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质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和胶质细胞生长因子双基因载体在脊髓内共转染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魏梅洋 董艳 +4 位作者 李家顺 薛亚军 韩晞 王长峰 贾连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37-939,共3页
目的:构建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EGFP)和胶质细胞生长因子2(glialgrowthfactor2,GGF2)的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GGF2,研究GGF2在大鼠脊髓内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大鼠胎脑组织总RNA中... 目的:构建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EGFP)和胶质细胞生长因子2(glialgrowthfactor2,GGF2)的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GGF2,研究GGF2在大鼠脊髓内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大鼠胎脑组织总RNA中扩增出GGF2全序列cDNA,利用脑炎心肌炎病毒的内部核糖进入位点(internalribosomeentrysite,IRES),构建GGF2与EGFP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GGF2。采用基因注射法将阳离子脂质体Transfectam和pIRES2EGFPGGF2基因混合后转染至大鼠胸段脊髓组织中,观察GGF2在大鼠脊髓中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pIRES2EGFPGGF2质粒,在转染的局部脊髓内观察到GGF2mRNA表达显著增加。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注射局部灰质和白质神经元内均有较多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结论:阳离子脂质体能介导EGFP和GGF2双基因载体在脊髓内同时表达,EGFP可作为报告基因观察GGF2在脊髓内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生长因子2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脂质体 转染 脊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薛亚军 董艳 江基尧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9-161,共3页
胶质细胞生长因子 (glialgrowthfactor ,GGF)是neuregulin基因的产物。GGF与erbB受体的异二聚体或同二聚体结合 ,催化多肽链中的酪氨酸磷酸化 ,激活下游信号分子而发挥其生理作用。GGF及其受体在发育及成熟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GGF限定... 胶质细胞生长因子 (glialgrowthfactor ,GGF)是neuregulin基因的产物。GGF与erbB受体的异二聚体或同二聚体结合 ,催化多肽链中的酪氨酸磷酸化 ,激活下游信号分子而发挥其生理作用。GGF及其受体在发育及成熟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GGF限定神经嵴细胞 ,使其向雪旺氏细胞分化 ,并在雪旺氏细胞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GGF能够刺激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增殖 ,抑制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分化成少突胶质细胞 ,抑制O 2A细胞分化成星形胶质细胞。GGF能够促进神经元沿着放射状的胶质细胞迁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生长因子 发育 分布 受体 酪氨酸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脊髓损伤后胶质细胞生长因子的mRNA表达变化
3
作者 魏梅洋 董艳 +4 位作者 陈宗雄 李家顺 贾连顺 叶晓健 薛亚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679-682,共4页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生长因子(glialgrowthfactor,GGF)在大鼠脊髓损伤后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改良Allen′s脊髓损伤打击模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检测胚胎大鼠脊髓内、正常成年大鼠脊髓内以及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伤...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生长因子(glialgrowthfactor,GGF)在大鼠脊髓损伤后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改良Allen′s脊髓损伤打击模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检测胚胎大鼠脊髓内、正常成年大鼠脊髓内以及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伤段脊髓组织中GGF的mRNA表达。结果:GGF在成年大鼠正常脊髓内低水平表达,在胚胎脊髓中高水平表达。大鼠脊髓损伤后GGF的mRNA表达持续降低,在脊髓损伤后5d达到最低峰,之后GGF的mRNA表达可逐渐恢复。结论:GGF在脊髓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大鼠脊髓损伤后GGF的表达降低可能与脊髓损伤后少突胶质细胞大量死亡或凋亡有关,与脊髓损伤后轴突无法再生、脱髓鞘的髓鞘再生困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生长因子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表达 脊髓损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促进中脑源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 被引量:3
4
作者 姜宇 曾水林 +4 位作者 鲁佑瑜 李涛 朱建宝 刘钟 姜连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7-542,共6页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中脑源神经干细胞(mNSCs)增殖、分化能力和表达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Pitx3)、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和酪氨酸羟化酶(TH)蛋白的影响。方法:取E14.5d大鼠中脑组织体外培养原代mNSCs,增殖...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中脑源神经干细胞(mNSCs)增殖、分化能力和表达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Pitx3)、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和酪氨酸羟化酶(TH)蛋白的影响。方法:取E14.5d大鼠中脑组织体外培养原代mNSCs,增殖培养传三代后进行分化实验;使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培养分化的mNSCs表达Pitx3、Nurr1和TH蛋白。结果:在GDNF作用下,体外培养的mNSCs克隆球直径增大,数量增多;分化的神经元中Pitx3、Nurr1和TH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GDNF有促进mNSCs增殖和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 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 酪氨酸羟化酶 多巴胺能神经元 中脑源神经干细胞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R2 maintains neuropathic pain by promoting microglial phagocytosis
5
作者 XI Caiyun ZHANG Jianxi +6 位作者 HUANG Zhifeng HE Liqiong ZOU Kailu XU Xiaoping GUO Qulian SUN Bei HUANG Changsheng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601,共16页
Objective:Neuropathic pain(NP)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forms of chronic pain,yet 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are limited in effectiveness.Peripheral nerve injury activates spinal microglia,altering their inflammatory r... Objective:Neuropathic pain(NP)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forms of chronic pain,yet 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are limited in effectiveness.Peripheral nerve injury activates spinal microglia,altering their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phagocytic functions,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progression of NP.Most current research on NP focuses on microglial inflammation,with relatively little attention to their phagocytic function.Early growth response factor 2(EGR2)has been shown to regulate microglial phagocytosis,but its specific role in NP remains unclear.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how EGR2 modulates microglial phagocytosis and its involvement in NP,with the goal of identifying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s.Methods:Adult male Sprague-Dawley(SD)rats were used to establish a 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model of the sciatic nerve.Pain behaviors were assessed on days 1,3,7,10,and 14 post-surgery to confirm successful model induction.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xpression of EGR2 in the spinal cord was examined using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Western blotting,and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Adeno-associated virus(AAV)was used to overexpress EGR2 in the spinal cord,and behavioral assessments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EGR2 modulation of NP.CCI and lipopolysaccharide(LPS)models were established in animals and microglial cell lines,respectively,and changes in phagocytic activity were measured using RT-qPCR and fluorescent latex bead uptake assays.After confirming the involvement of microglial phagocytosis in NP,AAV was used to overexpress EGR2 in both in vivo and in vitro models,and phagocytic activity was further evaluated.Finally,eukaryotic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was conducted to screen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RNAs,followed by Gene Ontology(GO)and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pathway analyses to identify potential downstream effectors of EGR2.Results:The CCI model successfully induced NP.Following CCI,EGR2 expression in the spinal cord was upregulated in parallel with NP development.Overexpression of EGR2 via spinal AAV injection enhanced microglial phagocytic activity and increased pain hypersensitivity in rats.Both animal and cellular models showed that CCI or LPS stimulation enhanced microglial phagocytosis,which was further amplified by EGR2 overexpression.Transcriptomic analysis of spinal cord tissues from CCI rats overexpressing EGR2 revealed upregulation of numerous genes associated with microglial phagocytosis and pain regulation.Among them,Lag3 emerged as a potential downstream target of EGR2.Conclusion:EGR2 contributes to the maintenance of NP by enhancing microglial phagocytosis in the spinal dorsal ho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opathic pain spinal dorsal horn early growth response factor 2 MICROGLIA PHAGOCYTO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GF及Ki67表达与听神经瘤细胞增殖相关性的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玉海 鲍文公 +1 位作者 付海霞 潘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52-455,共4页
目的:分析听神经胶质生长因子(GGF)、Ki67抗原与听神经瘤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听神经瘤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听神经瘤,计算其生长速率,GGF、Ki67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细胞增殖相关性及GGF对细胞培养的作用观察。卡方检... 目的:分析听神经胶质生长因子(GGF)、Ki67抗原与听神经瘤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听神经瘤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听神经瘤,计算其生长速率,GGF、Ki67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细胞增殖相关性及GGF对细胞培养的作用观察。卡方检验及相关分析研究生长速率与GGF、Ki67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听神经瘤GGF、Ki67表达均与生长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听神经瘤组中GGF、Ki67标记指数之间也有显著相关性,持续应用GGF可促进培养的听神经瘤细胞生长产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论:GGF与听神经瘤的异常增生有关,其表达率与听神经瘤的生长呈正相关。Ki67抗原可提示肿瘤的增殖活性,GGF与Ki67抗原联合可对术后听神经瘤的生长作出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胶质生长因子 KI67抗原 肿瘤生长速率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NF及其受体Ret在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和细胞增殖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郑善川 梁丽 +2 位作者 张玉茹 朱晓虹 李宏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0-383,共4页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DNF及其受体Ret的表达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嗜神经侵袭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P法对42例SACC、5例腺泡细胞癌、5例正常涎腺组织中GDNF和Ret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GDNF在SACC肿瘤细胞的胞...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DNF及其受体Ret的表达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嗜神经侵袭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P法对42例SACC、5例腺泡细胞癌、5例正常涎腺组织中GDNF和Ret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GDNF在SACC肿瘤细胞的胞浆、肿瘤周围的神经纤维和正常腺体的导管中呈阳性表达,而在腺泡细胞癌和正常腺泡组织中均不表达。Ret在SACC肿瘤细胞的胞浆和正常的导管上皮细胞中呈阳性表达,在神经纤维中弱阳性或不表达,腺泡细胞癌中不表达。Ki-67在SACC细胞的胞核中呈阳性表达,靠近神经和远离神经的肿瘤细胞中阳性表达并无差异。有神经侵袭组Ki-67的阳性表达高于无神经侵袭组,但无统计学差异。GDNF与Ret表达间呈正相关(r=0.489,P<0.05),但GDNF与Ki-67的表达间无明显相关性(r=0.278,P>0.05)。结论:GDNF及其受体Ret在SACC中高表达,GDNF在周围神经组织内也高表达,提示SACC中存在GDNF的自分泌,GDNF和Ret可能在SACC嗜神经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SACC细胞的增殖活性与神经侵袭的发生、GDNF的表达间关系可能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DNF) RET Ki-67 神经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NF促进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脑内移植的中脑源神经干细胞表达Pitx3、Nurr1和TH 被引量:2
8
作者 姜宇 曾水林 +4 位作者 鲁佑瑜 朱建宝 李涛 李凤飞 徐春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2-97,共6页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作用下,中脑源神经干细胞(mNSCs)在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纹状体移植区表达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Pitx3)、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变化。方法:mNSCs单独移植组、mNSCs+G...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作用下,中脑源神经干细胞(mNSCs)在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纹状体移植区表达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Pitx3)、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变化。方法:mNSCs单独移植组、mNSCs+GDNF移植组和生理盐水假手术组的PD大鼠模型,移植4周和8周后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移植区Pitx3、Nurr1和TH的表达。结果:(1)mNSCs单独移植组和mNSCs联合GDNF移植治疗组在移植后4周、8周移植区均有Pitx3,Nurr1和TH表达,mNSCs单独移植组较少表达Pitx3,Nurr1;(2)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联合移植组移植区Pitx3、Nurr1和TH表达量高于单独移植组,其中联合移植组4周表达量最高(P<0.05)。结论:GDNF有促进PD大鼠模型脑内移植的mNSCs表达Pitx3、Nurr1和TH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 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 酪氨酸羟化酶 中脑源神经干细胞 帕金森病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持续状态后GDNFRα和Ret在大鼠顶叶皮质的表达
9
作者 任艳 王军 高旭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研究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后顶叶皮质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α受体(CDNFRα)及Ret的表达。方法:腹腔内注射锂-匹罗卡品制成SE模型,免疫组化方法观察GDNFRα及Ret在SE后顶叶皮质的表达情况。结果:神经生长因子受体α的表达主... 目的:研究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后顶叶皮质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α受体(CDNFRα)及Ret的表达。方法:腹腔内注射锂-匹罗卡品制成SE模型,免疫组化方法观察GDNFRα及Ret在SE后顶叶皮质的表达情况。结果:神经生长因子受体α的表达主要位于顶叶皮质的第Ⅲ层,并在SE后2 h达高峰。Ret的表达分布在顶叶各层,在SE后8 h达高峰。结论:SE后顶叶皮质可见GDNFRα及Ret的表达,但二者表达的高峰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α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BMPs信号通道对肠神经系统发育调控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潘伟华(综述) 施诚仁(审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53-55,共3页
肠道神经系统是起源于神经嵴的神经元前体细胞迁移至肠道并演化形成,而起源于神经嵴的前体细胞是多潜能干细胞,它们在肠道内所接触的微环境决定了肠道神经系统的独特性。神经营养因子如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lial derived neuro... 肠道神经系统是起源于神经嵴的神经元前体细胞迁移至肠道并演化形成,而起源于神经嵴的前体细胞是多潜能干细胞,它们在肠道内所接触的微环境决定了肠道神经系统的独特性。神经营养因子如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lial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营养以及细胞外基质成分在肠道神经元前体细胞迁移增殖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神经系统 神经元前体细胞迁移 发育调控 信号通道 BMPS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肠道神经系统 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MANF对利福平诱导HepG2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戴琼 张卫平 +3 位作者 陈刚 王鹏 许建明 梅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41-1549,共9页
目的探讨敲低中脑星型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MANF)对利福平(RFP)诱导HepG2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MANF敲低稳转细胞株(MANF Y25)及其对照细胞株(MANF Y07)。实验分为4组:MANF Y07+DMSO组、MANF Y07+RFP组、MA... 目的探讨敲低中脑星型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MANF)对利福平(RFP)诱导HepG2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MANF敲低稳转细胞株(MANF Y25)及其对照细胞株(MANF Y07)。实验分为4组:MANF Y07+DMSO组、MANF Y07+RFP组、MANF Y25+DMSO组、MANF Y25+RFP组。给予HepG2细胞100μmol/L RFP 24 h后,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各组细胞MANF及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相关基因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真核翻译启动因子2α(eIF2α)、活化转录因子4(ATF4)、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HOP)、Tribbles同源蛋白3(TRIB3)、肌醇需求激酶1(IRE1)、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XBP1-S)、非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XBP1-U)、活化转录因子6(ATF6)的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Annexin V-PE/7-AAD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变化;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损伤标志物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相对含量变化。结果在蛋白水平,RFP激活MANF、GRP78、p-eIF2α、ATF4、ATF6的蛋白表达;在基因水平,RFP诱导HepG2细胞MANF、GRP78、PERK、eIF2α、ATF4、CHOP、TRIB3的基因表达,并且MANF敲低后GRP78、p-PERK、p-eIF2α、ATF4、ATF6蛋白表达水平及上述UPR相关基因的基因表达水平进一步上调(P<0.05),MANF敲低后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0.01),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LT、AST、AKP、TBIL、IBIL水平升高(P<0.05),说明细胞损伤加重。结论RFP可激活UPR,敲低MANF后这种效应进一步加强,同时细胞损伤加重,表明MANF可能通过调节URP而在RFP诱导HepG2细胞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脑星型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利福平 内质网应激 细胞损伤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NSP)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CI)后神经功能的修复作用
12
作者 吕越昌 施德源 +3 位作者 姜晓幸 冯振洲 蒋淳 陈子贤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6-221,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和轴突生长抑制因子(neurite outgrowth inhibitor A,Nogo-A)的表达情况,来... 目的通过检测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和轴突生长抑制因子(neurite outgrowth inhibitor A,Nogo-A)的表达情况,来评估神经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neuroserpin,NSP)对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 1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SCI组(n=60),用改良Allen′s重物打击法制备SCI模型,鞘内注射生理盐水25μL。NSP组(n=60),大鼠SCI后立即鞘内注射NSP 25μL。正常对照组(n=10),只去除椎板,暴露脊髓,不造成SCI。各组定期行为学观察(BBB评分),Western blot检测SCI局部GDNF和Nogo-A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SCI局部BDNF、GDNF和NogoA的表达情况。结果随时间延长,术后SCI组和NSP组大鼠BBB评分均逐渐升高,但是两组并无明显差异。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显示:急性SCI后1天GDNF表达明显升高,且随时间延长其表达量逐渐降低,同时,在1、3、7和14天各时间点NSP组GDNF表达量均高于SCI组。急性SCI后Nogo-A表达成逐渐升高趋势,同时,NSP组在各时间点的Nogo-A表达量均低于SCI组。real-time PCR显示:SCI 1天后BDNF表达水平显著提高,随时间推移,表达水平逐渐下降;同时,NSP组在1、3、7和14天各时间点BDNF水平均明显低于SCI组。结论急性SCI后,大鼠内源性BDNF、GDNF和Nogo-A的表达水平均升高。外源性给予NSP对大鼠急性SCI后的运动功能无明显改善,但在基因和蛋白质水平对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NSP) 脊髓损伤(SCI)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DNF) 轴突生长抑制因子(Nogo—A)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