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程度评分评估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45
1
作者 郝定均 贺宝荣 +5 位作者 郭华 许正伟 李辉 刘团江 王晓东 郑永宏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30-733,共4页
目的:尝试对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程度提出一种新的评估方法,探讨将其用于指导临床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381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患者,结合伤椎形态学改变、伤椎MRI信号改变、骨密度和临床表现(疼痛)四个方面进行评分,根据不... 目的:尝试对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程度提出一种新的评估方法,探讨将其用于指导临床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381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患者,结合伤椎形态学改变、伤椎MRI信号改变、骨密度和临床表现(疼痛)四个方面进行评分,根据不同的总分值(T,0~8分)对骨折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采用相应的治疗方式,根据VAS评分及ODI评分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6~30个月随访,平均20.1个月。本组中T<4分者91例,行保守治疗,VAS评分由8.0±1.7分恢复至2.0±1.3分;ODI评分由69.5±2.8分恢复至38.1±1.5分。T=4分者132例,保守治疗57例,PKP/PVP手术治疗75例,VAS评分由8.2±1.4分恢复至1.9±1.2分;ODI评分由71.5±3.7分恢复至36.2±2.5分。T≥5分者158例,均行手术治疗,VAS评分从术前平均8.1±1.6分恢复至1.8±1.3分;ODI由术前的70.5±2.6分恢复至术后的39.2±1.7分。结论: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程度评分评估系统可以用于指导临床治疗,但其有效性尚需进一步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骨折 严重程度 评分评估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关节突阻滞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骨折所致远端腰骶部疼痛的疗效 被引量:3
2
作者 姜嘉伟 徐冠华 +5 位作者 李卫东 陈佳佳 张金龙 洪鸿翔 吴春帅 崔志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61-1067,共7页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联合关节突阻滞(facet joint block,FJB)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骨折(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fracture,OTVF)所致远端腰骶部疼痛(distal lumbosacral pain,D...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联合关节突阻滞(facet joint block,FJB)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骨折(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fracture,OTVF)所致远端腰骶部疼痛(distal lumbosacral pain,DL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2年1月~2023年7月OTVF伴DLP患者80例。按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PVP组[n=40,男7例,女33例,年龄75.2±6.0(65~89)岁]和PVP联合FJB(PVP+FJB)组[n=40,男11例,女29例,年龄76.6±6.6(62~89)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d、1个月、6个月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并完成7.2±2.6个月(3~12个月)随访。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和1个月时PVP+FJB组VAS评分及ODI较PVP组均好转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联合FJB治疗OTVF所致DLP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骨折 骶部疼痛 骨质疏松 远隔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可扩张聚醚醚酮置换体在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中治疗结果的中期随访
3
作者 陈龙 王小阵 +1 位作者 席金涛 鲁齐林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81-1191,共11页
目的评估一种新型可扩张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椎体置换材料在骨质疏松胸腰椎前柱重建中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受椎体置换术的52例单节段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胸腔镜或微创开腹术联... 目的评估一种新型可扩张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椎体置换材料在骨质疏松胸腰椎前柱重建中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受椎体置换术的52例单节段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胸腔镜或微创开腹术联合后路短节段骨水泥增强螺钉内固定。根据置换体材料不同分为新型PEEK组及钛网Mesh组,分别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并评估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VAS)、Oswestry残疾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骨折节段Cobb角(local kyphotic angle,LKA)、融合节段高度D-line、椎体前缘高度(anterior vertebral body height,AVBH)、椎体后缘高度(posterior vertebral body height,PVBH)。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出院,PEEK组平均手术时间(235.28±58.69)min,术中出血量(680.00±163.30)mL。随访时长(14.12±2.44)个月。VAS评分由术前的(7.44±0.87)分降至末次随访的(2.24±0.93)分,ODI评分由术前的(42.64±4.86)分降至末次随访的(11.84±3.73)分,症状及功能均有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LKA、D-line、AVBH较术后即刻有部分丢失(P>0.05),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00%(3/25),末次随访融合率为100.00%。Mesh组同样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功能及椎体高度(P<0.05);但是末次随访时,PEEK组的LKA、D-line、AVBH明显优于Mesh组(P<0.05)。结论基于改善疼痛及功能、维持椎体高度和畸形矫正的中期疗效,短节段骨水泥增强内固定联合新型可扩张PEEK置换体是骨质疏松胸腰椎前柱重建的一种有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前后入路 前柱重建 骨折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P 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对女性绝经期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鹏 苗娜 周晶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I0001-I0001,共1页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由梁德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ISBN:9787535968227。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骨量逐渐减少,骨质变得脆弱,容易发生骨折。而绝经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疏...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由梁德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ISBN:9787535968227。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骨量逐渐减少,骨质变得脆弱,容易发生骨折。而绝经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疏松的情况更为严重,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在女性中的发病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骨折 骨质疏松骨折 骨质疏松药物 绝经期女 广东科技出版社 雌激素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补肾汤辅助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短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邱翔 潘磊 +2 位作者 楚永杰 蔡宏帅 王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经活血补肾汤治疗后功能障碍程度及神经功能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18年9月—2021年9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经活血补肾汤治疗后功能障碍程度及神经功能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18年9月—2021年9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OVCF患者分为A组、B组,各75。A组采用常规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活血补肾汤。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治疗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后6个月的疼痛评分,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的功能障碍程度、神经功能评分、竖脊肌软组织张力位移情况、矢状面后凸Cobb角及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及生活质量。结果B组和A组治疗后6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67%(71/75)、84.00%(63/75),与A组比较,B组较高(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比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低,治疗1个月后比治疗前低,且治疗1个月、治疗后6个月,与A组比较,B组较低(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矢状面后凸Cobb角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比治疗前低,且与A组比较,B组较低;两组神经功能各项评分及椎前缘高度百分比比治疗前高,且与A组比较,B组较高(P<0.05);两组竖脊肌软组织张力位移情况均比治疗前长,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VCF患者经活血补肾汤治疗后,其解剖学结构及运动障碍可得到有效恢复,并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进一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改善,进而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压缩骨折 功能锻炼 活血补肾汤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 被引量:25
6
作者 柳超 刘建 +1 位作者 王雷 田纪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7-351,共5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86例单节段胸腰段爆裂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32例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进行...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86例单节段胸腰段爆裂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32例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男14例,女18例;年龄56~78岁,平均64.5岁;跌倒伤14例,车祸伤9例,高处坠落伤5例,重物砸伤4例;骨折节段:T11 3例;T12 10例;L1 15例;L2 4例。手术时均在骨折上下椎置入椎弓根螺钉,安装连接棒,通过体位结合撑开实现骨折椎体复位,然后在伤椎注入骨水泥。应用VAS及SF-36量表评估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变情况,通过X线片测量计算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受伤节段后凸矫正及丢失情况,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明显并发症。随访12~36个月,平均16.5个月。术后VAS评分(2.43±1.81分)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2.17±1.81分)与术前(7.67±2.2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SF-36评分(123.5±22.3分)与术前(95.7±17.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Cobb角为22.3°±3.6°,术后Cobb角矫正至5.2°±1.2°,末次随访时为6.0°±2.3°,丢失0.8°±1.5°;术前椎体高度(56.4±5.8)%,术后椎体高度恢复至(95.3±2.9)%,末次随访时为(91.4±3.7)%,丢失(4.0±2.5)%。3例出现椎旁静脉骨水泥栓塞,无明显症状,无内固定断裂。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能够有效恢复并维持伤椎高度,减少后凸畸形矫正丢失及内固定失败的发生,具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 椎体成形 骨质疏松 爆裂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黏度骨水泥对老年重度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PVP手术效果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唐杰 王健 梁智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44-1347,1351,共5页
目的比较两种黏度骨水泥对老年重度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骨科择期行PVP治疗的老年重度胸腰段OVCF患者15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76... 目的比较两种黏度骨水泥对老年重度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骨科择期行PVP治疗的老年重度胸腰段OVCF患者15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76)及对照组(n=76)。所有对象均行PVP治疗,观察组于PVP术中采取高黏度骨水泥治疗,而对照组采用低黏度骨水泥治疗。汇总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于术前及术后第1 d和第3、6个月时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受试者当时主观疼痛的程度,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被调查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同时于术前及术后第3、6个月时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病人腰椎骨密度(BMD)。结果两组疼痛VAS评分均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P<0.05),且两组术后第1 d和第3、6个月时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疼痛VAS评分组间同时间点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ODI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且两组术后第1 d和第3、6个月时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第3、6个月时ODI评分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随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腰椎BMD均逐渐增加(P<0.05),且两组术后第3、6个月时腰椎BMD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但术后同时间点,两组腰椎B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压疮、坠积性肺炎及肺栓塞的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骨水泥渗漏率[5.26%(4/76)]显著低于对照组[19.74%(15/76),P<0.05]。结论与低黏度骨水泥相比,将高黏度骨水泥应用于老年重度胸腰段OVCF病人PVP术中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黏度 重度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老年人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渗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邻节段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伤椎植骨置钉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27
8
作者 刘达 罗杨 +6 位作者 郑伟 盛珺 廖冬发 谢庆云 周江军 巴晶晶 伍红桦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62-664,共3页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脊柱骨折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经后路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临床效果良好,但远期随访发生椎体高度丢失、螺钉断裂等较多。目前临床上因骨质疏松导致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日益增多。而骨质疏松影...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脊柱骨折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经后路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临床效果良好,但远期随访发生椎体高度丢失、螺钉断裂等较多。目前临床上因骨质疏松导致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日益增多。而骨质疏松影响螺钉的把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骨折 椎弓根螺钉固定 治疗方法 相邻节 联合伤 骨水泥 椎弓根钉棒系统 置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原发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卢公标 李咸周 +3 位作者 杜琳 邢宝华 权正学 安洪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无神经损伤、稳定型、原发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此类手术28例资料,记录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和渗漏...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无神经损伤、稳定型、原发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此类手术28例资料,记录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和渗漏等并发症情况。手术前后通过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 scale, VAS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测量Beck指数及Cobb角、椎管内骨块占位率,观察术后椎体高度恢复、后凸畸形矫正及椎管内骨块位置变化。结果术中骨水泥渗漏3例,一过性血压降低2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天及3个月VAS从术前8.29±0.56降至2.43±0.49、1.93±0.40(t=12.812,14.292,P均=0.000),Beck指数从0.49±0.06升至0.62±0.07、0.61±0.08(t=2.501,P=0.015,t=2.219,P=0.031),Cobb角从19.14±3.60降至11.49±2.36、11.98±2.30(t=2.693,P=0.009,t=2.538,P=0.014)。术后3个月椎管内骨块占位率从术前17.39%±5.04%降至9.29%±4.87%(t=2.015,P=0.048),ODI评分从78.29%±7.71%降至31.96%±6.75%(t=7.363,P=0.001)。结论通过全面术前评估,合理把握适应证,改进手术操作,该术式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纠正椎体高度及后凸畸形,不会显著增加椎管内骨块占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 爆裂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强化术后常见并发症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黄靖 王兵 +1 位作者 周子然 龚志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13,共5页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是由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导致椎体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在轻微外伤甚至没有明显外伤的情况下即发生的压缩骨折[1]。椎体强化术在缓解OVCFs症状方...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是由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导致椎体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在轻微外伤甚至没有明显外伤的情况下即发生的压缩骨折[1]。椎体强化术在缓解OVCFs症状方面已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仍然不可忽视,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后残余腰背痛、骨水泥渗漏和再发椎体骨折,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4]。因此,如何识别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许多学者展开了研究,开发了多种预测模型,以期更好地评估并发症风险。在这些模型中,既有基于Logistic回归和Lasso回归的经典预测模型,也有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而兴起的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模型。这些模型各有特点,共同为医疗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笔者对OVCFs椎体强化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测模型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有关预防并发症的参考思路,以建立更符合临床实际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回归 原发骨质疏松 轻微外伤 医疗决策 骨水泥渗漏 背痛 压缩骨折 骨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治疗细小椎弓根的上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天瑞(综述) 王卫国(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80-584,共5页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在老龄人群中,骨质疏松非常普遍,50岁及以上成年人中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有所增加[1],骨质疏松症及相关并发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2],老年人容易发生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3,4]。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在老龄人群中,骨质疏松非常普遍,50岁及以上成年人中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有所增加[1],骨质疏松症及相关并发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2],老年人容易发生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3,4]。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可以明显改善疼痛和生活质量,创伤小、操作简单方便[5~7],临床疗效可靠,是近年来治疗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主要手段,也是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首选方法[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症状 老龄人群 骨质疏松 椎弓根 相关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少症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性骨折术后病死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华 王超 殷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肌少症对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OTLCF)术后病死率的影响。方法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共114例OTLCF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SMI诊断界值分为肌少症组及非肌... 目的探讨肌少症对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OTLCF)术后病死率的影响。方法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共114例OTLCF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SMI诊断界值分为肌少症组及非肌少症组。采用Kaplan Meier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曲线,卡方检验对比两组在术后12、24、36个月生存率差异,Cox比例风险模型单因素分析肌少症、骨折部位、年龄、性别及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等级等多变量因素对OTLCF术后病死率的影响。结果两组术后36个月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患有肌少症及ASA等级较高的患者,术后36个月病死率较高。结论合并肌少症会增加OTLCF患者术后远期(36个月)死亡的风险。ASA等级较高的患者术后远期死亡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不佳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80
13
作者 杨俊松 陈浩 +8 位作者 刘鹏 刘团江 赵元廷 邹鹏 张正平 贺宝荣 闫亮 拓源 郝定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52,共8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thoracolumbar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TOVCF)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后临床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thoracolumbar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TOVCF)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后临床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就诊并行PVP治疗的1974例TOVCF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手术及影像学资料、患者合并症等相关信息,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1年时的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将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VAS评分均>4分视为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不佳,将其归为疼痛缓解不佳组,并从疼痛缓解满意的患者中随机抽取相同例数有术后1个月胸腰椎MRI且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1974例TOVCF患者中,共有81例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均>4分,占患者总数的4.1%。疼痛缓解不佳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前及术后1年随访时的VAS评分和ODI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所纳入的各项观察指标中,两组术前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折椎体数、骨水泥分布情况、单椎体骨水泥注入量、术前或术后1个月胸腰筋膜损伤的发生率及抑郁症人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BMD低(OR=3.475,P=0.025)、术前或术后1个月存在胸腰筋膜损伤(OR=3.952,P=0.003)、骨折椎体数多(OR=3.640,P<0.0001)、骨水泥分布不佳(OR=3.216,P=0.016)、单椎体骨水泥注入量不足(OR=0.081,P<0.0001)、合并抑郁症(OR=3.616,P=0.014)是PVP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低BMD、术前或术后1个月存在胸腰筋膜损伤、多椎体骨折、单椎体骨水泥注入量不足及分布不佳、合并抑郁症是TOVCF患者行PVP治疗后临床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背部疼痛 危险因素 多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被引量:36
14
作者 王松 王清 +2 位作者 康建平 王高举 钟德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22-626,共5页
目的:探讨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3月,共对26例胸腰... 目的:探讨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3月,共对26例胸腰椎OVCF患者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行PKP治疗,其中男9例,女17例;年龄56~78岁,平均66岁。共有伤椎35个。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为7.96±0.95分,后凸Cobb角为18.42°±5.98°,骨折椎体前缘高度为19.08±2.28mm,中部高度为17.02±1.72mm。术后2d及末次随访时行VAS评分,并摄X线片测量后凸Cobb角和伤椎前、中柱高度,评价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PKP手术,手术时间15~75min,平均34min;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3~6ml,平均4.8ml。未出现神经损伤、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等并发症,伤椎内骨水泥分布良好。2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9个月。术后2d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分别为2.42±0.39分和2.01±0.37分,Cobb角分别为7.77°±0.77°、8.71°±0.81°;伤椎前缘高度分别为22.00±1.73mm、21.28±1.24mm,中部高度分别为20.80±0.75mm、19.64±1.12m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d与末次随访时比较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伤椎体前缘和中部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横突 椎弓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疼痛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宏建 杜靖远 +2 位作者 韩松辉 梁惠民 刘昌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1-484,共4页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疼痛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初步临床疗效并分析其止痛机制。方法 自 2 0 0 3年 1月~ 2 0 0 3年 11月 ,使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 (CPC)为充填材料 ,在透视监视下 ,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穿刺行...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疼痛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初步临床疗效并分析其止痛机制。方法 自 2 0 0 3年 1月~ 2 0 0 3年 11月 ,使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 (CPC)为充填材料 ,在透视监视下 ,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穿刺行椎体成形术治疗 2 3例 31个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椎体。结果 CPC平均充填量胸椎 3 1ml,腰椎 4 0ml;术中CPC渗漏者 4例 4个椎体 ,但无 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根据Huskisson目测疼痛评分法(VAS)评定 ,并经 3~ 10个月 (平均 6 6个月 )的随访 ,术后所有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P <0 0 1)。结论 PVP可安全有效地缓解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疼痛 骨质疏松 椎压缩骨折 PV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弯角装置单侧穿刺行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3
16
作者 张大鹏 强晓军 杨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99-604,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弯角装置单侧穿刺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弯角装置单侧穿刺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应用弯角装置行单侧穿刺PVP治疗的47例OVCFs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例,女33例;年龄53~89岁(66.4±6.5岁)。36例为单节段椎体骨折,11例为双节段椎体骨折;骨折椎体:T9 7节,T10 7节,T11 9节,T12 13节,L1 12节,L2 9节,L3 1节。记录术中透视时间、骨水泥用量,采用VAS评分、ODI评估手术前后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情况;测量计算手术前后伤椎相对高度,观察局部后凸Cobb角恢复情况;观察术中骨水泥渗漏(静脉渗漏及椎体周围渗漏)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中透视时间1.6±0.3min;骨水泥用量6.7±1.2ml,骨水泥分布均匀;11例患者术中出现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渗漏率为23.4%。术后随访3~12个月(6.5±1.3个月),术前、术后2d和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伤椎相对高度及局部后凸Cobb角分别为:7.6±1.3分、(71.4±3.2)%、0.48±0.21、15.5°±4.2°;2.2±1.0分、(27.2±2.6)%、0.82±0.17、7.2°±2.8°;1.7±0.7分、(26.5±2.7)%、0.80±0.15、7.5°±3.7°;术后2d和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和局部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伤椎相对高度较术前均明显恢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d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弯角装置行单侧穿刺PVP治疗OVCFs可使骨水泥分布均匀,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压缩骨折 椎体成形术 弯角装置 单侧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15
17
作者 蒋雪生 詹碧水 +3 位作者 陈成冬 吴猛 周新华 周国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95-496,共2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目前困扰老年腰背痛患者的顽症之一.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的卧床、支具、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目前困扰老年腰背痛患者的顽症之一.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的卧床、支具、药物治疗,无法有效缓解腰背痛,近几年来随着经皮椎体成形技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不断成熟及完善,凭借其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见效快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为此类患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临床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老年疾病 椎压缩骨折 药物治疗 经皮椎体成形术 fracture 经皮椎体成形技术 背痛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葛付涛 赵松 +3 位作者 刘艳 刘理迪 张绍昆 牛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09-41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2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以PKP方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2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以PKP方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D,在X线片上测量椎体高度和后凸畸形角度。结果: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VAS评分由术前的(7.9±1.2)分下降至术后24h的(3.2±1.1)分,末次随访时为(2.1±0.8)分;ODI评分术前为83.7±4.9,术后24h为33.2±3.9,末次随访时为27.8±3.6。患者术前椎体平均高度为(18.2±3.2)mm,术后24h为(25.8±3.1)mm,末次随访时为(24.9±3.2)mm;术前平均后凸畸形角度为17.2°±3.2°,术后24h为8.4°±3.1°,在末次随访时平均后凸畸形角度为9.1°±3.1°,术后24h、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各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能迅速缓解疼痛,有效恢复骨折椎体高度及纠正后凸畸形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骨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一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庆华 吴春根 +2 位作者 顾一峰 何煜 程永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27-728,共2页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PVP)治疗骨质疏松症引起的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临床上比较少见,我院近年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复位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虎升 张俊 +2 位作者 周英杰 曹海云 冯仲锴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33-235,177,共4页
目的探索悬吊法快速压缩椎体复位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首先采用悬吊法使压缩椎体快速复位,然后C型臂透视下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在术前、术后3个月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椎体前缘高... 目的探索悬吊法快速压缩椎体复位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首先采用悬吊法使压缩椎体快速复位,然后C型臂透视下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在术前、术后3个月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椎体前缘高度和脊柱后凸角比较。结果 32例36个椎体均获得满意效果,VAS术前(6.3±0.4),术后3个月随访时(2.4±0.2);椎体前缘高度手术前(1.7±0.4),术后3个月随访时(2.9±0.5);脊柱后凸角手术前(17.5± 0.6),术后3个月随访时(10.8±0.3),3项观察指标均P<0.05。结论悬吊法使压缩椎体快速复位和椎体成形术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复位 椎压缩骨折 治疗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椎体前缘高度 椎体压缩骨折 压缩椎体 脊柱后凸 C型臂透视 骨质疏松 悬吊法 椎体复位 0.05 观察指标 有效方法 手术前 随访 术后 V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