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粉改性沥青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高英力 李昀博 +3 位作者 田维伟 朱俊材 廖美捷 王蒴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4-83,共10页
预处理技术作为提升橡胶沥青储存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为了及时对胶粉预处理新技术进行归纳总结,系统梳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胶粉改性沥青综合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本文从预处理方法的技术特点、综合性能表... 预处理技术作为提升橡胶沥青储存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为了及时对胶粉预处理新技术进行归纳总结,系统梳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胶粉改性沥青综合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本文从预处理方法的技术特点、综合性能表现以及微观影响机制等角度,对国内外现有相关研究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概括,并探讨了预处理技术对胶粉改性沥青性能提升的内在原理、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在整体改性技术中,物理辐射法、机械化学挤压法和微生物代谢法分别在胶粉改性过程中发挥着高效环保改性、规模化稳定生产和无害化环保处理的独特优势;在表面改性技术中,溶液浸泡法、偶联活化法、等离子活化法和表面接枝活化法分别在胶粉改性过程中展现出基础表面改性、高效界面整合、深层次表面重构和先进功能化构建的优化效能。未来将推动胶粉预处理技术向高效、环保和智能化发展,通过创新耦合方法、绿色技术和智能调控实现技术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粉改性沥青 预处理 储存稳定性 整体改性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法TB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2
作者 岳宏智 陈应鲛 +2 位作者 赵林 周海防 吕泉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9-66,共8页
通过化学添加剂制备TB胶粉改性沥青可有效降低制备温度、防止老化、节约能源,为了探究化学法TB胶粉改性沥青的实际应用价值,选择岩沥青作为化学法TB胶粉改性沥青的增强剂并与SBS改性沥青、基质沥青进行对比,制备了SMA-13、AC-20、AC-25... 通过化学添加剂制备TB胶粉改性沥青可有效降低制备温度、防止老化、节约能源,为了探究化学法TB胶粉改性沥青的实际应用价值,选择岩沥青作为化学法TB胶粉改性沥青的增强剂并与SBS改性沥青、基质沥青进行对比,制备了SMA-13、AC-20、AC-25等3种不同级配的沥青混合料。基于车辙试验、汉堡车辙试验、低温半圆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四点弯曲梁疲劳试验对化学法TB胶粉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干法加入岩沥青能有效地弥补TB胶粉改性沥青高温性能不足,提高了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适应严酷的水热环境,较大程度的保留了TB胶粉改性沥青低温性能优异的特点;化学法TB胶粉改性沥青疲劳性能优于基质沥青,但岩沥青会在一定程度损伤混合料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TB胶粉改性沥青 化学添加剂 沥青 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粉改性沥青活化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吴晓颖 么强 刘成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7-742,共6页
采用机械破碎将废旧轮胎转化为胶粉并加入沥青中,不仅能促进废旧轮胎的循环利用,还能显著提升沥青的使用性能,成为处理废旧轮胎最具前景的方法之一。但废旧轮胎胶粉的低反应活性导致它与沥青的相容性不佳,改性后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差,限... 采用机械破碎将废旧轮胎转化为胶粉并加入沥青中,不仅能促进废旧轮胎的循环利用,还能显著提升沥青的使用性能,成为处理废旧轮胎最具前景的方法之一。但废旧轮胎胶粉的低反应活性导致它与沥青的相容性不佳,改性后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差,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针对此问题,深入剖析了胶粉活化的反应机理,综述了胶粉表面活化和整体改性的多种技术手段,指出了胶粉活化技术尚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粉改性沥青 胶粉活化 反应机理 表面活化 整体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胶粉改性沥青制备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路本升 杨帆 +2 位作者 张国扬 周晓静 唐乃膨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31,共7页
高温法Terminal Blend(TB)胶粉改性沥青技术同时解决了传统橡胶沥青黏度大、存储稳定性差、恶臭排放的问题,但260℃高温工艺可能会引起安全问题,且生产难度较高。采用红外光谱分析(FTIR)、溶解度试验、凝胶渗透色谱分析(GPC)、流变学试... 高温法Terminal Blend(TB)胶粉改性沥青技术同时解决了传统橡胶沥青黏度大、存储稳定性差、恶臭排放的问题,但260℃高温工艺可能会引起安全问题,且生产难度较高。采用红外光谱分析(FTIR)、溶解度试验、凝胶渗透色谱分析(GPC)、流变学试验、存储稳定性试验,综合对比了高温法(260℃)、化学活化法(200℃)、高速剪切法(200℃)制备胶粉改性沥青的分子结构、溶解度、分子量分布、流变性质、离析等指标。结果表明:3种方法制备的胶粉改性沥青,均发生了脱硫反应(红外光谱966 cm^(-1)峰活性聚合物基团增强)与降解反应(部分胶粉大分子链段降解,产生与沥青质尺寸相当的分子链),高温法和化学活化法的脱硫降解程度比剪切法剧烈;高温法和化学活化法制备TB胶粉改性沥青的溶解度不低于96%,较剪切法提高4%~7%,135℃黏度约为1.2~1.3 Pa·s,约为剪切法的1/3;20%胶粉含量下,200℃高速剪切法及48 h发育难以制备出低黏度TB胶粉改性沥青;降低胶粉含量可在发育过程中加快胶粉的降解,高速剪切法具有制备低含量TB胶粉改性沥青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TB胶粉改性沥青 脱硫降解 反应机理 流变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粉改性沥青制备及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徐安花 王小雯 +5 位作者 熊锐 陈华鑫 房建宏 况栋梁 王晓磊 刘子铭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26-1332,1344,共8页
为制备沥青路面用橡胶粉改性沥青,针对胶粉目数、胶粉掺量、剪切时间、制备温度与剪切速率等影响因素,采用5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方案,以延度、弹性恢复率、抗剪强度、离析软化点差及粘温回归系数|B|值作为评价指标,遴选出橡胶粉改性沥青... 为制备沥青路面用橡胶粉改性沥青,针对胶粉目数、胶粉掺量、剪切时间、制备温度与剪切速率等影响因素,采用5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方案,以延度、弹性恢复率、抗剪强度、离析软化点差及粘温回归系数|B|值作为评价指标,遴选出橡胶粉改性沥青制备优方案,并制备出橡胶粉改性沥青;在此基础上,对其作用机理和路用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掺量为24%的30目胶粉、剪切时间60 min、制备温度205℃、剪切速率5000 r/min制备出的橡胶粉改性沥青路用性能优异;均匀分散于沥青体系中的多孔状胶粉颗粒吸收沥青中的轻质组分,产生溶胀作用及微弱化学反应并呈空间网状交联结构,是橡胶粉改性沥青性能优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废旧胶粉改性沥青 制备工艺 路用性能 改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解性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 被引量:26
6
作者 黄卫东 郑茂 黄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43-1549,共7页
应用四点弯曲疲劳试验机BFA(beam fatigue apparatus)对溶解性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进行研究,并在相同空隙率下对溶解性胶粉改性沥青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13)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改性沥青密级配沥青混合料(SBS-AC13)完成了考... 应用四点弯曲疲劳试验机BFA(beam fatigue apparatus)对溶解性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进行研究,并在相同空隙率下对溶解性胶粉改性沥青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13)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改性沥青密级配沥青混合料(SBS-AC13)完成了考虑自愈合影响的疲劳性能比较,进一步完成溶解性胶粉改性沥青与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AC13的疲劳性能和高温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归一化劲度次数积疲劳寿命比50%初始模量降低疲劳寿命更适合用于评价溶解性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总结溶解性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与应变、沥青用量和空隙率等三个因子的相关性,提出溶解性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方程;在4%的设计空隙率下,无论是否考虑自愈合的影响,SBS-AC13的疲劳寿命均高于溶解性胶粉改性沥青AC13,但溶解性胶粉改性沥青AC13的自愈合能力高于SBS-AC13;在4%的设计空隙率下,无论是否考虑自愈合的影响,溶解性胶粉复合SBS改性沥青AC13的疲劳寿命均达到SBS-AC13疲劳寿命的2倍,其自愈合能力高于SBSAC13,且高温性能亦远优于SBS-AC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胶粉改性沥青 复合改性沥青 疲劳性能 四点弯曲小梁疲劳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TM法的温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正中 魏如喜 +2 位作者 宋晓燕 朱涵 马涛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68-974,共7页
采用GTM(旋转试验机)法,以试件体积参数相等为判据,综合确定Evotherm温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适宜成型温度和拌和温度.采用两阶段设计法,基于双参数体系,以热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数据为基础,对Evotherm温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 采用GTM(旋转试验机)法,以试件体积参数相等为判据,综合确定Evotherm温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适宜成型温度和拌和温度.采用两阶段设计法,基于双参数体系,以热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数据为基础,对Evotherm温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和试验温度进行设计,从材料组成和体积参数两方面来双重保证其路用性能.然后,对所设计的Evotherm温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试验并与对应的热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马歇尔法相比,GTM法可以降低Evotherm温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适宜成型温度;GTM法所设计的Evotherm温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及抗水损害性能均优于热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而且,其抗压回弹模量与热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基本相当,不影响路面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TM(旋转试验机) Evotherm温拌技术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 设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解性胶粉改性沥青与SBS的交联反应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周艳 黄卫东 +1 位作者 林鹏 宋君超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4-59,共6页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荧光显微镜等从化学和微观角度对TB+SBS复合改性沥青进行观测,对其反应机理进行分析,并采用动态震荡和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对其流变性能进行评价,最后采用汉堡车辙试验对其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进行验证,以期找...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荧光显微镜等从化学和微观角度对TB+SBS复合改性沥青进行观测,对其反应机理进行分析,并采用动态震荡和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对其流变性能进行评价,最后采用汉堡车辙试验对其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进行验证,以期找到高温性能俱佳的掺配比例.结果表明:TB+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最佳配合比为:w(胶粉)为20.0%,w(SBS)为3.0%;SBS的掺加使TB沥青产生了交联反应,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弹性恢复能力增强,从而使其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得到大幅提升.考虑TB沥青在经济和环保方面的优势,其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胶粉改性沥青 交联反应 红外光谱试验 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胶粉改性沥青降黏剂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孙忠武 林璐 +2 位作者 李晓林 郑广宇 任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24,28,共5页
对一种自制降黏剂进行化学结构和热力学性能表征,并将试验结果与进口降黏剂Sasobit的相关参数进行对比,确定其可以用作沥青降黏剂。然后将该蜡样降黏剂加入到胶粉改性沥青体系中,通过微观表征与宏观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其不同添加量... 对一种自制降黏剂进行化学结构和热力学性能表征,并将试验结果与进口降黏剂Sasobit的相关参数进行对比,确定其可以用作沥青降黏剂。然后将该蜡样降黏剂加入到胶粉改性沥青体系中,通过微观表征与宏观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其不同添加量对沥青黏度及其他性能指标的影响,最后确定其可用性及最佳掺量,并就改性机理作出解释。结果表明:自制降黏剂为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主要成分为脂肪醇,而其分子量呈多分散分布。其熔点高,可以对沥青起到高温降粘的作用,同时可改善沥青的其他性能,其最适添加量为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降黏剂 温拌 胶粉改性沥青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气候条件下胶粉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 被引量:9
10
作者 崔亚楠 于庆年 +1 位作者 韩吉伟 陈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78-2084,共7页
我国北方地区夏季高温炎热,冬季寒冷冰冻。沥青路面在施工和使用的过程中,高温易导致老化,低温易发生冻融循环,都会对沥青的性能产生影响。本研究分别对基质沥青和胶粉改性沥青进行短期、长期热老化试验和盐冻循环试验,并对环境影响后... 我国北方地区夏季高温炎热,冬季寒冷冰冻。沥青路面在施工和使用的过程中,高温易导致老化,低温易发生冻融循环,都会对沥青的性能产生影响。本研究分别对基质沥青和胶粉改性沥青进行短期、长期热老化试验和盐冻循环试验,并对环境影响后的基质沥青和胶粉改性沥青进行弯曲梁流变试验(Bending beam rheometer,BBR),通过弯曲蠕变劲度S和蠕变速率m对比其低温性能的变化规律。同时对不同环境影响后的两种沥青进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比较两种沥青微细观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基质沥青和胶粉改性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和抗变形能力受热老化影响严重,季节性冰冻区沥青路面铺设和使用时要注意热老化的控制和预防,从而保证道路的使用寿命;与基质沥青相比,胶粉改性沥青盐冻循环和热老化后的抗变形能力和低温柔性得到改善,其更适合北方寒冷地区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冻循环 热老化 胶粉改性沥青 低温流变性能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rminal Blend胶粉改性沥青的复合改性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黄卫东 吕泉 柴冲冲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118,共8页
采用室内试验分析了岩沥青和SBS掺量对Terminal Blend胶粉改性沥青(TB沥青)性能的影响;采用荧光显微镜及表面能测试仪研究了岩沥青和SBS对于溶胶沥青的增强作用及增强机理.结果表明:岩沥青与SBS在提高TB沥青高温性能的同时,可在一定程... 采用室内试验分析了岩沥青和SBS掺量对Terminal Blend胶粉改性沥青(TB沥青)性能的影响;采用荧光显微镜及表面能测试仪研究了岩沥青和SBS对于溶胶沥青的增强作用及增强机理.结果表明:岩沥青与SBS在提高TB沥青高温性能的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其低温性能中的突出特点;TB岩沥青(内掺20%(质量分数,下同)岩沥青+20%橡胶粉)的PG分级可达PG 76-28;车辙试验表明掺量为2.0%的SBS与TB岩沥青(内掺10%岩沥青+10%橡胶粉)复合后的SBS/TB岩沥青改性沥青高温性能高于SBS掺量为4.5%的SBS改性沥青(PG 76-22),从而有效降低了SBS掺量;表面能试验与TSR试验结果均表明TB沥青的黏附性能随着岩沥青与SBS掺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岩沥青与SBS总体上提高了TB沥青的黏附性;荧光显微镜的观测结果进一步证实了SBS与TB沥青二次复合后的改性沥青内部均匀、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MINAL Blend胶粉改性沥青 沥青 SBS 复合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胶粉改性沥青的热老化性能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智豪 李波 +1 位作者 任小遇 王永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01-1007,共7页
设计不同时间及温度条件对微波胶粉改性沥青进行老化试验,通过沥青三大指标及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分析了微波胶粉改性沥青在热氧老化作用下性能的变化,并建立热老化动力学方程以揭示微波胶粉改性沥青在老化作用下的性能变化规律。研究结... 设计不同时间及温度条件对微波胶粉改性沥青进行老化试验,通过沥青三大指标及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分析了微波胶粉改性沥青在热氧老化作用下性能的变化,并建立热老化动力学方程以揭示微波胶粉改性沥青在老化作用下的性能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胶粉改性沥青在热氧老化作用下,其内部轻质组分大量逸出,同时部分转变为沥青质等重质组分,沥青变得脆硬,高温抗变形能力提高,而温度和时间的提高均会促进沥青老化程度的加深;微波胶粉改性沥青老化过程中仍存在强烈的胶粉溶胀与降解反应,两种作用共同促进了微波胶粉改性沥青180℃特殊的流变性;采用软化点作为老化参数建立的老化动力学方程能够准确模拟微波胶粉改性沥青的老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胶粉改性沥青 热老化 流变性能 老化动力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变学与黏弹性理论的温拌胶粉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岚 崔世超 常春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386-2391,共6页
基于流变学与黏弹性理论,对不同温拌剂及温拌剂掺量的温拌胶粉(WCR)改性沥青与胶粉(CR)改性沥青进行高温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与重复荷载恢复试验(RCRB),并对WCR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温拌剂的加入都可以提高沥青... 基于流变学与黏弹性理论,对不同温拌剂及温拌剂掺量的温拌胶粉(WCR)改性沥青与胶粉(CR)改性沥青进行高温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与重复荷载恢复试验(RCRB),并对WCR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温拌剂的加入都可以提高沥青的高温性能,沥青的复数剪切模量G*变大,相位角δ减小,改进的车辙因子G*/(sinδ)9增大;且随每种温拌剂掺量的增加,表面活性剂(SDYK)型WCR改性沥青的高温抗变形能力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降粘剂(EM)型WCR改性沥青的高温抗变形能力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在相同温度和应力水平下,两种温拌剂的加入均会提高沥青的黏性部分Gv值,且SDYK型WCR改性沥青的Gv值在SDYK掺量为0.6%(质量分数,下同)时出现峰值,EM型WCR改性沥青的Gv值在EM掺量为1%时达到峰值;0.6%SDYK掺量与1%EM掺量的WCR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均较好。对比相同温度和应力水平下,0.6%SDYK掺量的WCR改性沥青的残余应变与初始应变比值(ε1/ε2)最小,具有最佳的变形恢复能力。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评价沥青高温性能指标的ε1/ε2、Gv、Z(黏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Z具有最大的权重,推荐使用黏弹指标Z来评价WCR改性沥青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拌胶粉改性沥青 流变学 黏弹性 高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胎胶粉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何兆益 危接来 +2 位作者 吴宏宇 王强 张文武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25-1027,1059,共4页
以斜胶胎和子午胎两种废胎胶粉作为改性剂,对20、40和80目3种粒径以及20%掺量下改性沥青进行了常规性能、动态剪切(DSR)和弯曲梁流变(BBR)试验,系统研究了废胎种类、胶粉粒径对改性沥青高温和低温性能的影响;采用差热分析(DSC)试验方法... 以斜胶胎和子午胎两种废胎胶粉作为改性剂,对20、40和80目3种粒径以及20%掺量下改性沥青进行了常规性能、动态剪切(DSR)和弯曲梁流变(BBR)试验,系统研究了废胎种类、胶粉粒径对改性沥青高温和低温性能的影响;采用差热分析(DSC)试验方法,分析了20%胶粉掺量下胶粉粒径对沥青的改性效果和胶粉改性沥青的热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掺入废胎胶粉后的沥青,其高温抗车辙、低温抗裂和抗疲劳等性能改善明显,斜交胎胶粉的改性效果优于子午胎胶粉;较大粒径的胶粉对沥青的软化点、抗车辙因子、弹性恢复改善效果较好,而低温性能与胶粉粒径小的改性沥青相当。综合性价比,建议采用斜交胎胶粉,胶粉的最佳粒径为20目,掺量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废胎胶粉 废胎胶粉改性沥青 差热分析(DSC)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拌胶粉改性沥青的流变和微观性能评价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岚 张琪 冯蕾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58-1463,1495,共7页
以EM型降黏剂、SDYK型表面活性剂为温拌剂制备温拌胶粉改性沥青.通过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胶粉改性沥青(CR)、EM型温拌胶粉改性沥青(CR-EM)和SDYK型温拌胶粉改性沥青(CR-SDYK)的性能进... 以EM型降黏剂、SDYK型表面活性剂为温拌剂制备温拌胶粉改性沥青.通过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胶粉改性沥青(CR)、EM型温拌胶粉改性沥青(CR-EM)和SDYK型温拌胶粉改性沥青(CR-SDYK)的性能进行测试,研究2种温拌剂对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并探究其微观力学性能和宏观流变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CR-EM和CR-SDYK的抗变形能力均优于CR;温拌剂对胶粉改性沥青以物理改性为主;2种温拌剂的掺入使沥青微观均方根粗糙度Rq减小、微观杨氏模量增大;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对3种沥青的微观力学指标(微观杨氏模量)与宏观流变性能(改进车辙因子G*/sin9δ)进行相关性分析,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拌剂 胶粉改性沥青 动态剪切流变仪 原子力显微镜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拌胶粉改性沥青-集料粘附性及其体系水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岚 罗学东 +2 位作者 张琪 周晓东 李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9-126,共8页
通过接触角测量、原子力显微镜(AFM)等试验,从宏观、微观角度分析了老化前后胶粉(CR)、EM型温拌胶粉(CR-EM)及SDYK型温拌胶粉(CR-SDYK)改性沥青-集料粘附性的变化规律,同时采用剥落功模型探究该体系水稳定性,并通过改进水煮法实验对其... 通过接触角测量、原子力显微镜(AFM)等试验,从宏观、微观角度分析了老化前后胶粉(CR)、EM型温拌胶粉(CR-EM)及SDYK型温拌胶粉(CR-SDYK)改性沥青-集料粘附性的变化规律,同时采用剥落功模型探究该体系水稳定性,并通过改进水煮法实验对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沥青-集料体系的粘附性及水稳定性均表现为CR-SDYK>CR-EM>CR,且石灰岩与沥青的粘附性较优;分析发现老化前后三种沥青的微观表面能、粘附功分别与宏观表面能、粘附功呈较强的相关性,表明材料的微观性能影响其宏观性能,且AFM-QNM测试方法对评价沥青-集料的粘附性具有一定的准确性、稳定性;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评价沥青-集料体系水稳定性的三个指标进行对比,发现指标ER_(2)具有最大权重0.3779,推荐使用指标ER_(2)表征其抗水损害能力,并利用改进水煮法实验验证了AHP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拌胶粉改性沥青 宏微观方法 表面能 粘附性 水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9石油树脂对橡胶粉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东 丛玉凤 +1 位作者 赵永利 黄玮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55-258,263,共5页
向橡胶粉改性沥青中添加不同掺量的C9石油树脂,制备成橡胶粉-C9石油树脂复合改性沥青,分别考察了C9石油树脂对橡胶粉改性沥青物理性能、储存稳定性和流变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橡胶粉改性沥青添加C9石油树脂后会使得针入度降低,软... 向橡胶粉改性沥青中添加不同掺量的C9石油树脂,制备成橡胶粉-C9石油树脂复合改性沥青,分别考察了C9石油树脂对橡胶粉改性沥青物理性能、储存稳定性和流变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橡胶粉改性沥青添加C9石油树脂后会使得针入度降低,软化点、延度和黏度升高,高温储存稳定性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并且改性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会随着C9石油树脂掺量的增加不断得到改善。利用弯曲梁流变实验(BBR)评价了橡胶粉-C9石油树脂复合改性沥青的低温抗开裂性能和抗老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C9石油树脂可以有效地改善橡胶粉改性沥青的低温抗开裂性能和抗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9石油树脂 胶粉改性沥青 流变性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杰 许奎 +2 位作者 游烽 吴江 杨静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3-88,共6页
采用车辙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系统研究了胶粉掺量、胶粉目数和双氧水掺量3个不同因素对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胶粉掺量和胶粉目数的增加都可以提高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但超过一... 采用车辙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系统研究了胶粉掺量、胶粉目数和双氧水掺量3个不同因素对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胶粉掺量和胶粉目数的增加都可以提高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但超过一定量后,对其路用性能的改善作用很小,甚至会降低,因此最佳胶粉掺量为21%、最佳胶粉目数为250μm;同时双氧水也可以改善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粉掺量 胶粉改性沥青 胶粉目数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氧老化作用下温拌胶粉改性沥青微观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小燕 王岚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50-1457,共8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了热氧老化前后,添加温拌剂EM、SDYK的胶粉改性沥青化学成分及其变化规律,计算了表征沥青老化程度的各官能团指数,以及老化前后胶粉改性沥青的黏附力、DMT模量和纳米级力学特性的...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了热氧老化前后,添加温拌剂EM、SDYK的胶粉改性沥青化学成分及其变化规律,计算了表征沥青老化程度的各官能团指数,以及老化前后胶粉改性沥青的黏附力、DMT模量和纳米级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添加温拌剂EM和SDYK的胶粉改性沥青内部未发生明显的化学变化,只是相似者相容,改变了沥青各组分的含量;热氧老化导致胶粉改性沥青发生了氧化与缩合反应以及分子间的断裂与重组,改变了沥青的化学成分与纳米级力学特性;经过热氧老化后,添加温拌剂SDYK的胶粉改性沥青官能团指数和DMT模量增幅均最小,黏附力降幅最小,说明其抗老化能力优于添加温拌剂EM和未添加温拌剂的胶粉改性沥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原子力显微镜(AFM) 热氧老化 温拌胶粉改性沥青 微观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胶粉改性沥青中胶粉与沥青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王岚 张乐 刘旸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9-694,共6页
为了研究胶粉改性沥青中胶粉与沥青之间的相容性,采用Materials Studio分子模拟软件,构建了沥青四组分代表分子模型与橡胶代表分子模型;同时以四组分分析试验为基础,构建了沥青分子组,在不同温度下对沥青分子组模型和橡胶代表分子模型... 为了研究胶粉改性沥青中胶粉与沥青之间的相容性,采用Materials Studio分子模拟软件,构建了沥青四组分代表分子模型与橡胶代表分子模型;同时以四组分分析试验为基础,构建了沥青分子组,在不同温度下对沥青分子组模型和橡胶代表分子模型进行了分子动力学计算,得到了两者的溶解度参数和分子势能.结果表明:沥青体系溶解度参数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在160℃下沥青溶解度参数与橡胶代表分子——丁苯橡胶(SBR)溶解度参数差值达到最小,沥青与橡胶分子之间的势能达到最大,表明在160℃下沥青与胶粉达到最佳相状态;胶粉改性沥青整体相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粉改性沥青 分子动力学 相容性 溶解度参数 分子势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