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胸段硬膜外交感神经阻滞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影响
1
作者 朱昱 施艳 郑建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91-96,共6页
目的评估高胸段硬膜外交感神经阻滞(HTSB)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影响。方法2023年6~9月在宁德师范学院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CHF组和HTSB组每组10只。通过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 目的评估高胸段硬膜外交感神经阻滞(HTSB)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影响。方法2023年6~9月在宁德师范学院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CHF组和HTSB组每组10只。通过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来建立CHF大鼠模型。通过硬膜外导管注射0.2%罗哌卡因进行HTSB治疗。测定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储备(CFVR)、射血分数(EF)、缩短分数(FS)、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Dd)和收缩末左心室内径(LVDs)。采用相应试剂盒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肌酸激酶(CK)、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蛋白免疫印迹分析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F组大鼠CFVR、EF和FS显著降低[(3.27±0.61)比(2.51±0.65),(78.35±0.25)%比(53.58±6.75)%,(38.22±4.69)%比(24.37±3.18)%,P<0.05];与CHF组相比,HTSB组大鼠CFVR、LVDd和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CHF组大鼠血清CK、cTnI、NT-proBNP、TNF-α、IL-6和MDA水平均显著升高,而NO、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CHF组相比,HTSB组大鼠血清CK、cTnI、NT-proBNP、TNF-α、IL-6和MDA水平均显著降低,而NO、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HTSB组大鼠心肌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P-选择素(P-Selectin)表达均显著升高,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CHF组相比,HTSB组大鼠iNOS、ICAM-1和P-Selectin表达均显著降低,而eNOS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HSTB治疗能够改善CHF大鼠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这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进而减轻内皮功能障碍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交感神经阻滞 慢性心力衰竭 冠状动脉微循环 内皮功能 炎症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胸段硬膜外神经阻滞对实验性大鼠急性肾小管坏死的保护作用
2
作者 徐令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急性肾小管坏死 硬膜外神经阻滞 大鼠 保护作用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段硬膜外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志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0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胸段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择期乳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56例,随机分成联合麻醉组和对照组,观察麻醉效果。结果两组在手术开始时均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联合麻醉组麻醉效果明显优... 目的观察胸段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择期乳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56例,随机分成联合麻醉组和对照组,观察麻醉效果。结果两组在手术开始时均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联合麻醉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段硬膜外麻醉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硬膜外阻滞,可以安全用于乳腺癌根治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臂丛神经阻滞 乳腺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乳腺区段切除术的患者实施神经刺激仪引导的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韩英杰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4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乳腺区段切除术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实施神经刺激仪引导的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新疆察布查尔县人民医院接受乳腺区段切除术的8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将其随机... 目的:探讨对接受乳腺区段切除术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实施神经刺激仪引导的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新疆察布查尔县人民医院接受乳腺区段切除术的8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在进行乳腺区段切除术期间,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神经刺激仪引导的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的效果和麻醉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的优良率(92.5%)高于对照组患者麻醉效果的优良率(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5.0%)低于对照组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乳腺区段切除术的患者实施神经刺激仪引导的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较好,能够降低其麻醉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 神经刺激仪 椎旁神经阻滞麻醉 乳腺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rcotrend监测下全身麻醉复合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效果观察 被引量:40
5
作者 章蔚 柴小青 +3 位作者 魏昕 李娟 耿擎天 潘建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0期72-74,共3页
目的:观察Narcotrend监测下全身麻醉复合椎旁神经阻滞( PVB)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 TLE)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TLE的食管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 G组)、PVB复合全身麻醉组( P+G组),每组25例... 目的:观察Narcotrend监测下全身麻醉复合椎旁神经阻滞( PVB)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 TLE)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TLE的食管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 G组)、PVB复合全身麻醉组( P+G组),每组25例。 G组直接予以全身麻醉,P+G组在超声引导下行PVB,右T5椎旁间隙、双侧T8椎旁间隙分别予以0.5%罗哌卡因10 mL,记录起效时间、阻滞平面后,予以全身麻醉;术中监测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Narcotrend指数( NTI)[分别记录基础时( t0)、神经阻滞后全麻诱导前( t1)、全麻诱导后( t2)、胸腔镜手术切皮时(t3)、胸腔镜手术1 h时(t4)、腹腔镜手术切皮时(t5)、腹腔镜手术1 h时(t6)、手术结束时(t7)、气管拔管时( t8)、出麻醉恢复室( PACU)时( t9)];术毕两组均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记录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记录患者术后安静和咳嗽时视觉模拟评分( VAS)、舒芬太尼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P+G组感觉阻滞平面右侧为T3~11,左侧为T6~11。与G组比较,P+G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减少( P均<0.05),清醒至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缩短(P<0.05或<0.01);两组t8和t9时点MAP均升高,但P+G组升高幅度均小于G组(P均<0.05);P+G组t3、t4、t6时点NTI均高于G组同时点(P均<0.05);P+G组术后8 h内安静和咳嗽时VAS、舒芬太尼用量均低于G组(P均<0.05)。两组均未发生术中知晓。结论 Narcotrend监测下PVB复合全身麻醉用于TLE的麻醉深度适宜,镇痛效果较好,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 椎旁神经阻滞 麻醉深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段硬膜外麻醉对神经肽Y的影响
6
作者 后承林 刘正德 汪雅琴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267-268,共2页
为探讨胸段硬膜外麻醉对患者血浆NPY的影响,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31 例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胸段硬膜外麻醉前后血浆NPY的含量。结果显示:麻醉后平均动脉压较麻醉前显著下降( P<0-01) ,血浆NPY则无显著变化... 为探讨胸段硬膜外麻醉对患者血浆NPY的影响,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31 例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胸段硬膜外麻醉前后血浆NPY的含量。结果显示:麻醉后平均动脉压较麻醉前显著下降( P<0-01) ,血浆NPY则无显著变化( P> 0-05)。提示患者处于硬膜外麻醉状态下体内NPY 含量的变化与交感神经系统调节具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肽Y 血压 硬膜外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评价上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顽固性心绞痛的疗效 被引量:3
7
作者 于军会 许明华 +1 位作者 孟凡霞 吴兆玉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1232-1233,共2页
关键词 麻醉 硬膜外阻滞 心电描记术 顽固性心绞痛 疗效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血清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慧贞 李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 白细胞介素-6 动物模型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血清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联合胸段硬膜外麻醉在上腹部手术中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新疆 聂晓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0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联合胸段硬膜外麻醉在上腹部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8例拟行择期上腹部手术的患者,给予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全麻诱导前给予胸段硬膜外穿刺置管,B组单纯使用全麻。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麻...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联合胸段硬膜外麻醉在上腹部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8例拟行择期上腹部手术的患者,给予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全麻诱导前给予胸段硬膜外穿刺置管,B组单纯使用全麻。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麻醉药物用量A组明显少于B组,全麻开始至全麻清醒,A组时间少于B组,拔除气管套管后患者躁动、疼痛发生1组少于B组。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可以明显减少围手术期患者的应激反应,联合麻醉较单纯全麻术中循环的波动范围小,麻醉使用药物用药量减少,术后患者迅速苏醒,更早拔除气管插管,在术后镇痛时间长,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 硬膜外麻醉 上腹部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段硬膜外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及SpO_2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锡恩 崔苏杨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 探讨胸段高位硬膜外麻醉 (TEA)对循环及呼吸的影响。方法 选择 10例ASAⅠ~Ⅱ级乳腺手术病人 ,通过无创伤性XG 4型血流动力学和SpO2 监测仪监测TEA前后SpO2 、P、SI、CI、VPE、EVR、BV、SAP、DAP、MAP、TPR、VR、PAWP、CCP。结果... 目的 探讨胸段高位硬膜外麻醉 (TEA)对循环及呼吸的影响。方法 选择 10例ASAⅠ~Ⅱ级乳腺手术病人 ,通过无创伤性XG 4型血流动力学和SpO2 监测仪监测TEA前后SpO2 、P、SI、CI、VPE、EVR、BV、SAP、DAP、MAP、TPR、VR、PAWP、CCP。结果 TEA后与TEA前相比SpO2 下降差异性显著 (P <0 .0 5 )。CCP、VR、BV、PAWP、SAP、DAP、MAP、VPE、TPR无显著变化 (P >0 .0 5 )。P、SI、CI的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EVR升高显著 (P <0 .0 5 )。结论 TEA对心肌氧供需平衡干扰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动力学 SPO2 硬膜外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邵雪泉 杨淑芬 +1 位作者 殷萍 郑丽花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1期113-113,共1页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 心血管反应 围拔管期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心肌耗氧量 脑血管意外 静脉催眠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冠心病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淑珍 肖珂青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冠心病 硬膜外阻滞 血流动力学 治疗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定位闭孔神经阻滞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道灵 《安徽医学》 2009年第5期580-580,共1页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神经阻滞复合硬膜外麻醉 电刺激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开胸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延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4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 手术 临床观察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 硬膜外阻滞 呼吸循环系统 呼吸并发症 全麻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进行静脉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水平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8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进行静脉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天全县中医医院进行开胸手术的9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术中,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静脉麻... 目的:探讨对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进行静脉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天全县中医医院进行开胸手术的9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术中,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静脉麻醉联合胸段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静脉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镇痛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开始后30min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h、6h、12h和24h,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进行静脉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显著,可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保持其术中生命体征的平稳,减轻其术后的疼痛感,且麻醉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静脉麻醉 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麻醉 胸段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股骨上段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16
作者 黄坚 郑志远 +2 位作者 陈金生 卢振和 高崇荣 《现代医院》 2006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观察腰丛一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股骨上段手术麻醉镇痛、肌松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单侧股骨上段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腰丛一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组(L组,n=20)和硬外神经阻滞麻醉组(E组,n=20... 目的观察腰丛一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股骨上段手术麻醉镇痛、肌松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单侧股骨上段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腰丛一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组(L组,n=20)和硬外神经阻滞麻醉组(E组,n=20);两组麻醉用药分别是1%利多卡因+0.375%罗比卡因混合液30~35ml和0.75%罗比卡因15-20ml。分别记录麻醉前、麻醉后2min、10min、15min、30min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心率和麻醉后SBP下降达麻醉前30%的病例数;针刺疼痛消失时间;改良Bromage法肌肉松弛评分。结果两组间各对应时点和各组内麻醉前、后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压降低大于麻醉前30%者:L组4例,E组5例;疼痛消失时间:L组明显短于E组(P〈0.05);Bromage评分:L组低于E组(P〈0.05)。结论腰丛一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股骨上段手术麻醉具有镇痛起效快、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但肌松效应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神经阻滞 硬膜外麻醉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17
作者 岳修勤 骆亚平 《临床荟萃》 CAS 1999年第8期353-354,共2页
急性心肌梗塞(AMI)引起的缺血性胸痛,一般用哌替啶、吗啡来解除疼痛,上述药物有的不仅对心肌梗塞没有治疗作用,还可引起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又极易形成药物依赖性。胸段硬膜外阻滞可以阻滞胸交感神经活性,改善心肌缺血、缓解缺血性胸痛... 急性心肌梗塞(AMI)引起的缺血性胸痛,一般用哌替啶、吗啡来解除疼痛,上述药物有的不仅对心肌梗塞没有治疗作用,还可引起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又极易形成药物依赖性。胸段硬膜外阻滞可以阻滞胸交感神经活性,改善心肌缺血、缓解缺血性胸痛。本文应用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心肌梗塞,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住院患者30例,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演变、血清心肌酶学变化已确诊为心肌梗塞,但不伴有休克及心力衰竭者,发病不超过24小时。其中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8±2.6)岁。下壁心肌梗塞8例,侧壁梗塞9例,前壁梗塞1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AMI 治疗 硬膜外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的术后镇痛效果 被引量:3
18
作者 成龙 谢路程 +2 位作者 赵蜀川 刘春燕 肖茗月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9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巴中市中医院接受开胸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试验组(n=40)。对... 目的:探讨对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巴中市中医院接受开胸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试验组(n=40)。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开胸手术。在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期间,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对试验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12 h、24 h、48 h、72 h时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及其对镇痛效果的满意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在术后12 h、24 h、48 h、72 h时其VAS的评分均更低,其对镇痛效果的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地减轻其术后的疼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麻醉 全身麻醉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心绞痛
19
作者 侯立仁 刘华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2期73-,共1页
关键词 心绞痛 冠心病 硬膜外阻滞 硬膜外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开胸手术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欣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4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开胸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收治开胸手术老年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胸椎旁神经阻滞,对比两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开胸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收治开胸手术老年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胸椎旁神经阻滞,对比两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各个时间段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_1、T_2阶段HR与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开胸手术过程中,全身麻醉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具有显著的麻醉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手术 老年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