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胸段硬膜外交感神经阻滞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影响
1
作者 朱昱 施艳 郑建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91-96,共6页
目的评估高胸段硬膜外交感神经阻滞(HTSB)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影响。方法2023年6~9月在宁德师范学院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CHF组和HTSB组每组10只。通过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 目的评估高胸段硬膜外交感神经阻滞(HTSB)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影响。方法2023年6~9月在宁德师范学院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CHF组和HTSB组每组10只。通过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来建立CHF大鼠模型。通过硬膜外导管注射0.2%罗哌卡因进行HTSB治疗。测定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储备(CFVR)、射血分数(EF)、缩短分数(FS)、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Dd)和收缩末左心室内径(LVDs)。采用相应试剂盒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肌酸激酶(CK)、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蛋白免疫印迹分析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F组大鼠CFVR、EF和FS显著降低[(3.27±0.61)比(2.51±0.65),(78.35±0.25)%比(53.58±6.75)%,(38.22±4.69)%比(24.37±3.18)%,P<0.05];与CHF组相比,HTSB组大鼠CFVR、LVDd和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CHF组大鼠血清CK、cTnI、NT-proBNP、TNF-α、IL-6和MDA水平均显著升高,而NO、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CHF组相比,HTSB组大鼠血清CK、cTnI、NT-proBNP、TNF-α、IL-6和MDA水平均显著降低,而NO、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HTSB组大鼠心肌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P-选择素(P-Selectin)表达均显著升高,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CHF组相比,HTSB组大鼠iNOS、ICAM-1和P-Selectin表达均显著降低,而eNOS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HSTB治疗能够改善CHF大鼠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这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进而减轻内皮功能障碍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段硬膜外交感神经阻滞 慢性心力衰竭 冠状动脉微循环 内皮功能 炎症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评价上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顽固性心绞痛的疗效 被引量:3
2
作者 于军会 许明华 +1 位作者 孟凡霞 吴兆玉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1232-1233,共2页
关键词 麻醉 胸段硬膜外阻滞 心电描记术 顽固性心绞痛 疗效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联合胸段硬膜外麻醉在上腹部手术中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新疆 聂晓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0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联合胸段硬膜外麻醉在上腹部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8例拟行择期上腹部手术的患者,给予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全麻诱导前给予胸段硬膜外穿刺置管,B组单纯使用全麻。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麻...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联合胸段硬膜外麻醉在上腹部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8例拟行择期上腹部手术的患者,给予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全麻诱导前给予胸段硬膜外穿刺置管,B组单纯使用全麻。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麻醉药物用量A组明显少于B组,全麻开始至全麻清醒,A组时间少于B组,拔除气管套管后患者躁动、疼痛发生1组少于B组。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可以明显减少围手术期患者的应激反应,联合麻醉较单纯全麻术中循环的波动范围小,麻醉使用药物用药量减少,术后患者迅速苏醒,更早拔除气管插管,在术后镇痛时间长,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 胸段硬膜外麻醉 上腹部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冠心病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曹淑珍 肖珂青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冠心病 胸段硬膜外阻滞 血流动力学 治疗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心绞痛
5
作者 侯立仁 刘华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2期73-,共1页
关键词 心绞痛 冠心病 胸段硬膜外阻滞 硬膜外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胸段硬膜外镇痛的可行性
6
作者 刘湘杰 李日长 《现代医院》 2005年第7期71-72,共2页
目的通过应用左旋布比卡因、布比卡因联合吗啡在胸段硬膜外镇痛比较其镇痛效果和副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40例乳腺手术的病人分两组: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布比卡因组(B组)。术后分别用0.1125%左旋布比卡因、0.1125%布比卡因联合... 目的通过应用左旋布比卡因、布比卡因联合吗啡在胸段硬膜外镇痛比较其镇痛效果和副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40例乳腺手术的病人分两组: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布比卡因组(B组)。术后分别用0.1125%左旋布比卡因、0.1125%布比卡因联合吗啡(60μg/ml)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其PCA设为2ml/次,锁定时间1次/h。观察两组病人48h镇痛效果以及硬膜外镇痛常见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的镇痛效果均可(满意率L组87.3%,B组80.1%,P>0.05)。术后48h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0.1125%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吗啡(60μg/ml)用于胸段硬膜外镇痛效果满意,无明显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布比卡因 胸段硬膜外镇痛 酰胺类 乳腺手术 吗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胸段硬膜外神经阻滞对实验性大鼠急性肾小管坏死的保护作用
7
作者 徐令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急性肾小管坏死 胸段硬膜外神经阻滞 大鼠 保护作用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胡月霞 林慕雅 +1 位作者 王纯辉 陈立建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简称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择期行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行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单纯行全麻。观察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情...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简称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择期行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行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单纯行全麻。观察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情况(术后开始排气、排便、进食流质饮食时间及肠胀气、恶心呕吐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术中麻醉用药及输液情况,检测电解质(血清钠、钾、氯)和血流动力学指标(MAP、HR、CO)。结果观察组术后开始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流质饮食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肠胀气、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7. 5%、12. 5%,均低于对照组的40. 0%、32. 5%(P均<0. 05)。观察组舒芬太尼、罗库溴铵、瑞芬太尼、丙泊酚用药量少于对照组(P均<0. 05),但输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较术前血钠、血钾水平降低而血氯升高(P均<0. 05),且观察组术后较对照组血钠、血钾水平升高而血氯降低(P均<0. 05)。两组在麻醉前、麻醉后、侧卧位及术毕等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下行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可通过减轻麻醉药物用量、维持电解质及血流动力学平衡,从而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胸段硬膜外麻醉 复合麻醉 食管癌 腔镜手术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胸段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血电解质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罗绍君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2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胸段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血电解质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胸段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 目的探讨胸段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血电解质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胸段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电解质水平,入室后、麻醉后、手术开始30 min与手术完成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术后开始排气、排便与进食时间,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手术后,观察组血钠(130.52±5.28)mmol/L与血氯(105.58±5.21)mmol/L低于对照组的(135.60±7.15)、(111.36±6.32)mmol/L,血钾(4.08±0.22)mmol/L高于对照组的(3.81±0.2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室后、麻醉后、手术开始30 min与手术完成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开始排气时间为(44.25±5.10)h、开始排便时间为(48.63±4.18)h、开始进食时间为(5.30±0.45)d,均短于对照组的(53.72±4.51)h、(61.50±5.84)h、(7.16±0.58)d,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段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可有效提升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血电解质稳定度,加快患者机体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胸段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血电解质 胃肠道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段硬膜外阻滞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於忠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1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胸段硬膜外阻滞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医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入组者实施常规内科保守治疗,... 目的探讨胸段硬膜外阻滞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医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入组者实施常规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实施有创胸段硬膜外主观内穿刺并给予局部麻醉药,所有入组者观察时间点均以治疗疗程内为起点,比较干预后3d,两组应激相关因子:血浆肾上腺素(E)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变化;干预后1个月,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变化;干预后1d及干预后1周,两组脑钠肽(BNP)变化趋势。结果干预前两组血浆E及N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d,两组血浆E及NE水平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血浆E及N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超声心动图指标中左室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超声心动图指标中左室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观察组超声心动图指标中左室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优于干预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1d及干预后1周,其BNP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干预后1d及干预后1周,观察组BNP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胸段硬膜外阻滞,对降低机体应激反应,延缓心肌扩张,改善心肌氧耗,促进心衰恢复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段硬膜外阻滞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图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段硬膜外阻滞与胸椎旁阻滞对肺癌开胸手术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康颖颖 郑韶 周彪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4期6403-6405,共3页
目的比较胸段硬膜外阻滞与胸椎旁阻滞对肺癌开胸手术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于洛阳市中心医院接受开胸手术的68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 目的比较胸段硬膜外阻滞与胸椎旁阻滞对肺癌开胸手术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于洛阳市中心医院接受开胸手术的68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34例。A组接受胸段硬膜外阻滞,B组接受胸椎旁阻滞。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术毕、术后30 min、术后6 h IL-6、IL-10水平。比较两组术前1 d及术后6、12、24、48 h肺功能指标。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毕、术后30 min、术后6 h IL-6、IL-10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毕IL-6水平低于术后30 min(P<0.05);两组术毕IL-10水平低于术后30 min(P<0.05)。两组术前1 d的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高于术后6、12、24、48 h(P<0.05);术后12、24、48 h时A组FVC%、FEV_(1)%低于B组(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肺癌患者经胸椎旁阻滞或胸段硬膜外阻滞后接受开胸手术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但胸椎旁阻滞对患者肺功能损伤较轻,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利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段硬膜外阻滞 椎旁阻滞 手术 肺功能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段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预防全麻术后躁动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恩瑜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1期61-61,63,共2页
目的对胸段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预防全麻术后躁动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5月-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成人腹部手术患者病例82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全麻方式和胸段硬膜外麻醉复合麻醉方式,对这两... 目的对胸段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预防全麻术后躁动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5月-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成人腹部手术患者病例82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全麻方式和胸段硬膜外麻醉复合麻醉方式,对这两组患者的躁动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实施胸段硬膜外麻醉复合麻醉能够有效降低全麻后躁动的发生率,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段硬膜外麻醉复合麻醉 全麻 预防 术后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胸段硬膜外间隙阻滞防止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王昆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62-63,共2页
目的 观察采用 0 5 %利多卡因 10ml进行下胸段硬膜外间隙阻滞对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  10 0例上腹部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C组 (硬膜外间膜阻滞 +全身麻醉复合组 )和G组 (全身麻醉组 ) ,各 5 0例患者。C组在硬膜外间... 目的 观察采用 0 5 %利多卡因 10ml进行下胸段硬膜外间隙阻滞对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  10 0例上腹部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C组 (硬膜外间膜阻滞 +全身麻醉复合组 )和G组 (全身麻醉组 ) ,各 5 0例患者。C组在硬膜外间隙阻滞 2 0min后 ,再实施全身麻醉诱导 ,在全身麻醉诱导 15min后进行气管插管 ,麻醉维持采用硬膜外间隙阻滞复合全身麻醉。G组除了不进行硬膜外间隙阻滞外 ,其他操作均与C组完全相同。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前后的血压和心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础血压和心率无差异。C组在硬膜外间隙阻滞后血压和心率均轻微下降 (P >0 0 5 )。全身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均明显下降 (P <0 0 5 ) ,全身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均明显下降 (P >0 0 5 )。气管插管即刻G组血压和心率较基础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5 ) ,而C组为无明显变化 (P >0 0 5 )。两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 5min时的血压和心率均接近麻醉诱导前水平 (P >0 0 5 )。结论 采用 0 5 %利多卡因 10ml进行下胸段硬膜外间隙阻滞可减轻全身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段硬膜外间隙阻滞 气管插管 心血管反应 利多卡因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在高胸段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晓鹏 《北方药学》 2018年第9期29-30,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在高胸段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入本院进行乳腺肿瘤手术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手术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将84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 目的:研究分析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在高胸段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入本院进行乳腺肿瘤手术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手术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将84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进行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地卡因麻醉,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给麻醉药后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术中疼痛发生率差异并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前臂肌力减退比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在高胸段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应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利多卡因 胸段硬膜外麻醉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段硬膜外麻醉不能改善LASC术中术后胃粘膜血液灌流
15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4年第2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胃壁 动脉血 二氧化碳分压 胸段硬膜外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段硬膜外麻醉用于脱泵冠脉搭桥术的临床观察
16
作者 杨军 冯增光 +1 位作者 蔡传湘 胡明新 《中国医学工程》 2007年第5期434-437,共4页
目的研究胸段硬膜外麻醉(thoracic epidural analgesia,TEA)用于脱泵冠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快通道麻醉的临床可行性。方法40例择期行OPCAB术的病人随机等分为A、B两组,以芬太尼3~5μg/kg、咪达... 目的研究胸段硬膜外麻醉(thoracic epidural analgesia,TEA)用于脱泵冠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快通道麻醉的临床可行性。方法40例择期行OPCAB术的病人随机等分为A、B两组,以芬太尼3~5μg/kg、咪达唑仑、维库溴胺和依托咪酯麻醉诱导行气管插管,以泵注异丙酚、维库溴胺维持麻醉。A组应用芬太尼(总量不超过15μg/kg)镇痛,辅助应用瑞芬太尼。B组不再追加芬太尼,术前经T3~4或T4~5间隙硬膜外给予0.25%的罗哌卡因8~12mL首次量及间断追加半量维持镇痛。术后A组以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B组以0.125%的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结果两组病人麻醉平稳和手术顺利,所有病人术后入麻醉恢复室(the 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平均(3±0.5)h转送回胸外科ICU,共有37例病人在PACU成功拔管;A组的平均拔管时间(94±8)min明显长于B组(46±11)min,P<0.05;A组和B组拔管后5min血气分析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术后2、4、6h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无差异(P>0.05);B组术后0、6、24、48h的VAS评分更低(P<0.05)。结论OPCAB术辅助应用TEA相比芬太尼为主的全身麻醉更能行术后快速拔管,并能在术后提供更好的镇痛,减少阿片类药物所致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泵冠脉搭桥术 胸段硬膜外麻醉 术后镇痛 快通道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联合上胸段硬膜外阻滞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2例
17
作者 耿巍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5年第2期156-156,共1页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血府逐瘀汤 胸段硬膜外阻滞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手术患者进行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陈美花 刘智庆 +1 位作者 陈燕芳 刘朝晖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期232-233,共2页
目的:探讨为手术患者进行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择期进行肺或食管开胸手术的38例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和复合组,每组各19例患者,为全麻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为复合组患者进行复合麻醉,然后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为手术患者进行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择期进行肺或食管开胸手术的38例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和复合组,每组各19例患者,为全麻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为复合组患者进行复合麻醉,然后对比分析其免疫功能受到影响的程度。结果: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生命体征的测定后发现,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各项指标的波动均在正常的范围内。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术后1d、术后3d、术后5d和术后7d的CD3+、CD4+、CD8+、CD4+/CD8+值均明显下降,两组患者在术后3d、术后5d和术后7d的CD3+、CD4+、CD8+、CD4+/CD8+值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接受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施行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能减少其麻醉药的用量,降低麻醉药对其呼吸、循环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降低其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的程度,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功能 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间神经冷冻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防治开胸术后胸痛的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沈社良 胡双飞 何列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4期435-436,共2页
关键词 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 肋间神经冷冻 术后 病人自控镇痛术 防治 阻塞性肺不张 手术后病人 支气管肺炎 手术后 胸段硬膜外 呼吸功能 切口疼痛 术后恢复 生活质量 呼吸衰竭 止痛效果 指标比较 治疗费用 并发症 冷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开胸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延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4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 手术 临床观察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 胸段硬膜外阻滞 呼吸循环系统 呼吸并发症 全麻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