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莱盆地东北缘郭城-崖子金矿集区拆离构造控矿特征及成矿前景分析
1
作者 王立功 智云宝 +2 位作者 王英鹏 董健 王巧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59-1369,共11页
胶莱盆地东北缘郭城—崖子地区位于牟平-乳山金成矿带南段,是胶东地区重要的金成矿区,近年来陆续探明蓬家夼、土堆-沙旺、西井口、辽上、西涝口、前垂柳等中型-大型金矿床,累计探获金资源量超过180 t。在地质填图、含矿构造调查、可控... 胶莱盆地东北缘郭城—崖子地区位于牟平-乳山金成矿带南段,是胶东地区重要的金成矿区,近年来陆续探明蓬家夼、土堆-沙旺、西井口、辽上、西涝口、前垂柳等中型-大型金矿床,累计探获金资源量超过180 t。在地质填图、含矿构造调查、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ontrolled source 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CSAMT)、钻探工程等野外工作的基础上,对矿体分布、物探特征、控矿构造和成矿规律进行分析,初步明确蓬家夼拆离断裂的西延位置,从西井口-辽上,向西延伸到郭城断裂,为蓬家夼、西井口、西涝口、前垂柳、辽上等金矿的控矿构造。鹊山变质核杂岩及其拆离断裂为该区金成矿作用的主要控矿构造及有利赋矿空间,是今后的勘查找矿工作中重要找矿靶区。该地区金矿集区的成矿深度主要为5.01~7.93 km,金矿床整体刚被剥蚀出来,深部及外围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莱盆地东北缘 郭城-崖子地区 蓬家夼拆离断裂 鹊山变质核杂岩 成矿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胶莱盆地东北缘前垂柳金矿床黄铁矿Rb-Sr等时线年龄 被引量:3
2
作者 韩小梦 段留安 +2 位作者 赵鹏飞 王建田 郭云成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6-367,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胶莱盆地东北缘是胶东东部重要的金矿集中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板块和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交汇部位(图1a),受控于区内北东向的郭城断裂、朱吴—崖子左行走滑断裂构造及其形成的拉分盆地边缘的铲式滑脱构造系... 1研究目的(Objective)胶莱盆地东北缘是胶东东部重要的金矿集中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板块和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交汇部位(图1a),受控于区内北东向的郭城断裂、朱吴—崖子左行走滑断裂构造及其形成的拉分盆地边缘的铲式滑脱构造系统控制(图1b),累计探获金资源量超过200 t。前垂柳矿区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中北部,介于辽上金矿和西涝口金矿之间,依据“近东西向构造控矿”找矿思路,经3年的勘查工作,累计提交金推断资源量20.5 t,为近年来该区新发现的金矿床。与区域上辽上、西涝口、郭城等金矿床相比,前垂柳金矿的研究程度尚低,尤其是成矿年龄还不确定,本研究旨在通过含矿黄铁矿Rb-Sr定年,精确厘定该矿床的成矿时代,为深入研究该区成矿作用提供可靠的年代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莱盆地东北缘 构造控矿 拉分盆地 滑脱构造 金矿床 金矿集中区 资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莱盆地东北缘中生界粗碎屑岩段的沉积层序及含金性 被引量:9
3
作者 周江羽 李思田 +1 位作者 杨士恭 刘常青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40-146,共7页
胶莱盆地属于晚中生代断陷盆地,东北缘广泛出露中生界的粗碎屑岩系。在对其进行详细的野外宏观描述、室内微观鉴定及样品含金量测试的基础上,研究了粗碎屑岩段的沉积物组成、沉积类型和微观特征,建立了该岩段在不同地区的垂向沉积层... 胶莱盆地属于晚中生代断陷盆地,东北缘广泛出露中生界的粗碎屑岩系。在对其进行详细的野外宏观描述、室内微观鉴定及样品含金量测试的基础上,研究了粗碎屑岩段的沉积物组成、沉积类型和微观特征,建立了该岩段在不同地区的垂向沉积层序及典型展序组合类型。不同的水动力条件是造成砾岩层内部结构复杂性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与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对比分析,指出研究区粗碎屑岩段形成于干旱、近源快速堆积的陆上冲积扇环境,且探讨了其含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莱盆地东北缘 中生界 粗碎后岩段 古砂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莱盆地东北缘龙口-土堆矿区金矿床成矿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宝聚 高明波 +7 位作者 李亚东 付厚起 李大兜 冯启伟 张鼎 郑德超 马明 王立刚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11,共11页
海阳市龙口-土堆金矿床是胶莱盆地东北缘金矿床的重要典型矿床之一。金矿床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一个微凸起,以NE向断裂面为界。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主要矿体受控于NE走向、SE倾的左行压扭性断裂构造,并在构造的引张和产状变化部位形... 海阳市龙口-土堆金矿床是胶莱盆地东北缘金矿床的重要典型矿床之一。金矿床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一个微凸起,以NE向断裂面为界。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主要矿体受控于NE走向、SE倾的左行压扭性断裂构造,并在构造的引张和产状变化部位形成厚大矿体;矿床成因为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成矿时间集中在119±10Ma。成矿热液中硫源可能与脉岩来自同一或类似源区,在上升成矿过程中又萃取了围岩荆山群中的硫及成矿物质。胶莱盆地东北缘金成矿带成矿流体相似,均为岩浆水混合大气水。主成矿期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低盐度的CO2-NaCl-H2O体系。成矿期次划分为热液期和表生期两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成矿规律 龙口-土堆 胶莱盆地东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莱盆地东北缘西涝口金矿煌斑岩脉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及其对构造岩浆事件的记录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晓萍 胡秉谦 +4 位作者 周明岭 康恺 胡亮 姜帆 张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34-1647,共14页
西涝口金矿是胶莱盆地东北缘成矿区近年在深部勘查找矿工作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大型金矿床,金矿体主要赋存于古元古代牧牛山二长花岗岩与中生代鹊山糜棱岩化花岗岩之间的构造破碎带中。区内煌斑脉岩广泛分布并与金矿存在密切的时空关系... 西涝口金矿是胶莱盆地东北缘成矿区近年在深部勘查找矿工作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大型金矿床,金矿体主要赋存于古元古代牧牛山二长花岗岩与中生代鹊山糜棱岩化花岗岩之间的构造破碎带中。区内煌斑脉岩广泛分布并与金矿存在密切的时空关系。为探究其形成时代及成因机制,进行了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龄研究。地球化学结果显示,煌斑岩具有富碱、高钾、低钛、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的特征,Nb/Ta及Zr/Hf值与原始地幔十分接近,且远高于大陆地壳值,证明煌斑岩岩浆源区以幔源为主,受地壳混染作用不强烈。锆石U-Pb年龄显示,成矿期脉岩形成时间为118.6±1.5 Ma,成矿前脉岩形成时间为157±4~150.2±2.8 Ma,除以上年轻锆石外,其余为捕获老锆石,老锆石的同位素年龄分别记录了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新元古代及三叠纪的岩浆事件和变质时间,与区内古元古代岩浆侵入、中元古代地壳伸展与变质、三叠纪板块碰撞等事件记录吻合。经钻孔取样分析发现,西涝口金矿煌斑岩脉虽与金矿脉共用同一构造通道,且Au含量普遍不高,但其“褪色”作用为金矿形成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已有研究证实,煌斑岩原始岩浆含金量低,携金能力差,但其在成矿作用过程中仍起到了重要的“化学屏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莱盆地东北缘 西涝口金矿 煌斑岩脉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莱盆地东北缘前垂柳金矿床S、Pb同位素组成:对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 被引量:3
6
作者 韩小梦 郭云成 +4 位作者 段留安 王建田 赵鹏飞 王利鹏 喻光明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0-221,共12页
前垂柳金矿为胶东胶莱盆地东北缘新发现的蚀变岩型金矿床,金矿体主要赋存于牧牛山岩体(二长花岗岩)、荆山群地层和鹊山岩体(糜棱岩化二长花岗岩)之间厚大的构造蚀变带内,截止目前推测资源量达到中型规模,但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尚不明确... 前垂柳金矿为胶东胶莱盆地东北缘新发现的蚀变岩型金矿床,金矿体主要赋存于牧牛山岩体(二长花岗岩)、荆山群地层和鹊山岩体(糜棱岩化二长花岗岩)之间厚大的构造蚀变带内,截止目前推测资源量达到中型规模,但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尚不明确。基于前人研究及野外调查,选择典型矿体中含金黄铁矿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S、Pb同位素分析,探讨了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测试结果显示:矿石硫化物δ^(34)S值总体为10.13‰~12.39‰,极差为2.26‰,平均值10.98‰,均一程度高,具高δ^(34)S值特征,反映了深部成矿流体上侵过程中混染了更多的地层中的硫,显示了荆山群地层对成矿有一定贡献;矿石铅同位素^(206)Pb/^(204)Pb比值为17.149~18.886,^(207)Pb/^(204)Pb比值为15.482~15.677,^(208)Pb/^(204)Pb比值为37.860~40.073,显示前垂柳金矿铅为壳幔混合来源,且具有下地壳铅的特征。该矿床S、Pb同位素特征显示成矿物质来源为壳幔混源,与周边辽上、蓬家夼等典型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一致,反映了该区燕山期大规模成矿事件,预示了胶莱盆地东北缘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莱盆地东北缘 前垂柳金矿 S同位素 PB同位素 物质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莱盆地东北缘地区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25
7
作者 李国华 丁正江 +3 位作者 纪攀 李勇 唐俊智 刘莉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29-1036,共8页
胶莱盆地东北缘地区,成矿条件优越,近年来发现了大中型金矿床多处,特别是辽上特大型金矿,引起众多专家学者关注。中生代侏罗纪至白垩纪,在扬子板块、伊佐奈岐板块以及印度洋板块联合作用下,形成了鲁东地区特殊的格局,胶莱盆地为该时段... 胶莱盆地东北缘地区,成矿条件优越,近年来发现了大中型金矿床多处,特别是辽上特大型金矿,引起众多专家学者关注。中生代侏罗纪至白垩纪,在扬子板块、伊佐奈岐板块以及印度洋板块联合作用下,形成了鲁东地区特殊的格局,胶莱盆地为该时段的产物。复杂的构造环境及两期次大的岩浆活动,为牧牛山地区金成矿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储矿空间和成矿作用的动力及物质来源。古元古代荆山群含石墨的变质岩系和早白垩世形成的中基性脉岩,共同成为该地区金成矿重要的地球化学障。根据矿床显著的特点将牧牛山地区金矿分为蓬家夼式、土堆式、辽上式和宋家沟式四种类型,并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分析了成矿演化机制。指出了未来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莱盆地东北缘 金矿 成矿特征 成矿模式 找矿方向
全文增补中
CSAMT在胶东前垂柳矿区金矿资源调查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利峰 段留安 +4 位作者 王志军 李子永 刘飞 王小天 韩小梦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4,共11页
胶东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金矿产地,是巨型矿集区。胶莱盆地东北缘位于胶东东部,广泛发育有金多金属矿床。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具有勘探深度大、分辨率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在矿产勘查工作中。通过在胶莱盆地东北... 胶东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金矿产地,是巨型矿集区。胶莱盆地东北缘位于胶东东部,广泛发育有金多金属矿床。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具有勘探深度大、分辨率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在矿产勘查工作中。通过在胶莱盆地东北缘前垂柳金矿区开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测量工作,并结合矿区地质资料和岩石电阻率特征,查明了前垂柳矿区构造破碎带的厚度、走向以及花岗岩接触带的深部发育特征,CSAMT解译结果与钻探结果一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验证了前垂柳矿区“三层结构勘查模式”以及前垂柳一带存在“近EW向构造控矿模式”。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可作为该区域金矿勘查的有效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 构造破碎带 矿产勘查 前垂柳金矿 胶莱盆地东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莱盆地发云夼金矿床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5
9
作者 曾庆栋 沈远超 +1 位作者 刘铁兵 张连昌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759-762,共4页
发云夼金矿位于中生代胶莱盆地东北边缘中生代莱阳组砾岩中,金矿体产于层间滑动断层上盘次级断层中,金矿床具有3层结构模式:上层浅部(地表及近地表)控矿构造为小裂隙,矿体规模小;中部主矿带受次级断层控制,矿体规模大;底部矿体受层间滑... 发云夼金矿位于中生代胶莱盆地东北边缘中生代莱阳组砾岩中,金矿体产于层间滑动断层上盘次级断层中,金矿床具有3层结构模式:上层浅部(地表及近地表)控矿构造为小裂隙,矿体规模小;中部主矿带受次级断层控制,矿体规模大;底部矿体受层间滑动断层控制,规模小,产于元古宙荆山群变质岩系中。通过对金矿床硫、铅同位素组成研究,金的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元古宙荆山群变质岩,并有部分深源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莱盆地东北缘 发云夼金矿床 硫和铅同位素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新类型金矿——辽上黄铁矿碳酸盐脉型金矿 被引量:26
10
作者 李国华 丁正江 +5 位作者 宋明春 李俊建 李秀章 纪攀 张丕建 王志新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3-429,共7页
辽上矿区深部金矿勘查取得大的突破,分析矿体产出规律及矿石特征,发现为新类型金矿——"辽上式"金矿,即受构造控制的黄铁矿碳酸盐脉型金矿。矿体赋存于北东向破碎蚀变带中,具厚度大、品位高的特点。容矿围岩为古元古代荆山群... 辽上矿区深部金矿勘查取得大的突破,分析矿体产出规律及矿石特征,发现为新类型金矿——"辽上式"金矿,即受构造控制的黄铁矿碳酸盐脉型金矿。矿体赋存于北东向破碎蚀变带中,具厚度大、品位高的特点。容矿围岩为古元古代荆山群变质岩及中生代花岗岩,受构造影响破碎,发生强交代蚀变,黄铁矿和碳酸盐矿物为含金载体,呈细脉、微细脉沿张裂隙充填成矿。该类型的提出,对在胶东东部地区金矿找矿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莱盆地东北缘 辽上式 金矿 黄铁矿碳酸盐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郭城金矿床黄铁矿Rb-Sr等时线年龄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杰 张丽鹏 +1 位作者 李聪颖 姜梦瑶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94-895,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研究区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板块与苏鲁造山带的缝合部位(图1a)。该区在三叠纪晚期经历了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造山作用,侏罗—白垩纪构造岩浆活动频繁,是胶东地区重要的金及有色金属成矿区(... 1研究目的(Objective)研究区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板块与苏鲁造山带的缝合部位(图1a)。该区在三叠纪晚期经历了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造山作用,侏罗—白垩纪构造岩浆活动频繁,是胶东地区重要的金及有色金属成矿区(图1b)。近年来,胶莱盆地东北缘地区取得了重大找矿突破,其中辽上金矿的规模达到了特大型,显示了该区巨大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莱盆地东北缘 侏罗—白垩纪 华北板块 大地构造 苏鲁造山带 成矿区 碰撞造山作用 找矿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西涝口金矿深部110 Ma角闪辉长岩脉及其对成矿时代的约束 被引量:5
12
作者 耿科 李大鹏 +7 位作者 胡秉谦 闫江雁 邹双英 张岩 尉鹏飞 刘强 蔡娜 张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74-994,共21页
西涝口金矿是胶莱盆地北东缘新近取得找矿突破的蚀变岩型金矿,金矿体主要赋存于古元古界荆山群与牧牛山二长花岗岩之间的构造破碎带中。前期在其深部新发现的角闪辉长岩脉中,通过人工重砂分选,获得了自然金。为探索其与金成矿的关系,文... 西涝口金矿是胶莱盆地北东缘新近取得找矿突破的蚀变岩型金矿,金矿体主要赋存于古元古界荆山群与牧牛山二长花岗岩之间的构造破碎带中。前期在其深部新发现的角闪辉长岩脉中,通过人工重砂分选,获得了自然金。为探索其与金成矿的关系,文章对其进行了主量、微量元素、锆石U-Pb年代学以及Hf同位素研究。主量、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角闪辉长岩属钾玄岩岩石系列,全碱、Ba、Sr、轻稀土元素含量高,Rb、P和重稀土元素含量相对较低,无铕异常或有轻微的正铕异常,明显亏损Nb、Zr、Hf等高场强元素,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与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与重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富闪深成岩。锆石Hf同位素结果显示,其岩浆锆石的εHf(t)为-14.0^-11.8,暗示其来源于富集地幔源区或存在源区混染的可能性。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角闪辉长岩年龄为(108.4±2.2)Ma,属早白垩世晚期,明显晚于郭家岭、伟德山序列岩体。综上,笔者认为西涝口金矿角闪辉长岩形成于俯冲板片脱水而导致上覆地幔楔部分熔融,其成因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所形成的火山弧有关,其与该区金成矿过程密切相关,极有可能在成矿过程中直接提供了金的来源。西涝口金矿的形成时代应当在110 Ma左右,胶东东部应该存在110 Ma的金成矿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深部岩脉 锆石U-PB定年 锆石HF同位素 西涝口金矿 胶莱盆地东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