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内血容量指数和中心静脉压反映容量状态的评价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敏 刘建波 秦英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664-3666,共3页
目的:比较在机械通气时,随潮气量(Vt)的变化,中心静脉压(CVP)和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的变化趋势以及两者与心脏指数(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4例行有创机械通气和脉搏轮廓动脉压波形分析法(PiCCO)监测的患者,根据CI分为心功能正常组... 目的:比较在机械通气时,随潮气量(Vt)的变化,中心静脉压(CVP)和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的变化趋势以及两者与心脏指数(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4例行有创机械通气和脉搏轮廓动脉压波形分析法(PiCCO)监测的患者,根据CI分为心功能正常组[CI≥2.2L/(min·m2)]和心功能低下组[CI<2.2L/(min·m2)]。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下,调整Vt分别维持于6、10、15mL/kg体重水平,以上各种条件维持20min后测量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实验过程中以上支持条件随机选择进行。结果:(1)在所有患者,CI,ITBVI随潮气量升高而下降,平均气道压(Pmeans)随潮气量升高而升高,CVP在各组间无明显变化。(2)CVP在各实验组与CI均无相关性;在心功能低下组,ITBVI与CI有相关性(R为0.679,P<0.05)。结论:胸腔内血容量指数能更准确地反映机体容量状态和心脏前负荷,与心脏指数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压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前负荷 潮气量 心脏指数 平均气道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技术在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于晓春 黄昭 +1 位作者 陈裕胜 刘继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51-1254,共4页
目的: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技术监测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65例2008-2011年在我院ICU住院的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进行观察。应用PiCCO技术连续7 d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动态记... 目的: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技术监测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65例2008-2011年在我院ICU住院的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进行观察。应用PiCCO技术连续7 d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动态记录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系统性血管张力指数(SVRI)等参数。比较不同预后患者参数指标,并进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结果:65例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28 d死亡率为30/65(37.5%),28 d生存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ITBVI及EVLWI数值均显著低于死亡组,且是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传统的液体管理监测指标相比,应用PiCCO技术监测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静态容量指标ITBVI及EVLWI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将可能更为有效地判断患者血容量状态,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管外肺水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