术前肺功能差(FEV_(1)/FVC<70%)、患有COPD和采用传统通气策略,是导致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发生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因素所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可较为准确地预测发生PPCs的高危患者,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联合 食管癌根治 肺部并发症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右颈部吻合术治疗Ⅰ~Ⅲ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宏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7期1189-1190,共2页
目的分析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右颈部吻合术治疗Ⅰ~Ⅲ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Ⅰ~Ⅲ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右颈部吻合术治疗Ⅰ~Ⅲ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Ⅰ~Ⅲ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观察组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右颈部吻合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淋巴结清扫数量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右颈部吻合术治疗Ⅰ~Ⅲ期ESCC患者,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腹腔镜 食管癌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模式在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邵恬静 包云娟 倪红霞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6期75-77,共3页
目的分析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模式应用于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效果。方法以2020年6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南通市肿瘤医院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11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全部患者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分析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模式应用于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效果。方法以2020年6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南通市肿瘤医院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11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全部患者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模式。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生命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苏醒时间较对照组更早,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均<0.05);但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各项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2组均较干预前升高(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采取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模式可以改善康复效果和生命质量,提升护理质量,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腹腔镜 室专科护理 后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rcotrend监测下全身麻醉复合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效果观察 被引量:40
7
作者 章蔚 柴小青 +3 位作者 魏昕 李娟 耿擎天 潘建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0期72-74,共3页
目的:观察Narcotrend监测下全身麻醉复合椎旁神经阻滞( PVB)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 TLE)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TLE的食管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 G组)、PVB复合全身麻醉组( P+G组),每组25例... 目的:观察Narcotrend监测下全身麻醉复合椎旁神经阻滞( PVB)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 TLE)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TLE的食管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 G组)、PVB复合全身麻醉组( P+G组),每组25例。 G组直接予以全身麻醉,P+G组在超声引导下行PVB,右T5椎旁间隙、双侧T8椎旁间隙分别予以0.5%罗哌卡因10 mL,记录起效时间、阻滞平面后,予以全身麻醉;术中监测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Narcotrend指数( NTI)[分别记录基础时( t0)、神经阻滞后全麻诱导前( t1)、全麻诱导后( t2)、胸腔镜手术切皮时(t3)、胸腔镜手术1 h时(t4)、腹腔镜手术切皮时(t5)、腹腔镜手术1 h时(t6)、手术结束时(t7)、气管拔管时( t8)、出麻醉恢复室( PACU)时( t9)];术毕两组均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记录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记录患者术后安静和咳嗽时视觉模拟评分( VAS)、舒芬太尼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P+G组感觉阻滞平面右侧为T3~11,左侧为T6~11。与G组比较,P+G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减少( P均<0.05),清醒至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缩短(P<0.05或<0.01);两组t8和t9时点MAP均升高,但P+G组升高幅度均小于G组(P均<0.05);P+G组t3、t4、t6时点NTI均高于G组同时点(P均<0.05);P+G组术后8 h内安静和咳嗽时VAS、舒芬太尼用量均低于G组(P均<0.05)。两组均未发生术中知晓。结论 Narcotrend监测下PVB复合全身麻醉用于TLE的麻醉深度适宜,镇痛效果较好,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 椎旁神经阻滞 麻醉深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 被引量:42
8
作者 陈海泉 相加庆 +2 位作者 缪珑升 胡鸿 罗晓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8期709-711,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行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2007年12月,胸腹腔镜联合行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1例,腹腔镜经5个trocar游离胃,并制作管状胃。胸腔镜经4个trocar游离胸段食管,切除病灶并打开膈肌,将管状胃...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行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2007年12月,胸腹腔镜联合行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1例,腹腔镜经5个trocar游离胃,并制作管状胃。胸腔镜经4个trocar游离胸段食管,切除病灶并打开膈肌,将管状胃提至胸顶使用吻合器吻合。所有手术操作均在镜下完成。结果手术时间330min,术中出血量200ml,病灶彻底切除,切缘阴性。术后病理为高分化鳞癌,T2N0M0。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胸、腹腔镜联合行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可行,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腹腔镜 食管切除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安全性及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2
9
作者 万军 康宁宁 +3 位作者 葛威 黄云龙 刘善东 张仁泉 《安徽医学》 2016年第6期649-651,652,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在食管癌治疗中的手术方法、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接受食管癌根治切除术的患者90例,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40例患者为胸腹腔镜组,行传统左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的50例患者为传统左开胸组,比较分析两...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在食管癌治疗中的手术方法、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接受食管癌根治切除术的患者90例,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40例患者为胸腹腔镜组,行传统左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的50例患者为传统左开胸组,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方法、安全性及临床效果。结果胸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术后1~3 d胃管总引流量少于传统左开胸组(P<0.05)。胸腹腔镜组的拔除胸管时间、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传统左开胸组(P<0.05),但手术时间长于传统左开胸组(P<0.05)。胸腹腔镜手术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左开胸组(P<0.05),但吻合口瘘、声带麻痹发生率高于传统左开胸组(P<0.05),而两组乳糜胸、围手术期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在技术上安全可行,临床效果显著,但术后相关并发症仍需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联合 食管癌 方法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腔镜食管全系膜切除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傅俊惠 杜泽森 +4 位作者 郑春鹏 周厚强 李卓毅 李佳杰 郑浩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0期884-887,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系膜的微创解剖特点以及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食管全系膜切除(total mesoesophagealexcision,TME)的必要性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2年5月106例资料完整胸、腹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 目的探讨食管系膜的微创解剖特点以及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食管全系膜切除(total mesoesophagealexcision,TME)的必要性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2年5月106例资料完整胸、腹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为胸、腹腔镜食管TME组(45例,2011年7月~2012年5月)和胸、腹腔镜非食管TME组(61例,2009年7月~2011年7月)。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清扫淋巴结组数、清扫淋巴结个数、阳性淋巴结个数及阴性淋巴结个数、术后并发症。结果与非TME组相比,TME组手术时间长[(251.3±27.9)min vs.(235.4±33.6)min,t=2.574,P=0.011],但术中出血少[(136.4±32.6)ml vs.(197.1±66.2)ml,t’=-6.202,P=0.000],2组术后引流量差异无显著性。TME组清扫淋巴结组数明显高于非TME组(10.5±1.5 vs.7.1±1.2,t=12.959,P=0.000),清扫颈段、胸段、腹段食管系膜淋巴结总数明显高于非TME组(P均=0.000),清扫食管系膜阳性淋巴结数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809)。术后30天内出现近期并发症29例(27%),2组差异无显著性[27%(12/45)vs.28%(17/61),χ2=0.019,P=0.891]。结论食管癌胸腔镜下食管全系膜切除是安全的,且淋巴结清扫可能更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食管系膜 腔镜 腹腔镜 食管癌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的现状 被引量:32
11
作者 张强 郭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9期852-855,共4页
食管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因可根治性切除肿瘤和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而成为食管癌首选和主要的治疗方法。自19世纪80年代世界上首例食管癌成功切除以来,食管癌的外科治疗经历了从单纯的食管癌切除到系统的淋巴结清扫... 食管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因可根治性切除肿瘤和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而成为食管癌首选和主要的治疗方法。自19世纪80年代世界上首例食管癌成功切除以来,食管癌的外科治疗经历了从单纯的食管癌切除到系统的淋巴结清扫,从常规开放手术到腔镜微创手术的演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切除 联合治疗 腹腔镜 恶性肿瘤 根治性切除 淋巴结清扫 治疗方法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腹部切口的胸、腹腔镜联合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12例报告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志亮 姜波 +2 位作者 马鸣 徐保彬 李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5期398-400,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 2010年9月~2012年3月,胸、腹腔镜联合行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12例,腹腔镜下游离胃并清扫腹腔淋巴结,胸腔镜下游离胸段食管,清扫胸部淋巴结,上提胃入胸腔并制...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 2010年9月~2012年3月,胸、腹腔镜联合行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12例,腹腔镜下游离胃并清扫腹腔淋巴结,胸腔镜下游离胸段食管,清扫胸部淋巴结,上提胃入胸腔并制作管状胃,于胸腔内行食管胃吻合。结果 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开腹,手术时间220~320 min,平均260 min,其中腹腔镜手术时间80~150 min,胸腔镜手术时间70~170 min;术中出血量100~280 ml,平均200 ml。术后4~8 d(平均5.2 d)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胸腔引流总量480~1040 ml。清扫腹腔及胸腔淋巴结6~12枚,平均8.2枚,其中3例发现阳性淋巴结。术后住院8~11 d,平均9 d。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恢复顺利。12例随访3~14个月,平均12个月,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胸、腹腔镜联合行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可行,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腹腔镜 食管切除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瞻性护理干预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44
13
作者 刘婷婷 王雅丽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食管癌患者126例,均拟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围手术期接受基础护理措施(II级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进...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食管癌患者126例,均拟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围手术期接受基础护理措施(II级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进行前瞻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统计2组护理满意度与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与术后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46%(P<0.05);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的79.37%(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89.3±4.2),对照组为(81.3±4.5)(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围手术期行前瞻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围手术期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瞻性护理 腹腔镜联合 食管癌根治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腹腔双镜联合下食管癌三切口切除术护理配合要点 被引量:11
14
作者 马可 刘莉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9期856-858,共3页
目的总结电视胸腹腔双镜联合下食管癌三切口切除术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回顾36例电视胸腹腔镜联合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手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各种手术的准备工作,手术中根据需要变换体位,熟悉手术相关步骤,密切配合手术医生,严... 目的总结电视胸腹腔双镜联合下食管癌三切口切除术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回顾36例电视胸腹腔镜联合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手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各种手术的准备工作,手术中根据需要变换体位,熟悉手术相关步骤,密切配合手术医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不接触隔离操作技术。结果 36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康复良好。结论术室护士做好手术前准备和掌握手术中各项配合是顺利完成手术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切除 三切口 电视腹腔镜联合 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联合腹腔镜和开胸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8
15
作者 彭仕骏 蔡伟明 +2 位作者 林晓竹 曾贵青 陈伟龙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3期169-171,178,共4页
目的研究胸腔镜联合腹腔镜和开胸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11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患者行开胸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而实验组56例患者行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 目的研究胸腔镜联合腹腔镜和开胸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11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患者行开胸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而实验组56例患者行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5d疼痛评分、术后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等指标,并进行为期两年的院外随访,观察患者的预后指标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和生存率等。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5d疼痛评分、术后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的院外随访期间,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显著高于实验组,而其生存率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开胸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根治术较安全,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患者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联合腹腔镜 三切口 食管癌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胸、腹腔镜联合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5
16
作者 梁锐宇 梁锦崧 饶新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8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比较胸、腹腔镜联合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88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肺部并发... 目的探讨比较胸、腹腔镜联合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88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同时统计分析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有7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9%;对照组有19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2%。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治疗满意度(97.7%)显著高于对照组(6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比常规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腔镜 腹腔镜 联合 常规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术中配合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旭华 杨佩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8期766-767,共2页
食管癌是广东省潮汕地区高发癌。近年来,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治疗食管癌安全、创伤小、清扫程度不亚于传统手术的优点逐渐得到认可。我院肿瘤外科自2009年在广东省率先开展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手术室成立专业腔镜手术配... 食管癌是广东省潮汕地区高发癌。近年来,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治疗食管癌安全、创伤小、清扫程度不亚于传统手术的优点逐渐得到认可。我院肿瘤外科自2009年在广东省率先开展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手术室成立专业腔镜手术配合小组,2009年7月~2013年5月开展85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术中配合和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中配合 腹腔镜 2009年 食管癌切除 潮汕地区 传统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腔镜下行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5
18
作者 金嵩 于霓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4期37-38,41,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辅助下行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行胸腹腔镜辅助下食管癌切除术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胸外科及普外科医生共同协助,采用超声刀...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辅助下行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行胸腹腔镜辅助下食管癌切除术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胸外科及普外科医生共同协助,采用超声刀和LigaSure,经胸腔镜后纵隔游离胸段食管、腹腔镜下游离胃及腹段食管、胃食管左颈吻合。结果本组12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一例患者中转开胸。有1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术中无输血。结论手术室护士做好手术前准备,掌握手术过程与步骤,调整和准备好胸腔镜及腹腔镜器械,同时备好开胸、腹手术器械等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腹腔镜 食管癌切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2
19
作者 吴岚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5期475-476,共2页
胸腔镜下行食管癌切除术是早期食管癌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大、心肺功能欠佳患者理想的手术方式,它是具有创伤小、失血少、术后疼痛轻、有效保护胸部生理完整性及术后恢复快等特点的新型微创手术。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临床开展尚... 胸腔镜下行食管癌切除术是早期食管癌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大、心肺功能欠佳患者理想的手术方式,它是具有创伤小、失血少、术后疼痛轻、有效保护胸部生理完整性及术后恢复快等特点的新型微创手术。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临床开展尚不多,我院2009年12月以来对50例食管癌成功进行了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根治 配合 腔镜 腹腔镜 联合治疗 食管癌切除 临床效果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经腹入路与胸腹腔镜联合入路治疗食管胃连接部腺癌预后效果的对照研究
20
作者 王玉宏 李一帆 +1 位作者 李静 张伟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12期9-20,共12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入路与胸腹腔镜联合入路治疗食管胃连接部腺癌(AEG)的预后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12月该院行AEG切除术,并行淋巴结清扫的患者110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62)和胸腹腔镜联合组(n=48)。采用倾...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入路与胸腹腔镜联合入路治疗食管胃连接部腺癌(AEG)的预后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12月该院行AEG切除术,并行淋巴结清扫的患者110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62)和胸腹腔镜联合组(n=48)。采用倾向评分匹配(PSM)平衡组间差异,减少潜在混杂因素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指标、营养状态指标、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生存情况;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构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态相关指标模型;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治疗方式对AEG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PSM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TNM分期、肿瘤最大直径和食管侵犯长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M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腹腔镜联合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腹腔镜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腹腔镜组(P<0.05),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0.05),淋巴结清扫数量、阳性淋巴结数量、纵隔淋巴结清扫数量和腹腔淋巴结清扫数量明显多于腹腔镜组(P<0.05),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RF)和体重(W)术前术后差值明显大于腹腔镜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和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EE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治疗对Hb和TRF指标影响更大,胸腹腔镜联合治疗对ALB、PAB和W指标影响更大;腹腔镜治疗方式是AEG患者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在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24 h VAS和术后营养方面占优势;胸腹腔镜联合治疗在淋巴结清扫数量、阳性淋巴结数量,纵隔淋巴结清扫数量和腹腔淋巴结清扫数量方面占优势。综合考虑,腹腔镜治疗的短期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下纵隔淋巴结清扫 腹腔镜联合入路 食管胃连接部腺癌(AEG)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