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葡萄花油田应用延迟胶联深度调剖技术综合分析
1
作者 高立峰 徐德魁 《油田节能》 2000年第2期31-33,共3页
延迟胶联浓度调剖技术是高含水油田化学调剖技术发展的新趋向,本文对延迟胶联深度调剖技术加以阐述,并针对该技术在葡萄花油田应用可行性加以分析,旨在探求今后葡萄花油田注水井化学调剖技术节能前景。
关键词 油田 延迟胶联剂 深度调剖 化学调 注水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联聚合物驱注入工艺
2
作者 牛磊 黄河涛 夏文喜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14,共2页
河南油田单泵对单井工艺设计是在现有聚合物驱配注工艺流程上,增加高压隔膜计量泵,将交联剂母液计量增压后再加入单井高压污水管线,与聚合物母液混合后,经静混器到注聚井口,通过静混器、地面管线和井筒充分混合均匀后,最后注入各单井的... 河南油田单泵对单井工艺设计是在现有聚合物驱配注工艺流程上,增加高压隔膜计量泵,将交联剂母液计量增压后再加入单井高压污水管线,与聚合物母液混合后,经静混器到注聚井口,通过静混器、地面管线和井筒充分混合均匀后,最后注入各单井的目的层位。胶联聚合物驱油体系在地面的混合顺序是聚合物母液与污水先混合,再与交联剂混合。通过改变交联剂的入口,不再经过静混器,利用交联剂水溶性,使其在注聚站至井口的管线中与聚合物溶液充分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联剂 聚合物 管线堵塞 注入工艺 混合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对交联聚合物体系黏度长期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姜维东 徐新霞 +2 位作者 卢祥国 张可 张云宝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6-249,共4页
在45℃、曝氧和缺氧条件下,考察了铬交联、铝交联、有机交联聚合物成胶体系配制后60天内黏度的变化。3种成胶体系中聚合物浓度分别为600、600、2400mg/L,用经净化处理、矿化度4013mg/L、SRB菌容易生长繁殖的采油污水配液。有机交联... 在45℃、曝氧和缺氧条件下,考察了铬交联、铝交联、有机交联聚合物成胶体系配制后60天内黏度的变化。3种成胶体系中聚合物浓度分别为600、600、2400mg/L,用经净化处理、矿化度4013mg/L、SRB菌容易生长繁殖的采油污水配液。有机交联剂为可生成酚醛树脂的有机物混合物。铬交联成胶体系的黏度在5~10天时达到峰值,此后迅速减小并丧失;曝氧条件下的黏度普遍高于缺氧条件下的相应黏度;加入杀菌剂使曝氧、缺氧条件下的黏度均有所增大。铝交联成胶体系的黏度变化可划分为:维持低而稳定的值(1~20天)、缓慢增大(30~50天)、迅速降低(60天)3个阶段;FR和FRR测定表明在第一阶段聚合物分子线团内部发生交联,第二阶段被认定为聚合物分子线团间发生交联;铝交联成胶体系在曝氧条件下的黏度普遍高于缺氧条件下的黏度;加入杀菌剂使曝氧和缺氧条件下的黏度均增大,并且使第二阶段至少扩展到60天以后。有机交联成胶体系10天时形成强凝胶,曝氧条件下1~5天的黏度值高于缺氧条件下的相应值,加入杀菌剂使曝氧、缺氧条件下的黏度值均有所增大。曝氧和使用杀菌荆可改善污水配制的各种交联聚合物体系黏度的长期稳定性。表6参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饺体系 采油污水 /成 黏度 长期稳定性 曝氧环境 缺氧环境 杀菌 硫酸盐还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107胶及其涂料耐水性研究
4
作者 朱青 单文谦 《化学建材》 1995年第2期63-64,共2页
通过ABC3种交联剂对提高107胶耐水性的分析研究,确认了大幅度提高以该107胶为基料的涂料耐水性方法。
关键词 聚乙烯醇缩甲醛 107涂料 涂料 胶联剂 耐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景时推出JS-44撒片黏合剂
5
《丝网印刷》 2014年第7期56-56,共1页
JS-44撒片黏合剂是一款针对市场需求较大,但无法通过丝网印花,只能通过撒片工艺完成的直径较大闪光片图案需求的专用黏合剂。该产品弹性良好,柔软非凡,有较强的表面黏性,适应大部分闪光片基材的附着。结合配套胶联剂JS-4,
关键词 黏合 上海 市场需求 丝网印花 胶联剂 光片 柔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