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脑脊液循环动力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1
作者
刘俊
张国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01-305,共5页
经典脑脊液循环理论认为,脑脊液由脉络丛产生,侧脑室及三脑室中的脑脊液经正中孔及外侧孔到达小脑延髓池,其与脊髓腔脑脊液混合流入颅底各脑池,最终流向大脑凸面的蛛网膜下腔,由蛛网膜颗粒吸收入静脉窦完成循环[1]。然而,随着胶质淋巴...
经典脑脊液循环理论认为,脑脊液由脉络丛产生,侧脑室及三脑室中的脑脊液经正中孔及外侧孔到达小脑延髓池,其与脊髓腔脑脊液混合流入颅底各脑池,最终流向大脑凸面的蛛网膜下腔,由蛛网膜颗粒吸收入静脉窦完成循环[1]。然而,随着胶质淋巴循环理论的提出,脑脊液的产生来源、吸收途径、与脑组织间液的交换以及脑膜淋巴管等新发现,经典脑脊液循环理论受到了挑战。本文就中枢神经系统脑脊液循环动力学机制的争议和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
脑组织间液
脑脊液
循环
胶质淋巴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脑脊液循环动力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1
作者
刘俊
张国斌
机构
天津市环湖医院颅脑损伤抢救中心二病区天津市脑血管与神经变性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01-305,共5页
文摘
经典脑脊液循环理论认为,脑脊液由脉络丛产生,侧脑室及三脑室中的脑脊液经正中孔及外侧孔到达小脑延髓池,其与脊髓腔脑脊液混合流入颅底各脑池,最终流向大脑凸面的蛛网膜下腔,由蛛网膜颗粒吸收入静脉窦完成循环[1]。然而,随着胶质淋巴循环理论的提出,脑脊液的产生来源、吸收途径、与脑组织间液的交换以及脑膜淋巴管等新发现,经典脑脊液循环理论受到了挑战。本文就中枢神经系统脑脊液循环动力学机制的争议和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脑脊液
脑组织间液
脑脊液
循环
胶质淋巴循环
分类号
R742.7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322.8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脑脊液循环动力学机制研究进展
刘俊
张国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